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 意境清隽 ——陈孟昕中国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风格特征

陈池瑜  来源: 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1-11

摘要:中国工笔画在唐宋及其上溯到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流,自王维始及苏轼、米芾以降,开创水墨写意文人画,相对而言,工笔画受到冲击,到元明清三代,文人画成为主流。20世纪初,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提出国画改良和美术革命论,试图用西方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批判文人画,达到重振院体画恢复工笔画主流地位的目的。时至20世纪末,中国工笔画在本世纪的确得到了新的发展,无论在题材内容或是形式技巧方面,工笔画家们都作出了新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青年画家、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孟昕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是在中国画改良和创新这个大背景下在工笔人物画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这些作品并在工笔画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移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艺术特征鲜明的新范式。

惠风和畅  意境清隽

——陈孟昕中国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风格特征

陈池瑜


  中国工笔画在唐宋及其上溯到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流,自王维始及苏轼、米芾以降,开创水墨写意文人画,相对而言,工笔画受到冲击,到元明清三代,文人画成为主流。20世纪初,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提出国画改良和美术革命论,试图用西方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批判文人画,达到重振院体画恢复工笔画主流地位的目的。时至20世纪末,中国工笔画在本世纪的确得到了新的发展,无论在题材内容或是形式技巧方面,工笔画家们都作出了新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青年画家、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孟昕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是在中国画改良和创新这个大背景下在工笔人物画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这些作品并在工笔画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移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艺术特征鲜明的新范式。

  陈孟昕于1979年从河北师大美术系毕业,1988年在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9年他的《帕米尔风情》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1992年其《靠近太阳的地方》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1993年《秋之祭》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佳作奖,1994年《一方水土》参加全国八届美展北京优秀作品展,并获湖北省金奖。1994年至1997年他到加拿大、美国及我国香港进行讲学、考察和举办画展。从这一系列艺术经历可以看到,他的学历和创作基础是扎实的,他的艺术视野是较为开阔的,他的作品不断获奖使之处于先进和优秀行列。

  陈孟昕的作品题材大多为表现少数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点突出。他非常强调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亦重视个性的抒发,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审视他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从中寻找适合他创作的题材,并发掘这些题材的文化涵义。《帕米尔风情》将塔吉克族的民风和边疆文化融于画中;《靠近太阳的地方》将藏族生活置于近乎宗教的文化气氛里:太阳、祭祀的长箭、生活中的藏民,从上而下融合在阳光的渐变中,从而突出神圣的感觉。《一方水土》塑造了100多个具有地域特点的人物,画面用植物和云朵界分空间转换,将苗族山民排置在似山非山的典型环境中,所描绘的民族民风形成鲜明的文化特点。从《一方水土》到后来他在美国画的一系列作品,他都非常重视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表达这种和谐美成为他的艺术目标之一。在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一方面自然对人生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人生活的背景和舞台;另一方面,人被置于自然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妙合自然,浑然一体。从当代审美的角度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理解自然与人统一的文化意义,这是极富意味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的主题。陈孟昕对空间、环境和绿色生命有着超常的热爱和渴望,他在植物的季变中捕捉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绿色被陈孟昕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寻求它的细微变化,在单纯之中求丰富。在陈孟昕的作品中,树木、山坡、草木花卉,画面可谓新绿丝丝,春意满天,各种植物的宽大叶子与细密枝条的穿插,成为画中不可缺少的形式组成因素,同时陈孟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其特长,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片奇花异草中,置于一个人物和几个人物,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生机,艺术境界顿生。观看他的作品,真有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所云“纎穠”的风格特征,所谓“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有美人”。陈孟昕作品中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碧桃满树,风月水滨,柳荫路曲,惠风和畅的艺术境界,亦让观众流连忘返,置身画中。

  陈孟昕的作品,一扫工笔人物画的甜俗之风,在工笔人物画中如何运用新的审美观念来表现民族文化风尚和当代人的生活方面作出了可爱的探讨,其作品表现出和平时期人民的欢愉心态和勤劳善良的品质以及追求宁静和睦生活的理想图景。陈孟昕的作品既不虚张声势,搞浮夸式的宏观与英雄主调,也不迎合世俗,搞矫揉造作式的媚态艳形,而是从民族土壤中挖掘富有文化涵养和充满生命力的民间生活题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拓展,从某一个方面探索出一条可取的新的路径。

  日本当代美学家竹内敏雄在其《艺术理论》中指出:“可以把艺术规定为创作具有审美价值东西的技术,即美的艺术。”要创造出一个艺术作品,必须具备足以巧妙地克服创作中困难的技能,且能在创作中发挥这种技能。只有对艺术家的创作技法进行技术哲学(创作学)的考察,才能够纠正美学艺术观中审美主义的片面性。中国画的创作,诸如皴擦点染,十八描法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技法程式,要推动中国画的发展,除了在审美观念、艺术思想及题材意境上进行新的突破外,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探求种种新的技法表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中国画的改良,一方面我们要从艺术哲学上来研究;另一方面也要从技术哲学上来思考,而对技术哲学的忽视,恰恰是中国画改革中的一个问题。陈孟昕在其中国画的创作中比较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两方面,他除了重视作品的文化涵义和审美观念的表现外,特别重视制作技术和对材料的探讨。

  在色彩运用上,他在西方曾认真参观了不少博物馆,观看揣摩古代和现代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影响。他尝试着用传统的方法画出具有现代感觉的色彩,采用国画颜色亦运用传统分染的方法,底色用植物色的暖色,上面再分染石色的冷色,造成色彩单纯而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汲水原上》、《四月桑田》以红色作底调,再分染石绿、石青,给人以温暖惬意、生机勃发之感,《思君如满月》、《春夜气暖》采用红、绿、蓝等色彩对比,表现抬头观月、低头思君的缠绵雅致的古典诗词之隽永境界。近几年陈孟昕十分讲究创作过程和制作效果。如《一方水土》,用沥粉、乳胶与色的调和做底,然后运用水撞色将其淹掉,再根据画面明暗程度用砂纸打擦,最后用分染法将主要位置给以强调,他在程序与材料上新的尝试,探讨了一种新语言梯式,丰富了中国画创作的语言系统。在画面构图上,陈孟昕认为“繁就繁到家、简就简到位”,这样可以加强视觉效果和表现力。他的作品是以繁取胜、疏密相间,用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记》所谈“六要”来看,其中之一的“细巧求力”,很适合陈孟昕的这种细密而清隽的风格特点。他的作品构图布置较满,有方形构图和圆形构图两种,虽繁不乱,线条清晰、色彩单纯、带有装饰意味,形式感强。从他作品的构图、用色、技术制作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他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

  总之,陈孟昕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从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到技术制作和形式语言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探讨,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从一个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作品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样式,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位。我们相信,陈孟昕将沿着自己的艺术之路,向着革新中国画的艺术目标在世纪之交和21世纪作出新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