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递 | 《让我们去美术馆吧!》:逛馆装逼的指南

未读编者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meishubao/2017062914065759296.jpg

 

 

【书籍资料】

 

书名:《让我们去美术馆吧!》

书号:9787550291706

作者:未读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美术馆并非束之高阁、曲高和寡的艺术交流场所。美术馆的存在,等同于一种文化名片。一个群体的存在与创作,除了被同一群体研究和评判外,普通观者的感受和反馈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一般人去美术馆,看到的可能都是“意识流”,然而美术馆真正想要传递的,恐怕鲜有人能get到百分百。如今,凡艺术爱好者都可进入美术馆近距离接触不同的艺术类别。可是,无论创作还是评论的基准线都在被持续拉低,受众感知并传播的所谓“艺术”,往往很难说出所以然。这个时候,学会看懂艺术本身,就变得格外重要。
     未读特辑002《我们去美术馆吧!》,并非想要编写若干适用于逛馆装逼的指南;而是希望,更多人在与艺术靠近前,凭借这160p的篇幅里提及并抓取到的知识点,捕捉每一处暗示,学会看且真正看懂艺术。

 

【编辑推荐】

 

1.毕加索在自己所有的绘画作品中签署日期,“因为只知道一个画家的作品还不够。人们还必须知道他何时创作了这件作品,以及为什么、如何、在什么情况下创作。”正如贡布里希所著《艺术的故事》中所言:“由于一知半解而引起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而这所有问题的解决出发点,就是——“去美术馆吧!”这是建筑师、艺术家、媒体人、收藏家、策展人……与你分享的逛馆技能谈,也是世界名作出现在整本特辑中不动声色让你铭记于心的知识汇编。 
2.这本特辑,纯内容分为三册,大小不一,采用蝴蝶钉及麻绳捆绑,构成三本册子封面文字的拼接。另附赠由各门类趣味名作设计而成的2017年日历卡,以及*馆别搜罗大地图。涵盖产品,没有*多只有更多!在时间紧迫的阅读时代,凭设计即可一眼分辨内容轻重,*完美适应“各取所需”!
3.《我们去美术馆吧!》是复合文化内容品牌未读的系列特辑第二本,每期限量印刷,基于“实用、有趣、涨知识”的理念,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珍藏性。

 


【作者简介】

 

受访人/ Interviewees

翁昕 
      一个旅英归来的艺术经纪人,写的是(一定)原创、有料而(争取)有趣的艺术杂谈、博物馆指南及艺术家故事。 

林兵 
OLI 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1998-2010年,任职于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并担任亚洲区代表,参与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重要项目。2004年,翻译、编写《贝聿铭谈贝聿铭》。 2011 年,担任《贝聿铭全集》中文版校审。2010年, 与冈本博合伙创建OLI建筑设计事务所。 

冈本博 
美国建筑学会会员,绿色论证建筑师,纽约州注册 建筑师。2001-2012年,冈本博参与了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希腊雅典当代美术馆,并担任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师及驻场建筑师、美秀美学院圣殿的项目建筑师。2010年,与林兵合伙创建了OLI建筑设计事务所。 

张佳玮 
1983年生于无锡,现居上海。出版有长篇小说《加州女郎》《朝丝暮雪》《再见帕里斯》,体育传记《瞧,科比这个人》《THE ANSWER:阿伦•艾佛森传》《沙克传奇》等。 
凯伦•史密斯 
一位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主要研究领域为1979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曾为多份刊物及展览特刊撰写文章,并为多位艺术家撰写个人作品集,包括马轲、史金淞、贾蔼力等。同时著有多本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及其历史的著作,其中有《发光体1号: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香港商务出版社 2012)、《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 (Scalo, 2006, Timezone 8, 2008)。 


岑骏 
出生于广州,2010年获得广州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艺术硕士学位。是一名全职自由插画师、独立动画创作者。

