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谈艺录

潘公凯(整理)  来源:《潘天寿谈艺录》 发表时间:2017-02-23

摘要: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如有损于身心,是鸦片鸩酒,非艺术也。

潘天寿谈艺录

潘公凯(整理)


艺术与人生


艺术为人类精神之结晶,又为人类精神之食粮。

——论画残稿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论画残稿

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如有损于身心,是鸦片鸩酒,非艺术也。    ——《听天阁画谈随笔》

绘画家,将宇宙间一切可歌颂、可欢欣、可悲泣的形象、明暗、色彩以及生活中的一切动态描写在画面上而成为绘画艺术品,以供全世界的人民大众欣赏,使全世界人民大众精神愉快,身心健康,得到思想上的鼓励,向理想的社会更进一步的创获与成就。据以上的目标任务,绘画艺术原是为人类的社会,归根到底也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服务。

——1957年《谈谈“中国画不科学”的问题》

中国画向来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同中国的诗一样,靠的是胸襟、学问、修养。如果读者看了一幅画,读了一首诗,亦能在胸襟、学养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就起了很好的作用。

好的画,好的诗,可以使人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

——1963年对来访学生语


艺术之民族性


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听天阁画谈随笔》

每一个国家民族,应有自己独立的文艺,以为国家民族的光辉。民族绘画的发展,对培养民族独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

——1959年《谈谈祖国目前的国画情况》

一民族有一民族之文艺,有一民族之特点,因文艺是由各民族之性情智慧,结合时地之生活而创成者,非来自偶然也。    ——《听天阁画谈随笔》

吾国花鸟画,至少有近四千年的悠长历史,它的发展过程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它的崇高成就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这是一株灿烂的极乐天国中的奇花,是吾国六亿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也是全世界群众所一致爱好的。换言之,是我们东方民族的宝物,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物。——《花鸟画简史》残稿

中国的艺术风格与世界任何各国不同,极其丰富、灿烂。代表我们民族的绘画,中国人民是热爱的,对祖国的民族遗产是热爱的。对外来的东西,也必须研究、吸收,但不能做为基础。只有在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的东西。如果把基础放在外国的形式风格上,那是本末倒置,就会割断历史。

——1963年在泰安谈中国画问题

牛奶是营养的,但中国人吃了不要就变成外国人,中国人的形体不能失了。要重视民族传统,“洋为中用”,这是很正确的。

——1961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作中国画讲座


继承与变革


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每寥若晨星耳。

——《听天阁画谈随笔》

任何学术,不能离历史、环境二者之关联;故习西画者,须赴西洋,习中画者,须在中华之文化中心地,以便于参考、摹拟、研求、切磋、授受故也。倘闭门造车、出不合辙,焉有更新之成就?《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原新之—字,实从故中来耳。画学之故,来自祖先之创发,祖先之创发,来于自然之相师。古与今,时代有不同,中与西,地域有差别。故画学之温故,尚须结合古今,结合时地,结合自然,结合作者之思想智慧,而后能孕育其茁壮之新芽。    ——《听天阁画谈随笔》

学古人要登堂入室,先钻进去,再跳出来,才有为现实创作的条件。

——1964年在浙江省政协文教座谈会上发言

笔墨技法,既然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点,这种技法,既然是多少年代、多少画家的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就须重视它,很好地研究它、整理它,将它继承下来。不要没有经过分析研究就轻率地去抹煞和否定它。

——1955年在文艺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造化与心源


画为心物溶冶之结晶。——论画残稿

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故实物非绘画,摄影非绘画,盲子不能为画人。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也。画中之理法,孕育于自然之理法;然自然之理法,又非画中之理法也。因画为心源之文,有别于自然之文也。故张文通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听天阁画谈随笔》

艺术家深入生活和反映生活,不是自然主义的看到什么就表现什么,而要抓住当时生活中的主流思想来表现。既要看到眼前的美景,又要看到进步的未来,要有美好的幻想,才能深入一步,先进一步,而起到引导群众向前进步的作用。

——对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学生语

写生是为了要弄清对象的组织规律。即使小草的组织规律也要注意,姿态也要收集。但画上的布置全靠自己变化。即使有好的写生稿,也还是要剪裁布置。就像做菜一样,放点葱、放点姜,味道就不同了,水放多放少,火大火小,都不—样。作画也是如此,好手就能处理得更有情味。

