黄剑武:美术实践类博士培养应有学术规范

黄剑武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5-30

【本期话题】美术实践类博士:为何屡遭非议?④

策划:李振伟 颜培大

编者按: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话题经过三期的讨论,已经在美术界、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从第一期美术教育的实际掌舵者、第二期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践行者,到第三期实践类博士出身并有一定成就者,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态度、观点或解决办法。本期时评延续这一话题,邀请美术批评家以他者的角度,从学理与纯粹学术批评的立场,继续展开讨论。


黄剑武1.jpg

黄剑武

艺术评论家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编辑部负责人


美术实践类博士培养应有学术规范

□ 黄剑武



现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细化,而且逐渐走向尖端。科研专业方向明确,讲究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美术研究也不例外。博士是现在中国科研机构的主力军之一,但高水准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然非常缺乏,缺乏学术规范是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博士点的增加,美术类博士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美术实践类博士的增多现象值得关注。

细看各高等院校的博士招生简章,留意博士入学考试的科目和参考书目时,不禁会让人心生疑惑。为什么在大部分一流的美术(艺术)院校博士入学考试的初试环节中,除了考绘画实践之外,还在考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等通用的常识性科目,而这些教材或书目大都过于基础和陈旧,通常适用于本科教学,所以显得很没有学术层次和专业性。

这是博导们的眼光和水平有限,还是招生部门的工作懈怠,或是美术实践类博士的入学门槛真的比较低呢?

在疑惑之后,我们不禁对美术实践类博士招生的问题性和合理性产生追问。这种初试考察方式能考察出多少真实的水平呢?还是先在初试中“放水”,在最后面试环节一招定乾坤呢?美术实践类博士应该具备怎样的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呢?

从事美术实践的艺术家都会有一个共识,美术创作其实很难量化区分,主观判断性很强,风格倾向不同,标准很难统一,所以按学位区分层次其实是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中外没有学历或低学历的画家成为大师的例子有很多,如齐白石、傅抱石、塞尚、梵高等。但理论水平的高低和成果大小,从其论文和著作体现出的高度和深度来看,倒是很容易鉴别和区分。从一些院校美术实践类博士招生入学考试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些院校似乎是刻意削弱对理论水平的考察,强调对绘画实践的考察,或是强调面试环节的择优判断。

真实情况是,多半院校在博士培养过程中,美术实践类博士的理论学习要求还是不低的,尤其是博士论文。

但是在博士入学考试中的严谨性却没有体现出来,首先是入学考试存在问题或容易产生极大的人情因素和主观因素。再就是当前教育体制滋生的学术弊端,给博士入学考试选拔的公平性和入学后的培养产生较大的隐患。

美术实践类博士培养,其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博士学位的授予究竟应该是针对绘画创作成果还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两者兼顾呢?或仅仅是一份对博士学习经历的纸质证明?

显而易见,美术创作因主观因素和审美趣味差异太大,是难以衡量和统一标准的。那么针对理论研究可能更加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理论研究成果是相对比较容易鉴别和认定的。

但是,这类博士在入学考试报考导师时就已经确定是油画、中国画或设计等实践研究方向,完全用理论研究成果来衡量,而没有美术实践的参与考量,就和理论研究型博士一样了,那这个方向的博士培养还有没有意义?

话又说回来,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研究方向的表面问题,如果美术实践类博士只对绘画实践下功夫,缺乏理论研究,学术视野和艺术素养会十分受限,本体研究也很难到达深度和高度,甚至最后是走入匠人之路而难有成就。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式,可能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形成性评价。对于博士群体,这种研究方式容易找到学术的核心关键,形成独特视角和学术观点,对美术史或美术现象有一定的学术见解,真正形成研究成果。

当下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设置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学术研究方向的模糊、教学培养的混乱和认定研究成果的困难。

博士是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学位,所以其学术方向和学术规范显得相当重要。中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培养的博士,如连研究方向都不明确和学术规范都存在问题,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科研成果,高等院校招收和培养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这项工作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博士群体是高端科研群体,也是当下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故招生和培养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是学术深入研究的前提。

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工作,而是未来中国学术是否能持续性发展和走进国际学术高端的重要条件。■

meishubao/2018052810281171474.jpg

编后记:

值本报第110期之际,连续4期的“美术实践类博士:为何屡遭非议?”系列时评话题也暂告一段落。

参与讨论的作者有艺术创作单位和高等艺术院校的代表,如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张晓凌、何加林,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薛永年、丘挺,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巨德,四川美术学院王林,北京大学李凇,中国人民大学牛宏宝,北京师范大学孙津,中国艺术研究院杨涛,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耿纪朋,西安美术学院陈磊,以及相关艺术单位的学者,如《中国文艺评论》胡一峰,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黄剑武,华文出版社苏刚,和独立艺评家黄禾青等。他们中不乏有师生、同事,但每人的观点又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总体而言,在对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设置的取消、支持与转化三个方向上,基本集中在艺术本体的发展规律,教育部门的作为与否,博士培养体系的错位,博导的水平是否能够胜任,博士的论文质量与创作水平,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美院教师的博士比例,在职读博的公平与否,院校招生的嫡亲放水,以及以博士为噱头的商业展览行为等诸多问题,并兼及博士学位的性质与所赋予的含义、国民的审美素养等。

艺术教育,尤其是培养美术实践类博士的高等艺术教育,代表着中国当下的教育水准与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成熟度。

18年,对于一个时代而言不算长,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而言,却不算短。

从中国第一批美术实践类博士的培养到现在,其中倾注了诸多前辈艺术家的心血,改变了一批批实践类博士的人生轨迹。同时,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也逐渐凸显并呈恶化之势,问题涉及的每个方面,都是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关于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讨论,是否能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机制改良提供思路与参考,既是本报的初衷,也是美术界和教育界众多相关人士所关注的焦点。

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无论是被取消,还是转型建构,都将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一次大的突破,相信此次讨论,会在中国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meishubao/2018052810282540424.jpg

meishubao/2018052810283853052.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