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查询
  • 国内艺术机构
  • 国外艺术机构

关键词搜索

省份搜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搜索

关键词搜索

国家搜索

| | | | | |

类型搜索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网址:http://www.metmuseum.org 简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海登天文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并与和其同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一起,构成了人类(或者叫做世界)过去跟未来的两大交汇点,前者(大都会博物馆)记录着人类的(或者叫做世界的)过去,而后者(联合国总部)则在描绘着或者说在规划和展望着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的未来。截至目前,该馆目前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历史:1870年,一群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了建立大都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4月13日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确立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1871年,博物馆与纽约市商议后,得到中央公园东侧的一片土地作为永久馆址。其建筑的红砖新歌德式外型由美国建筑师卡尔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和合伙人Jacob Wrey Mould设计。沃克斯的大胆新歌德式设计不获欣赏,在建筑完成时被认为设计过时,更被博物馆的主席评为“一个错误”。1872年2月20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次开放,当时位于纽约市第五大道681号的一幢大厦之内。一名铁路人员——约翰·泰勒·约翰斯顿(John Taylor Johnston)的个人艺术收藏品成为博物馆最早的馆藏,并且为首任总统提供服务,而出版商乔治·帕尔默·普特南成了创立时期的监督人。艺术家伊士曼·约翰逊担任博物馆的共同创办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博物馆的馆藏,由最初的罗马石石棺和大部分来自欧洲的174幅绘画,迅速增长并填满了可用的空间。1873年,博物馆采购了卢吉·帕尔玛·德·塞斯诺拉(Luigi Palma di Cesnola)所收集的赛浦路斯文物。同年,博物馆从第五大道搬迁到第14街128号道格拉斯大厦。可是新馆址很快就不敷应用。1998年,韩国艺术展向公众开放,完成画廊致力于亚洲艺术的一大套房。这个古代近东艺术画廊向公众开放。2006年,博物馆的建筑物总长度差不多400米,占地180000平方米,比1880年代的馆址大20倍。2007年,在建筑的南部的几个重大项目的完成,最明显的是十五年的改造和希腊罗马艺术馆整个套件安装。海洋和美洲土著艺术在2007开画廊,以及新的画廊的第十九和第二十世纪早期的绘画和雕塑与鲁思和哈罗德D. URI教育中心。2011年11月1日,博物馆的对于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中亚的新艺术画廊,后来南亚向公众开放。在博物馆的北侧,遇见的对于绘画、雕塑新美国翼画廊,和装饰艺术重新开放2012年1月16日,暗示美国翼改造的第三和最后阶段的完成。建筑布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共有3层,分服装、希腊罗马艺术、原始艺术、武器盔甲、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美国艺术、R.莱曼收藏品、古代近东艺术、中世纪艺术、远东艺术、伊斯兰艺术、19世纪欧洲绘画和雕塑、版画、素描和照片、20世纪艺术、欧洲绘画、乐器和临时展览18个陈列室和展室。服装陈列室是从原来的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的,1946年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单独成为一个部门,藏有17~20世纪世界各地服装1万多件,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服装设计研究人员使用的设计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纽约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栋庞大建筑,内有5大展厅,为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展厅。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常年展出的几万件展品,仅是博物馆总库存的冰山一角——大都会博物馆的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00万件。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网址:http://www.hermitagemuseum.org/wps/portal/hermitage/?lng=zh 简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罗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邸。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新建的侧翼“艾尔米塔什”(名字源自古法语hermit,意为“隐宫”。由法国建筑师让·巴蒂斯特·瓦林·德·拉·莫斯Jean-Baptiste Vallin de la Mothe设计),该博物馆由此得名,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第一任馆长:S·格迪恩。现任馆长:Mikhail Piotrovsky历史:该馆于1764年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宫廷收藏品基础上建立,1852年起对外开放。1922年,国立冬宫博物馆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为一体,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该馆为确保藏品安全,曾将111.8万件藏品运往后方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捷琳堡)保存,其余藏品都被严密封存在馆地下室内,直至战争结束,运往后方的藏品才返回原地。丰富收藏世界艺术品重镇有着许多大理石雕刻成的裸体的冬宫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由于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君主之一叶卡捷琳娜二世酷爱收藏,所以从那时开始,这里逐渐成为世界艺术品的重镇。现在的冬宫与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冬宫储备库、新艾尔米塔什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一百三十万平米的古建筑群,与其中从石器时代直至当代的近三百万件珍贵收藏品一起组成了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整体结构该馆为“六宫殿建筑群”,目前有5座建筑对公众开放,分别是:冬宫(Winter Palace 1754~1762)、小艾尔米塔什(Small Hermitage1764~1767)、旧艾尔米塔什(Old Hermitage1771~1787)、艾尔米塔什剧院(Hermitage Theatre1783~1787;现用作演讲厅,可容纳500名观众)、新艾尔米塔什(New Hermitage 1839~1852)。这些建筑物组成布局协调、气势雄伟的建筑群,是圣彼得堡重要名胜之一。该馆下设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修复保管部(包括6个专业科学实验室,1个生物组)8个业务部。博物馆有专家、学者350多名。冬宫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正如人类历史上其它著名的宫殿一样,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贵重木材。埃尔米塔日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物。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装潢丰富,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圆柱有规律的排列,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长长的外观形形色色,生动起来。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将原来官廷房舍和整个冬宫拨给艾尔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1946年冬宫表面涂成起初的蓝宝石颜色。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据说,要看完这么多藏品,要花费27年的时间。