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开放”让艺术为人民服务成为可能

作者:王见 策划:李腾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8-21

摘要:【编者按】近日一则新闻引起编者关注,台北故宫开放7万张文物图供免费下载,引起广大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关注。台北故宫博物院认为,文物不应在博物馆里,而是全民共享的温暖疗愈物。无独有偶,今年早些时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宣布将其收藏的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开放版权。这意味着只要观众有需要,可以免费下载并不受限制地使用和分享这些高清图像,这样的做法无疑缩短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相对而言,我国目前有基数庞大的古代宝藏,基于管理原因被封存于各个公立博物馆的仓库中,偶尔通过大型展览对外展示,观众往往需要到展览的地方才能看到。众所周知目前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日趋方便,基于前述博物馆艺术品图片资源共享的事实,公立博物馆本来是收藏文物用于丰富人民文化需求的公立机构,但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方式却设立了一个门槛,是否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对观众公开其中部分资料以便于查阅?本期围绕博物馆的资源共享话题,讨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艺术藏品信息与公众的关系。

□ 数字化技术为“艺术”带来了什么福利?

最近有一系列的消息:台北故宫开放了七万张文物图可免费下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放了37.5万件高清图像资料并免费下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开放5.3万卷中文善本古籍的高清图像,插图中的罗汉像可看清每一笔的细节。还有意大利的乌菲兹艺术博物馆很早就开放了藏品资料,其图像的分辨率达4000万—1.5亿像素,据称可无限放大。

上述信息间接回答了数字化技术对艺术的作用和意义。但中国数字化的技术对中国艺术的贡献和意义还不强。因为中国很多重要艺术博物馆的很多珍贵藏品还封存在库房,当然也会时不时拿出展览。

为什么两者反差强烈?首先要借鉴历史。世界三大著名艺术博物馆之一的乌菲兹艺术博物馆,是由意大利的美第齐家族于1559年创建,1581年对外开放,于1765年对公众正式开放。其正式开放距今已250多年,如按1581年算起则开放历史长达近440年。而中国盖满“皇帝御览”印章的藏品,在民间开始普遍流传是什么时候呢?大家可以想一想、算一算。

可见,中国馆藏艺术品对公众开放的历史还不长,艺术品欣赏由贵族转为民间的时间也很短。近年来,艺术藏品的天价拍卖更让吃瓜民众对“艺术”心生“高山仰止”之感。

此外,人民群众去故宫走走,主要还是想看看皇帝住的园子,艺术藏品可看可不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之后,大家又对敦煌的石窟有了兴趣,搞的敦煌研究院叫苦不迭。其实观众大多只是慕名而来的一些游客,壁画也是可看可不看。不过就算想看,也比较困难——因为窟外阳光灿烂,窟内黑暗一片,忽进忽出加忽明忽暗,只有眼花缭乱,只有视象重叠……

可以说,国人对古代艺术“开放”意义的认知,主要还是局限于“旅游”“参观”,重在体验一种“逛”的感觉。这种“逛”式体验对故宫、敦煌等都又带来“开放”与“保护”的两难。

那么就该想到数字化技术了。开放的数字图像,就可以把“逛”提升到“赏”,加强到“学”,发展到“研”。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改善到“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文化素质”的目标。这样,艺术“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的文艺需求服务”就有了可能。

□ 美术馆和博物馆与数字图像开放

中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不停举办各种名目的展览,实际上在不断强化和提倡“逛”馆的意义。更加奇怪的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不停地举办美术展览,与中国美术馆唱对台戏?这其实很不正常,有点不务正业。

中国有14 亿人,边远地区的人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很难到北京参观和见识国家博物馆藏品,如果馆内藏品通过数字图像并结合中国历史广泛传播,对不对呢?再说中国美术馆,马不停蹄地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个人展览又很多,它是画廊?还是展览中心?方向大错!

国家级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应主要是藏品陈列。藏品的研究和陈列具有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艺术史”的意义。由此,供人民从参观到学习,从学习到研究。因为学习和研究并不是专家和研究人员的事情,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人民才是艺术的主人。这不是唱高调!所谓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一定不是指“专家”的软实力,而是由人民的文化素质才能构成国家力量的“软实力”。可惜,我们的认识水平很低,往往把艺术、艺术品,摆到高于人民的位置。就像以色列军队的某些“士兵”是专家和教授,如果我们军队的士兵全部都由农村青年组成,你说“软实力”是不是有点不一样?

所以,人民很重要,人民的文化水平很重要。国家级和省级的博物馆及美术馆,就不能盲目办展,要办藏品长期陈列展,不能让藏品呆在库房,不能让自己国家的文化史和艺术史仅仅出现在教科书里,也不能让美术馆履行“展览中心”的工作和任务,更不能把美术馆、博物馆变成“展览中心”和画廊。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故宫每年都要举办全国书画文物调展,其中的重要意义就是“曝画”,使“开放”和“保护”相辅相成。而我们现在对藏品越来越奉行“藏”的宗旨,乃至“封锁”。既反映出对藏品保护的理解片面,也对博物馆的本职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如果积极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广泛地向社会公众开放藏品图像资料,则是有效解决艺术藏品“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良策,是“开放”和“保护”得到平衡的良方。

□ 中国开放艺术藏品图像资料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观念老旧。艺术机构普遍对藏品抱有“藏宝”的心态,其公共和共享的意识十分淡薄。二是美术博物馆工作严重错位。藏品多压箱底、不登场,完全忽略长期陈列。三是藏品数据发布的工作量巨大。需要长期持续整理,才能发布。如果成千上万的藏品数据能够发布,则一定是长期工作的结果。例如敦煌研究院邀请美国盖蒂中心采集敦煌壁画数据已数十年不断,至今还在持续。因此,数据发布显示了藏品的建档研究等有完整的机制。然而这是一种十分严谨,工作量十分庞大,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就此而言,从国家到地方的美术馆都难以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图像发布的工作。

最后,对文化艺术是软实力的认识我们完全没有,比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一个极其错误又自毁文化长城的做法,居然堂而皇之、大行其道。如果文化资源在今天还不能变成普通民众的普遍共享,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通过数据化的形式和技术传播艺术,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尤为重要。这一点最最根本。

毛泽东曾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艺术也应该从艺术和艺术家、艺术殿堂、艺术圈子里解放出来,从艺术过分追求商业价值的变态逻辑中解放出来,让艺术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要停留在名为“丰富”、实在“点缀”人民生活的低级层面。

【相关阅读】

孙津:不用“共享经济”的理念看待博物馆资源

张瑞田:请把博物馆的大门敞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