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于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9-12

meishubao/2018091219295659893.png

展览海报

英国风景画大师约翰·康斯太勃尔曾经说:“我画得最好的应该是我自己的家乡。”但对于中国民众来说,看到康斯太勃尔“画得最好的家乡”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9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揭幕的“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则为中国民众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

meishubao/2018091219320596869.jpg

展览现场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由伦敦泰特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精选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的70余件十八世纪以来的英国风景画作品,涵盖油画、水彩等画种,同时也囊括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绘画流派,包括了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如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还有拉斐尔前派的米莱斯,以及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与现代派先锋画家的作品,为中国观众展示跨越近三百年的英国风景画发展历程。

展览的开幕式于下午三点半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大厅举行。开幕嘉宾包括: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艾琳、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长亚历山大·法夸尔森、展览策展人理查德·汉弗莱斯等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艾琳致辞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长亚历山大·法夸尔森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英国与中国人民友谊的美好展示。而中国美术馆也对此次展览高度重视,在展览布陈上用尽巧思。艾琳公使表示:此次展览为巡回展,在上海展出时就相当受欢迎,吸引了将近70万观众,而在北京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长法夸尔森表示:此次展览在一开始便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并受到英国文化教育和体育部的赞助。他对此次展览的布置和灯光非常满意,并期待和中国美术馆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则在发言中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作品来华展出的情况。他认为,此次展览则是其中规模比较大、比较全面的一次。

展览以十八世纪的地志画和古典派绘画大师作为起点,依序介绍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画家,直至二十世纪的先锋现代主义画家,从“凝望与梦想”“古典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早期现代风景画”“晚期现代风景画”五个部分阐释风景艺术缘何成为英国视觉想象的核心表达形式。

风景艺术一直是英国在视觉艺术领域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托马斯·庚斯博罗、乔治·斯塔布斯、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约翰·康斯太勃尔、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保罗·纳什和理查德·朗等皆为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风景最初仅作为肖像画的背景出现。直至1700年,人们开始对风景本身产生了兴趣,这其中既包括想象创造出的风景,也包括实景描绘式的风景。自16世纪以来,肖像画一直在英国艺术的发展中居统治地位。18世纪时,风景画开始挑战肖像画的至高权威。从小幅水彩画到巨幅布面油画,人们对各类风景画的兴趣与日俱增。艺术家们开始环游英国和欧洲各地,根据旅行的经历描绘出国内外的各种风景,以满足人们对风景画日益浓厚的兴趣。19世纪,大英帝国不断扩张,人们开始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印度和更为遥远的地方。尽管如此,最令艺术家和公众感兴趣的还是英国本土的风景——从苏格兰的高地和威尔士的群山,到东英吉利亚的田野和西部的神秘风光。此外,城镇风景也是艺术家们的保留主题。在本次展览中,便可以体会到这一点。20世纪,英国风景艺术不断地自我革新,从本次展览的展出作品便可看出,风景艺术仍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充满意想不到的新鲜可能。

据悉: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三层13-17号展厅,将展出至11月6日。


附 展览篇章介绍


第一部分——凝望与梦想

meishubao/2018091219444227195.jpg

George Stubbs, Otho, with John Larkin up, 1768

©Tate Britain

这一部分展示了英国风景艺术的两大主题——描绘特定地点的风景和创造心中理想的景致。

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极度细致地描绘自然世界,从树木到山丘,从云朵到彩虹。在英国度过艺术生涯的荷兰艺术家扬·希勃瑞兹是采用这种表现形式的先驱,而斯塔布斯则在他杰出的马匹风景画中,将这种科学方法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科学方法的崛起体现出一种对风景历史意义的痴迷,反映出英国——这个经济和政治力量迅速扩张的国家——对其过去和现今的新生自豪感。塞缪尔·斯科特和托马斯·格尔丁的作品便呈现了对城市和乡村地区的这一关切。

与此相对的是,在另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风景画能够深刻表现出人类在自然当中的地位。比如,约瑟夫·赖特就为一位地主画过肖像。画面中,这位地主斜躺在梦境般的树林里,手中拿着一本哲学书。托马斯·庚斯博罗是英国风景画的开创者之一。在他的画作中,整片风景弥漫着田园氛围。19世纪,塞缪尔·帕尔默和约翰·林内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以沉思冥想为主题的风景画类型。


第二部分——古典与浪漫主义

meishubao/201809121946297914.jpg

John Martin, The Destruction of Pompei and Herculaneum, 1822, re- stored 2011

©Tate Britain

“古典”风景画最初是指17世纪在罗马进行创作的两位伟大法国画家克劳德·洛兰和尼古拉斯·普桑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通常为拉丁和圣经主题,构图和谐,具有深刻的文学和道德意义。

