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递 | 《梵高的耳朵》:还原造神运动中的“真实梵高”

石皓 / 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2-02

摘要:如果为2017年的艺术新闻寻找一个霸屏的关键词,那“梵高”这个名字绝对是无人能及的。自《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以来,有关于影片情节及制作过程的文章层出不穷,至今仍有余温。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喜爱梵高的理由,梵高所处的是一个与世俗反抗而不能的世界,他把痛苦的挣扎与炙热的激情用从灰暗到绚烂的渐变色彩烙印在画布上,让不同时代的看客都与他惺惺相惜。

如果为2017年的艺术新闻寻找一个霸屏的关键词,那“梵高”这个名字绝对是无人能及的。自《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以来,有关于影片情节及制作过程的文章层出不穷,至今仍有余温。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喜爱梵高的理由,梵高所处的是一个与世俗反抗而不能的世界,他把痛苦的挣扎与炙热的激情用从灰暗到绚烂的渐变色彩烙印在画布上,让不同时代的看客都与他惺惺相惜。

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之前,以记录梵高生平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已超过百部,其中纪录片78部,电影作品29部。201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名为《梵高割耳之谜》的纪录片,取材于英国一位普通的艺术爱好者贝尔纳黛特·墨菲耗时七年深入调查的梵高事迹所著的同名小说。在揭露了1888年12月23日晚发生在阿尔勒市梵高的割耳之谜之外,更是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更真实的看待梵高的角度。

书名:《梵高的耳朵:一个真实的故事》

著者:[英] 贝尔纳黛特·墨菲

丛书名:未读·艺术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8年2月

如果用推理小说的视角去看“梵高割耳”事件,真相将会如何?这是艺术史当中最血腥、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为何要对自己痛下狠手?他到底割下了整只耳朵还是仅仅切下了耳垂?被梵高赠与耳朵的神秘女子Rachel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怪异举动?为何高更说自己曾因涉嫌谋杀梵高被捕? 种种疑问你都会在本书中得到解答。

本书作者贝尔纳黛特·墨菲出生于英国,曾在伦敦学习艺术史。成年后,她在法国南部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过多种行业。由于家乡距因梵高而名声大噪的阿尔勒只有50英里,从小她就经常造访此地,听导游讲过无数次梵高的传奇故事。但她发现,这些故事中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甚至纯属捏造。

贝尔纳黛特·墨菲

在七年间,她先后一百多次前往阿尔勒,以法证调查般的严谨、细致,寻找事件发生时代的一手资料,寻访事件当事人的后代,逐渐拼凑出梵高及其所生活环境的真实图景,建立起梵高生活当时的阿尔勒逾15000人的居民档案,并且最终找到了一份逃过了所有专家眼睛的重要资料,这份资料将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重新书写梵高割耳的故事。荷兰梵高博物馆作为国际上极有威望的梵高研究中心,肯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将作者找到的关键证据举办个展展览。

被误解几乎是每一位超前于时代的天才的宿命。与如今大众文化偶像的地位不同,在梵高所生活的时代,真正理解他、尊敬他的人寥寥无几。我们熟知的《渴望生活》为梵高塑造了理想中的大艺术家形象,而《梵高的耳朵》则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这位传奇艺术家丰富而真实的心灵世界。

编辑推介

1. 荷兰梵高博物馆官方认证,BBC制作同名纪录片:荷兰梵高博物馆作为国际上极有威望的梵高研究中心,肯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将作者找到的关键证据举办个展展览。BBC于2016年播出同名纪录片The Mystery of Van Gogh's Ear;

2. 作者调查过程历时7年,深入阿尔勒一百余次,建立起梵高生活当时的阿尔勒逾15000人的居民档案,全书664条注释注明资料来源,句句有出处。根据资料中的蛛丝马迹逐渐拼凑出事件真相,还原出一个被造神运动遮蔽的、真实的梵高;

3. 作者的调查结果打破了大众对梵高的固有印象,腾讯文化、搜狐历史、华夏收藏、《中国商报》、界面等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本书;

4. 如果以推理小说的视角去看“梵高的耳朵”事件,真相将会如何?将“梵高割耳”事件当作一件疑案,不断搜集被遗漏的关键线索,有某种抽丝剥茧、逐步发现真相的阅读快感:是什么促使梵高割下了耳朵?为何高更曾因“涉嫌谋杀梵高”而被逮捕?为何梵高的邻居会发起请愿送他去精神病院?