艾尔米塔什原来只是冬宫的一小部分,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购置多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后,存放于艾尔米塔什内,起名为奇珍楼,经过多年的积累,艾尔米塔什的藏品日渐增多,收藏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十月革命以后,整个冬宫归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博物馆大厅内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型艺术与文化历史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4年创建,1852年开放。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物包括 :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新艾尔米塔什、冬宫储备库以及可容纳500多观众的艾尔米塔什剧院。“艾尔米塔什”源于法语“幽居之宫”之意 。该馆设8个部:原始文化部 ,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藏品共有270万件 ,主要是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藏品中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共收藏15800余幅 。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委拉士贵支、雷诺阿等人的名画均极珍贵 。展厅共353个。有金银器皿、服装、礼品、绘画、工艺品等专题陈列和沙皇时代的卧室 、餐厅、休息室、会客室的原状陈列。其中彼得大帝陈列室最引人注目,成为旅游参观圣地之一。馆藏文物8个部共有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如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所有展厅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厅,这里陈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许多是他亲手制造的。展厅中的一个玻璃柜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腊坐像,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肖像旁立有一木杆,木杆上端两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线,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过两米。同中国故宫一样,该馆藏品异常丰富,因此参观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厅,恐怕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收藏异常丰富,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尊,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约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主要藏品有俄罗斯和各国稀有珍品,古希腊罗马雕塑,西欧中世纪至近代雕塑和绘画:斯基泰艺术品,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画作。其中,古罗马雕像《塔夫里卡的维纳斯》、莱奥纳多·达·芬奇的画作《贝诺亚圣母》、伦勃朗的画作《浪子回头》等最著名。该馆陈列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展品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于350多间展厅。展览线总长30公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每年观众达350万人次。该馆举办各种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画册、藏品目录、博物馆指南,定期出版《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著作集》、《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通报》(1939年创刊)。该馆1964年获列宁勋章。展厅最受人关注的展厅要数彼得大帝的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彼得大帝生前穿过的服装、佩带过的勋章、使用过的武器以及他的画像等藏品。其中,一些机器和航海用具都为彼得大帝亲手制作。彼得大帝展厅中的那尊仿真人坐像,身高2米,用蜜蜡制成,所用的头发为彼得大帝的真发,重现威震一时、雄霸一方的明君模样。除了彼得大帝的展厅,叶卡捷琳娜一世、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女皇的闺房也值得一看,豪华布置更是让人诧异。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曲线勾勒细致,家具华丽精巧,所有的装饰都体现出皇室的奢华与享乐。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其丰富华丽的收藏闻名于世,成为世界著名的美术、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藏品博物馆在涅瓦河畔规模宏大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对什么叫做巴洛克风格作了近乎完美的诠释。350个展厅展示了占艾尔米塔什全部珍宝百分之五的收藏品。虽然只有百分之五,一分钟看一件,不眠不休也得花上一个季度才能看完。西欧艺术品可以说是艾尔米塔什藏品中的皇冠,收藏有近60万件展品,仅常设展览就用掉了120个展厅。皇冠上的明珠毋庸置疑非其中的绘画莫属,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初的收藏就是从绘画开始的。伦勃朗、鲁本斯、提埃波罗、提香、高更、塞尚、凡高、戈雅、雷诺阿、毕加索等把画家的名字读一遍,一部完整的西方绘画史就成形了。在其他地方,这些名字中随便哪一个出现在某个画展中都会引起轰动,可在这里不过是“之一”。达·芬奇存世作品只有十幅,艾尔米塔什就拥有两幅。还有拉斐尔的名作《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绘画之外的艺术品也很可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也是这里的收藏。集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代表作于一身。这里还包括14万件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及其在黑海北岸殖民地的艺术品。俄罗斯文化史部的展品反映了本国千余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艾尔米塔什的古钱币部是世界最重要的古代钱币收藏机构之一,藏品数量占博物馆全部收藏的三分之一。军械库的收藏是来自俄罗斯、西欧和东方的各种武器和防具,是男士们的挚爱。在东方民族文化艺术部,有大批来自中国的文物,却折射着民族的伤痛,因为它们来自敦煌、来自黑水城等等。特色猫五六十只住在博物馆地下室的猫,博物馆曾经专门为它们举办展览和音乐会。猫族守护艾尔米塔什的艺术珍品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深为博物馆人员和圣彼得堡市民所钟爱。收藏品埃尔米塔什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的收集始于彼得大帝的女儿——女皇伊丽莎白。然而,真正的美术馆创建者,无疑当数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4年,她通过借款的方法从德意志商人手中购进大量绘画,之后,更是对美术品收集的热衷程度几近疯狂,从而收集了庞大数量的美术品。仅绘画作品就从欧洲购得4000万件以上。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仿佛要对美术史上的作品搜罗无遗一样,继续不断地补充。这一巨大的建筑物中,所收藏的绘画、雕像、陶器等收集品高达300万件以上。不仅是欧洲的美术,这里还展示着众多希腊、印度、中国等世界范围内的古代遗物、美术作品。关于古俄罗斯文化、游牧民族文化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得以了解。在宝库里,黄金装饰品、宝石、王冠等不计其数,在这些地方进行参观是另付费的,还要限制人数,也只能在规定时间内才能进行参观。不管怎样,整整400多个房间里全是世界一流的美术品。在这里,主要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西欧美术品以及如何高效地参观冬宫内部装饰进行介绍。您需要穿过许多房间,在途中会情不自禁地瞄上几眼吧。对于好奇心旺盛的人来说,还可能会常常驻足停留吧。但是,如果对每件美术品都仔细观看的话,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卢浮宫

