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间:在美术和设计的原乡

冯智军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年1月26日 发表时间:2017-01-29

摘要:总的来说,中国设计在全球化时代,整体水平在提高。关键是很多超越的东西不够,中国的设计要在国际上有地位,必须要有一些原创的东西。原创的东西怎么来,不是新鲜就是原创,而是把真正让中国人用得合适的而外国人又没做到的做出来,这个才是原创。但是建立在大工业和全球化基础上的现代设计,原创内容的源头基本都是西方的。中国设计要适合中国人,一个是需要,另一是必要。全球化时代我们当代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本土。

总的来说,中国设计在全球化时代,整体水平在提高。关键是很多超越的东西不够,中国的设计要在国际上有地位,必须要有一些原创的东西。原创的东西怎么来,不是新鲜就是原创,而是把真正让中国人用得合适的而外国人又没做到的做出来,这个才是原创。但是建立在大工业和全球化基础上的现代设计,原创内容的源头基本都是西方的。中国设计要适合中国人,一个是需要,另一是必要。全球化时代我们当代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本土。

人物名片 

杭间,1961年生于浙江义乌。 198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艺术史论系,先后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任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工艺美学史》、《在现实和内心之间:新具象艺术》、《手艺的思想》、《原乡·设计》等数十种。 

杭间,一位游走在美术与设计领域的学者。近期,他刚刚做了上海艺术设计展和何香凝美术馆的“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两个大型展览,同时还担任了中国美协2013年重要展览“全国写生美术展览”的学术主持。杭间说:“我也知道累,年过半百了就不要太累。但我觉得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延长自己的生命。我偷懒些,一年只做一个展览、写一本书也可以,可是我如果勤奋一点,多做几个展览、多写本书,不等于延长自己的生命吗?” 

这位早年只想着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的“文学青年”,近些年来兴趣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领域创造绚烂。从美术到设计,从学术到策展,从清华美院到中国美院,他在不断做事中,也不断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有些还是让人意外的选择。杭间认为这源于自己的性格:“第一,我不太安于现状;第二,我不愿意做重复的事情。” 
走近当代艺术的“文学青年” 
1983年,在义乌地毯厂做设计的21岁的杭间,考入了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史论系。这位曾经的“文学青年”开始发起创办班里的学生刊物《工艺美术史论》。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上大二的杭间,给85时期颇有影响力的雕塑家吴少湘写了两篇评论。“因为他做的是抽象雕塑,就逼着我要去学习了解西方雕塑的发展历史。我记得当时主要是看赫伯特·里德的《现代雕塑史》,囫囵吞枣地理解,再和吴少湘访谈,最后才写成了这两篇文章。”通过这两篇文章,美术界开始慢慢知道杭间,而杭间也开始为《中国美术报》等报刊撰文,并成为《美术思潮》终刊时在封三介绍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1987年,杭间毕业留校,在中央工艺美院的《装饰》杂志做编辑。“当时做编辑状态挺好的,比较自由。我与中国当代美术继续保持关系的契机也是因为编辑职业。”如刊登“89现代艺术大展”的1989第4期《美术》杂志,责编正是当时应邀兼职的杭间,他并撰写了《中国现代艺术展侧记》。“我虽然没有参加现代艺术展,但我是现代艺术展最密切的观察者。那时我用艺术史的眼光,写得非常客观,只是侧记、观察。但是用春秋笔法,把我的倾向性藏在描述和观察,还有发表作品的选择中。”(这篇侧记,后来被艺术史家巫鸿收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文出版的反映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基本文献集中。) 
聊起这篇文章和那段时光,杭间充满感慨。当时他住在中央工艺美院图书馆后边的地下室里,就在那里,一些今天著名的当代艺术家都是常客。“那个年代的气氛是真好,大家敢于谈不同的意见。大家的心情就像王朔的小说、张楚的歌、刘小东的绘画《烧耗子》一样,处于特殊的百无聊赖之中。” 
转向工艺美术和设计 