5. 收录珍贵历史老照片,包括梵高割耳当日收治他的医师所画梵高耳朵速写、梵高之家“黄房子”被炸毁之前的样子、阿尔勒市民要求送梵高去精神病院的请愿书等。

内容简介

     在阿尔勒的那个深夜,梵高割掉耳朵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在法国南部长大,从小就经常造访阿尔勒的贝尔纳黛特·墨菲一直所困惑的问题。被梵高赠与耳朵的神秘女子Rachel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怪异举动?为何高更说自己曾因涉嫌谋杀梵高被捕?梵高在1888年2月满怀激情和期许来到阿尔勒,却何以在不到两年半后自杀?在历经几代的造神运动之后,墨菲致力于挖掘出已成定论的历史背后的真相,以长达七年的深度田野调查,大量事发当时的一手资料,建立起15000多位阿尔勒居民档案库,还原出一个不同于大众印象中的、真实的梵高。

作者简介

贝尔纳黛特·墨菲出生于英国,曾在伦敦学习艺术史。成年后,她在法国南部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过多种行业。由于家乡距因梵高而名声大噪的阿尔勒只有50英里,从小她就经常造访此地,听导游讲过无数次梵高的传奇故事。但她发现,这些故事中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甚至纯属捏造。机缘巧合之下,她决心再次前往阿尔勒展开调查。在七年间,她先后一百多次前往阿尔,以法证调查般的严谨、细致,寻找事件发生时代的一手资料,寻访事件当事人的后代,逐渐拼凑出梵高及其所生活环境的真实图景,以及“梵高割耳”事件背后的真相,从而带我们走进这位伟大艺术家真实的心灵世界。


梵高之死


11 月末或 12 月初,白昼变短,田野上第一场霜冻降了下来,普罗旺斯立刻展现出一幅繁忙的景象。收获橄榄的季节开始了。1889 年末,梵高开始画当地橄榄园中枝干扭曲的橄榄树。经过修剪之后“燕子可以在枝丫间飞过”的橄榄树,是普罗旺斯风景的一部分。采摘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体力消耗极大 — 11 到 13 磅橄榄才能榨一升橄榄油 — 不过这项冬日里的愉快仪式,自古以来历经千年未变。虽然很多人会用耙子和网兜来收集橄榄,但我更喜欢徒手采摘,小心翼翼又灵巧地在树枝间穿梭忙活。眼看着树枝上一个橄榄也不剩了,但一阵风吹过,突然又显露出一片甘美的绿珍珠的藏身之处,仿佛是银色树叶间藏匿的小小鸟蛋。一个橄榄几乎没什么用,但成百上千个聚集起来,就能榨出“液体黄金”橄榄油。

采摘橄榄与我在本书中进行的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梵高的耳朵》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 关于耳朵、“蕾切尔”和请愿书 —但也有许多细微的、似乎没有关联的细节,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能更细致入微地展现梵高在阿尔勒的故事。这是一项缓慢而系统的工程:在档案馆中翻阅,从各个角度研究故事,不间断地从我能找到的、包括梵高画作在内的每个地方一点一滴地收集故事。

meishubao/2018020214031717251.jpg

《渴望生活》


当我开始进行这项研究时,我的目标仅仅是了解梵高人生中的一小段情节 — 这段情节确定了他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同时也是梵高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讽刺的是,虽然欧文·斯通的材料帮助我回答了最初的问题,但他本身对于那个传奇故事的形成也负有责任。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前任收藏部主任写道:“在塑造文森特·梵高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的过程中,《渴望生活》一书要比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更有用。”《渴望生活》将梵高的生平浪漫化和小说化,已经深入人心,被大众当作事实来接受了。我如今才意识到,很多年来我对梵高的理解几乎都没有脱离欧文·斯通塑造后又经好莱坞夸张的那个形象:一个粗鄙的、精力充沛的酒鬼,一个在女人、酒精和精神病刺激下迸发出创造力的人。我曾为自己接受有关 1888 年 12 月 23 日命定之夜片面的公众观点而沾沾自喜,而不是试图理解他的精神状态,或是研究到底是什么迫使他采取令人震惊的自残行为。我以非常狭隘的视角去分析他的作品,看不到他作品中绚丽、耀眼的色彩,对其作品中不断运用此种笔法无动于衷。我被这种表象迷惑了:一个盛名加身、无人超越的梵高 — 文森特的传奇 — 那个“疯了”的画家。

meishubao/201802021431393235.jpg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当我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才发现自己在几十年中都没有好好看过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这多少是因为他太过知名。这份名气不仅仅只停留在艺术圈里。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每年有超过 160万参观者,使得那里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十大博物馆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为某个画家所建的博物馆。梵高是棵摇钱树(我的一个朋友最近送给我一双印有梵高《耳朵上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的袜子)。所有这些冰箱贴、茶巾、雨伞和笔记本都帮了倒忙:过高的知名度有时反而会弱化他的形象,模糊真实的他以及他创作的动机。