Musée du Louvre 卢浮宫联系方式地址:Rambouillet, 75001, Paris, France电话: +33(0)140205317网址: http://www.louvre.fr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监狱,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艺术收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卢浮宫历史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1190年),由法王菲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监狱与防御性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塞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在他之后的法国国王再度搬出卢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筑师皮埃尔·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加以改建,于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卢浮宫建筑群最东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ee)。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后,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里宫及杜伊勒里花园,对卢浮宫的扩建工作再度停止。波旁王朝开始后,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连接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的大长廊,又称“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时期曾令建筑师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对卢浮宫的东立面按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从1624年持续到1654年。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路易十四曾计划放弃卢浮宫,并将其拆除,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卢浮宫的计划。但由于宫廷开支过大,缺乏足够的金钱来雇佣拆除卢浮宫所需的工人,该宫殿得以幸存。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妇集群前往凡尔赛宫,将法王路易十六挟至巴黎城内,安置于杜伊勒里宫,该时期对卢浮宫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打扫工作。法国大革命期间,卢浮宫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荫路的北翼建筑,并在围合起来的巨大广场中修建了卡鲁索凯旋门,作为杜伊勒里宫的正门。拿破仑三世时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农庭院,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当时公社决定烧毁的还有巴黎市政厅、王宫(Palais Royal)等标志性建筑)。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法国国王对艺术品的收集始于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弗朗索瓦一世曾从意大利购买了包括油画蒙娜丽莎在内的大量艺术品。至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室已经收集了约2000幅油画、150多座雕刻、700多张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术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继续从意大利、佛兰德斯和西班牙购入艺术作品。法国大革命期间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决定将收归国有的王室收藏集中于卢浮宫,并将其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11月8日,博物馆正式开放,展出了587件艺术品。此后共和政府又用从教堂、贵族和地方政府等处没收来的艺术品源源不断地补充博物馆收藏。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将被征服国家的艺术品大量运往法国,送至卢浮宫(此时已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展出,还增加了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品展厅。但随着1815年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卢浮宫藏品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此后的100多年里,卢浮宫的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东方(远东)、亚述、古埃及等时代的藏品。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展览空间越来越小。198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卢浮宫建筑群的全部建筑划拨博物馆,并对卢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由华裔美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整修后的卢浮宫于1989年重新开放。其展览区域划分为: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远东、近东、伊斯兰文物;雕塑;14世纪至17世纪的法国油画;德国、尼德兰和佛兰德斯油画;其他绘画和形象艺术苏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东文物;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文物及雕塑德农庭院(Denon Wing):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雕塑;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国油画;意大利及西班牙油画建筑结构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首都巴黎塞纳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该宫始建于1204年,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卢浮宫共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6个部分。卢浮宫东立面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据统计,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占地19公顷,自东向西横卧在塞纳河的右岸,两侧的长度均为690米,整个建筑壮丽雄伟。用来展示珍品的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卢浮宫东立面全长约172m,高28m,上下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层是基座,中段是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是由双柱形成的空柱廊。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里面分为五段。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装饰,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立面前有一道护壕保卫着,在大门前架着桥。横向展开的立面,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卢浮宫东立面在高高的基座上开小小的门洞供人出入。展馆布局据统计,卢浮宫宫殿共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法国人将这些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区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用一天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欣赏全部的稀世珍品。卢浮宫馆藏虽丰,但慕名而来的观众却难窥庐山真面目。因为它的6个展馆仅在星期一、三两天基本全部开放,其余4天轮流开放,星期日只开一半。而且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1/3。如今它的藏画就有15000件,但平时用以出展的不过2000多幅,因此有幸目睹卢浮宫全部珍藏的人寥寥无几。置身于40万件艺术珍品的包围之中,无论是谁都会面对艺术本身或隐含其中的历史的情绪的沉积浮想联翩──卢浮宫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东方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建于1881年,共有24个展厅,3500件展品。这些展品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国。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远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烧制的泥像等。其中带翅膀的牛身人面雄伟雕像(公元前8世纪)最为有名,曾在杜尔·沙鲁金(现为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守卫过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大门。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来到法国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史。