@ 为什么美术馆 
一个微博 ID。探索全球最棒的当代艺术,发掘*潜力的新锐艺术家。 

陆蓉之 
美籍华人,当代著名女艺评家、女性策展第一人。现任中国台湾实践大学时尚与媒体研究所教授。1951年生于台北,13岁举办个人画展,17岁时画的巨幅水墨画40 米的《横贯公路》长卷至今仍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0岁作为「天才儿童」 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她的外公来自上海郁氏大家族,小舅舅郁慕明是台湾现任新党主席。 

山姆•菲利普斯 
一位居于伦敦的艺术类作家,《皇家艺术学院》杂志(RA Magazine)的编辑。该杂志由皇家艺术学院出版。著作有:以伦敦艺术导览为主的《伦敦艺术指南》(The Art Guide: London)及介绍先锋艺术运动的《现代艺术的理解》(Isms: Understanding Modern Art)。山姆致力于为艺术、设计、建筑及音乐领域的刊物供稿,其中包括《家居世界》(The World of Interiors)《Time Out》《I-D》《艺术家&插画家》(Artists & Illustrators)《蓝图》(Blueprint)《亚洲艺术新闻》(Asian Art Newspaper)和《独立报》(Independent)。 他从事艺术书籍、 艺术品目录及画廊报刊的编辑,与帕莱斯特、鹿腿画廊及保罗霍珀顿等出版方均有合作。山姆在蛇形画廊管理印刷品和出版物,曾为纽约和伦敦的艺术博览会编辑艺术品目录。同时,他也参与了半年制板球文化 杂志《MCC》(MCC Magazine)的编辑工作。

      撰稿人/ Authors 

闫威 
插画师,艺术家,纸星人版画活动策划发起人。 

夏至 

建筑摄影师。全面致力于建筑、空间、艺术与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创作。运用几何结构与光影的结合,拍摄能够唤起人们思想空间感的影像,同时能够通过建筑与环境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倡导生活与建筑本身的社会理念,更好地传达当代建筑的视觉意义与内涵。 

祝小兔 
曾用笔名祝羽捷,《时尚芭莎》驻伦敦记者,前《时尚芭莎》人物报道及专题总监,图书策划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微博签约自媒体。已出版散文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万物皆有欢喜处》《过去现在,一并深爱》。在豆瓣阅读开设两个专栏「城市里的手艺人」「起风的日子」。 

祺四 
王尔德同天生日的北京人。幼时漂洋过海,于他乡求学。自初中起便开始学习西方艺术史,研读至今。17岁考入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 versity),成为校方选拔的百名赴英进修学员之一。大一起即游走英国府邸和各大欧陆博物馆,修习西方艺术史。那时就决定此生要看尽这天底下的艺术品。女王大学艺术史系毕业后,跑去荷兰莱顿大学 (Universiteit Leiden),攻读「艺术史与文学史」方向哲学硕士。取得学位后,又被院校收录,继续攻读艺术史博士。 
因缘际会,接手《艺术圈》主编一职。又将藏在各种历史资料中的趣闻与八卦,合集成书,出了第一本《八卦艺术史》。 

周文翰 
200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至2008年先后担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报道,2009年至2010年赴印度、西班牙旅行兼从事文化研究和写作;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研究,同时为国内外报刊撰写文化、艺术、旅游、收藏方面的专栏文章和评论。曾先后策划「双重视界2014意大利中国新水墨邀请展」「国际美术馆艺术产品博览会特展《齐物论》」「《视界回归纯粹本质》视觉艺术展」「今天真实吗?当代艺术展」「表皮:方振宁摄影展」等艺术展览和跨界

