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张世英


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张世英;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1日


本书属于“欧洲文化丛书”之首本,由西方哲学界的泰斗、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张世英先生著。全书从审美意识的哲学基础、审美与语言、美与真善、欧洲审美意识与人的主体性、美与人生境界五个维度对中欧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欧洲文化传统长期以“主客二分”占主导地位,其美学思想亦长期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故重典型美——理性美,其流弊在脱离生活与现实;直至现当代或所谓“后现代”,才转而倡导“人与世界融合”的“在世结构”。但欧洲人背负“主客二分”——非此即彼的传统包袱过重,欲达到人与世界一体之真正的、深切的领悟与玩味,却非易事。作者为此而用相当篇幅论述了中国美学思想中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意象说”,认为欧洲人应吸收中国此种美学思想的优点,从中学习如何体悟和玩味彼此融通的意境和神韵。


编辑推荐

《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讲述了近20年来,作者张世英联系其所主张的哲学是追求人生境界——审美境界之学的观点,做了一些关于欧洲美学思想及其与中国美学思想相结合问题的研究。《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收集的28篇论文,就是这方面的一点研究成果。从审美意识的哲学基础、审美与语言、美与真善、欧洲审美意识与人的主体性、美与人生境界五个维度对中欧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曾应邀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作学术讲演、到美国、瑞士、法国、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境界与文化》、《哲学导论》、《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北窗呓语》、《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绎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等。


目录


第一编 审美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中欧两种不同的“在世结构”:“主—客二分”式和“人—世界融合”式
第二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第三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第四章 艺术中的隐蔽与显现
第五章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
第六章 论想象
第七章 艺术哲学的新方向
第八章 审美价值的区分
第二编 审美与语言
第九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第十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十一章 语言意义的意义
第三编 美与真、善
第十二章 美与真、善
第十三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十四章 科学与审美
第十五章 现实真实虚拟
第四编 欧洲审美意识与人的主体性
第十六章 基督教与审美
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
第十八章 欧洲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十九章 欧洲现代画派的哲学——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
第二十章 欧洲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
第五编 美与人生境界
第二十一章 论境界
第二十二章 哲学之美
第二十三章 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二十四章 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
第二十五章 美在自由
第二十六章 审美意识的三重超越——再论美在自由
第二十七章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审美的人”
第二十八章 化丑为美,意在自由


文摘

版权页:


旧形而上学家的概念哲学要求说出事物是“什么”,与此相对的是,新的哲学方向则要求显示事物是“怎样”(“如何”)的,也就是要显示事物是怎样从隐蔽中构成显现于当前的这个样子的。“什么”乃是把同类事物中的不同性——差异性、特殊性抽象掉而获得的一种普遍性,“怎样”则是把在场的东西和与之不同的、包括不同类的不在场的东西综合为一,它不是在在场与不在场之间找共同性。这里的“怎样”不是指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等所研究的动植物怎样生长、化合物怎样化合的过程,而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之背后的各种关联,这些背后的“怎样”关联,并不像自然科学所要求的那样需要出场和证实。例如,一座古庙基石上的裂痕所显示的,是隐蔽在它背后的千年万载的风暴的威力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无穷画面。从梵。高(Von Gogh,1853—1890)画的农鞋显示出隐蔽在它背后的各种场景和画面即各种关联:如农夫艰辛的步履,对面包的渴望,在死亡面前的颤栗,等等。正是这些在画面上并未出场的东西构成在场的画中的农鞋。总之,“怎样”说的是联系,是关系(显隐间的联系或关系),或者用佛家的话说,是“因缘”,而不是现成的东西——“什么”。这些关联的具体内容就是“何所去”、“何所为”、“何所及”之类的表述关系,表述相互纠缠、相互构成的语词。例如酒壶,如果按照传统形而上学,酒壶由泥土做成,是壶形,可以盛酒,如此,就说明了酒壶是“什么”。但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酒壶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可以用来敬神或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友谊或者还可以借酒浇愁……这样,就从显隐之间的各种关联的角度显示了酒壶是“怎样”构成的,酒壶的意义也就深厚得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把美学看成是认识论,把审美意识归结为把握“什么”的认识活动,这种旧的艺术哲学观点该多么贫乏无味,多么不切实际。

“怎样”的观点,说明显现与隐蔽的同时发生和不可分离性。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乃是把艺术品中显现于当场的东西放进“怎样”与之相关联的隐蔽中去,从而得到“去蔽”或“敞亮”的境界。倒过来说,“去蔽”或“敞亮”就是把隐蔽的东西带到当场或眼前。离开了“怎样”与之相关联的隐蔽,根本谈不上在场的“敞亮”。也可以说,是“怎样”打开了“敞亮”。所以海德格尔一再申言,宁要保持着黑暗的光明,不要单纯的一片光明,一千个太阳是缺乏诗意的,只有深深地潜入黑暗中的诗人才能真正理解光明。只要我们能把在场的东西放回到不在场的隐蔽处,我们就可以领略到诗意无穷。我们不要希求从这无穷的诗意中找到一个什么人生的最终的根底、答案或结论以规避我们对无穷性的追逐(这里所说的追逐完全不是指对知识的无穷追逐,而是一种无穷的玩味),当然,我们更不要希求从这种无穷的诗意中得到某种训诫式的教条。这无穷的玩味本身就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因为隐蔽着的诗意乃是无穷尽的未看到的、未说到的东西对看到、说到的东西的一种“许诺”或“预示”,这“许诺”或“显示”是无声之声,或者强名之曰“天听”,唯有能领会诗意的人能与这种“许诺”或“预示”相契合,一一能聆听到这种声音而感到愉悦,通常人或没有诗意的人对于这种声音不过是聋子的耳朵。德里达说:“诗人坚定地聆听原始地、本能地发生的东西以及一般如其所‘是’的东西。”“诗人的耳朵所听到的这‘是’”,“乃是按照古希腊‘是’这个词所表示的‘集合,之意”。“是就是集合”。诗人所聆听的就是在场与不在场之“集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敞亮着又同时隐蔽着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