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晕传深意 墨笔写文明 ——卢禹舜中国画作品展

金鑫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5-12


meishubao/2017051214373346752.jpg

卢禹舜在欧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在哪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开放、兼容并包的。而艺术作为文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了解和建构异域形象与想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及途径,是沟通民心最便利的桥梁。它的直观可感性、现实生动性,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国家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同,而且还在各自的文化风格与生活习惯上留下彼此交汇的印记。

薛爱华在《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中说:“新奇的外来之物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不在于这种物品自身价值的高低,而在于这类物品对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想象力所产生的强烈的影响。外来物品的物质形体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但是它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却会通过诗歌、小说、绘画以及各种各样的仪式等媒介的作用而长久地留存下来,从而影响接受这些物品的民族当时的或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并最终成为这些民族本土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两千多年前,东西方美术借助丝绸之路等通道,在相互接触、吸收和融合中不断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创新。近现代以来,随着美术交流的进一步活跃和扩大,各国艺术家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加广泛地相互借鉴和学习,逐渐形成了今天多元的艺术格局,产生了一大批以他者的视角表现异域风情的独特画作,为世界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许多新的色彩。 

卢禹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以山水、宇宙和生命作为创作的三大母题,形成了多层次、多视角、多场景、多隐喻的开放式绘画格局。他主动自觉的创新意识,新鲜不竭的创作活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和敏锐深邃的人文哲思,三十多年来,已陆续促成其“静观八荒”“天地大美”“精神家园”“彼岸理想”“河山锦绣”“乾坤大义”系列画作的成熟与成功,广为中国美术界所瞩目与称道。

2013—2017年,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和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推动,卢禹舜经过长期酝酿、反复锤炼,陆续创作了近二百幅“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在这些写生创作中,他延续了以往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怀,并以开阔的创作视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笔墨语言和审美趣味,将多年来国外写生的经验、感受和思考凝注于笔端,描绘出和而不同、异彩纷呈、亦真亦幻的沿线国家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他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丝绸之路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范围或情景再现式的创作,而是以丝路精神作为内核,打破时空的界限,甚至引入超现实的心理时空,以意象的迭加组合与写实技巧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凸显“一带一路”所内含的人文精神,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价值旨归。

他充分发挥中国画笔墨氤氲、神秘浪漫的诗性特质,又大胆运用大面积色块的晕染和对比关系,营造出心理时空与历史时空交互映射下的情感氛围,在画面之中渗透着引人深思的人文情怀,作品在鲜活的现代气息与沧桑的历史感之间自由穿梭切换。

那些具有特点的民情风貌和文化符号,是艺术家独具的审美慧眼所在,展现出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画家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捕捉与描绘,使我们通过作品形象地感知到他国和他国的人民,与他们实现“近在咫尺”的对话。

如卢禹舜所说:“水墨语言本身给予了我们一个极为深刻的启示,就是对自然界客观色彩的抽象与升华,对五彩斑斓尽写真景实貌的超越。这既发挥了水墨语言的特征优势,又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自由神畅。所以水墨语言所呈现的永远都是自然空间与心灵空间的统一,视觉感受与内心体验或无限想象的统一”。

正是基于对中国画本体的这种清晰的思考和认识,卢禹舜在题材拓展、随类赋色,水墨交融与渗化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大胆探索与尝试,他的作品呈现出苍茫、神秘、幽远、梦幻、纯净、妙趣、典雅、和谐等多重韵味。

“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卢禹舜艺术走向成熟的另一个标识。他在有意识地尝试将形而下与形而上,古典与现代,天地与人,技与道,以及理性与感性、文明与自然、东方与西方等矛盾元素进行某种程度的调和。其结果是他的作品在苍茫、含蓄之中又透出一种单纯、和谐的美。

卢禹舜很重视对“直观感相的渲染”,他的作品有一种澄明清澈的美,超旷空灵,如镜中花,水中月,梦幻天真,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那是一种阅尽沧桑之后的清透,是画家以自己的精神生命去体合自然的生机,以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进入亮光朗照的澄明之境的结果。观之使人心神振奋,心情畅达,心灵净化。

与他以往系列作品中对天地人的那种浑然和谐的追忆与神往不尽相同,“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涉及了现代文明与自然传统、现代自然与现代人文、东方与西方等现实矛盾。我们知道,山水画从其传统的特点来说,在表现都市景观、建筑和当代生活内容方面优势并不突出,这也是山水画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一直纠葛的难题之一。然而卢禹舜在“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中,并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以观照和超越的态度,以浪漫的诗意,将自己的体验、冥想、性灵和激情投射进去,创造出城市文明中和谐唯美的境界。这种基于现实之上的超越和诗意表现方式对于当代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山水画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时代与生活以及东方与西方关系等问题无疑会有借鉴意义。或许当画家面对世界敞开胸襟,物我默契,神合为一时,他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这时无论是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还是一建筑一街灯就都拥有了它本身的生命和特质。如果说,对于现代化的都市,工业化的社会和越来越被理性、消费所束缚和分裂的现代人来说,和谐、宁静、无扰,怡然自足在现实中真的越来越难以实现的话,那么,艺术倒至少可以创造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于中国精神和中国审美人生态度的“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便具有了普遍性意义,它以单纯、和谐之美给予人们普遍被压抑的本能一个瞬间的满足,保护了人的灵性,并进而获得了摆脱现实原则的高度自由。

卢禹舜通过主动自觉的创新实践,用艺术作品告诉我们,如何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历史与现实生活,歌颂天地、赞美苍生,弘扬中国精神。他以当代人的文化视角,表达了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平等、自由的美好诉求。他以独特生动的艺术实践也有力地表明,美术在促进民相亲、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世界和平和谐过程中的特殊使命与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