1843年,法国人保罗-埃米尔·博塔发现了这些雕像,冒着各种危险将它们运到巴黎。其中两个雕像于1847年陈列在卢浮宫内的世界上第一个亚述博物馆中,第三个雕像在浅盐湖的船舶失事中幸免于难,于1856年运到巴黎。第四个雕像则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个雕像是惟一的一头头部转向参观者的公牛。在“东方古文博物馆”第四厅,陈列着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伦,共282条,以锲形文字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为282条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着的司法之神向站着的汉谟拉比国王亲授法律,国王则右手致答谢,以示对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古埃及馆古埃及艺术馆建立于1826年,早于东方艺术馆,共有23个展厅,收藏珍贵文物达350件。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罗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饰、装饰物、玩具、乐器等。这里还有古埃及神庙的断墙、基门、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头塑像等。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大约在1800年向公众展出,其藏品约有7000余件。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的藏品以法国王室的收藏品为基础。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在意大利获胜后,劫获了许多意大利的古代艺术品,将之运回法国充实卢浮宫。后来,法国又从各方面不断丰富里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该馆内占有主导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铜、象牙等。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中,有两件备受世人赞美的最瞩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二是爱神“维纳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无头无手的雕像,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该雕像尽管已失去了手和头,但看得出她正迎风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场战争的胜利。根据研究,这是雕塑家为纪念希腊罗地岛的一场胜利海战而制作的。胜利女神迎风微微前倾身躯,健美的胸部披着薄薄的长袍,体魄健壮而又不失轻灵,富有质感。女神虽然失去了头部和双臂,但在人们的眼里它仍是完整完美的。至今,胜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万人的瞻仰,成为已知雕像中表现热情奔放与动态的最完美的作品。“维纳斯”对于人们来说更加熟悉了。她身高2.02米,创作于公元2世纪。她是希腊的美神,不知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围每天挤满了观众。她半裸着身躯,极为端庄、自然,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最杰出的作品。主要景观绘画馆卢浮宫绘画馆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国画家的作品,三分之一来自外国画家,14~19世纪的各种画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较杰出的作品有:富凯的《查理七世像》(15世纪)达·芬奇的《岩间圣母》(16世纪)拉斐尔的《美丽的园丁》(16世纪)勒南的《农家》(17世纪)里戈的《国王路易十四像》(18世纪)路易·达维德的《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19世纪)德拉克鲁瓦的《肖邦像》(19世纪)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19世纪)等。雕塑馆雕像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厅27个展品1000多件,多为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部分为表现人体和动物的作品。在这里可以看到着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难头像》、《十字架上的耶稣》、《圣母与天使》、意大利的雕塑《圣母与孩童》、17世纪的《童年时期的路易十四》,18世纪的名人像《伏尔泰》,19世纪的群塑《舞蹈》等。金字塔总统对卢浮宫博物馆做出的另一贡献是邀请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口处。贝聿铭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建造一个“金字塔”的方案。这座“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至要绕行七八百米。一个现代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占总面积的一半。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勤。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加齐全。历史典故1850年的一天,有位青年来到卢浮宫。他多半时光就是流连于艺术大师的绘画前。鲁本斯画面那激情洋溢的华美色调,委拉斯开兹笔下人物的高雅气度,戈雅用粗犷奔放的笔触涂抹出人体的美妙,都是他久久观摩的对象。连着六年,这个青年成为卢浮宫的常客。连门卫都已熟悉他飘逸的身影。13年后,在1863年,有两幅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引发了法兰西艺坛的广泛争议。画面上女性的裸体同样柔美,但竟然冷嘲似的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气息。那两幅画的作者,就是那个曾连续六年在卢浮宫观摩大师名作的青年马奈,如今他已成为敢于创新的画家。又过了十多年,马奈的那幅《奥林匹亚》,竟然也被作为珍藏品收入卢浮宫,公开陈列,供人欣赏。卢浮宫就是这样,哺育出不少世界艺坛名家。当然更多的普通游客是把这里当做观赏世界艺术精品的殿堂。它占地面积三公顷,馆藏艺术品四十万余件,既包括从十六世纪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就开始搜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也有拿破仑一世东征西伐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如记载两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汉漠拉比法典”、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胜利女神尼卡”等等。绘画中除了法国名家名画,还有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艺术大师的惊世名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等。卢浮宫博物馆分为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东方等六个部分。一些著名画派、画家的作品则设专门画室陈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巴黎前,卢浮宫许多名作分散藏于法国民间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寻找夺走,最终却一无所获。重要事件金字塔卢浮宫扩建工程,是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此工程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的入口处。2003年,法国文化及通信部为解决文化机构过度集中巴黎的现况,首度提出卢浮宫设置分馆的计划,当时有亚眠、阿拉斯、滨海布洛涅、加莱、朗斯、瓦朗谢讷等6个城市入选,最后在2004年11月29日由朗斯出线[2]。卢浮宫朗斯分馆(Louvre-Lens)由日本SANAA建筑事务所设计,2009年12月4日动工,2012年12月4日开馆。另外,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2004年斥资10亿欧元,买下“卢浮宫”这个招牌30年的使用权,还包括法国博物馆运作知识,阿布扎比卢浮宫预计2012年开馆。2014年7月9日,法国当局挫败了一起针对埃菲尔铁塔、卢浮宫以及核电站的恐怖袭击图谋,正在积极寻求采取更为严格的反恐措施。法国警方破译了一名阿尔及利亚籍男子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名高级成员之间的多条加密短信,从而发现了这起袭击图谋。这名男子现年29岁,是个屠夫,住在法国南部的沃克吕兹,被警方称为“阿里·M”。法国《巴黎人报》报道,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2014年4月向阿里·M征询关于发动恐怖袭击的意见,阿里·M认为可以袭击法国核电站、机场以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地标性建筑。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随后建议阿里·M与另一名恐怖组织成员一同飞往阿尔及利亚,以接受“军事训练和战斗技能培训”,阿里·M表示同意。