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对民间美术影响的新思考一一首届杭州国际剪纸艺术论坛发言稿

王伯敏  发表时间:2016-12-26

摘要:在历史上,我国以农立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向以农业为基础。农耕文化,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生发起来,并对民间美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对民间美术影响的新思考

一一首届杭州国际剪纸艺术论坛发言稿

王伯敏


        2006年首届杭州国际剪纸艺术节,是一个促进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盛会,我荣幸地参加了这个盛会,非常高兴。在座诸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专家,我是对剪纸艺术敲敲边鼓的。现在承主席点名发言,讲一个问题,不当处,请大家指正。

        在历史上,我国以农立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向以农业为基础。农耕文化,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生发起来,并对民间美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石器时代,当农与渔、猎生产同步时,由于农对生活起稳定作用较大,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生活中,逐渐向农耕方面倾斜,从游牧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这种过渡,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具有历史性的社会变革”。使人类从原始群居,进而到氏族,又从部落进而到“国”的成立。范文澜在“论商代制度”时说:“国家组织,商代确已成立。甲骨文‘国’字写作‘或’,但还没有加上一个‘口’,因为那时荒地宽阔,可以任人随意开发,不需要什么疆界。”其实,“疆界”是个大范围,当人们有了定居生活时,还有它的小范围。孟子提出“井田”之说,说一方里得九百亩,划成井字形状,又有公田、私田等等的区分,反正在大小范围内,耕种者是农民,只有农民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田地耕种起来。农民最辛苦也最穷,但在农业方面,也只是农民最有知识,最有实践经验,古代农民没有什么地位,但在农业方面,他们知道自尊自重。有一则故事可以说明:孔子到楚国去,他的学生子路迟走一步,路上遇见一老者在田间,子路问,你看到我的老师没有?老者说,身体不劳动,五谷不分,谁是你的老师,于是把身子一转,只顾自己耕田而不理子路,子路感到没趣。

        当农耕生产成为群居生活中的主要成份时,群体的领导者也“入地躬耕”。《论语·宪问》提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史记》还提到周人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共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之始,自此始”。足见农耕与部族的兴衰有紧密相关。毋容置疑,有了社会性的农耕,便有了“农耕文化”。《史记》说“同道之兴自此始”,这个“道”,就包含着“文化”,包含着“农耕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要义,一向被认为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中。这些记载,确实内容丰富,文体具备,涉及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战争、典章制度,以至科技等。这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应该看到另一方面,近代田野考古大量发掘出来的远古的许多实物,如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等,都有着我们祖先在新石器时期在这些地区辛勤耕作、繁衍生息的时代痕迹。而且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由于当时尚无文字,这些“痕迹”,就不是汗牛充栋的古籍所能记载。

       “农耕文化”这一概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最初出现,见于较早的文献,如在 《易经》中提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后来的“疏”注出“龙寓阳气”,又说:“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把“文章而有光明”与田间生产联系起来,显然是“农耕文化”意识的较先透露。就文化的源流而论,我国最早出现的是原始文化,被通称为史前文化。

       原始文化在历史上的时间比较长。石器时代的文化,都属原始文化,早在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丁村人、马坝人及旧石器晚期的河套人、山顶洞人、柳江人等文化,都是原始文化。到了新石器时代,至少是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屈岭岭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等,无不属于原始文化。当历史进入夏及商周,原始文化进步了,逐渐提高并分化。分化是进步的现象,分为两个流向,有两个较明显的支流:一个支流,即传统意义上常说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包容性大,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条件优越,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都显得比较充裕。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大,有相当长的岁月,儒家的思想、学说左右着社会。儒家文化,除用文字、经典推行外,还靠权力推行。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出现,生气盎然,在文化创造上,确实贡献很大。魏晋南北朝之时,儒学、玄学、佛掌、道学,在社会上各自宣传,尽管相互冲突,却又相互示例。这个流向的文化,又有“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之称。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影响涉及全国,并关系到方方面面,我们通常说的:“文化艺术”,这个“文化”,泛指传统的民族文化,为我国多民族的共同创造。其历史进程,至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在文化艺术史的研究与论述上,无不密切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它所密切关注的文化,即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

        另一个流向,即通俗文化,以劳动生产为基础,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就“农耕文化”着重阐述。

        这里说的“农耕文化”,作为概念,有两个层次。一是我国因以农耕文明为自然经济基本特点和基础,其文化统属于农耕文化;二是本文说的“农耕文化”即“民间文化”。之所以称“农耕文化”,在于更能体现其实质与意义。农耕文化与传统意义上说的民族文化并不对立,但可以并称,只不过“农耕文化”在民间,属于社会下层,为通俗文化。

       农耕生产在繁衍生息之时,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习俗和审美情趣。他们的艺术创造,当进入夏、商周时期被目之为民间性质的艺术,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歌曲、美术等,属于非物质文化。农耕文化,只就农耕这一广大地区传播而产生影响,有些被传统的民族文化所吸收并提高。当与儒家文化相比较,竟被不恰当地认为“没有文化”(主要指不识字),以致出现被社会轻视的现象。民间美术在历史上产生“有用而不为贵”的情况,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农耕文化在农耕大众自发性地进行传播时,主要的手段是靠口头表达与口头传承,以至是靠记忆。农耕文化的口头传承,内容非常丰富,农业方面的直接知识不必说,以至如天记录、太阳、慧星、日月食的记载,最初都还是在广大农耕者的脑子中保存着。此外如方术医药、土木建筑等,古籍中的不少记载,均来自农耕文化的口头传承。商周以及汉唐、宋、元、明时的农谚、俗语及近年出版的《俗语典》、‘俗语五千条》等,便是“口头传承”流传下来的直接或间接记录。明清民间画工流传的口诀,便是“口头文化”的一种反映。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先后召开一系列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抢救、保护“人类口头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所说的“人类口头”,指的就是人类口头的文化艺术。至2005年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宣布了国际上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单。在我国,文化部开展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现在已提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501项推荐名单,其中第七类,内有九项是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

