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美术教育与少儿美术考级

中国美术报 来源: 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9-02-13

meishubao/2019021314071931297.jpg

目前,在整个教育学界,核心素养本位的课程与教学业已成为共识。就美术学科而言,区别于传统的“为知识而教、为技能而学”的教育教学观,新时代下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这些素养共同

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提升,以适应充满不确定性、机遇和挑战的未来社会。

于此,虽然校内、校外美术教育形式不一、表现有异,然而在美术教育培养人的方向上,可谓殊途同归。尤其是针对14岁以下的少儿美术教育,鉴于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性的艺术家、批评家,具有基础教育的性质,因此更是要从孩子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丰富艺术体验的获得、创造力的培养等角度思考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形成较高的艺术品位,并助力于未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美术的角度看,当今时代美术的发展和变化日新月异。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何韵兰老师曾说:“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早已不只是国、油、版、雕几个类别,早已覆盖几乎视觉所及,是人类历史也是未来发展的图像见证和文化印迹。”细绎其旨,这为我们呈现了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美术学科在发展和变化,美术的知识和技能也在随之发生嬗变(甚至是翻天覆地的革新)。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早已不能用单一的写实性素描、色彩、速写等进行“框定”(或作为基础)。基于丰富图像的识读、审美与创造,应该成为美术教育的常态。二是美术和文化息息相关,美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丰富的人文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培育深厚的人文精神。

meishubao/2019021314073750890.jpg

遵从上文逻辑,我们再来看少儿美术考级,便不难发现其荒唐和不可思议所在。秉持严谨的学术理性,笔者在这里尝试提出八个问题:

一问:单一的考试或分数、等级认定,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思考模式的产物。外在的(有时甚至是形式化)的考评工具,如何能评价学生的内在素养?这是否严重违背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国家教育基本政策?是否和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问:美术创作非常强调和尊重创作者的个性和独创性。同样,美术教育也必须尊重和培养少儿的个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寻求表现的“特异性”。那么,这和以追求“同一性”为标准的少儿美术考级是否矛盾?

三问:美术考级更多是由一幅画来评定学生美术水平的高低。然而,儿童美术教育离不开师生在美育、德育、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密切交流,以实现艺术感觉和审美观念的引领和启发。鉴于其多样的表现形式,现有的考级和为考级的速效培训能做到吗?怎样做到?

四问:美术是否有如数学、体育等一般,有明细的“难易梯度划分依据”(如公式掌握的多寡、运动行为是否达标等)?少儿美术考级中水平或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将其用在具有相当程度不确定性的美术学科方面是否合适?

五问:美术形态不一、内涵丰富,优秀的现当代艺术更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创新性,且具有深刻的思想与观念传达。少儿美术考级多测试学生的素描、色彩、速写等写实造型能力,这是否脱离了美术发展的大情境?

六问:以满足少儿美术考级的各种培训,多强调“短、平、快”的速成模式。那么,其如何引领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要知道,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愈多、愈强,只会离文化、人文愈远。

七问:毋庸讳言,针对少儿美术考级的社会培训较学校教育来说,商业价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那么,从中国现实的基础教育环境看,这会极大地挫伤默默耕耘于一线美术教师的积极性,甚至是带来学校基础教育优秀人才的流失。对此又能为之奈何?

八问:少儿的美术考级无疑还会加剧教育的分化现象,无助于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化发展。艺术教育本来应该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美术教育成本低,最易在边贫地区普及,而费用高昂的考级及连带的培训,虽然放过了贫困子弟,但无论如何不可能在教育公平方面起好作用,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心理门槛和等级观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改变少儿美术考级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倾向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儿童天真的戕害,进而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育实践,这需要全社会的联动和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我们强烈呼吁给予孩子自由的艺术成长空间,真正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追求;从社会办学层面,建议相关机构采取措施规范校外美术教育培训,不以少儿美术考级作为招生及宣传的依凭;从学校层面,积极贯彻和践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考级成绩不应计入升学加分项,学校也不应组织考级。

此外,从全社会美育氛围营造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育可以为未来社会培养有较高艺术感受力、审美接受能力、文化理解力与品鉴力的普通公民及艺术消费者,功莫大焉。因此,社会(含家庭)美术教育亦需不断跟进,使得艺术管理、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教育形式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共同促成健康、和谐、完善的社会美育氛围meishubao/2019021314075767723.jpg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