在1989年后,杭间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有所下降,开始转向了工艺美术领域的研究和学习。1991年,杭间考取了中央工艺美院田自秉教授的博士生,并撰写了毕业论文《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最初是田先生让我收集做论文的背景材料,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慢慢的就想把它做成一个系统。按说博士论文是不可能做通史的,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我们那个过渡时代的产物。”就是这篇论文,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发的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而在《装饰》杂志的工作,更让他在设计领域有了更多扩大视野的机会。回忆起这个阶段,杭间印象最深的是老主编何燕明带着他们几个年轻人到处组稿,“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进入了北京的文化界,何先生带着我们拜访艾青、楼适夷、丁玲、曹辛之等文化名家。这是我进入社会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和难忘的阶段。后来我从编辑做到副主编、主编,之所以在《装饰》的办刊方向上有综合性,偏重于文化品位而不仅仅是设计,都跟何先生带我们有直接的关系。” 
1999年,《装饰》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得了这个奖之后,杭间就离开杂志社到史论系了。“那时还是双月刊,四年的选题24个,我也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了,已经无法超越。另外我还有做学问的情结。” 
“我的编辑经历,以1999为分界。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合并了。”这时的杭间,回到了史论系,就任合并后清华美院的史论系首任主任。 
清华出走原因是多方面的 

回到史论系的杭间,引进了岛子、张敢、李静杰、陈岸瑛等一批老师,还建立了史论系自己的图书馆,其在三联书店连续三周高踞学术图书排行榜的《手艺的思想》也诞生在这个时期。 
“这样过了四年,我又觉得我没法超越我自己了。”于是,2003年,杭间受李嘉诚基金会之邀,从清华大学借调到汕头大学,与靳埭强、王受之共同创办了汕头大学设计学院,2年借调期满后回到清华,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半年的高级访问学者,回国后开始担任了清华美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聊起这段清华美院的时光,除了改造美术馆、为老先生们出版“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学术思想丛书”之外,杭间着重提到了他率先提议为清华美院的教职工提供免费午餐一事。 
“我一直认为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免费的午餐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交流思想的最佳场所,胜于课堂。而清华美院教学楼最突出的问题是,即使两个人每天都在此上班,却可能一周都碰不上面。所以我希望这个午餐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场合,这才像美术学院。” 
只是这个美术学院,在杭间看来越来越失去自己的个性了。早在2007年还在美国时,《美术观察》约杭间写一年的“设计批评”专栏连载,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一所学院的消失?》,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的得失。重提旧事,杭间说:“回来后做了一任多的副院长,越来越感觉到,清华美院越来越像清华的一个普通的二级学院,它的独立性、特色,一天天在退去。另外中央工艺美院合并后改成清华美院,办学方针也有变化。美术和设计不一样,设计可以大量引进,因为它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而美术是需要积累的,是要讲学术传统的。” 
伴随着这种对清华美院的失望,杭间获得了另一个契机。中国美术学院获得杭州市政府支持,收藏了堪称亚洲第一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欧洲现代设计原作收藏”,此时的杭间接受了中国美院的邀请,终于在2012年12月,正式调离清华美院。“按理说,我这个年纪不应该这么换单位了。我到杭州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有对学院的失望,有回家侍奉老母的思乡情结,也有中国美院包豪斯设计博物馆的吸引,还有我的女儿——这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不用让我操心了。”杭间谈到他的清华的“出走”微笑着说。 
追寻适合中国人的设计 

从85时期到对当代艺术的介入,杭间梳理了现实主义艺术在80年代后的各种变体,印证了“无边的现实主义”的一个成果就是《在现实和内心之间:新具象艺术》;从《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总结,并把手艺提升到思想高度来阐述的《手艺的思想》,到策划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时出版的《设计的善意》,杭间的注意力从最初在美术领域,慢慢转向了设计领域。 
特别是“在清华工作的后期,我慢慢转向做现当代设计。在现代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当代设计的展览策划,来提倡本土设计,因为最终我们还是需要中国人的设计,这是以我的《设计的善意》为标志的。另外还有《原乡·设计》等,它们收录了我在传统工艺和设计方面的一些新认识。” 
谈起中国设计的现状,杭间直言,从好的方面看,进步很快,但不太平衡。如比较偏重于设计师个人能力的、与纯艺术比较接近的平面设计发展比较快,而因为与产业的结合,受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的工业设计发展比较慢。“总的来说,中国设计在全球化时代,整体水平在提高。关键是很多超越的东西不够,中国的设计要在国际上有地位,必须要有一些原创的东西。原创的东西怎么来,不是新鲜就是原创,而是把真正让中国人用得合适的而外国人又没做到的做出来,这个才是原创。但是建立在大工业和全球化基础上的现代设计,原创内容的源头基本都是西方的。中国设计要适合中国人,一个是需要,另一是必要。全球化时代我们当代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本土。”他如是说。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