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生为敦煌而来 死后守护莫高

来源:兰州晚报 发表时间:2017-02-04

摘要: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是我国第一代敦煌学家。在他的引领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总结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临摹方针,奠定了今天在中国、甚至于在世界都是技艺超群、成果显赫并占领先地位的敦煌研究院及美术研究所。如今,这位老人已在大漠里沉睡了16年,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生为敦煌而来 死后守护莫高



孙儒间接受采访

常书鸿在工作中


  每日甘肃网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日,记者找到了曾与常书鸿一起守护过敦煌的老者孙儒间及其老伴李其琼,在他们的讲述中,让我们一起感受常书鸿近一个世纪极为斑斓的人生“经变图”。

  有人说,没有人看了敦煌会无动于衷,而更多的人会说,没有常书鸿,就没有今天的莫高窟。

  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是我国第一代敦煌学家。在他的引领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总结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临摹方针,奠定了今天在中国、甚至于在世界都是技艺超群、成果显赫并占领先地位的敦煌研究院及美术研究所。如今,这位老人已在大漠里沉睡了16年,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敦煌图录”改变一生命运


  孙儒间,今年85岁,是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在常书鸿的领导下,孙儒间一直在敦煌从事石窟和壁画的研究保护工作。

  “1947年9月,应常书鸿的召唤,我从重庆踏上了去敦煌的路。而这一去,就是46年,直到1992年,一头白发时才和老伴李其琼(敦煌壁画临摹画家)一起回到了兰州。”孙儒间和李其琼的一生都与敦煌和常书鸿有着不解之缘。4月25日,记者找到了孙儒间夫妇俩的家,两人虽已85岁高龄,但精神矍烁,谈吐儒雅。

  “常书鸿是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文物研究的奠基者,功不可没。”孙儒间和李其琼这样评价常书鸿。

  常书鸿1927年6月赴法国。1935年的一天,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是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1908年到敦煌考察时,拍摄的大量石窟图片汇集而成的画册。这是常书鸿第一次听说敦煌这个名字,画册千佛洞里的壁画和彩塑图片让他震惊不已。强烈的民族热情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使常书鸿选择了一条终生无悔的道路——守护敦煌。第二年他踏上了回国的路。1942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建立,常书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得到了莫高窟 失去了妻子


  1943年,正值隆冬二月时,常书鸿不顾妻子的反对,带着从重庆招募的人才,在敞篷卡车上颠簸了一个多月,又改骑骆驼,终于来到了敦煌。

  “当一轮红日从三危山的高峰上升起时,无数开凿在峭壁上的石窟,像蜂房一样密密麻麻,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赞叹不已。”这是常书鸿第一次来到敦煌时写下的一段文字。

  1944年,敦煌最早的官方保护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是第一任所长。他面临着重重困难,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对于他来说,人生第一次到了这样艰苦的地方。尽管如此,常书鸿仍然坚持着。不久,常书鸿在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的弟子董希文等人自筹经费,千里迢迢地赶到敦煌,和老师在鸣沙山下相会了。

  “1945年,常书鸿的前妻因忍受不了敦煌的清贫生活而离去,并丢下一双儿女。”孙儒间说,顶着巨大的压力和伤痛,常书鸿在学生们陆续离开敦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为保护莫高窟默默奉献着。


常书鸿画笔下的莫高窟


  驮着儿女为敦煌奔走


  在今年春节央视播放《敦煌》时,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意欲关闭国立敦煌研究所,把敦煌石窟交给县政府,研究所经费完全没有着落了,常书鸿用两只驴驮着儿女到兰州,从兰州坐车到重庆说服政府,保存下了这个沙漠中的研究所。

  1946年冬天,常书鸿带着新招聘的学生和一双儿女重新回到了敦煌,随行的还有段文杰、范文藻、霍熙亮等人。当常书鸿再次来到千佛洞,就觉得自己的生命已与莫高窟融合在一起了。“从此以后,我将不再是巴黎蒙巴纳斯的画家,我已脱胎换骨,成了研究、保护敦煌艺术的苦僧。”常书鸿在回忆文章中说。

