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谭 | 数点寒梅天地清 ——梁思成、林徽因画扇小记

友淳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5-17

摘要:这是一把普通的竹骨纸扇,扇面的一侧,是一枝水墨寒梅,笔触纤秀,姿态婉约,柔和而不失挺拔,娇美而不失风骨,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扇面的另一侧,是两篇题诗。一边是闺秀体的簪花小楷,清逸秀洁,隽雅灵动;另一边则录梅花诗三首,温文尔雅,疏朗厚重。



这是一把普通的竹骨纸扇,扇面的一侧,是一枝水墨寒梅,笔触纤秀,姿态婉约,柔和而不失挺拔,娇美而不失风骨,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扇面的另一侧,是两篇题诗。一边是闺秀体的簪花小楷,清逸秀洁,隽雅灵动;另一边则录梅花诗三首,温文尔雅,疏朗厚重。

这幅扇面中,画的作者,是号称“民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而背面的书法,则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的合作——清婉秀逸者,林徽因笔迹也;稳重内敛者,梁思成笔迹也。正所谓“字如其人”,两人的书法风格,也像他们的人一样,一秀美一厚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这幅扇面是1944年夫妇二人在四川宜宾的李庄时所作,当时他们在这个长江南岸的小镇上已经蛰居了近四个年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匆匆整理好营造学社的研究资料,将其存进天津英资麦加利银行,便扶老携幼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流亡之旅。他们先是南下昆明,但定居不到半载,为从日寇的炮火中保护珍贵资料,又不得不随着营造学社同仁们辗转迁移至李庄。



李庄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居住的房间以木板和竹篾抹泥为墙,梁柱被烟熏得漆黑,房顶上有竹制顶篷,老鼠和蛇常常出没其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去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中国在受难,他们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

在这期间,林徽因患了肺炎,得不到有效的医治,日日咳血,在生死线上挣扎,很多时间只能卧床,健康状况基本被摧毁殆尽。梁思成的脊椎病复发,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四十七公斤。 

面对这些,梁思成、林徽因却从未有丝毫的怨言与彷徨。他们对未来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的信心:中国一定会胜利!怀着这种信念,他们一如既往地投身于学术研究,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当时条件有限,从刻版到印刷甚至装订,都是他们手工操作,付出了非常辛苦的劳动。同时,他们还共同着手整理古建筑研究的资料,完成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初稿。林徽因更是在病榻上、在陋室里幽暗的灯光下,开始阅读《史记》《汉书》等古代历史资料,为《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做资料上的准备。身体条件许可、略有闲暇的时候,林徽因常以杜甫、陆游后期的诗作自娱,从那些深沉的诗句中得到情怀的共鸣。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正是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日军占领贵州都匀、直逼陪都重庆。一旦西南沦陷,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处逃亡的结局。而面对这些,**病榻的林徽因看得很淡:“中国的读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一死殉国,对这位弱女子来说,似乎是那么自然的选择。

了解到这些,我们再来看这幅画的时候,便多了一些感慨:在物质条件如此艰苦、生存形势如此严峻的时候,夫妇二人还能有丹青自娱的雅兴,而他们笔下的画面,竟能如此清丽而无半点人间烟火气。而且,他们选择梅花为题材,在这种环境里,更是深有寄托的:家国凋敝,山河残破,身逢乱世的读书人,尽管单薄如寒梅不堪一折,但他们的坚忍与忠诚、他们蔑视困境的傲骨,却像梅花一样,留给天地无限清雅刚健之气。

林徽因的一生,美丽与才情都令人高山仰止。但真正令她如此与众不同如此迥然脱俗的,还是她内心那种近乎刚烈的品质:如此温婉柔弱,又如此坚贞挺拔。时常的,她让我想起六朝的才女谢道韫:平素闲居,她闲雅超逸,有林下风致;而猝临大变,她却能镇定自如,指挥家人突围,甚至亲手执刃与敌人拼杀。

也许,真正让人折服的美丽,都是需要承受一点凛冽的,就像梅花,如果没有冬的苍凉做背景,她那雅淡清逸的身姿,难免会淹没在桃红柳绿的纷繁中。冬的凛冽摧折了百花,却也成全了梅花的傲骨。正如卢沟桥事变之后的林徽因,她的人生一次次地面临着命运无情的剥夺:流离失所,**病榻,至亲殉难……但也只有在这种不断的失去中,她生命中那最动人的底色才逐渐鲜明起来,令我们在美女才女之外,看到一位真正值得仰视的女子,一位有着高贵心灵的中国知识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