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专栏】从博物馆美术展览看阿根廷的展览体制与批评机制

陈明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9-08-07

陈明.jpg

陈明

1974年生,安徽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副社长、副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1996年、199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有艺术学博士后经历。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术史》(第一卷、第三卷、第四卷)、《中国画院史》,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中国绘画》的撰写,出版有《乱象与主流——台湾当代美术的文化生态研究》《20世纪台湾美术发展史》《天上人间——敦煌艺术》《书画同源:吴昌硕》等专著。专题论文收录于《消费时代的文化寓言——中国当代艺术考察报告》《荆浩国际论坛文献集•论文集》《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中国山水画的空间与意境——第二届荆浩国际论坛文献集•论文集》《丝绸之路•汉唐精神与中国国家美术战略——第四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等文集。在《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美术》《甘肃社会科学》《画刊》《美术探索》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阿根廷的博物馆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比如自然博物馆(比如世界最大的动物标本博物馆拉普拉塔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大学博物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有10座博物馆),等等。其中,美术博物馆和美术馆遍布全国各地,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北部的科尔多瓦、萨尔塔到南部,都有类型各异、大小不一的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其中,有综合性的艺术博物馆,也有专项的特色艺术博物馆。在布市大约就有10余家大型的公共艺术博物馆,私人艺术博物馆有40多家,小型的就更多。这些博物馆每年都举办很多展览,包括主题性的美术展览和群展、个展。

在观察、研究这些博物馆的展览以及与专业人士包括大学艺术批评系的教师、研究者、策展人的多次交流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中阿在展览体制、批评机制的不同。就展览内容而言,多元化是其重要的特征,在各大公私美术馆中,展览内容的多元多样支撑了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品格和丰富性。在展览机制方面,规范性和开放性在保证展览程序的公正的同时,也为最大程度地为有才能的策展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艺术批评的独立性则为艺术展览和创作提供了学术支持和保障。这些均可为中国的展览体制和批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多元的展览内容

1.公立美术博物馆的展览

阿根廷较大型的美术博物馆主要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in Beunos Aries)、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o National de beunos Aires)、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 Latinoamericande Buenos Aires)、东方艺术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te Orieental)、装饰艺术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te Decorativo),科尔多瓦的Evita艺术博物馆(Museo Superior de Bellas Artes Evita ),拉普拉塔(La Plata)文化中心的美术馆等。各省或地区大多都有建有相应的公立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

国家艺术博物馆建立于1896年,初衷是通过收藏欧洲经典作品来提升和加强阿根廷的艺术。目前,国家艺术博物馆已经收藏了超过12000件各时期的作品。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有6000多件亚洲艺术品,其中,中国艺术品有1600多件,以雕塑和手工艺为主。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 Latinoamericano de Buenos Buenos Aires )是一座现代建筑,有丰富的南美艺术品收藏。这三个博物馆除了常设性的经典艺术展览外,也举办现当代艺术展,近期在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展出的“Arte Latino-Americano 1900~1970”展就是对20世纪拉美艺术的一次梳理。同时展出的当代艺术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双个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in in Beunos Arirs)近期举办了名为“两个世界的故事:与MMK收藏对话的拉丁美洲实验艺术”的展览。在这个展览中,策展人将欧洲/北美的现当代艺术与拉丁美洲现当代艺术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此来回应其策展的主题。拉丁美洲原住民艺术博物馆则收藏了南美印第安各部落的传统艺术和工艺品,也是特点鲜明的一个公立美术博物馆。

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

“两个世界的故事:与MMK收藏对话的拉丁美洲实验艺术”展

国家艺术博物馆

国家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古典艺术品

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

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

2. 私立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的展览

私立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多样活泼,既有传统艺术家的回顾展,也有当代艺术家的最新展览。私立的阿玛丽娅艺术收藏馆(Amalia Lacroze de FortabatArt collection)位于布市的富人区,临近拉普拉塔河,这个博物馆长期陈列阿根廷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近期正在展出卡洛斯·阿隆索(Karlos Alonso)的展览。阿隆索是阿根廷20世纪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其风格特征具有写实性但又带有象征主义和表现性的色彩,多以现代主义艺术家为题材,着力挖掘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重要的私立美术馆是索尔·萨勒(Xul Solar)美术馆。索尔·萨勒是阿根廷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也是博尔赫斯的挚友。他的艺术风格充满南美的风格,稚拙清新,具有典型的阿根廷艺术特征。画廊区主要在布市Villa Crespo区,这一地区的画廊以小型私人画廊为主,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风格多偏向于表现或抽象,写实的作品不多,主要是以群展的展示方式向外推介。这些画廊通过展览、宣传来推介签约艺术家。

