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美学思想研究的新收获

杨成寅  发表时间:2016-12-27

摘要:《先秦美学思想史略》一书,简要而系统地勾勒出先秦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对甲骨文和金文审美意识的研究,对庄子美腐化、美感论和艺术创造论的阐释,对《周易》以及屈原美学思想的评价,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

先秦美学思想研究的新收获

杨成寅


杨安仑、程俊的《先秦美学思想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已出版了好几年(岳麓书社1992年12月出版)。我前不久才有机会通读全书,获益很多。《史略》是我国第一部美学思想断代史专著。全书约20万言,以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发展和先秦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为线索,全面系统地勾勒出先秦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在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上,在对甲骨文和金文审美意识的研究上,在对春秋以前我国基本美学范畴的界定上,在对庄子美学思想的阐释上,在对《周易》美学思想的挖掘概括上,在对屈原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上,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方未能


以往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一般遵循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这自然不错,但似乎抽象了一些。《史略》把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分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两个层次:就一般方法论而言,一是强调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二是把研究的史实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强调研究的动态性。至于具体方法论,作者抓住了“找出终极根源”、“研究意识形态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和找出美学思想本身的内部规律”等四条,突出了历史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的统一,这样,就使得这本专著的研究起点,要高于同类的理论研究之上。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避免了就美学思想论美学思想,而是把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置身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行,并联系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状态以及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探讨那一时代的美学思想。所得出的结论就比较令人信服。例如:书中谈孔子的美学思想,不是仅从《论语》中摘出几条加以阐释,而是先从孔子美学的理论前提着手,即第一,实现政治蓝图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动力;第二,以“仁”为本,以“礼”为用,礼乐结合是孔子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具体分析了孔子的主要美学思想。如“兴、观、群、怨”说——文艺的审美标准;既统一又相分的美善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结合的美感论以及自然美欣赏的“比德”说等。这样来分析孔子的美学思想就比较顺理成章,脱出了前人研究的案臼,具有新意。


二、对甲骨文金文审美意识的新探索


目前,国内外对甲骨金文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字义的识读和破译上,极少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研究。《史略》一书,不仅探讨了甲骨文中直接表现出的审美意识,而且充分肯定了甲骨文本身的审美价值,即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本身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例如甲骨文中的“美”字,“是一个人头上插着很美丽的羽毛在跳舞,原始人(晚期)已经认识到这种形象和动作是美的,所以把‘美’就用一种象形文字表现出来,以此来代表美。”另外,对于金文中体现的审美意识,书中也从五个方面归纳了其特点,即(l)政治、宗教与审美的统一;(2)整体的美感;(3)突出的时代精神;(4)书法上的承前启后;(5)古朴繁富的审美特征。这些论述,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对春秋以前基本美学范畴的界定


中国美学理论的源头在哪里?有学者认为,道家美学思想的理论源头在老子,儒家美学思想的理论源头在孔了。《史略》的作者认为,自殷商到西周,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步形成某些理论形态的东西。这些尚属雏形的理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先秦诸子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才是中国美学理论的源头。而这一时期作为美学理论形态并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礼与乐”、“质与文”、“美与善”三对范畴。


四、对《周易》美学思想的发掘


《史略》一书,从两个方面发掘了《周易》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直接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责卦》、《坤卦》、《离卦》、《咸卦》等卦象系辞之中;另一方面是间接的美学启示,即具有美学方法论的意义,为后世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发展提供一种方法、一种哲学思辩的模式。并且认为,这两个方面比较起来,直接的美学思想是次要的,间接的美学启示是主要的。这样的分析显然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因为《周易》毕竟不是一部美学专著,但其对后世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所具有的广泛而深刻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五、对庄子美学思想的阐发


国内外研究庄子美学思想的论著很多,观点也各异,可见庄子美学在先秦美学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史略》对庄子的美学思想亦很重视,化费笔墨三万余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就构成而言,庄子的美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庄子的精神现象学和哲学所给予美学和艺术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庄子已经形成为理论形态的内容;第三部分则是庄子本人的散文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美学思想。”《史略》详细分析了庄子的美论、美感论和艺术创造论,提出了庄子创立了中国古代特殊形态的精神现象学的新观点,这无疑是对庄子美学思想的新的阐发。


六、对屈原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


屈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伟大诗人,也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美学家。学术界对屈原学思想虽不乏研究文章,但往生育仅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进行。《史略》则以一整章三万余字的篇幅,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屈原的美学思想,并且是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考察了屈原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作者对屈原美学思想的特点概括为雄奇瑰丽的形象美、情理交融的情感美、丰富奇特的想象美和爱国爱民的灵魂美四人方面,颇具新意。在屈原美学思想和艺术创造对后世的影响上,则详细分析了屈原的哲学怀疑精神对进步文艺的影响;“其志洁,其行廉”对后世艺术家人品文品的影响;“其文约,其辞微”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惊采绝艳”的文采对文学语言影响,以及质情论对艺术情的影响等等,在屈原美学思想的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外的领先水平。

当然,《史略》亦有微瑕。如某此章节的论述一般化了些,某些观点虽然新颖,但缺乏进一步的阐释,给人以稍嫌单簿之感。然既为《史略》,篇幅所限,我想是不该苛求于作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