——1963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谈深入生活问题

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    ——《听天阁画谈随笔》

绘画之组成,不外乎造化、意识、技法三者,能掌握三者,运用自如,便是一时代之大作手。

——论画残稿


人品与画品


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画格,即人格之投影。故传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论画残稿

艺术品,为作者全人格之反映。无特殊之天才,高尚之品格,深湛之学问,广远之见闻,刻苦之经验,决难得有不凡之贡献。故画人满街走,而特殊作者,百数十年中,每仅几人而已。——论画残稿

中国画要讲诗情画意,讲境界、格调,要表现高尚的情操。这也就是思想性。将中国画看成玩弄笔墨是不对的。在思想上无所追求,无所寄托,不讲精神境界,画格总是提不高的。

——1963年对学生谈创作


风格、独创


画贵自立。——论画残稿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    ——《听天阁画谈随笔》

有真情至性,而后有真风格。

——论画残稿

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有一个民族的风格;一个画家的作品,要有一个画家的风格。

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有生命。艺术上的大家都是有个性、有创见、独当一面的。不要见异思迁,跟着人家跑。

——1965年在莫干山对辑者语

谁有创造,谁就能在历史上占—席之地;谁没有创造,谁就会被历史淘汰。所以,你们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40年代对学生语


气骨、境界


强骨,静气。——读《道德经》眉批

艺术以境界美为极致。——论画残稿

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地。

——1961年中国画讲座

画上之点、线、面三者,以线为最简要明快,境界亦最高。吾国画人五千年来集全力于线者,在此。然用力愈多,所得愈深,了解愈难。西方画人近时亦倾向于东方绘画之用线,足证其亦渐了悟于此矣。

——论画残稿

谢氏“六法”以气韵为绘画批评之最高准则。其次即为骨法,而骨法全归诸用笔。笔者,即东方绘画神髓之所在。——论画残稿

古人所说的“骨法”,即为“骨气”、“骨体”、“骨相”,也就是对象的体格状貌、长短、大小、美恶形相、形状颜色,以及对象的气质、个性、精神状态等等。“骨法”原是古代性命哲学和星相学中的术语,后来发展为绘画上的术语。它包括对象的精神状态和外形状态两个方面。在谢赫提出这一法时,是讲人物画的,以后才发展为山水花鸟画。

——1962年谈“骨法用笔”

骨法的表现,归于用笔,用笔,也指线的应用。线为笔所掌握,笔指挥线,线即是骨。也可以说,“骨法”即为表现各种骨线的方法

……

所谓骨线,不是单纯的轮廓线,它既是骨架子,支撑物象的骨线,同时又是物象外形的结构线。

——1962年谈“骨法用笔”


用 


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

——论画残稿

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骨须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以此为表达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基础也。故张爱宾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    ——《听天阁画谈随笔》

中国绘画,以墨线为主表现画面上的—切形体。

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笔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点线面三者。中国绘画的画面上虽然三者相互配合应用,然用以表现画面上的基础形象,每以墨线为主体。它的原因:一、为点易于零碎;二、为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则最能迅速灵活地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限,最为明确和概括。又中国绘画的用线,与西洋画中的线不—样,是经过高度提炼加工的,是运用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灵活多变的特殊性能,加以充分发挥。

在“六法”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骨法归之于用笔,是用笔的结果,也就是骨的表现方法在于用笔。

通过用笔,表现出对象的外形、结构,并刻画对象的精神状态。因此,有成就的画家,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修养。——1962年谈“骨法用笔”

画事用笔须在沉着中求畅快,畅快中求沉着,可与书法中“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二语相参证。

——《听天阁画谈随笔》

笔须在凝炼中求畅快,畅快中求凝炼。体会古人“屋漏痕”、“折钗股”二语,即得之矣。

——论画残稿

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则画可不流于柔弱轻薄矣。古人用笔,所谓力能扛鼎,即言其气之沉着也,此与粗率蛮笨之笔线迥为二致。——论画残稿