创意项目。 出版有建筑文化散文集《废墟之美欧亚大陆上的建筑奇观》(2010)、植物与艺术跨界博物学著作《花与树的人文之旅》(2016)。 


林又双 
中戏本科北大研,与戏剧舞台相伴四年后投身电影文化传播,当「学霸」其实很过瘾;戏剧电影文学音乐时尚媒体,冷不丁就跨界,试图把自己所擅长的所有打通「任督二脉」结合到一起,说穿了还是一颗文艺小清新的心。明明可以靠才华偏偏还想靠脸,虽然做着幕后怎能完全放弃台前?闲时满世界浪,忙时浪满世界,一刻不停勇于尝试是狮子座的本性。 


何曼庄 
1979年生于中国台北市,摩羯座。国文老师的女儿、在剧场后台玩耍的小孩、勉强毕业的名校学生。14岁得到第一个文学奖,17岁登上《联合副刊》,18岁入围全球性小说比赛决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现专职写作。作品有《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专栏「东洋风」「即将失去的一切」「给乌鸦的歌」。

     插画师/ Illustrators
     老老老鱼 
     本名庾武泱,1990年生人,居住于杭州,现为独立插画师。致力于作品中情绪的传达。曾与国内多家出版社合作,绘制书籍中的插画作品;于 2014年举办个人作品展「梦与筑梦者」;插画作品《EDEN》曾入选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青年插画漫画双年 展,并获第四届中华区插画奖「最佳创作插画」组别金奖。 

Teddy Kang 
       本名康嘉隽,独立插画师,现居加拿大多伦多。2015年被Adobe 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 评选为25个全球*创意的视觉艺术家之一。目前与国内外多家杂志和出版社合作,如Stella Magazine、Geeked Magazine、Panta Magazine、Applied Arts Canada、Life Monthly、《悦食》杂志、《约绘》杂志等。作品曾被Illustration age、 Creative Boom、CandyBook、Ape on the moon、Ground_Ooh_Art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至今也与多家公司合作推出周边及衍生产品。Teddy的作品大多是关于生活,关于美好,用大胆而跳跃的色彩诠释出一个个细腻柔软的生活场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讲述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

精彩书摘:故宫的分离、文物的颠沛


从《富春山居图》说起

2011 年 6 月 1 日,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元代书画 大家黄公望(1269—1354)的《富春山居图》,展期两个月。 一时间,这则新闻成为两岸的文化热点。因为《富春山居图》 分为两卷,分别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这是首次在大陆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 79 岁时花了三年画出的作品。黄 公望画完此画不久便离世,此画几易藏主:和尚无用师、 沈周、董其昌,都是名流大腕,最后落入收藏家吴之矩手 中。原作当然不是两卷本,待传到吴之矩之子吴洪裕手 中就遭殃了。吴老爷子对此画尤为珍爱,有两件事可以 为证:一是他专门为此画建了一栋「富春楼」;二是,他 大概是要效仿唐太宗拿《兰亭集序》殉葬之例,在临死 前将此画付之一炬。幸好他的侄子吴贞度眼疾手快,将画 从火中抢救出来。可惜,画作已被焚为一长一短两截。长 的为后段部分,后来名为《无用师卷》,被清宫收藏,现 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短的为前段部分,被称 为《剩山图》,在民间流传,最后收入浙江省博物馆。

许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明明 被清宫收藏,却没有在北京故宫,反而漂洋过海跑到了中 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妨从头说起。

 

清宫藏品,颠沛第一个十年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然并未 彻底废止清朝皇室的编制,末代皇帝溥仪仍旧住在紫禁城, 城内仍遵照着清朝的体系。民国政府对待溥仪也要采用对 待外国君主的礼仪,每年支付他四百万银元的费用。这个 现象持续了 13 年,到 1924 年,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 急匆匆搬离皇宫的溥仪,虽然不可能「净身出户」,但是卷 走的财物应该不会多,紫禁城内绝大多数的文物都保留了 下来,并且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专门处理。这「清 室善后委员会」可以看作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翌年「双 十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原本大清皇室的私有藏品, 转为了全体国民所有的文物。