2015年3月9日,法国卢浮宫现巨型哈哈镜“墙壁” 时空扭曲。2016年6月,因连日大雨导致巴黎塞纳河2日因为水位暴涨而波及市区道路与电车轨道,卢浮宫紧急将珍贵的艺术品搬到地势较高的楼层。这是卢浮宫1993年经整修并重新开放以来,馆方首次采取这项预防措施。镇馆三宝爱神维纳斯《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的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是三宝之一。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断臂之谜有人发现19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解开了维纳斯断臂这个100多年来的谜。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抚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谁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位断臂女神。还有一种解释是维纳斯的雕像完成后,雕塑者请了许多名人加以评定。大家看后都说非常美,而最美的还是她的左臂。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关注在了雕像的左臂上,但作者当即敲断左臂。众人问为何,作者说不能因为局部的美,而破坏了整体美,如果那样,我宁愿它是残缺的美!胜利女神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Victoria 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 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雕像原先是安放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石崖上。传说是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立的;也有考证是公元前2世纪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罗得岛人民为战胜叙利亚的舰队而立的纪念碑。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1950年仅有一只手臂被找到)。雕像的作者难以考证,创作年代至今也没有最后定论,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海战中打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最早矗立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这尊雕像原为纯白色的雪花石雕塑,由于长期浸泡在爱琴海中,微生物的繁衍与海水的浸蚀,使得现有的雕像呈现出目前的历史沧桑。这座雕像的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情力量为其特征。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即使残缺也是活物,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虽然胜利女神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与众不同。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他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这幅油画又称为《乔空达夫人》,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特别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罗·佩德雷蒂认为,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佩德雷蒂的证据是,达·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约100公里的芬奇镇,并曾经在阿雷佐生活过,这一地区的原始景观与《蒙娜丽莎》的背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达·芬奇很有可能采用这一地区的田园景色作为《蒙娜丽莎》的背景。当佩德雷蒂的这一观点在达·芬奇绘画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后,许多美术史专家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表示肯定。按照记载,丽莎·迪·格拉尔弟尼在46岁时抑郁而死,但一位日本心脏病专家说他发现蒙娜丽莎的左眼上有一块黄斑,这是胆固醇含量过高的征兆。这个日本心脏病专家说蒙娜丽莎应该死于心肌梗塞。卢浮宫有着非常曲折、复杂的历史,而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到这里当然是为了亲眼看到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想看卢浮宫这座建筑本身,因为它既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也是法国近千年来历史的见证。这里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还有许多著名艺术家在这里生活过。

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

地址: Gallery of the Academy,Via Bettino Ricasoli,60,50122 Firenze电话: +39-55-294883网址: http://www.accademia.firenze.it/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 Florence National  Academy of Finearts of Italy)是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美第奇学院,始创于133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开创世界美术教育先河。1562年正式建立,称作迪亚诺学院,首任院长为杰出艺术家、文学家、艺术史论家瓦萨里。当时名誉院长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美术巨匠、也曾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的米开朗基罗,和佛罗伦萨共和国国父科西莫·美第奇。1785年成为国立美术学院,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也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过巨大影响,因对世界美术界和世界美术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国立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称世界顶级四大美术学院。“世界美术学院之母,四大美术学院之首”——这是对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最简洁的评价。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所学校的含义,它作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艺术及教育的里程碑而存在。在近7个世纪的岁月里,学院汇聚了众多大师,是世界上汇聚培养大师最多的美术学院:——达芬奇:人类文明史的杰出代表,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科学家,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美术学院早期的教授,是众所周知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代表作品《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最后的审判》和圣彼得大教堂圆顶,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和美术学院的首任名誉院长、教授,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伽利略: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巨大里程碑,美术学院科学学科教授,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科学家。——柯西莫·美第奇:美术学院创办人、共和国之父、佛罗伦萨共和国国父。——瓦萨里:美术学院(迪亚诺学院)首任院长,杰出艺术家,画家,艺术史家,雕塑家,建筑师,代表作品有《名人传》《末日审判》,和乌菲兹美术馆。——弗朗西斯科: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绘画大师——提香:著名绘画大师,美术学院教授,威尼斯画派最重要的代表人。——詹博洛尼亚: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大师——大卫:世界绘画大师,法国杰出画家,拿破仑的御用画师,美术学院院士,教授,代表作品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礼》等,曾任巴黎美术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莱顿:著名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曾就读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后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代名词,后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安格尔:世界绘画大师,法国杰出画家,美术学院院士,教授,著名作品《泉》。——阿尼戈尼:世界绘画大师——基亚:世界超前卫艺术创始人——布隆奇诺:著名艺术大师——安东尼·卡诺瓦:著名艺术大师——巴塞罗谬:著名的艺术大师——罗伯特·卡沃利:世界著名品牌 Roberto Cavalli品牌创始人,世界时尚大师。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内设美术馆,供年轻艺术家学习。学院美术馆收藏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原作。这个雕塑原来露天安放在领主广场,1873年迁到此处加以保护。