用笔忌浮滑。浮乃飘忽不遒,滑乃柔弱无力,须笔端有金刚杵乃佳。——论画残稿

作线忌信笔。信笔者,即随笔滑去之笔也。即无所谓落笔,亦无所谓收笔,无从谈“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积点成线”、“入木三分”等意趣,轻率而少变化。以颤笔作书画,虽非郑重纯实之路,然胜于信笔多矣。执笔须平直,笔锋须尖圆,以圆锋直下着于纸面上,所成之线与点,即是圆笔中锋矣。

——论画残稿

湿笔取韵,枯笔取气。然而枯中不是无韵,湿中不是无气,故尤须注意于枯中之韵,湿中之气,知乎此,即能得笔墨之道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元以后,中国画用生宣纸作画,因纸的吸水力强,故难以掌握纸的性能。用笔慢,易呆滞;用笔快,水墨浮于表面,不能渗入,不能力透纸背。水墨渗透纸背,感到厚重丰富,不平薄,这就要求笔墨功夫了。

笔端如有金刚杵,柔中有刚,可以力透纸背。用笔缺少训练,只能浮于表面。力量全靠功夫。只有直笔中锋,才能产生笔力,卧笔则薄,扁笔也单薄。黄宾虹先生画画写字都用圆笔中锋,笔笔如屋漏痕、折钗股,功夫深,用笔厚重苍老。

——1962年谈“骨法用笔”


用 


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老子曰:“知白守黑。”    ——《听天阁画谈随笔》

五色缤纷,易于杂乱,故曰:“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    ——《听天阁画谈随笔》

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青黄朱紫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用墨之注意点有二:一曰:“研墨在浓。”二曰:“所用之笔与水,要清净。”以清水净笔,蘸浓墨调用,即无灰暗无彩之病。老手之善于用宿墨者,尤注意及此。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以焦、积、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阳已知之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破墨须在模糊中求清醒,清醒中求模糊。积墨须在杂乱中求清楚,清楚中求杂乱。泼墨须在平中求不平,不平中求大平。然尚须注意泼墨、破墨、积墨三者能联合应用,神而明之,则变化万端,骈臻百彩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用墨难于枯、焦、润、湿之变,须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即得用墨之要诀。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用墨须求淡而能沉厚,浓而不板滞,枯而不浮涩,湿而不漫漶。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用墨能得淡中之浓,浓中之淡,即不薄不平矣。其关键每在用水用纸间。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用浓墨,不可痴钝;用淡墨,不可模糊;用湿墨,不可溷浊;用燥墨,不可涩滞。

——《听天阁画谈随笔》

墨色,与笔毫之软硬,尖秃有关联。以湖州羊毫笔与徽州紫毫笔试之,以尖锋笔与秃锋笔试之,墨虽同,其精彩异矣。

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能偏废。——论画残稿

用 

吾国绘画,笔为骨,墨为肉,色为饰。西子盛装,固美;淡装以至无饰,亦未尚不美。而此间风韵自别。——论画残稿

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

吾国绘画又常配用醒目之红色,以红色为热闹之喜色。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民族性格使然也。

——读《芥舟学画编》眉批

画由彩色而成,须注意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更须注意色不碍色,斯得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淡色惟求清逸,重彩惟求古厚,知此,即得用色之极。

用色以古雅为上。不可浮艳、混浊、火气、俗气、死气。——对学生语

色彩可以复杂胜,也可以单纯胜。复杂不易,单纯也不易。中国画用色以原色、正色为多,—幅画只用两三种颜色,清爽、明确。不一定去追求复杂,但几种颜色要搭配得好,就能增加作品的意境情味。

——对学生语


布 


布置,又称构图。布置二字,实出于顾恺之画论中之“置陈布势”与谢赫“六法”中之“经营位置”二语结合而成者,望文生义,亦可理解其大概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画之须重间架,犹人之树骨。骨立而体势可定,血肉可附,神彩可生。

——读《溪山卧游录》眉批

画须站得住。故不可不重布局结构,亦即取舍、虚实、主次、疏密、穿插、掩映、斜正、撑持、开合、呼应,等等原则。如孙武论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要之,须得智勇之将,远虑深谋,统御全局耳。