17-18世纪,英国游客们从意大利带回了许多二人画作的样品,而后他们的作品便在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理查德·威尔逊在描绘英国本土风光以及罗马风景时,以英式手法巧妙地延续了克劳德和普桑的风格。画家不再仅局限于用画笔再现斯托海德等英国贵族庄园,开始转为对描绘寺庙、湖泊等风景主题的探索。

“浪漫主义”风景画诞生于18世纪末,对关注平衡与美感的古典美学提出挑战。艺术家们开始寻找与自然更加情景交融的“崇高”主题。暴风雨、地震等狂暴危险的自然现象成为这类风景画的常见主题。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这类画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用极端的不对称构图来表现雪崩冲下山坡时的巨大力量。

约翰·马丁可能算是最极端的浪漫主义手法拥护者了。他因其以圣经为主题的巨幅画作闻名于世,描绘了即将被上帝的怒火所毁灭的世界。


第三部分——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

meishubao/20180912194757655.jpg

John Constable,Chain Pier, Brighton, 1826-7

©Tate Britain

19世纪初,人们对绘画的兴趣点再次发生转变,“自然主义”应运而生。与许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家的作品相比,自然主义画作更加注重对自然界的精准描绘。早期风景艺术的宏伟壮丽开始受到人们的排斥,取而代之的则是通过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出的平凡景致。

乔治·罗伯特·刘易斯、康斯太勃尔等艺术家经常到户外写生,捕捉变幻的光线给画面带来的不同效果,更加细致准确地观察绘画的主体。这种方法是以18世纪后期英国独特的水彩画创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塞缪尔·帕尔默的瀑布油画就已经与后来的水彩画十分相似了。

19世纪初,透纳和康斯太勃尔对法国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世纪末,法国的印象派画家大放异彩。克劳德·莫奈等艺术家的创作采用了外光派风格和更为随性的手法,这种艺术风格的影响辐射到了英国,为英国风景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自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产生了多种结果。菲利浦·威尔逊·斯蒂尔描绘了明媚海滩上的年轻中产阶级女性,而乔治·克劳森则借鉴法国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农业劳动者的悲惨境遇。在这个阶段,画作的构图、色彩以及主题都更加多样,由此为20世纪风景艺术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早期现代风景画

meishubao/2018091219532187949.jpg

James Dickson Innes, Arenig, North Wales, 1913

©Tate Britain

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艺术既高度创新又极端保守。詹姆斯·迪克逊·因尼斯、爱德华·沃兹沃斯和约翰·图纳德等艺术家在欧洲艺术巨变的影响下,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特点。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阿尔杰农·牛顿和斯坦利·斯宾塞则运用了更为传统的风格来表现日常主题。

许多艺术家都在寻求新旧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保罗·纳什将他对英国风景及其艺术遗产的热爱与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将地域感融入无意识象征主义中的经典之作。埃里克·拉斐留斯以水彩画传统为基础,勾画出古老的雕刻图形以及近乎人类身体曲线的起伏形态,营造出英格兰白垩丘陵景观的神秘氛围。

纳什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官方战地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画出了英格兰南部风景中德国飞机在透纳式红日下被摧毁的奇特画面。这场战争催生了一批20世纪初最为杰出的风景画作,如格雷厄姆·萨瑟兰画笔下被战争摧毁的伦敦街道,以及约翰·皮波以黑暗的戏剧性手法描绘的处于侵略威胁下的宏伟古建。


第五部分——晚期现代风景画

meishubao/201809121951107866.jpg

Stephen McKenna, An English Oak Tree, 1981

©Tate Britain

20世纪50、60年代,许多英国艺术家顺应欧美艺术中发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迅速对其风景画进行了改变。彼得·兰宁采用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大尺幅和动势绘画手法来描绘家乡康沃尔郡的迷人风景,其中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其滑翔运动的经历。

在马克·博伊尔的杰出原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概念艺术的影响。他用一种神秘的技法将伦敦的部分人行道以实际大小完整还原了出来。与此同时,理查德·朗、约翰·希利亚德等艺术家抛弃了绘画的形式,用摄影和文字来展现他们在风景中的旅程。

理查德·朗还运用他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收集的木、石等材料制作了雕塑。尽管出现了这些前所未有的创新,其他艺术家仍继续采用传统方式表现传统主题,斯蒂芬·麦肯纳的油画作品《一棵英国橡树》就是其中一例。

风景画对英国艺术家的吸引仍在持续。这些兴趣各异、风格不一的艺术家们仍在用各自的作品,继续书写着英国风景艺术的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