故宫,或者说这些文物珍宝真正的命运开始于「九一八 事变」。 从 1931 年到 1933 年,东北战局日趋紧张,当时的故宫理 事陈垣,遂命令当时负责故宫玉器研究与典藏的一等办事 员那志良,着手准备文物的疏散工作。那志良,成为这一 段历史绕不开的人物。(他在后来曾写下与故宫几十年的缘 分:《我与故宫五十年》《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他所 提供的资料弥补了故宫南迁院史的空白) 关于文物的包装装箱和搬运,那志良等职员几乎没有任何 经验,何况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文物,真是伤脑筋的事。 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其实每一个门类的包装保护都 是一门精深学问,保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会直 接导致材质的变化。后来,那志良找来了北京琉璃厂的一 些古董商传授包装技术,又借鉴学习景德镇运送瓷器的捆 扎方法。每一件国宝都用数层纸张包裹,外表再用草绳缠紧; 装箱后,用棉花填紧空隙,然后钉盖、贴封条。据说在南

迁途中,曾经发生一次火车与汽车相撞事件,事后查看文 物,只有一件黄瓷盘和一件时钟的玻璃罩破裂。数十万件 文物,在此后十余年颠沛流离中都得以保全。

 

转藏南京,谋划迁台

1933 年 2 月 6 日,第一批文物开始南迁。 至5月,五批文物暂存于上海,之后转藏到南京。19557箱, 是当时从北平到上海的文物数量,其中包括 13491 箱故宫 宝物。 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为避战火,南迁到南京的文物不得 不紧急西迁,分三条路线:最为重要的 80 箱文物经南京、 长沙、贵阳,运到安顺;中线,9369 箱,经由水路过汉口、 重庆、宜宾抵乐山;而北线,7281 箱文物,通过火车由宝 鸡入峨眉。随着战况恶化,又不断深入偏远地区。此次西迁, 与南迁时的状况全然不一样,南迁若是避难,西迁则是逃 难。日军轰炸、大雪封山、车船载覆、粮食不济,几乎是 每到一处,都是千难万险。有时候,才将文物搬离仓库上路, 仓库夜里就被日军炮轰,或者满载着文物的汽车,要徐徐 开过竹子和木板钉起来的桥。每一步,都没有错失的理由。 幸好,「文物有灵」,这些国宝几乎没有受到损失遗盗。 那志良在峨眉守了7年。1945年抗日战争得胜后第二 年,文物全数送回南京的故宫博物院分院。然此时的那志 良,无法再回到北京。因为内战已经开始。1948 年淮海战 役——内战的关键一战之后,故宫文物的去从再被提起, 蒋复璁——当时的中央图书馆馆长开始构想文物迁去台湾 的可能。当年 11 月确定了故宫文物迁台计划,那志良将再 次随文物动身。

 

「入台计划」历史上的三次运送

这一次迁徙,先是精选了600箱。1948年12月22日, 运载着首批 722 箱文物(除故宫 320 箱文物外,还有 中央博物馆、中央图书馆和中央研究院、外交部文件) 的中鼎舰,开出南京下关码头,四天后抵达台湾基隆 港。中鼎舰开出那日,还意外涌入要避难的官兵家属, 只好由军方出面说服家属下船。庄严夫妇是随船的工 作人员(他们和那志良一样,护送着国宝走遍大半个 中国)。