       受农耕文化孕育的,就艺术创造来说,面广而且内容丰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工艺、玉工艺,以至刻凿于岩画,还有那种七音孔、八音孔的骨笛等等,都可以说具有农耕文化的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它在民间产生的影响,确实大得很,但是并不显,所以在古籍记载中明确记载的只能是罕见。当然,农耕文化,本身有它的局限性,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早有人指出:如果把“农耕文化”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作个比较,经典文化被看作“精英文化”,“社会上层文化”。而“农耕文化”或“游牧文化”为民间通俗文化。还有人认为,近代(1840年后)以来,中国社会受西方文明影响,发生变化甚至是转型,我国的经济基础,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文明,有一部分逐渐代替了农耕文明。但是,农耕文化在广大的民间(农村),有相当的部份,还不可能一下子被其他文化所取代。在思想领域,农耕文化还是根深蒂固的,民间民俗意识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从农耕文化的传统中流传下来。又譬如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在古代,它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对自然的崇拜,对生殖祖宗的崇拜以至对图腾的崇拜,几千年连绵不断。诚然,农耕文化是基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发展,反过来又对农耕文化的提高起影响作用。我国向有“农耕”、“笔耕”之称,毫无疑问,“笔耕”从“农耕”而来。又在民间,向有“渔、樵、耕、读”四者并称,把“读”凑在一超,足以透露农耕之有文化,自无待言。

       农耕文化,开始早,流传长,传播广,不过其影响在民间,有局限性,似乎忽隐忽现,是潜在,不是显。近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仅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中,提到“农业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时,才提到“农业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含”,从而对“农耕文化”作出理论性的探讨。在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交汇”中的第一节,才明确地提出了“中原农耕文化”,但也说明学术界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已有了一定重视对于美术史的研究,尤其对于民间美术的探讨,怎么也离不开对农耕文化在这一领域影响的事实。近百年来的美术史研究,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引起注意,更谈不上重视。半个世纪来,就我个人接触而言,我的专业是美术史研究,然而在梳理其史实,直至汇编民间美术史料时,就没有注意到受“农耕文化”这一影响的事实。我著<中国绘画通史》,没有只字提到“农耕文化”,我主持《中国美术通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的编写,没有提到“农耕文化”。我著《中国民间美术》,只提到过民间美术不是“书本文化”,就没有捉到“农耕文化”。

        在我编写“剪纸史”的期间,特别关注近几年学术界提出的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论。我冷静下来翻阅了一些图书及报刊上的有关文章。国务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其中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特意作了解释。对此,我也认真的读。在近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使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到那些作品属“非物质”,亦即“无形文化”。在学习期间,我是个小学生。作了一系列的追问,有的发问,自己也感到幼稚可笑。这只能笑自己的知识浅薄。“拙因知事少,老悔读书迟”。事实就是如此,当在学习时联想比较多,这些联想,其实就在寻找有关的答案。我想到通常对民间剪纸的评论,认为这种艺术“植根于农耕本土”。于是自己问自己,这个“农耕本土,总不能是自然属性的“本土”,这个“本土”的养料是什么?追问到这里,才得到一点启发。因此悟出了这个“本土”必具“某种文化的养料”。当这个“某种文化”的意识在我的脑子中盘桓时,我就不期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这就是农耕文化”。从这一学术逻辑的诱导帮助我逐渐地认识到“农耕文化”作为一种史学观念,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对民间美术(剪纸)史的判断上,于是在我的《中国民间剪纸史》的小册子中,就作出了“农耕文化孕育了民间剪纸”,“农耕文明润饰了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等有关这些论说的探讨。我把新疆吐鲁番阿斯那墓出土的1500年前的北朝剪纸,放在有“农耕文化”影响这一历史阶段来。

        最近,江西美术出版社将出版一部《中国画艺术专业史》,要我写序,这篇序文中,我就提到了“我国历史上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农耕文化孕育着民间美术,农耕文明给民间美术以熏陶。”并提出在中国画史的研究范围内,同样需要注意历史上受农耕文化影响的某种迹象。我还提出我们对美术中的研究,能否把对汉儒“经典”之外的农耕文化加以重枧。讨论,这种讨论,顺理成章,不只在说得通,似乎觉得非这样论述不可,因为在历史上,许多强烈反映民俗思想的美术品,看来不一定全都是受传统的汉儒文化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思考、探索、再思考、再探索,对于“农耕文化”的认识,我请教了多位史论家,也与多位美术史论家作了讨论.因此,加强了我的信念,认为在我国美术史的研究上,应该把“农耕文化”这一学术观点明确地提出来,更需要去检阅这一客观存在所遗留下来的许多迹象,更多地见于民间美术,并将它作为美术学的一个专题,还可以成立个案予以研究,与近年提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结合起来讨论。

        以上谈的问题很不成熟,请在座诸位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