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艺术生命的讨论:生长力-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启动

石皓 / 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11-14

摘要:作为“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是一个当代艺术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公共艺术项目,是由黄专策划。新的一轮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也在今天启动。

作为“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是一个当代艺术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公共艺术项目,是由黄专策划。新的一轮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也在今天启动。

2017年11月11日,由OCAT和上海浦江华侨城主办,今年新计划主要以“生长力”为方法,在本次开幕式,内容具体构成形式是分四部分进行,包含“公共时间艺术创作计划”“公共艺术家系列个案研究”“生长力跨领域学术合作研究”“生长力学术出版计划”等项目组成。“公共时间艺术创作”部分以隋建国先生已经持续了十年的《偏离17.5度》作品落成仪式为契机,以“胎记——琴嘎个展”为“艺术家个案”,邀请各界学术嘉宾,对“公共时间”与“时间共同体”领域内的艺术活动展开研讨。

meishubao/2017111417052363273.JPG

偏离17.5度 揭幕仪式合影 隋建国 琴嘎 张未 卢征远 栾倩(从左至右)

第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还是以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偏离17.5度》作为展览契机的延续,《偏离17.5度》第十一件作品落成成为“生长力公共艺术计划”的起点。隋建国先生此件作品将会再次深入到居民生活空间之中,在日常生活之中构造起一个公共时间的新起点,在事件中让艺术家、观众与居民结成一个时间的共同体。

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偏离17.5度》

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偏离17.5度》

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偏离17.5度》

这件作品以虚拟和现实两种形态存在。所谓虚拟是指它对应于新浦江城规划而存在。现实部分则是根据这个拟就的坐标系统,计划在预先设定的结点以相同间距(220米)树立起几十个铸铁方柱,形成一个与城镇中建筑与街道系统的朝向偏离17度的柱阵。这些铸铁方柱的尺寸为长宽各一米二,顶高一米二。所谓顶高一米二是指:所有柱子无论坐落在什么位置如:街道旁,花园中或者河道里等水平高度不同的地段,柱顶高度仍然一致。这样,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环境中,柱阵成为一个绝对的坐标。 

meishubao/2017111417085387166.JPG

 琴嘎,《万物》

马粪、声音设备、木,可变尺寸,2017-2018

meishubao/2017111417112915693.JPG

 琴嘎,《诞生》

煤块、煤制婴儿雕塑、抽水设备,可变尺寸,2017

meishubao/2017111417123467755.JPG

琴嘎,《丛林》

100个水泥马腿、草,可变尺寸,2017

         而本次展览重轴是以“胎记——琴嘎个展”作为公共艺术家系列首个个案研究,这个全新的展览项目,不仅延续了琴嘎对游牧、生命、自然、生长及其当代冲突的思考,还在“胎记”的概念下,将艺术家对公共性的关注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将公共性回归到对“人的生命”与“社会的生长”的关注。

meishubao/2017111417134133550.jpg

学术研讨会现场

生长力系列公共艺术计划关注当前人类的“新时代境遇”——节日与节气、循环与轮回、增殖与繁殖、反馈与控制、生命与命运,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内容,也在当代成为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彻底打开的新时代命题。“生长力计划”通过以这种境遇下的艺术为契机,以“公共时间”为主题,不断展开对人类生存与生产,日常与节日的生命体验,城市与乡村的生长能力,环境的可持续与再生,经济的速度与效率,政治的未来与共识等问题进行研讨。

移动互联网、数据智能与物联网将传统公共空间问题不断“虚拟化、多点化、数据化”为“公共时间”的问题,各种力量对日常生活的时间争夺、时间的碎片化等问题,让人类作为一个个“时间共同体”的迫切性日益突出。时间社会学、时间人类学、时间政治学与时间哲学,这些主题在中国这个对时间与历史拥有大量传统、思考与智慧的地方,不仅具有文化意义,也同时具有未来方向的指导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