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美术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吕婷茹 傅梦妮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5-31

摘要:孩子,是爱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儿童教育,也一直为当今社会各方所关注。而不久前教育界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再次将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观儿童美术教育,会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城乡差距大、重视不足、理念滞后等,但同时,在多位一线教师、学者、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美术课堂的拓展、教育理念的进步、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都在不断刷新着少儿美术教育的面貌。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美术报》以“少儿美术教育”为专题,选取城市、乡村、校内、校外几个着眼点,展开调研并约请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希望能较全面地反映当下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助力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美”的教育、更丰富而完整的心灵。

就在2016年,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会同近百名专家历时三年集中攻关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发布,“核心素养”的概念,正式走入公众视线。“核心素养”即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相应的,具体到美术教育领域,在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的基础上,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相较于以往以绘画技巧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来说,这种将个体审美感觉的培育、审美能力的提升定为目标的美育思路,无疑是观念上的巨大进步。

正如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标研制组组长的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所言,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们将成为少儿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发展和变革。

少儿时期是素质培育的关键期,因此,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须从少儿抓起。而如何立足当下,规划和设计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成为广大少儿美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喜忧参半的校内美术教育现状』

反观校内美术教育,多年来美术课不受重视甚至被占用、教材思路陈旧、内容老化、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够等问题现在是否得到了改善?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美术课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中小学美术课堂。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术课堂,的确称得上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时代的进步、国家的重视推动了美术课程的良性发展,这尤其体现在教学设施和师资数量上;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家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当下的美术教学仍存在着观念保守、教材不实用乃至美术教育被边缘化等问题。

与时俱进的新型美术课堂

当下,中小学课堂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面貌,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校内美术课堂改变尤为明显。记者从走访的十余所中小学了解到,这些学校大多都配备了独立的美术教室,教室内石膏像、画架、多媒体授课设备等各类美术教学用品齐全,课程内容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剪纸、动漫、设计、摄影等,种类较为齐全,部分学校还设有3D打印体验区,让学生在科技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氛围中提升美术兴趣。

meishubao/201705311438235435.jpg

北京市海淀学区教辅中心的雕版印刷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有学校采用学分制、选课制,让学生以“走读”的形式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同时,教师也逐步深入改善课堂,有的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图教学方式,有的将专业美术院校课程引入少儿美术课堂,甚至自主编写校本教材,以适应教学需求。正是这些硬件与软件加强,使美术课无论是在教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上较以往都有明显改观。

墨守成规的理念与师资

记者针对北京、深圳、长沙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学采访时发现,尽管硬件设施在一步步完善,但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有些学校管理层的美育观念不强,对美术课重视不够,视其为可有可无的“课外兴趣”,美术课堂改为“自习课”,高年级、毕业班的美术课被砍掉、被占用的情况都时有发生;其次,目前中小学校学生普遍基数较大,美术教师的数量仍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的需求,如某一线城市一所初中,有36个班近2000学生,但美术老师仅3人,在老师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每个班级每周只能上一节美术课,而这个情况绝不是特例;第三,美术教材普遍存在理念保守、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等情况。如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了解到,海淀区各中小学主要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为主,但教师们反映,美术课程基本由自己拟定教案,教材只能做参考;另外,美术教师“怠政”,认为所教科目是“副科”,自我“放松”,也是现在存在的情况。

『美术课,在实践中探索与成长』

面对种种仍然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学校以及有关部门是否有解决方式和应对措施呢?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学校的美术教育已经采取了一些新的尝试。

应对之一:分科教学与选课走班

一些中学在美术课堂上采取了分科教学的方式,即将课程进行专业分科,再根据课程门类编写了各科校本教材。常规的美术教材是按学年划分,每学年都涉及多种美术种类,虽看起来丰富,但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分科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不仅能发挥教师专业所长,还能让学生更为系统、深入地学习,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门类。

meishubao/2017053114382348841.jpg

北京市海淀学区教辅中心的多肉种植课程 

有的学校的美术教学则采用导师制和选课走班制,每个老师带若干名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程和教师,初高中可以混选。每节课两节连堂,共90分钟。这样的课程设置保证了老师的授课时间,除了普及美术基础知识外,还能在技法上对学生们进行逐一辅导。

应对之二:打破“学科围墙”,追求“一校多品”