波格赛美术馆

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波格赛美术馆电话: +39-06-328101网址: http://www.galleriaborghese.it博尔盖塞美术馆(意大利语: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是位于意大利的一座美术馆,位于罗马的博尔盖塞别墅。美术馆主要收藏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美术藏品。美术馆的建筑在历史上曾是博尔盖塞家族的住所,于1613年开始施工,1620年完工。1903年之后,这里成为意大利的国立美术馆。历史19世纪末,意大利政府想要向当时因一连串投资失利而面临巨大财务困难的博尔盖塞家族购买博尔盖塞别墅,在经过多次讨价还价,最后政府于1902年以360万意大利里拉的价格购买,这个价格可说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光是别墅内收藏的几件画作价格就远高于此,政府于购得的隔年成立美术馆并对外开放。于20世纪末,意大利政府花费500亿旧里拉(约3,400万美金)对美术馆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并于1997年重新开放。收藏美术馆最早一批藏品是由博尔盖塞家族的保禄五世由朱塞佩·切萨里(又名 Cavalier d'Arpino“阿尔皮诺骑士”)手中没收而来约107幅的油画,保禄五世并于隔年自保罗·艾米利欧·斯冯德拉提枢机手中购得71幅画作,保禄五世的外甥希皮欧内·博尔盖塞枢机委托弗拉米尼奥·蓬齐奥及乔凡尼·瓦萨齐奥打造博尔盖塞别墅,并将家族大部分藏品迁移至此,希皮欧内枢机本身也是一个艺术赞助者,他进一步收藏了大量的藏品,他于1633年去世前制定了《委托遗赠法》,保住了别墅内的收藏,使其在接下来一个多世纪不被家族后代变卖。家族成员保罗·博尔盖塞王子(Paolo Borghese,1622或24年-1646)于1638年娶了阿尔多布兰迪尼家族的奥林皮娅·阿尔多布兰迪尼女亲王,奥林皮娅是阿尔多布兰迪尼家族遗产的唯一继承者,也因为如此,家族又多了几件著名的藏品,至17世纪末,家族已累积收藏超过800件绘画及雕塑。[6尽管家族在一百多年间致力于收藏及维护这些艺术珍品,这些收藏却在19世纪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变,家族首领卡米洛·博尔盖塞亲王(Camillo Borghese,1775-1832)曾在拿破仑的军队中担任将军,他于1803年娶了他的妹妹宝琳·波拿巴,获得了殿下(Altezza Imperiale)的称号,1806年更获封瓜斯塔拉公爵及亲王的头衔以及皮埃蒙特总督(1807-1814),虽然获得了非常多荣誉,但也引来许多义务,其中之一便是被迫变卖藏品给卢浮宫,他在1807-1808年总计共出售了154件全身雕像、170件浮雕、160件半身雕像外加一些珍贵的大理石圆柱和古罗马花瓶给卢浮宫,被誉为对意大利艺术品最严重的破坏行为之一。卡米洛膝下无子,亲王爵位由他的弟弟弗朗切斯科(Francesco Borghese,1776-1839)继承,他为了弥补家族对考古收藏的空缺,收购了一些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并因为担心家族收藏再一次受到破坏,于1833年制定了新的《委托遗赠法》,声明家族文物皆不可转让,不仅是雕刻及画作也包含装饰品,此一明智的做法保障了家族的收藏在19世纪的完整性,并得以让家族在后来陷入经济困境时以低价但完整的出售给政府。

大英博物馆

快速了解博物馆:成立时间: 1753收藏总量: 800万件最老的收藏:石器切割工具(200万年历史)现任馆长:德国艺术历史学家费卓尔(Hartwig Fischer)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但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博物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著名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200多年间,继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东方馆、史前及欧洲馆、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其中以埃及馆、希腊罗马馆和东方馆的藏品最引人注目。埃及馆是最大的陈列馆,珍藏7万多件古埃及文物,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但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大英博物馆历史:英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筹建与1753年,时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 Sloane 1660—1753年)爵士去世后,按照其遗嘱将遗留下来的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1824年,博物馆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英国国家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英国国家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00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起源:英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立源于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年–1753年)的遗愿,他是一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斯隆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后它们还可以完好地保存。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0000英镑。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1753年6月7日,国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批准建立英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Old Royal Library)的藏书。英国国家博物馆于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最初是建在布鲁姆斯伯里区(Bloomsbury)的一幢17世纪的大楼——蒙塔古大楼(Montagu House),这里也是现今博物馆的所在地。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外,博物馆一直都对外开放并逐渐延长开放的时间。入馆人数由每年的5000增至今天的600万。扩建与发现19世纪早期,博物馆已拥有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802年)、汤利(Townley)的古典雕塑收藏品(1805年)和帕特侬神庙雕塑(Parthenon sculptures,1816年)。1823年,乔治四世将其父亲的图书馆(国王图书馆)作为礼物捐赠给国家,促使建造了现今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年–1867年)设计的四边形大楼。1857年,四角大楼和圆形阅览室(Reading Room)建成。为了给博物馆中日益增多的藏品提供更多的空间,19世纪80年代自然历史类收藏品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的新馆,那里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亚述的收藏品成为人们了解楔形文字(古代中东的一种古文字)的基础。同样地,罗塞塔石碑使人们解读了埃及象形文字(一种符号文字)。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是(Sir 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1826年–1897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物,他于1851年被委派到博物馆,是第一个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古世纪史料的人。弗兰克斯向新的领域扩大收藏,不仅收集英国和中世纪的古物,还收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史、人种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以及亚洲艺术品和其它的文物。   