如今,我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他,更深的了解带来的是真正的欣赏和尊重。同样,我也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阿尔勒了,用梵高那犀利的视角来观察那些人、那些景。我无从知晓我是如何被他的世界和那里的居民吸引过去的。一开始,他们只是一些在 19 世纪的纸页上难以辨认的名字,后来渐渐成为故事中真实的人物。一个多世纪前留在画布上的面容,如今对我来说是那么熟悉,仿佛我真的认识他们一样。这些人不再是住在某个法国小镇的随处可见的人,他们是梵高着意挑选用来作画的人,对他而言有着独特的意义。

meishubao/2018020214035735423.jpg

梵高


人们几乎总是在“疯狂”的前提下评判梵高和他的作品。如此简单地理解他的作品是非常草率的,事实绝对要微妙得多。梵高无疑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但他并非总处在癫狂中。他时而清晰、时而癫狂的精神疾病对他的作品有着影响。他的许多作品都堪称杰作,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正如他告诉提奥的,梵高自己其实很清楚这一点。在完成了他认为是最佳作品之一的《盛开的杏树》之后,第二天他就“画得一塌糊涂”,他因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状态对造力的影响而感到沮丧。在 19 世纪,精神病的治疗手段少之又少,梵高能够创造出那么多作品已属不易。

拿历史去附会传奇故事,要比揭露历史真相容易得多。如果我们一直都以“疯狂”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艺术,那我们也只关注了他人生中精神病发作的那段时光。然而当我开始这项研究后,我渐渐意识到,我对梵高和他疾病的简单认识并非事实的真想。梵高达到艺术创造的巅峰并非仅仅因其糟糕的精神健康。

至于那封请愿书,根本不是举城民众一致同意,急切地要把一个精神病人从家中赶走。那不过是两个勾结起来的朋友动用他们的关系,绑架少数街坊的情有可原的恐惧心理。文森特·梵高从来都没有不由自主地干坏事,如果他真的对人们造成了威胁,警方早就会采取行动。他是平静而自愿地进入精神病院的。高更也并非一个懦夫,捏造了在阿尔勒的事实之后,飞也似的逃回了巴黎。其实,他不过是发现自己与一个几乎不熟的人共同居住在黄房子里,而那个人正经历一场极为严重、无法预测的精神崩溃,高更把那些细节详尽地记在了他的笔记本中。他对事态的发展是无能为力的。在公园里遭到剃刀威胁之后终于心力交瘁的高更丢下了梵高,也丢下了他想在南方建立工作室的梦想 — 一个更为不堪的人或许早就逃得远远的了。

所有这些关键点都被误读了。最大的扭曲是割耳事件本身。雷伊医生那张被遗忘在一家美国档案馆里的素描,使得人们终于能够理解梵高究竟做了什么。拿着一把能割开喉咙的长柄剃刀,对着镜子割下身体的一部分,想想这个画面就让人不寒而栗。那些血淋淋的场面 — 身陷危机之中的梵高绝望地扯着布条,拿毛巾试图止住不断流淌的鲜血 — 顿时变得无比真实。

梵高过于敏感,有时甚至失去了理性。但在他看似冲动的行为背后,总存在一种有破绽的逻辑,在割下耳朵的那一晚尤为如此。他在 1888 年 12 月 23 日的行为并非一种完全偶发的自残行为 — 割下耳朵,清洗,用报纸包好,带着它在城里穿梭 — 这一系列行为都是深思熟虑又头脑清醒的。“蕾切尔”并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妓女。“蕾切尔”,或者说加布里埃尔,是一个年轻、柔弱的女子,她靠努力工作换取薪水。她在最低贱的场所 — 妓院 —做着夜间清洁工作时,梵高曾仔细观察过她。加布里埃尔的大伤口清晰可见,深深地刺痛了梵高的心灵。就像他年轻时做实习牧师的时候把衣服送给穷人、睡在地板上一样,就像他由于无法接受自己成为弟弟的负担而决意自杀一样,梵高在那晚把耳朵送给加布里埃尔并不是为了吓唬她,而是给她送去救赎。这当然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甚至在布·阿尔勒街妓院 1 号的门边把那个姑娘吓得不轻,但对梵高而言,这是一个私人的、亲密的礼物,他想通过这个礼物减轻她的痛苦。这一行为向我们传达了太多被我们忽视的梵高心底无私的本性 — 这是善良、敏感和极具同情心之人的一种行为。梵高成为了“文森特先生”,一个满怀同情心的个体,他是吉努一家、鲁兰一家及其他许许多多住在拉马丁广场的人所认识和喜欢的人。

在那么多年以后,我终于意识到,在研究开始之前,我对文森特·梵高在阿尔勒期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的认识全是错误的。梵高有过危机,但是从他的油画、友谊和书信表达出来的,远不止他自己的哀痛与苦难,他的创作永不止息。他的世界广袤无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