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张
  • 4
  • 3
  • 2
  • 冬去春来
图集

昨日花朵芬芳犹存 ——读《蔡若虹漫画集》有感

王琦  来源:《美术》2003年第8期 发表时间:2017-01-10

摘要:昨日花朵芬芳犹存 ——读《蔡若虹漫画集》有感 ​

昨日花朵芬芳犹存

——读《蔡若虹漫画集》有感

王琦


 blob.png

王琦与蔡若虹在春节团拜会上亲切交谈  叶金中摄_


    最近看到新出版的蔡若虹漫画集《昨日的花朵》,令人喜出望外!这位在美术战线上奋斗了70余年的战士,又是我的老学长,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美术理论家、活动家,却很少人知道他又是一位优秀的创作家。他的漫画作品,早在三十年代的上海便已崭露头角。由于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上海美专西洋画系,有比较坚实的绘画基础,而且又是鲁迅先生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员,有追求真理和献身革命的热忱,所以他的作品不仅以深刻的思想内涵感人,并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取胜。众所周知,当时中国的漫画和中国的木刻版画一样,都是年轻的新兴左冀美术,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进步版画家和进步漫画家的影响,这不是坏事,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比如当时德国的凯绥·珂勒惠支、比利时的麦绥莱勒、美国的肯特以及苏联版画家对中国版画的影响,已为人所共知。同样像德国的乔治·格罗兹、英国的大卫·罗、美国的艾理斯、西班牙的加斯特拉等对我国早期漫画的影响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我国漫画家特伟的画风就接近大卫·罗,余所亚、陈依范的画风就接近艾理斯,蔡若虹和王朝闻所作的漫画,无论是题材范围和表现形式,都接近乔治·格罗兹的风格。若虹同志在三十年代描写以上海为背景的都市生活,辛辣而尖锐的嘲讽上流社会的腐朽没落,揭示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抵抗斗争的漫画系列,运用综合的带有寓意性的构图,老练而又带有稚拙气的线条,写实而又加以诗意夸张的形象,都分明具有格罗兹画风的烙印。若虹同志很懂得外为中用的道理,他在美专求学时,便受到西方现代流派艺术的薰陶,除了表现派的格罗兹以外,他对野兽派马蒂斯和立体派莱热尔的作品,也很欣赏,但他从不对他们的艺术盲目崇拜,而是取其合理者为已所用,从画集里许多早期的作品上,都可以看到作者对待外来艺术的正确态度。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若虹同志的作品个性化色彩愈显浓厚。这时期他放弃了以线描为主的表现方式,而乐于运用炭笔以表现明暗色调为主,创作了像《全民抗战的巨浪》、《火山口》、《加紧团结》、《外强中干》等那样气势雄大、震憾人心的力作。其中以《全民抗战的巨浪》尤为突出。1938年4月,我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从报纸上看见这幅作品时,在场的漫画宣传队成员廖冰兄也惊呼它是“漫画中的典范之作! ”而且我们都认为,像蔡若虹这样出色的漫画家,如果能到三厅来参加到我们的行列,该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可是当时若虹同志正在香港。我的一位友人胡希明是香港《星岛日报》派驻北战场的记者,他与若虹同志也是老朋友,据他说若虹同志没有参加三厅工作的打算,他的目的地是当时青年人所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那年8月到12月我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时,还未见到若虹同志,据友人杨角告诉我说,若虹夫妇还滞留香港,要晚些时候才能来延安。

    后来我回到重庆,与友人卢鸿基、王朝闻、洪毅然、冯法祀等同志合办《战斗美术》杂志,曾向胡风先生约稿在创刊号发表,胡风先生慨然允诺写了一篇文章题名《关于造型艺术的现实主义一感》,文中特别赞扬若虹同志的一幅作品。他指出:“蔡若虹的《血的哺养》,直到现在,也算得是一件杰出的作品,因为婴儿和母亲这样具体的人物,使我们体验了牺牲的悲痛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当时是从茅盾和巴金两位前辈主编的《烽火》杂志封面上看到这幅作品的,当时由于物质条件困难,我们的刊物无力把它翻版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实是莫大的遗憾。1947年国共和谈破裂,大批进步文化人都转移到香港,在那里开辟新的文化阵地。我也由南京去香港,参加了由许多进步美术家组成的“人间画会”。1949年,香港《大公报》邀请我和新波、特伟、张光宇四人共同担任该报开辟的《新美术》周刊的主编,我们很想多介绍一些解放后的作品,苦于很难找到这方面的稿件。不久,一个过去是“鲁艺”美术系同学的画会成员吴霭帆要去北平联系工作,他在北平去找过若虹同志,回到香港时,带来几份北平出版的报纸,上面刊载有若虹同志的新作《苦从何来》组画,是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画成的,十分精彩。我们把这套组画全部翻版连续几期发表在《新美术》周刊上,很快便在香港美术界引起广泛的好评。若虹同志的一些老朋友都以惊叹的语气认为:“未想到老蔡还有这么高超的一手!”的确是如此,以画面布局的紧凑严密,人物造型结构的准确完整,笔墨线条的遒劲有力,实可与清代人物画大家陈洪授、任渭长的作品先后媲美。《苦从何来》组画为中国画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可贵的启示,也标志了若虹同志绘画创作的新里程。

    《昨日的花朵》这本画集收集了若虹同志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使我们清晰地了解他的创作历程。他从事创作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果却是如此丰硕。我想,如果后来不是为长期的行政领导事务奉献了他的宝贵时间,他会在创作上开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来,这是毫无疑义的。

若虹同志去世一周年了,写此小文以兹纪念。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文章来源:《美术》2003年第8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