19世纪期间,访问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公共假期,博物馆吸引了大批各个年龄段和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   随着学术研究工作的持续展开,管理者们通过开设讲座、改进展品的摆设并为藏品标上流行导语来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提供服务20世纪时见证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大规模发展。1903年出版了第一部博物馆的简明指南,1911年委任了第一位导游讲解员。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积极规划翻修美术馆并成立了一间教育服务机构出版公司。在一系列的建筑工程中建设其他的公共建筑,包括用来陈列帕特侬神庙雕塑(1939/62)的杜维恩美术馆(Duveen Gallery)。 1973年,博物馆的图书馆成为了新机构——大英图书馆的一部分。这个新机构一直保留在博物馆当中,直到1997年,书籍从布卢姆斯伯里搬迁到了位于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的新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被建在了原图书馆的位置,是博物馆中1997年来公开的扩建项目。它占地两英亩,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大中庭中央是重建的阅览室,在大中庭的周围和下方有一些新建的美术馆和一所教育中心2003年,博物馆庆祝250周年纪念。重建了最古老的国王图书馆并推出了一项新的长期展览——启蒙运动:探索18世纪的世界。继续扩建21世纪初期,博物馆继续扩建公共建筑,在2008年和2009年开放了4个新的永久展馆,其中包括中国陶器馆和珀西瓦尔·大卫德收藏馆(Percival David,95号展览室)。博物馆如今正在筹备下一个主要建筑项目——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World Conservation and Exhibitions Centre),它将包含一个新的临时展览场地。大英博物馆创始人:汉斯•斯隆介绍汉斯•斯隆爵士是一名内科医生,更是一名大收藏家,其收藏品来自世界各地。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藏品达71000多件。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即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发端。汉斯斯隆爵士(1660-1753年)出生于爱尔兰基利里(Killyleagh)的一个家境相对普通的家庭中。他从小就对自然历史怀有莫大的兴趣,在伦敦与法国接受了医学教育。1689年,斯隆在他家乡的布鲁姆斯伯里广场(Bloomsbury Place)3号楼建立了一家医疗诊所——恰好在现今博物馆大楼所在街道的旁边。他的病人许多来自富裕的贵族阶层,其中包括安妮女王与乔治国王一世和二世。作为一名有创新力的医生,斯隆研制出了天花接种疫苗,推广了奎宁(治疗疟疾)的使用并发明了一种增进健康的牛奶巧克力饮料。他在1719年成为皇家医学院院长,1727年继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之后成为皇家学会会长。 斯隆在1687年开始他的收藏家生涯,那时他担任新总督阿贝玛公爵(The Duke of Albemarle)的随行医师前往牙买加, 旅程中他收集了800个植物物种其它活标本并将它们带回了伦敦。其游记在1707年和1725年出版,他获得了其他人的所有收藏品,其中包括威廉•查尔顿(William Charlton,1642-1702年)和詹姆斯•佩蒂夫(James Petiver,1718年去世)的。还从朋友和病人那里得到了一些藏品。结果藏品使得布鲁姆斯伯里区3号楼不敷使用,他便又买下了布鲁姆斯伯里广场4号楼。许多人都到斯隆的房子里参观,其中包括作曲家亨德尔(Handel),据说他把涂了牛油的松饼放在一个珍藏本上的举动激怒了房子的主人。1742年,他把收藏移到切尔西(Chelsea)的一座宅第,那里的一些地方诸如斯隆广场和汉斯新月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斯隆1753年去世,享年93岁,被葬在切尔西老教堂内。届时,他的收藏已超过71000件。除了主要的自然历史标本,藏品还包括:    • 23000个钱币和奖章   • 50000册书籍、版画和手稿    • 一个植物标本室(干植物收藏)   • 1125件"有关古代习俗的收藏"   斯隆在遗嘱中表明为了国家的利益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乔治国王二世,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0000英镑。国会接受了他的礼物,1753年6月7日国会建立大英博物馆的决议获得国王的御准。斯隆的收藏成为大英博物馆创始之初的藏品。补充书目:   Arthur MacGregor(ed),《汉斯•斯隆爵士:收藏家,科学家,古物研究者》(Sir Hans Sloane: Collector, scientist, antiquary,伦敦,1994年)  E St John Brooks,《汉斯•斯隆爵士:大收藏家及其收藏》(The Great Collector and his Circle,伦敦,1954年)   Gavin R de Beer,《汉斯•斯隆爵士和大英博物馆》(Sir Hans Sloane and the British Museum,伦敦,1953年) 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1、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2、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3、女史箴图(Admonitions Scroll)《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其他中国藏品精品还有“北宗”之祖、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五代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墨竹图》。此外,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大英图书馆还内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收藏品的历史:大英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包括文物、钱币、奖章、自然历史标本和一个大图书馆的藏书。如今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800多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 创立之初的藏品大英博物馆创办时的收藏品是汉斯·斯隆爵士在1753年遗赠给国家的包括书、自然标本在内的71000件文物。  早期的博物馆还有其它两项收藏:   • 陈放书籍和手稿的Cottonian图书馆;  • 哈尔莱(Harleian)手稿藏品。 早期收藏的扩大  最初的藏品被分为3类:   ·印刷书籍(包括版画);  ·手稿(包括奖章);   ·天然和人工制品(其它所有藏品)。 1772年,第一批著名的文物被运送至博物馆,当时博物馆获得了威廉·汉米尔顿爵士(Sir William Hamilton)的希腊花瓶。获得的其他文物包括:1756年遗赠给博物馆的第一具古埃及木乃伊,以及库克船长三次太平洋航行(1767–1770年)带回的大量人种志手工艺品。博物馆还收到了许多更为古怪的捐赠:被海狸啃过的一根树干(1760年)、一块类似石化面包的石头(1760年)和一只北美的活龟(1765年)。 19世纪早期至中期:古典文物人们对于古典文物的兴趣决定了19世纪初期博物馆收藏的发展方向。博物馆收藏了大批知名度很高的古典文物,像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802年)以及包括"掷铁饼者"雕像, 年轻女子"克莱蒂"(Clytie)半身像在内的瑭利(Townley)古典雕塑(1805年)。1807年,文物部(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的成立让人们认识到了文物的重要性。整个世纪,博物馆中的古典文物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巴塞的阿波罗神殿(Temple of Apollo at Bassae)雕像(1815年)、帕特侬神庙雕塑(1816年)、涅内伊德碑像(Nereid monument)(1842年)和摩索拉斯陵墓遗迹(1856-1857年)。 19世纪中期人们对中东地区兴趣大增。1825年开始盛行西亚的收藏品,包括"位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上的国家"的手稿、奖章和文物。 19世纪50年代,博物馆收到来自中东的第一批石雕,它们是在中东的尼姆鲁得遗址(Nimrud site)挖掘的出土文物。其中有一个是大翼牛雕像(Great winged bull),它差点没能抵达布鲁姆斯伯里区,因为护送它的人员在途中遭遇了一伙强盗的埋伏。双方交锋时在雕像上留下的火枪子弹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1860年,文物部被划分成3个部门,它们反映了收藏品的新侧重点,这3个部门分别为:希腊罗马文物部、钱币奖章部和东方文物部。 19世纪末期:英国和中世纪文物19世纪后半世纪,人们对文物收藏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在那些希望国家文物得到更多尊重的团体不断施压下,博物馆设立了一个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世纪资料的职位。 