阿玛丽娅美术馆

装饰艺术博物馆,以及东方艺术博物馆藏的中国艺术品

3.大学的艺术展览

大学的艺术展览比较灵活,多注重于学生和艺术家的参与性。比如2018年圣马德南萨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de La Matanza)艺术双年展(BIENAL DE ARTE INTEGRAL),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约10天,内容包括美术展览、艺术表演、讲座和交流等等。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个艺术双年展将展览开幕与双年展的开幕放在同一天。在开幕式上,表演部分以歌舞的形式呈现,之后对于参选艺术家有一个颁奖仪式,通过短片的形式对入选艺术家进行介绍,给人留下了很鲜明的印象。

圣马德南萨大学艺术双年展

圣马德南萨大学艺术双年展的美术展览

二、开放的展览机制

阿根廷的展览与美术博物馆、美术馆的大量建立有很大的关系,与其严谨完善的策展制度也有密切的联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根廷还没有专业的策展人,到了1990年代才逐渐出现了专业的策展人,策展人制度也逐渐完善。最初,策展人均由由艺术史论家担任,并无专门的策展人。到了2010年前后,萨尔瓦多大学和二月三日大学首先建立了策展专业的硕士点。2014年,国立艺术大学艺术批评系又开设了策展专业,四年制本科。这为策展人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国立艺术大学艺术批评系的策展专业毕业考核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为博物馆或美术馆策展,培养了一批非常年轻的策展人。展览领域也慢慢形成艺术史家和专业策展人共分天下的格局。不过,由于一般公立大学是免费的,因此一般说来大学的学生人数众多,比如国立艺术大学有学生15000人,其中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就有7000人。入学较为容易,但毕业很难。因此,很多学生读本科要花费7至8年时间。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艺术人才和策展人才的数量。因此,总体而言,目前阿根廷专业的策展人并不多。

阿根廷的展览机制主要分为投标制和委托制两种。

1. 投标制

在投标制中,主办方预先提出主题或观念,给予一定的资金,并提供展览空间,组织遴选委员会选择策展人。策展人需要就这个主题或观念来构思策划方案,进行投标。现在,阿根廷的很多艺术机构可以在网上招标,包括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阿根廷国家馆的策展人招标也是如此。实行投标制的艺术单位一般包括各地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和其他国家艺术管理机构比如文化部(现已撤销)和文化处。一般采用提供公共标书的形式,由策展人或艺术家来投标,这要求策展人有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参与的艺术家也需符合相应的要求,并且也可以投标的形式参与进来。公立的艺术博物馆和私人的艺术机构,同样采用这个制度,但非前者所说的投标制,而是可以随时接受个人的展览提案。如果通过,既可以按照投标制的方式组织展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艺术家作品。在经费上,主要是美术馆或艺术博物馆等艺术单位去提供,但也有时候因为经费不足,由策展人去筹措的情形。比如国立艺术大学教授Federica在2014年策划的一个展览,来自城市银行资助的第二届青年策展项目,展览场地由投资方提供。Federica投标成功后获得的资金是5万比索,是这在当时也是较小的数目,结果支出超支,超出的部分是其自己筹措的。

投标制的策展流程示意图

2. 委托制

采用这种展览制度的一般是艺术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他们会委托策展人为他们策划展览。与投标制不同,这种方式可能会根据策展人、艺术史家的名气和影响来决定人选。委托制与投标制的不同在于委托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策展人,但这要求艺术机构熟悉了解策展人的情况和特点。在一些公立艺术博物馆中,也有专门部门负责策展的情况,但也需是具有策展能力和资格的人员担任。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MCABA)就配备有专业的策展人,以委托制的形式来策划主题展,比如“两个世界的故事:与MMK收藏对话的拉丁美洲实验艺术”展。2016年,中国国家画院“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精品国际巡展”在装饰艺术博物馆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策展的。

东方艺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介绍策展情况

3. 策展的形式和主题

展览的形式十分多样,但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上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两个世界的故事:与MMK收藏对话的拉丁美洲实验艺术”的展览。这个展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没有大的或小的艺术运动,没有“注脚”或“贡献”。作为两个强大的艺术思潮,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艺术有时并行不悖,有时相互交叉或联合。他们相互独立,在不同的现实中互动;在对话、协作和争论中相互依存。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展出的“Arte Latino-Americano 1900~1970”展则从学术的角度梳理了阿根廷1900年至1970年的艺术发展脉络,其观点是:阿根廷艺术起源于早期现代主义,结束于观念和政治化艺术。La Matanza大学2018年艺术双年展的主题是“青年艺术”与“成年人”。Federica教授2014年策划的展览则讨论何为艺术的问题,与一位戏剧家合作,采用的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和绘画的形式,打破了固有的只有静态的展览的惯例,也很独特。其主体部分是一个情景剧,通过两位艺术家的现场表演来表现其主题,通过争论何为艺术来展现策展人的观念和意图。总之,在策展方案上,那些具有开放性、学术性话题,形式较为独特的,才容易被选中。

