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

傅二石  来源:雅昌艺术网 发表时间:2017-02-07

摘要:先父傅抱石为近代诗人所作的诗意画,是他后期绘画创作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分。实际上,这一类作品主要就是五十年代以后为毛泽东诗词作的诗意画。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再有就是《虎踞龙盘今胜昔》,《蝶恋花》,《芙蓉国里尽朝晖》,《过雪山》,等等。

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

傅二石


  先父傅抱石为近代诗人所作的诗意画,是他后期绘画创作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分。实际上,这一类作品主要就是五十年代以后为毛泽东诗词作的诗意画。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再有就是《虎踞龙盘今胜昔》,《蝶恋花》,《芙蓉国里尽朝晖》,《过雪山》,等等。

  先父之所以热衷于将毛泽东的诗词形诸笔墨,是由于毛泽东在其诗词中的确表现出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度和胸襟。毛泽东诗词中一些气势磅礴而又非常形象的语言,的确能激发画家的灵感和想像力,如“江山如此多娇”,“山,刺破青天锷未残”,“一山飞峙大江边”,“泪飞顿作倾盆雨”,等等。这种浪漫主义的气质,又正和先父的性格以及他在绘画上的追求不谋而合。因此他花了许多精力来经营构图,反覆地画,总想画出更高的境界来。这些作品,就他的意图来说,基本上仍是表达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从画辛弃疾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到画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都是出于对祖国锦绣大地的一往情深,都是献给伟大祖国的颂歌。

  《江山如此多娇》一画作于一九五九年。这是为特定场合的需要而绘制的巨幅国画。先父为此画过一些完整的画稿,最后在七米高九米宽的宣纸上完成其全部构思。虽然由于是合作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风格的发挥,但这是一幅规模空前的巨作,画面所达到的雄伟壮丽、使人心胸开阔的艺术效果,对画家来说仍是一次可贵的成功的尝试。画面上,初升的红日灿烂辉煌,雪原莽莽,长城巍巍,可谓气象万千!回想当年,画家挥动如椽画笔,在巨大的画面上尽情地把江山图画,那种气慨和激情,的确令人难忘。

  除了《江山如此多娇》之外,下功夫最多的,要算一九五八年创作的《蝶恋花》了。这幅画在四尺宣纸上的立轴,可算是一幅人物画,因为画面的主体是两个神话里的人物——嫦娥和吴刚。他着力刻画了这两个人物的神情、动态和衣著。因原词有“泪飞顿作倾盆雨”句,便用他拿手的技巧逼真地画出了倾盆大雨的效果。嫦娥随著杨柳飘向太空,吴刚捧出桂花酒相迎。天上和人间是靠强劲而密集的雨丝相连接的,而嫦娥身后纷纷扬扬的柳叶更是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可说是构图处理上绝妙的一着。全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技法上大胆而富于创造,应该说是一幅很有分量的诗意画。

  先父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的诗意画多数是小幅或册页形式。例如,一九五〇年所作的《清平乐·六盘山》,面积不及斗方,但画得十分细腻,笔法较为“传统”,但仍具有一贯的轻松潇洒的特点。画面上景物被压得很低,留出广阔的天空。层次分明的山峦中有一队随意点染而成的人物,但并不显得突出。倒是几行即将消失在天际的飞雁颇能撩起观者的情思。右上角用工整劲秀的小楷抄录了毛泽东的原诗,左下方钤上两方印章:“其命惟新”和“往往醉后”,表示了画家对这幅作品的满意心情。的确,这是一幅成功的诗意画。它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炼,加上巧妙地利用了纸的本色(纸色带赭黄,恰好强调出深秋的气氛),创造出一个和谐统一而又充满诗意的境界。

  先父在一九五八年根据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意所作的一幅小品,用的是全然不同的笔法。他用泼辣潇洒、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画出茂密的丛林和层层山峦,用焦墨点成的浓重的树叶压出了迷漫在山间的晨雾,只有左下角画上一队行人,形状几不可辨,但却增加了画面的生气。此图未着色,全靠墨色的浓淡变化,令人赞叹地画出了“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中的“早”字。

  《菩萨蛮·大柏地》一画同样以水墨画成。此图笔墨流畅,清新可爱,真正做到了“笔与墨会”。原词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句,先父以墨当彩画出了彩虹,但不觉单调,反而感到必须如此,可算是真正领悟了中国水墨画的精义。

  《浪淘沙·北戴河》是先父变体画画得最多的题材之一。横幅,竖幅,大幅,小幅,着色的,水墨的,他都画过。他一向喜欢画雨景,曾无数次画过山中之雨,这次却画了海上之雨。画中的景物简单到无可再简:近处几根柳枝,远处是隐隐约约的岛屿,再就是风、雨和海浪。这样简单的画面却由于充满了萧瑟苍凉的气氛而产生了感人的力量。

  总起来说,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诗词共三十六首,除一九六五年先父逝世以后发表的几首以外,他都作过诗意画。这些毛泽东诗意画构成了先父毕生创作中很具特色而又颇为新颖的一部分。其新颖之处,就在于题材的扩展、手法的大胆和想象的丰富。由于这一切,往往使画面的内涵超出了毛泽东诗词原有的范围。例如一九六五年先父逝世前夕所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四尺立轴),画面主体是一座高山。没有重山叠岭,只画了一座山峰的一侧。画面底部用重墨画成山坡和松林,突出了主峰的高与险。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山形不以奇取胜,但在沉雄浑厚上下功夫,是典型的“抱石风格”。这幅诗意画,其意境既在诗词之中,又在诗词之外。

  最好的诗篇才能打动最好的画家,而画家和诗人通过笔墨色彩又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