第一位被任命做这项工作的人是25岁的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后被封为爵士),他为博物馆目前各部门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弗兰克斯不仅增加了博物馆内的英国和中世纪文物,还收集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资料、人种志资料和考古学资料,此外还有东方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弗兰克斯负责收集的文物包括诺桑比亚的鲸骨首饰盒(Northumbria ,1867年)、皇家金杯(1892年)和10000件克里斯蒂(Christy)的史前和人种志收藏品,其中包括墨西哥的绿松石面具(Mexican turquoise masks)。1897年,弗兰克斯在临终时将自己的个人收藏转赠给了博物馆。其中包括宏伟壮观的奥克瑟斯宝藏(Oxus Treasure)。19世纪80年代,收藏品第一次被大量地分散到各处,自然历史类资料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的新馆里,那里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 20世纪:现今收藏的发展20世纪时,为了向参观者们更好地展示藏品,博物馆重组了收藏并开放了许多新展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主要发展是在1920年创建了研究实验室。它的职责是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协助修复和保存它们。这个部门是发现许多收藏品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之后设立的。20世纪时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远征至乌尔(Ur)途中,在国外发现了被称为皇室陵墓的一系列墓穴。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萨顿胡(Sutton Hoo)发现了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族的船葬(1938年)。1939年,这些发现物被赠予了博物馆。1997年,收藏品被再次分散,书库从博物馆移至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的新大英图书馆中。 大英未来的收藏为了让现在和将来的人们受益,博物馆努力维持并扩大其收藏范围。在公共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下,该馆得以继续增加其收藏。除古代文物以外,收集当代文物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极为重要。以博物馆历史收藏中的各类史料为基础,这些现代作品来自于世界各地,见证了社会、政治、宗教、经济、艺术和科技的变化。当代收藏的文物建立了现在和过去的纽带,使博物馆能够向后代讲述世界的历史。目前的当代文物和遗产包括:1945年至2000年间的200多本日本摄影集 ,它们在大英博物馆之友的帮助下获得。其中3个本聚焦于反思当代日本:战后摄影集展。 国王的嘴巴(La Bouchedu Roi),这件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由艺术家Romuald Hazoumé创作。在艺术基金和大英博物馆之友的支持下,博物馆于2007年获得该作品,标志着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议会废除200周年纪念。在博物馆展出后,国王的嘴巴在2007年6月2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又在英国巡回展览。一组著名国际艺术家的艺术奖章,受英国艺术奖章信托基金委托,这些新奖章被赠予大英博物馆。它们将在2009年6月25日至9月27日的毁誉勋章展上展出。 大英博物馆建筑  大英博物馆的四翼大楼是现今的主体建筑,它设计于19世纪。其他重要的建筑包括圆形阅览室及其穹顶和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大中庭。大中庭于2000年对外开放。 现今主体建筑是由建筑大师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1867年)设计于1823年,它是一幢带有四翼的四边形建筑:北翼、东翼、南翼和西翼。该建筑于1852年竣工。它包括古典雕刻品和亚述文物的展馆以及员工宿舍。斯默克设计的大楼采用了希腊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仿效了古希腊的建筑。具有希腊特色的建筑有南入口的圆柱和山形墙。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风格开始越来越流行,当时希腊和它的古代遗址被西欧人”重新发现"。该大楼的建造采用了19世纪20年代最先进的技术。大楼建在混泥土地板上,用铸铁打造大楼的结构,用伦敦的普通砖堆砌大楼。大楼表面则用波特兰石覆盖。博物馆外部建筑设计成能够反映出建筑用途的外观。宏伟的南大门及其楼梯、柱廊和山形墙反映出建筑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圆柱的设计是借鉴于古希腊的寺庙,大楼顶部的山形墙是古希腊建筑的一大特色。国王图书馆国王图书馆(King's Library)是斯默克设计建造的首个侧楼,于1827年竣工。阅览室建于1857年,位于博物馆的中心,大中庭的中央。白翼大楼白翼大楼(White Wing)面朝蒙塔古大街(Montague Street),由建筑大师约翰·泰勒爵士(Sir John Taylor,1833–1912年)设计,1882–1885年间建造。其风格与四边形大楼一样。白翼大楼的建造资金来自于威廉怀特(William White,死于1823年)的遗产。 国王爱德华七世展馆国王爱德华七世展馆由约翰·伯内特爵士(Sir John Burnet,1859–1939)设计,最初是博物馆北面扩建的一部分。这些展馆的设计和北入口具有罗马式的特色。展馆入口上方有王室纹章,北入口上方的王冠、狮子头和爱德华七世纹章的雕刻都是石雕工艺的特色。北入口最初并不打算给公众使用。北入口和展馆面朝一条长长的林荫道,它是胜利游行路线的一部分。在北入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举手礼的图案,它是这项宏伟设计的纪念物。1907年国王爱德华七世放置基石,1914年国王乔治五世和女王玛丽将其对外开放。 大中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由由福斯特伙伴公司(Foster and Partners)设计,于2000年对外开放。 博物馆的十大收藏与研究部部门: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部:展现全世界本土民族文化的藏品。 古埃及和苏丹部:这些文物阐述了约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12世纪尼罗河流域文化的方方面面。亚洲部:来自整个亚洲的史料:东亚、中南亚和东南亚。硬币和奖章部:世界上最好的钱币收藏,拥有100多万件藏品。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部:为现代和未来一代保护和研究藏品。 希腊和罗马部:古典时期最全面的古代收藏品,有超过10万件文物。中东部:从石器时代至今,古代和当代的中东文明与文化。 可移动文物和宝藏部:符合可移动文物计划(Portable Antiquities Scheme)并遵循《宝藏法案》(Treasure Act)。史前史和欧洲部:文物包括非洲和亚洲最早的人类工具,以及欧洲的艺术品和古物。 版画和素描作品部:拥有国家收藏的100多万件西方版画和素描作品。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项目大英博物馆在伦敦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展旨在让大众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仍然是大英博物馆在远东的国际工作的重点。不仅只是了解中国的文明,还要鉴赏全世界的文化。在中国举办的大英博物馆展览:古代奥运会  香港文化博物馆(2008年8月2日–11月24日)  上海博物馆(2008年5月1日–7月12日)英国走向世界:1714年–1830年  北京故宫博物馆(2007年3月–6月)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亚述王国的宝藏  上海博物馆(2006年7月–10月)世界文化瑰宝  北京首都博物馆(2006年3月–6月)  参观人数超过30万。 在伦敦举办的展览和活动秦始皇兵马俑  大英博物馆(2007年9月13日–2008年4月6日)  参观人数超过85万。大自然的魅力:中国艺术中的花鸟鱼虫  大英博物馆(2008年1月10日–8月5日)大中庭内的中国雕刻品  大英博物馆(2008年2月4日–11月30日)革命的象征:毛主席像章的昨天与今天  大英博物馆(2008年4月10日–9月14日)中国风景园林展(大英博物馆的邱园)  大英博物馆(2008年5月3日–10月27日)中国新年  大英博物馆(2008年2月9日)  参观人数达3.5万。谅解备忘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故宫博物馆  • 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线商店相关文章: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国宝重器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会见大英博物馆新任馆长“中国盛事”主题展览亮相大英博物馆 联系方式中国推广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3号蓝堡国际中心2710室  电话:010 65816820 - 602  传真:010 65836205  邮箱:Beijing@chinaww.net  QQ:861641112地址:British Museum Reading Room, Great Russell St, London WC1B英国电话: +33-020-73238000网址: http://www.british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