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中,有的学校打破“学科围墙”,将美术课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变美术课为“通才课”——将美术课与语数英等其他课程整合起来,既拓展了美术课程的内涵,又保证了教学的时间。特别是在一些小学,学校鼓励各科老师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开展跨学科美术教学,如北京某知名大学的附属小学,将美术课与外语课程相联系,在英语课堂的复活节课程中,组织学生们画彩蛋,实现美术课与英语课之间互相融合。

meishubao/2017053114382394696.jpg

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在上美术课

这种尝试,在实践层面,确实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但也有专家对其背后的文化依托表示出担忧,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杜磊表示,当前所进行的跨学段、跨学科课程研究是提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连贯性教育,学科的延伸可以多样,但不能抛弃我们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背景。在探索的路上,接收新的信息和观念固然是好,但也要有所判断。美术教育应当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在我们独有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有自身特色的美术创造。

深圳市美术兼职教研员尹也介绍,深圳市中小学在实现“一校一品”的同时,推进“一校多品”,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办特色工作室,在完成国家课程的情况下,进行本校课程的开发,注重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陶艺、剪纸、3D打印、热转印等都成为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开展“创客周”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审美素养,还有些学校,将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容引入美术课堂,如长沙某学校开设了湖南皮影戏、京剧脸谱等非遗项目的课程,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亲近传统、传续文脉的桥梁。

应对之三:培训师资,打造美术教育团队

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课程质量,北京某知名中学对于美术教师的配备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制度。首先,教师须是专业人才,所学专业与所授课程得对口,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得兼优,从而更好地言传身教;其次,学校实行教师“一年一聘”制,根据授课效果、选课情况和领导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优胜劣汰。这样虽然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压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促进的效果。此外,天津某知名附中则倾向于招收美术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年轻的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教学理念,利于培养他们自己的教学想法。同时,还会邀请国际教育团队为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这些学校的走访,记者了解到一些地区的少儿美育已经得到当地学校的关注,并且已经在用实际行动改变过去的美术教学模式。

meishubao/2017053114382332899.jpg

北京市海淀学区教辅中心的微景观设计课程

在采访一个以美术课程硬件完善、水平优秀而知名的中学时,我们曾问教学组长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学校领导这么重视美术课,给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这位老师的回答不无幽默:“学校重视,首先是因为我们做得好啊!”也许正应了尹也老师的话:“美术课想上好,关键还在于教师踏踏实实做积累、让学生认可,打铁仍需自身硬。”的确,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美术课的边缘位置恐怕一时难以改变,需要改变的,还是每一个一线教师的工作心态。毕竟,由内而外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应对之四:借力校外资源,拓展美术课堂

在校内课堂之外,一些地区建立了有关实践活动的学校,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课程,课程中大量涉及美术内容,给校内少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延伸和补充。如记者走访的北京市综合实践特色学校之一——海淀学区教辅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面对海淀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中心的王越主任向我们介绍,“辅学育人”是中心的核心定位,“阳光(黄色)、积极(绿色)、快乐(蓝色)”是他们提出的三色育人目标,同时开创了黄绿蓝三色阳光课程:炎黄课程(黄色)、生命课程(绿色)、未来课程(蓝色)。教学环境和教学楼也根据三色课程进行设置,一层为黄色系列的炎黄课程,是文化传统类课程,包括传统工艺(篆刻、剪纸、编织)、传统彩绘、中国茶艺、陶艺、木工等;二层为绿色系列的生命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包括手工扎染、布艺、烘焙、种植、皮艺手作等生活生态类课程;三层为蓝色系列的未来课程,提供探索科技、未来的创意空间,包括摄影、3D打印模型、生活实验、动漫等。同时,非遗项目进入课堂,也是海淀学区教辅中心的一大教学特色,为提升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中心的教师队伍实行导师制度,邀请非遗传承人、各专业专家任导师,培养教师成长。

meishubao/2017053114382312903.jpg

深圳市某中学学生在上美术课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的这句话成为了海淀学区教辅中心教学思想的核心观念,他们践行着“手脑并用、自主探究、发展特长”的培养模式,课程发展至今已经有60余门,根据小学一年级至初三学生的特点,配置了不同梯度的特色实践活动。在教辅中心的教室中,记者看到了孩子们亲自动手实践后的兴奋。对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印象深刻、收获满满的美术课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记者深深感到,归根到底,在校内美术教育这个领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要提升美育水平,先要提升教师的水平。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将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共同提高,才能让目前的教育现状有所改变。海淀区教师培训学校教研员杜磊谈道,美术教师不同于画家,重要的是他的综合能力,基础美术教育就是为孩子埋下艺术的种子,因此,对于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有一份爱心。

正如尹少淳老师所评价的,站在“核心素养”的时代大背景下反观少儿美术教育,会发现问题很多,但改善的趋势也比较明显: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更趋向开放、综合与针对性的兼顾。在知识与生活技能并重的未来,美术基础教育一定会有新的面貌。

(图片系相关采访对象提供,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