——1963年致学生信

一幅画布局的最基本原则是:既要有变化,又要有规则,即在规则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注意力所在的物体,—定要看清楚;注意力以外的物体,可以“视而不见”。这是人们在观看事物时的基本要求和习惯。中国画家作画,就是根据人们的这种观看习惯来处理画面的。画中的主体要力求清楚、明确、突出;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可以尽量减略舍弃,直至代之以大片的空白。这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方法,使得中国绘画在表现上有最大的灵活性,也使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可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视觉效果。使人看了清清楚楚、印象深刻。倘若想面面顾及,则反而会掩盖或减弱了主体,求全而反不全。

——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中国画要求有藏有露,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必须留有发人想象的余地,一览无余不是好画。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当然,首先要有意境,否则虚而无物。

——转引自1981年《新美术》第一期

疏密问题,不仅是距离的远近,而且还有交叉的问题。不交叉易散,交叉了就密。平行线没有交叉点是最呆板的线。故作画时,最须注意线与线不要平行,线与画边不要平行。

——《中国画构图问题》讲座

画事之布置,须注意画面内之安排,有主客,有配合,有虚实,有疏密,有高低上下,有纵横曲折,然尤须注意于画面之四边四角,使与画外之画材相关联,气势相承接,自能得气趣于画外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数之始,三数之终”,布置主客体,往往以一主二客作基础,即以三点作基础。在构图中以不等边三角形来表现主客体才有疏密关系,才有远近距离感。在长方形的画面上,利用斜线来布置物体,使主体与画面边线不平行而有变化,斜线的交叉组合,形成许多不等边三角形。复杂的构图,是由许多主客体组合起来的,只要三点安排妥当,其他局部也能安排妥当了。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三角形、四方形和圆形,三者的情味各有不同。圆形比较灵动而无角,四方形虽有角,最呆板。最好是三角形,有角而且灵动。如果在布局上没有三角形往往不好看。而不等边三角形,更好于等边三角形,因为角有大小,角与角距离有远近,虽然同样是三点,则情味更有变化。

——《中国画构图问题》讲座

不等边三角形不宜有直角。一般以三点为好,四点、五点布置易散漫。如画幅宽敞,可将气势拉长,散得开,容易得势。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大的、重的东西,可放在靠支点近的地方,而小的、轻的东西,可放在离支点较远的地方。此理亦即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靠相等的重量得到的,而是靠不等的距离得到的。这在艺术表现上就有变化。

——转引自1981年《新美术》第一期

画材布置于画幅上,须平衡,然须注意于灵活之平衡。

灵活之平衡,须先求其不平衡,而后再求其平衡。    ——《听天阁画谈随笔》

构图时,不要将对象摆在画幅的正当中,那样给人家的印象不开阔,气势不大。中间要留空白。对象的位置要稍偏一些。

——转引自1981年《新美术》第一期

“主点”与“主体”不同。画中的主点可能很小,却很引人注目,故有人称之为“画眼”。凡是画中重要的部分,都可以说是主体。我们作画的次序总是先画主体,后画副体。

——《中国画构图问题》讲座

“画眼”。眼非主体,但是最重要,是注意点,眼虽小,但必须给以适当的地位。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大的布局有主客之分,有疏密、虚实;局部中又有主客、疏密、虚实。局部中的对比与整个画面的对比是有机联系的。大的布局由许多局部组成,这许多的局部又必须服从主体的需要。布置主客体时要拉得开,不应局限于一处,这样才能气势舒畅。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同写长篇小说是一样的道理。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题跋和印章在构图上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不仅补充了构图的不足,平衡画面,增加布局的内容,而且使画中的色彩感加强了,红黑白对比,给画面增光添色。图章的大小、浓重和稀疏,都是与构图不能分割的。

——1961年关于“中国画布局问题”的讲座

为人、处事、治学、作画,均须以整体之气象意致为上。故作画须始终着眼于大处,运筹于全局,方不落细小繁屑、局促散漫诸病。为造成画面之总体精神气势,往往须舍弃局部之细小变化,此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也。如求面面俱到,巨细不遗,则反易削弱全幅力量气势之表达。——论画残稿

置陈布势,要得画内之景,兼要得画外之景。然得画内之景易,得画外之景难。多读书多行路,多看古名作,自能有得。

——《听天阁画谈随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