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重返“前线”

王雯雯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21期 发表时间:2016-11-14

摘要: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梁井宇以“平民设计,日用即道”作为对“来自前线的报道”的回应。本次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分为军械库和处女花园两个展区,展览面积共1000余平方米。展览兼顾“衣”“食”“住”三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策展人联合场域建筑、润·建筑、无界景观、众建筑、马可、宋群、王路、朱竞翔、左靖等设计团队、建筑师和艺术家,以“城市”“乡村”“城乡互动”为维度展开探讨。

2016年5月28日,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拉开帷幕,总策展人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将本届双年展主题确定为“来自前线的报道”(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阿拉维纳把住房供需关系间的冲突视为局势紧张的“前线”,意在强调建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性,力图使建筑设计重新回到为大众服务的宗旨上。不同于上届双年展策展人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对于建筑基本设计语汇的革新性探索,阿拉维纳将关注的焦点从建筑转移到建筑师身上,希望能够面对更广泛的受众,思考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取得资源,进而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阿拉维纳表示:“为了改善建筑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赢得一些战争并扩展一些边界。这些正是我们希望人们在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看到的——值得被传述和分享的故事和案例。在这些成功故事和案例中,建筑曾经、正在或将要在这些战争和对边界的扩展中产生影响。”

场馆内景图.jpg

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梁井宇以“平民设计,日用即道”作为对“来自前线的报道”的回应。本次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分为军械库和处女花园两个展区,展览面积共1000余平方米。展览兼顾“衣”“食”“住”三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策展人联合场域建筑、润·建筑、无界景观、众建筑、马可、宋群、王路、朱竞翔、左靖等设计团队、建筑师和艺术家,以“城市”“乡村”“城乡互动”为维度展开探讨。

梁井宇表示:“三十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前线’即国家现代化的前线。”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在“时尚化”“艺术化”“抽象化”等设计理念驱动下中国城市建设创造出了一个个建筑“奇观”,疾行在“前线”的本土设计师却逐渐遗忘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和造物智慧,模糊了建筑设计真正的服务对象。“日用即道”源自明代儒学大家王艮“百姓日用即道”之语,“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圣人之道就潜藏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梁井宇沿用此思想对于中国城乡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展开思考,他提出:现代化的壮丽成就以大后方的“失守”为代价,在“未来”与“过去”的博弈中,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失守。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尊严”“福祉”与“公平”等问题,让设计回归到平民之中,并在传统中寻找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正是中国建筑不可忽视的“前线”。

梁井宇指出:“平民设计”应服从于“日用即道”。“平民设计”是指设计师放弃自我标签,以节制、实用的设计态度为广大的受众提供适用的设计,通过设计积极协调社群关系、关照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进而使设计作品能够被大多数人所共享。同时,“平民设计”需要回望传统,在平民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其具体应体现为“本土”“节约”“责任”三方面:本土,即“积极采用本地的材料、工艺和劳动力,守望传统”;节约,指“造价控制在平民可负担的水平”;责任,则强调“以一个建筑项目问题暂时性解决,不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而能昭示对更普遍而深远的城乡居住问题、环境问题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就是要学习和践行保存于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传统智慧,让设计回到多数人——普通百姓之中。

1293259405.jpg

 展览现场


中国馆城市展区展出了由场域建筑、无界景观、众建筑三个设计团队共同打造的“大栅栏杨梅竹斜街”项目。大栅栏虽是北京城中心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却始终面临着历史街区保护、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地区商业开发等问题,凸显出了中国旧城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保护与开发间的典型矛盾。三个设计团队均以改善普通百姓生活品质为最终目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索,将生存空间的改善与社群关系的重建视为构成生活品质的两个重要层面,试图借助设计手段在狭窄的胡同中构建起全新的居住环境和人际关系场域。

场域建筑 杨梅竹斜街、大栅栏与 Dashila(b)_副本.jpg

    场域建筑  杨梅竹斜街、大栅栏与 Dashila(b)


场域建筑设计师叶思宇说道:“以前建筑界所追求的设计其实是为精英群体服务的,建筑界忽视了普通受众对于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需求。”设计团队在杨梅竹斜街改造过程中秉持“城市策展”的理念,以区域策展的方式探讨人居需求与商业开发间的矛盾,以功能与实用为出发点,设计师将审美、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量,最终实现了从平民诉求到平民设计诉求的转换。无界景观在杨梅竹斜街 66~76号院夹道中打造出一座“平民花园”,将“立体种植”的理念引入零散的公共空间之中,主张居民自己介入对于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借此为生活在此的居民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进而缓解因互相侵占公共空间所导致的邻里矛盾。设计师童岩介绍说:“就‘平民花园’而言,‘平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五户人家。这五户人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其中涉及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各种冲突、矛盾、磨和与互相认同的问题。‘平民花园’翻译成英文叫做‘Communal Garden’,所强调的是一个集体的概念。” 众建筑的“内盒院”项目开创了“房中房”的建筑系统,通过在原有建筑内部搭建新型板材结构有效解决了保留建筑历史风貌与改善居住环境间的矛盾。设计师介绍道:“‘平民设计’面对的是保温、防潮、采光等最普通最基本的建筑问题。‘平民设计’应是能够被百姓自愿采用,能够用自己的钱去发展的东西,而不应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方案,或者是某一设计师想要强行传达的理念。”设计团队希望借助“房中房”这一形式解决老旧四合院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进而吸引年轻人回归社区,构建新的社群文化。

