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探索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新平台

一山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12-12

meishubao/201812121042317557.jpg


我们在广安开展田野双年展的这段时间里,我总在思考一些关联性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在条件不具备的农村搞艺术双年展,显而易见在城市的各方条件都相当成熟和合理,但我想总有人得去尝试这个挑战。

现在有一个重要的趋向,艺术展览已经开始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大城市走向小城市,从城市走向农村,这种趋向一定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是说可以表现出城市过渡集中的艺术资源会去寻找一个新的施展才华释放能量的新平台,而城乡艺术资源的不平衡性和农村艺术资源的平乏性会使那些有情怀的艺术从业者投向农村这个先天的大舞台。

位于段家大院天井中林岚的作品《游园・惊梦》(局部)

还有,国家正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恰恰是撬动新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会改变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当下,中国的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农业方面也需要高质量发展,农业的业态也需要转型升级,文化艺术的积极介入,也会是一种值得我们探索的新路径,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村面貌更美丽,农民生活更美好,农业业态更提升,使得农村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首届田野双年展选择“原乡”这个主题,我曾经在发布会上讲到过,原乡就是我们乡村的根、本、源,其内涵包含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院落文化,农耕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农业社会走过来的对土地的敬畏,对大自然的亲近,对天人合一的崇拜,乡土文化是对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解读,表现为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人间烟火、儿时耕读等等,是我们对这种诗一般的慢生活的精神家园的向往与回归。院落文化也是我们原乡主题的重要部分,我们的林盘式建筑群,围合式建筑群,山寨式建筑群等,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是不朽的佳作,我们双年展的选择地正是体现了这份先人的聪明才智。为什么我在这里强调这个主题,因为这正是需要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坚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我们首届双年展的起点,拉开了双年展的序幕,正如艺术史一样,农村也有其自己的发展史,我们设想的田野双年展正是想沿着农村发展史来布局未来双年展相应的各个节点,让双年展的展出历史演绎出农业发展史的艺术版本。

王度《龙女的簪子》,工期最长的一件作品,地下都是砂石,全部由人工凿制.jpg

王度《龙女的簪子》,工期最长的一件作品,地下都是砂石,全部由人工凿制

刘建华作品《火焰》局部

刘旭光作品《衍场——圆堆》.jpg

刘旭光作品《衍场——圆堆》

何工的作品《铁皮屋》组装成型(未完成).jpg

何工的作品《铁皮屋》组装成型(未完成)

为什么用当代艺术形式来开展田野双年展?

现在的乡村建设出现了三种情况:假农村、旧农村、新农村。假农村就是把城市里的一些现代要素机械型地堆积到农村去,从表面来看焕然一新,然而可怕的是实际丧了本来的乡愁面貌;旧农村则是简单地照搬过去的东西,做旧做古,看不到新生命的跃动;而新农村既保留了乡愁的要素又注入了现代的元素,这应该是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

正是基于此,我们想把当代艺术介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用当代艺术点亮乡村建设,活化乡村建设,振兴乡村建设,用当代的艺术语境去激活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既体现我们的根和本,又用新的艺术形式促进其升级换代,为新农村建设尽当代艺术的微薄之力,为此,我们愿用当代艺术的形式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可能性。最后,我认为这次双年展只是一次尝试,就像一颗星星之火去燎原广阔的田野,愿艺术从业者们共勉。■


微信图片_20181211212840.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