到了 1949 年第二批运送时,因战事需要无法再调派军舰,改租商船「海沪轮」运送 3502 箱,这是 1949 年 1 月 3 日,随船押运的有昌彼得,后来的中国台北「故 宫博物院」的副院长;1 月 29 日,「昆仑」号运载着 最后的 1248 箱故宫文物和民众,在海上状况百出,走 了 20 多天。那志良随这最后一批文物到台湾。「昆仑」号出发的前两日,太平轮沉没,近千人在海难中罹难, 不知那志良在「昆仑」号上是何样的心绪。 此次故宫文物入台计划,国民党政府原计划分七次运 送,最终只完成了这三次,共运输了 2972 箱文物:瓷 器和书画为大宗,1434箱;图书1334箱;故宫文书档案 204 箱。文物总数达 65 万件(后来台北故宫清点 的数字更高)。虽然这个数量不过是北京故宫南迁文物 中的 20%,每一件却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包括展子 虔《游春图》、郭熙的《早春图》、王羲之的《快雪时 晴帖》、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怀素《自叙帖》;还有青铜器毛公鼎、汝窑无纹水仙盆、 定窑婴儿枕等瑰宝。

 

从此,另一个故宫,在台北

台北「故宫博物院」,1965 年兴建于台北郊外的外双溪。在此之前,文物存放在台中县雾峰乡北沟(当年的库房建筑已 被拆除改建,或毁于「9·21」大地震)。起初蒋介石仍相信 有朝一日可以反攻大陆,将这些文物放回故宫中。所以,文 物不过是暂居,不必安家。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才着手兴 建博物院妥善安置。 对那志良、庄严一行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他们在 20 年前 离开北京故宫的那个清晨,肯定不曾预料到有一日会带着这 些文物漂洋过海到台湾这个陌生的岛屿,并且60年不再踏 上故土。这样的命运,谁都始料不及。谁又曾想过,会有这 样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文物大迁徙?

和北京故宫相似,「台北故宫」是一栋黄墙绿瓦中国宫殿式建 筑,一共 4 层,设计师是黄宝瑜。其实最早的设计方案不是 黄宝瑜的,也不是中国宫殿式的,而是台北中山纪念馆设计 师王大闳设计的一个前卫、开放的建筑方案。不过被蒋介石 否决了——蒋介石希望台北故宫能体现中华的权力象征,而 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王大闳则更希望文化不必背负政治。

「台北故宫」实质上从未从政治气氛中摆脱出来,台湾政党更 替上台,「台北故宫」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微妙的。包括 嘉义县第二座「台北故宫」的新建,一方面因为「台北故宫」 有限的空间无法充分展呈丰富的藏品,另一方面,在南部嘉 义县建造「故宫南院」,可以「改正台湾文化资源南北分配不 均」的问题。随后的建设问题、南院的定位问题,不断被摆 上政治擂台,民进党一直希望「故宫南院」可以脱离中华文 化的核心价值,定位成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花卉博物馆。

 

是离散,是凝集

我们把视线拉回北京故宫,与台北的动线做略微的对应。在南京的文物整批运往台湾的同时, 北京故宫的文物,纹丝未动。并不是国民政府无暇顾及,杭立武(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 物院理事会秘书长,负责文物迁台工作)曾电报催促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精选文物运送到南京, 不过马衡应该是打定主意留守北京,以身体有恙,不宜坐飞机为由拒绝了,对文物南迁事项 消极抵抗,直到和平解放 。

在「台北故宫」新建的 20 世纪 60 年代,与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照的,是大陆的「文化大革命」。1966 年 8 月 18 日,红卫兵冲入故宫,要求关闭故宫,被周恩来的指示劝退。神武门上李煜瀛书写的「故宫博物院」招牌贴上了「血泪宫」三个字。后来1971年为除旧布新, 把石匾反过来,请郭沫若重写了。1971 年 7 月 5 日,重新开放。 2009 年,得益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故宫几十年互不接触的历史也被打破,两岸故宫的高 层开始密切联系、互访,在两岸合办特展。只是可惜的是,「台北故宫」的藏品一直不能到大 陆展出,很怕有去无回。

历史越走越远,而两个故宫的命运也不尽相同,却似乎这些年越走越近。有时细想起来,世 界上竟有两个博物馆共享同一个名字,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它们之间可被细叙的,就 像是当年在大江大海中被滚滚历史冲散的两个人的故事。

 

本书由“未读”图书品牌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