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江:收集保存好属于我们的文物

周露露  来源:原创 发表时间:2016-11-08

背景导读:2016年9月23日上午,国家南海博物馆南区主体结构正式浇灌封顶。至此,博物馆主体结构全部实现封顶,预计于2017年初开馆。国家南海博物馆选址琼海市潭门镇,北临龙港湾,南接博鳌港,远眺潭门大桥,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藏品征集费1.4亿元,总投资9亿余元。

中国美术报网:请问国家南海博物馆的馆藏在内容上会以什么为主?

陈江(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主任):馆藏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以“南海”为载体,从海洋生态的角度展示其海游、陆生、矿产及其他资源;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展示其地缘文化和发展形成的历史。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收藏环南海周边的其他民族和岛屿的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这是我们将来的收藏方向,也是南海博物馆将来在中国博物馆中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南海博物馆大家不仅仅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东西,还可以看到南海周边的的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迁移、航海文化,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形成等,从而全方位地诠释南海及其孕育的海洋文明。

中国美术报网:这些涉及到南海周边岛屿和国家艺术品的收藏途径和标准是什么呢?是否会因为收藏的多民族性和多地域性而增加收藏难度呢?

陈江:南海周边的岛屿和国家的文化很多元,可以收的东西比较多。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较偏重收藏民间的工艺品、美术品等。在东南亚国家生活着很多的华人华侨,这个群体是我们征集南海周边藏品的一大来源。另外我们也会通过多方渠道获得产品,比如拍卖、捐赠等等。

中国美术报网:说到捐赠,中新网7月4日曾报道《<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原书现身 藏家愿无偿捐赠》。7月7日,该事件有个完满的结果,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在北京接受藏家捐赠,正式入藏《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请问这对南海博物馆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对南海博物馆的馆藏方向会产生何种影响?

陈江:<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的发现意义重大,1947年印行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首次明确中国海疆轮廓。重要的是,该书附有当时官方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其中的“民主礁”即今“黄岩岛”。它以实物的方式证明在历史上的南海诸岛的归属,在这样的实证面前所谓的“南海仲裁”就是毫无意义的。关于南海的实证和物证也毫无疑问是我们以后努力收藏的方向,我们不仅仅要去搜寻相关历史文献,我们还有责任和义务收集我们的先民在南海生活过的遗迹和物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

中国美术报:目前的馆藏量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做好了在明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开馆展出的准备呢?

陈江:我们会集结海南省全省的文物资源来构筑南海博物馆。事实上,从国家到海南省我们已经在南海考古方面做了很多年的工作,做了很多的海下考古的发掘,所以我们的展品会以这些成果为基础,当然我们还会继续加强文物征集的力度来丰富我们的馆藏。展陈方案主要包括《南海人文历史陈列》《南海自然生态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两个引进展览,《对话——海上丝绸之路与紫禁城》《风起马六甲——14至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马来西亚》两个专题展览。

中国美术报:您认为南海博物馆的建设对周边地区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陈江:我们主要是为南海的历史和文化做收藏和展示,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在南海和周边国家相处得都很和谐,大家同是一片海,互为比岸,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往来和交流,这是我们主要诠释的精神。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要认真收集保存好,祖先在南海的海洋精神我们也要好好传承。建这个博物馆,我们希望建设一个“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让南海周边的文化艺术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示。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