作者与圣马德南萨大学艺术双年展的策展人Nicolas和Santiago讨论展览的主题与展示形式

4. 遴选艺术家

有两种方式。一是策展人中标后,选择他所认可的艺术家创作。二是,在投标制中一并也对艺术家进行遴选,最后再进行合作。即使是如圣马德南萨大学艺术双年展,参展的艺术家是面向社会招标的,也会经过一个委员会的遴选。由于阿根廷的艺术市场比较弱,所以艺术家一般身兼数职才能养活自己,很少有全职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政府部门并无相关的政策,基本处于“散养”的状态。阿根廷也没有集中的艺术区,艺术家的工作室散落在各个地区。有的是旧的工厂,这里会有一些集体创作的活动。另外比较特殊的是布市的博卡区,政府为推动博卡区的文化影响,鼓励艺术家去进驻和创作,但这已经超出艺术创作的范畴,应该看作是文化旅游项目。阿根廷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在题材和形式上十分多样,并无一个主流性的趋向(政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也没有如中国这样五年一次的全国性美术展览或者重大题材展览,主要还是根据策展的主题来创作,而策展的主题常是纯艺术的,也有涉及社会问题的,话题很多样。因此,在遴选艺术家方面,策展人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在符合展览主题的情形下,艺术性和个性是选择艺术家的最重要标准。

博卡区的街头

三、独立的批评体制

与策展人相比,批评家更早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体系中。阿根廷艺术界对于批评十分重视,这与其较为完善和开放的策展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批评家的独立性是维护艺术批评的客观、自由的重要保障,也保证了艺术创作及市场的健康发展。

1.独立的美术批评

批评家在策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最早的策展人来自批评家群体,现在某些策展人同时也是批评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就缺乏独立的批评,相反,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纯粹的,批评家写作建立在对艺术创作独立的批评上,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委托关系,批评家撰写批评文章一般没有稿费。Federica介绍说,批评家会主动写评论,再投稿到杂志上发表。批评家只有对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感兴趣才写,也会有相当尖锐的批评。

美术批评文章一般是在杂志或网站上发表,因此杂志的约稿或者批评家的投稿都与艺术家没有关联。批评家对某一展览或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批评,一般都是独立的方式进行的,很多时候艺术家在看到批评文章后才知道批评家的看法。

2.批评家和艺术家的关系

在专业的批评家出现之前,批评家是由是艺术史家兼任,随着艺术批评系的建立,专业的批评家慢慢出现了,特别是2010年之后艺术批评专业的建立,批评家队伍逐渐壮大。国立艺术大学艺术批评系主任Maria Araceli Soto介绍说,艺术批评专业的教学也重视史学和写作训练,因此在批评家的培养中兼顾到了美术史的训练和技巧的训练。Maria认为,从20世纪初到今天,阿根廷的艺术批评已经成长起来,国立艺术大学艺术批评系的建立和发展就是这一明证。

随着艺术观念和展览方式的转变,在阿根廷,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也开始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方式,他们的关系相对过去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策划展览中形成某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宗旨是更好地呈现展览。因为策展人、艺术家也好,都是围绕着实现某一艺术主题来进行工作的,而在这一关系当中,基础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艺术批评的独立性并没有受到三者关系的变化而影响,这一点是其批评家能够客观评判艺术创作的重要保障。

meishubao/2019080716332085906.png

Ramos教授交流艺术批评的机制问题

四、可以借鉴的方面

1.促进艺术策展制度的完善和严谨

中国的艺术展览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大于阿根廷,但在策展人制度上仍没有形成严谨的机制,策展的门槛较低,策展人的资质和水平不一,造成很多展览水平不高,展览观念缺乏,展览方式无序的结果。对照阿根廷的展览制度,可以从策展人的准入制度,策展机制的完善,策展人选择的公开等方面来进行约束,避免展览的随意性和低水平重复。

2.加强美术批评的独立性

中国的艺术批评发展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艺术批评就日趋活跃,并在八五新潮前后形成可观的批评家阵容。但是1990年代以后,随着艺术市场的繁荣,艺术批评的独立性逐渐丧失,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美术批评的质量和客观性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批评的独立性,改变展览投资方、艺术家和批评家在艺术批评上的关系,加强艺术批评的独立性,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阿根廷美术博物馆的考察和研究,对阿根廷的展览机制和批评体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阿根廷较为完善的展览机制和批评体制对于艺术创作繁荣、艺术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中阿艺术交流和合作刚刚起步,但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格局中,随着中阿政治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文化交流必然会取得长足的进展。中阿的艺术交流,前景可期。■


联系人:李振伟

联系电话:010-68464640

投稿邮箱:1305379709@qq.com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