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

陈平原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


作者:陈平原;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1日





本书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礼仪的方方面面。这些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



编辑推荐

以画报介入历史,以图像解说晚清,现晚清画报灼灼其华,读晚清生活万千风貌,解画报掌故百般风情。


作者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 ;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3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目录

序 
一、《飞影阁画报》与《飞影阁画册》 
二、《启蒙画报》 
三、《时事画报》 
四、《赏奇画报》 
五、《北京画报》与《北京时事画报》 
六、《星期画报》 
七、《开通画报》与(新)《开通画报》 
八、《人镜画报》 
九、《醒俗画报》与《醒华日报》 
十、《益森画报》 
十一、《日新画报》与《正俗画报》 
十二、《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 
十三、《时事报图画旬报》 
十四、《图画日报》 
十五、《醒世画报》 
十六、《燕都时事画报》与《神州画报》 
十七、《民呼日报画报》 
十八、《时报附刊之画报》 
十九、《浅说日日新闻画报》与《浅说画报》 
二十、《平民画报》与《菊侪画报》


文摘


多年来,我曾在不同场合提及:“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这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库。”这话有瑕疵,须略为修正:不仅《点石斋画报》,众多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都将“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起决定性作用(参见《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2页,香港:三联书店,2008年)。之所以不厌其烦,再三谈论此话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醒学界关注《点石斋画报》之外的晚清画报。

《点石斋画报》当然很重要,中外学界持续关注,且多有著述,我自己也曾撰写长篇论文,编辑《点石斋画报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和《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与夏晓虹合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可我更想说的是,别的画报同样不能忽视。因为只有这样点面结合,方能更好地呈现晚清最后近三十年(1884—1911)的历史巨变与社会生活场景。

撰写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这样一册图文书,对于读者了解晚清画报的基本面貌,自认不无裨益。选择画报的标准,一是当年重要,二是存世较多,三是制作精美——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至于撰文立场及选图策略,我希望兼及史学、审美以及价值判断。换句话说,此读本是编给今人看的,故多选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仪式等画面,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呈现,还有今人很可能依然感兴趣的景观或建筑。至于当年颇为流行的因果报应、神鬼故事、科学新知以及西洋景观等,则暂时搁置。

毫无疑问,短文只能点到为止,那三百多幅图像,也只是尝鼎一脔。若读者因此而上瘾,转而关注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至今仍头绪纷繁的晚清画报,作为本书的编写者,我“深感荣幸”。至于学界中人,若能像此前关注《点石斋画报》(以及《图画日报》)那样,从文化交流、现代性、城市感、出版业、大众阅读、图文关系等角度入手,探索这些画报与同时期其他出版物的关联、对峙与互补,对于理解晚清如火如荼且错综复杂的启蒙事业,将大有帮助。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研究者各有立场与趣味,悉听尊便。

编一册好看的图文书,兼及大众与专家,这是当年与夏晓虹合编《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时就定下来的“宗旨”。只是近年杂事繁多,好些出版计划一再推迟或落空。直到去年年初,东方出版社希望重刊《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极力怂恿我编写与之配套的《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这自然是个好主意,只是需要时间。此前我已答应《新京报》开专栏,怕再也腾不出手来。正犹豫不决,恰好以前的学生赵婕接手主编《看历史》,希望我每期写点东西。于是,“一鱼两吃”的诱惑,促使我硬着头皮上,这才有了“晚清画报”的连载。一年半下来,两个专栏都完成得不错,分别结集为《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14),还有就是这本《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了。

考虑到“大学小言”专栏文字不多,出书显得单薄,我配上了这两年所撰关于大学的评论或随感。至于“图像晚清”,结集成书时又增加了配图,且对相关文章做了修订与补充。各文的顺序,没有固守连载时格局,而是按照画报出版先后重新编排。若一文涉及两种画报,则兼及文章的内在脉络。只有《时报附刊之画报》情况特殊,单独处理。此乃报社集印本,有边款但无日期,考订的结果是刊行于1912年。此前的《时报》(1904年6月12日创办),估计也会像其他大报一样派送画报单页,可具体哪一年开始,没见到实物,不好乱说。今人见不到的,不等于就不存在。作为权宜之计,姑且将《时报附刊之画报》放置在同类型的《民呼日报图画》后面。

在《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的“前言”中,我感谢了许多国内外图书馆,这里不赘。具体到本书的编写,需要特别致谢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还有就是帮我复制《星期画报》《正俗画报》的夏晓虹教授,以及帮我取得《平民画报》的李伟铭教授。

   
2014年3月29日于圆明园花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