梁井宇表示:与“城”相对的是更为复杂而广阔的农村建设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正在消失,固有的建筑形式与营造技艺逐渐被人遗忘,使得农村成为了“更为硝烟弥漫的前线”,“救活农村也是救活自己”。在农村脆弱的生态和文化体系下,拯救农村的途径绝不仅仅是针对单一农舍的改造,或对村落进行整体的民宿建设和旅游开发这么简单。润建筑设计师叶曼说道:“我们希望设计能够回归到老百姓所需的最日常的生活空间中。建筑是供人居住的,就空间而言够用就好,所谓‘立身行己’。”故而,润建筑本次参展的作品“乡村建造学社”项目立足于徽州地区的民居文化资源,试图借助木材这一有机材质提升建筑材质与农村环境的融合度,同时利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开创具备设计感和工艺性的建筑样式。

设计师王路的“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项目与朱竞翔的“斗室”设计,都是针对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有益探索。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落成于2007 年12月,设计师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充分调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多使用回收材料,打造了一座既能够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风貌又不失现代设计品质的公共建筑。“斗室”作为针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开发的建筑项目,是设计师朱竞翔多年来轻型建筑系统设计与生产研发的成果,该设计所采用的定制化的产品生产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善农村自建房高耗能、低设计标准的弊病。

设计师左靖展示的《黟县百工》一书,以田野调查报告的形式记载了徽州乡村日常生活的瑰丽画卷。而在“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中,左靖则强调应借助黔东南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以及多年生态博物馆实践积累,将设计视野由“乡村建设”延伸至“乡镇建设”问题,从比“村”高一级的乡镇入手探

讨建设的可行性。设计师指出:“乡镇建设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发展可持续的艺术形式,比如与当地文化相关的公共艺术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民艺中心)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衣与食

 

在“衣”“食”展陈部分,策展人希望利用熟悉的物品将观众带入具体情境中,从中体悟“日用即道”的具体含义。服装设计师马可在谈及设计初衷时说道:“农民与土地之间特别深厚与和谐的关系让我深受感动,我想用一件作品表达对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世代耕耘的农民的敬意。”马可及其“无用”品牌强调捍卫中国传统手工艺,对立足于消费主义的设计活动提出了尖锐批判。“无用”的产品经久耐用,并以终身维护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减少随意性购买。  这一设计理念既契合了“平民设计”这一主题,又丰富了其内涵。平民设计的产品并非廉价的同义词,而是特指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日常使用,甚至可以陪伴终身的物品。

在梁井宇看来,与“日用即道”最为接近的莫过于“食”,饮食是一条未曾断裂的文化线索,食器也体现着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的设计智慧,每一件日常用品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印记。艺术家宋群多年来一直从事与“市井生活”主题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次双年展所展出的装置作品《与食有关的物》,关注的内容并非美食,而是与“吃”相关的生活状态。作品以“面条”为线索,贯穿了与“食”有关的耕种、收割、储藏、烹调、食用等各个环节,从农具到厨具,再到餐具,贯穿食材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

自2006年中国国家馆首次亮相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以来,参展主题先后定为“超越城市”“普通建筑”“来此与中国相会”“原初”“山外山”以及“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等,既是对双年展总主题的思考和回应,又折射出某一时间阶段内中国社会热点和建筑发展走向,记录着中国建筑设计师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探索和实验的历程。十年间中国建筑设计师在威尼斯国际双年展的舞台上,经历了从最初的“让世界‘看见’中国建筑”到“让世界‘听到’中国设计师所思、所想”的转变,这是中国建筑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愈发具有文化自信的写照。他们对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传统与创新等问题的探索,投射的是中国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创本土建筑语汇,确立话语权的过程。

“平民设计”,并非单纯地强调“为平民而设计”或者设计观念中的“平民意识”,其所要探讨的更多地是对于“人与传统”“人与社会”如何借助设计手段承袭逐渐被遗忘的传统,延续或重构能够适用于当代生活的传统审美观念。而这也与近年来国内设计界对于“民生设计”问题的探索不谋而合,反映出设计师的关注重点已由市场化、概念化转向到生活化、实用化。设计的最“前线”,不应是以刺激消费为目的、一味强调观念性的建筑或产品,普通民众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满足才应当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正是古代“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的造物观念中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宋群:与食有关的物.jpg

宋群:与食有关的物

(特此感谢李芸芸、王一雅对本文作出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