  1947年,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科毕业的孙儒间,接到了成都友人发来的电报,说敦煌艺术研究所要招聘学建筑的人员。带着对敦煌的美好憧憬,孙儒间决定了敦煌之行。和孙儒间同时应聘到敦煌的还有黄文馥、欧阳琳和薛德嘉3位女同学。

  1947年8月,孙儒间一行4人坐汽车从成都出发,走了一个多月,转了好几次车才看到了壮丽的三危山。“当时,常先生安排借了一辆吉普车将我们接到了莫高窟。对他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艺术家的气息。”孙儒间是敦煌迎来的第一位学建筑专业的人才,随后,常书鸿安排他搜集莫高窟建筑材料,开展测绘以及石窟加固整修等工作。


  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


  1949年9月28日,常书鸿在古老的千佛洞前升起了一面红旗,第一个国庆节刚过,他收到郭沫若发自北京的表扬电报。1950年7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50年9月郑振铎发来急电,请常书鸿立即携全部摹本和重要文物赴京,筹办敦煌文物展览。5个月后,敦煌文物展览在午门开幕,轰动了京城。

  治沙、维修、临摹……当各项工作一点点展开时,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这个沙漠深处的研究所,常书鸿设想和正在进行的一切都被迫中止。据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回忆,“父亲受了很大的苦,都是羞辱性的。”但直到今天,在他的回忆录里,并没有多少文字讲述那段岁月,他留下的文字这样概括道,“我是一个幸存者,一个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最欣慰的是,敦煌的文物也和我一样,幸存了下来。”

  从1978年开始,常书鸿调任北京,任国家文物局顾问,长住北京。即便离开了敦煌,在1982年至1993年间,常书鸿还是撰写了《敦煌壁画艺术》《敦煌艺术》等文章。编辑和组织出版了《敦煌彩塑》《敦煌唐代图案》等书籍。


  去世后埋在莫高窟对面


  “到敦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它肯定不是《天方夜谭》中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有过不少出使西域的人物,汉代的张骞和唐代的玄奘便是著名的两个,我当然不能和他们相比,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为保护和研究举世罕见的敦煌石窟这个民族艺术宝库,一辈子在那里干下去。”常书鸿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

  1994年,常书鸿在北京病逝,时年90岁。按照遗愿,于1996年骨灰埋葬在了莫高窟九层楼的正对面。这是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亲自挑选的,他说:“每年的清明都去看一看扫一扫,常先生生前是守护神,去世以后看着莫高窟最高的大佛的九层楼,他永远守护着莫高窟。”



常书鸿


  人物简介

  常书鸿,满族;1904—1994生于浙江杭州,1923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并留校任美术教员。1927年6月赴法国,10月考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为公费生。1932年夏以油画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并通过里昂油画家赴巴黎学习的公费奖学金考试,1933年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新古典主义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朗斯画室学习。


  人物故事 


  拒绝将壁画临摹品运往台湾

  在只有黑白胶卷的年代,常书鸿组织学生临摹了各时代的代表作和精品,推出了一批优秀临摹品和一批专家。这些临摹品成为中国美术史、文化史重要的研究资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兰州、南京、北京和许多国家展览。敦煌文化、艺术由此引起了一次次轰动和敦煌热。敦煌由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采访中,孙儒间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48年夏天,常书鸿在南京举办了“敦煌画展”。8月28日蒋介石冒雨去参观,展览随后移至上海,参观人数增加数倍。在此期间,常书鸿收到友人告诫,蒋帮末日已到,希望提高警惕,保护国宝。果然时隔不久,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位司长送来秘密指示。这个通知是让常书鸿把敦煌展览的临摹品要一块送到台湾去。常书鸿觉得不妥,这批画一旦离开大陆送到台湾,可能就没有回归之日了。随后,常书鸿以展览尚未结束为由拖延了一段时间。而私下,他赶快把一部分临摹品放在了南京,一部分转移到杭州。“等人家再来催问,他又装糊涂,说都已经运回敦煌了,这样子总算没有拿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