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重在启蒙——人美首届中国幼儿美育年会暨幼儿原创艺术展顺利举办

刘寻美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11-21

摘要:人的一生一直伴随着对过往的回溯。有学者认为,已经消逝的童年记忆,依然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实际上,对童年的回溯,也确实常常是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所以,在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或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日前,一场关于幼儿美育的活动,以其丰富的活动类型,为我们呈现了幼儿美育多彩的面貌与风向。

人的一生一直伴随着对过往的回溯。有学者认为,已经消逝的童年记忆,依然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实际上,对童年的回溯,也确实常常是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所以,在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或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日前,一场关于幼儿美育的活动,以其丰富的活动类型,为我们呈现了幼儿美育多彩的面貌与风向。

两项活动:年会、展览,视听全享受

8月26日,“首届中国幼儿美育年会暨幼儿原创艺术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举行。此次活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幼儿美术》杂志以及人美幼儿美育研究院承办。

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社社长助理倪延风,幼儿美术教材编辑室主任、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张茜琳,教材公司总经理黄宗亮,少儿编辑中心、教材公司全体人员,以及来自全国约250名一线美术启蒙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们出席了此次活动。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党委书记周伟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颁发了人美幼儿美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证书。

“首届中国幼儿美育年会暨幼儿原创艺术展”包括展览和年会两部分。其中,“首届中国幼儿原创艺术展”在人美美术馆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幼儿园和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的百余幅幼儿原创艺术作品。

“首届幼儿美育年会”的主题是“21世纪中国的幼儿美育教育”,来自海峡两岸四个不同领域的美育教育专家们,为听众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精彩演讲。


展览现场 任继峰 / 摄

四场演讲:探讨幼儿美育新风向

“姥姥,您以后也会去天上吗?”“我可能会变成一颗星星跟你眨眼睛,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联系。”“那是天堂吗?那里好吗?”“姥姥也没去过,不知道呢。”在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幼儿美术教育》为题的演讲中,杨景芝生动地以自己的外孙为例子,将听众引入了幼儿美术教育的课堂。上述是她和外孙在清明节前后的一段对话,死亡对于孩子而言可能十分抽象,而通过这样温馨、有趣的对话,她的外孙因此画了几幅关于清明节的画。这也正是杨景芝所提倡的,应该让儿童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获得艺术经验。她谈道,儿童的创作需要自主性,学习不一定时间越长越好,同时也要避免成年人的画蛇添足,儿童的学习就是游戏,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内心的原创思维。儿童通过观看,简化出形象,这种简化和成人的抽象绘画不同,后者需要不断地实验,比如毕加索的《公牛》,就经过了11稿才完成。

meishubao/2018112112540048477.jpg

杨景芝教授在活动现场做演讲  任继峰 / 摄

此外,她还强调了要尊重儿童的差异和发展规律。她先后以没有系统学过画画的自己的外孙,以及一位在画画班学习的、从3岁开始受训练的孩子为例。这两个孩子在6岁时的作品是非常不同的,前者更多的是儿童的符号化的表现,有一定比例的概念,但没有遮挡关系,而后者由于经过了训练,写生作品比较成熟了。这说明同一年龄段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第二场讲座是由来自台湾的、拥有近30年从业经验的MAY WU带来的《美感教育在台湾学前阶段的实践》。MAY WU见证了台湾学前教育和保育中的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她从内涵、能力、感官三方面阐述自己的经验,强调“美”在生活的每个环节中,“美”是个体内心深处主动构建的一种感知美好的体验。

下午的两场讲座,是分别由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少儿美育推广人曾孜荣带来的《绘本中的艺术美》,以及亲子教育心理专家徐静带来的《解开孩子的心灵密码》。

如今,绘本已经征服了许多家庭,它适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阅读启蒙,也适合成年人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童心、童趣。曾孜荣在演讲前抛出了一些问题,如:绘本如何从“现代美”中汲取养分?它如何传达给少年儿童?还有哪些艺术美和创意可以给人以启发?带着这些问题,曾孜荣以艺术史上的流派、风格为引,讲述了它们对绘本的影响以及在绘本中的运用,阐明了绘本表达的逻辑。

徐静则从儿童美育的发展历程谈起,她表示这一历程经历了简笔画阶段(老师、父母教授为主)、儿童画阶段(老师教授为主)、创意画阶段(老师引导为主)、自主绘画阶段(儿童主动探索为主)。而“解开孩子的心灵密码”,则需要在与孩子相处的关系中沟通、观察、觉察、注意情绪和环境。

近年,关于幼儿、少儿美育的活动如火如荼,而此次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综合了优秀的展览和高质量的专家演讲,为来自全国的一线教师、幼儿园园长以及家长们,带来了综合性的幼儿美育方式、方法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