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青花: 瓷器拍场 “头把交椅”

梅松松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05-30

摘要:近几年来永宣青花一直是拍场瓷杂专场的价格领跑者, 也是当之无愧的明清青花收藏的 “宠儿” 。 在 2016 春拍第二阶段即将来临之际, 《中国美术报》 邀请业界人士就永宣青花独有的工艺、 历史文化价值做一简单的介绍。

      2016 年 4 月, 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花卉锦文如意耳扁壶以 1.1052 亿港元 (约合人民币 9273 万元) 的价格成交, 创造了明永宣青花拍卖的又一亿元 “天价” 。 同场另一件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也以 9932 万港元成交。 历来为藏家所看重的永宣青花, 在丙申春日给国内收藏界和艺市带来又一惊喜。 此次 “天价” 并非先例, 2011 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以1.6866亿港元的成交额保持着永乐青花拍卖的亿元纪录。 2016年5月, 香港佳士得特别推出 “三十周年志庆拍卖——世纪珍藏” 专场。 在该专场中,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最受瞩目, 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专家连怀恩表示: “此罐从形制、 体量、 纹饰、 完整度来看, 相似器物目前全球仅现三件, 被认为是 ‘20 年拍场出现的最好瓷器’ 。 此件云龙纹大罐一直被一个法裔瑞士家族在 1997 收藏至今, 此次是其首次出现在拍场。 ” 据了解, 云龙纹大罐估价 6000 万港币至8000 万港币, 业内人士认为, 该拍品有望打破 2005 年伦敦佳士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1400 万英镑 ( 约合人民币 2.3 亿元 ) 的中国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近几年来永宣青花一直是拍场瓷杂专场的价格领跑者, 也是当之无愧的明清青花收藏的 “宠儿” 。 在 2016 春拍第二阶段即将来临之际, 《中国美术报》 邀请业界人士就永宣青花独有的工艺、 历史文化价值做一简单的介绍。

图片 1.jpg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文如意耳扁壶

2016 年香港苏富比成交价 1.1052 亿元

      在中国陶瓷几千年的发展史中, 青花瓷无疑是一座里程碑。 创烧于唐代的釉下青花工艺,经宋入元而达到工艺上的成熟, 元末明初, 宫廷将青花瓷作为皇家用瓷, 特别是永乐、 宣德之际, 由于宫廷、 外交用瓷的日益增多, 青花瓷的烧制工艺在当时进入黄金时代, 后人称之为 “永宣青花” 。 明张应文 《清秘藏》 : “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 隐隐橘皮纹起, 冰裂鳝血纹者, 几与官、 汝窑敌。 即暗花者、 红花者、 青花者, 皆发古未有, 为一代绝品。 ” 清朱琰在 《陶说》 中评价道:“本朝窑器, 用白地青花, 间装五色, 为今古之冠。 如宣窑品最贵, 近日又重成窑。 ” 永宣青花从明清至今被广大藏家认为 “宝货” , 关键在于其用料考究、 工艺精湛以及所特有的文化意义。

      永宣青花之所以名重后世, 其用料成为决定其工艺成就的关键。 永宣青花所用之发色原料为进口钴料, 即 “苏麻离青” , 由郑和下西洋时从西亚带回。 明王世懋 《窥天外乘》 : “永乐、 宣德间内府烧造, 迄今为贵。 其时以棕眼、 甜白为常, 以苏麻离青为饰, 以鲜红为宝。 ” 苏麻离青后也被称为 “苏勃泥青” 或 “苏泥勃青” 。 与当时国产青料不同的是, 这种青料含铁量高, 含锰量低, 用其烧制的颜色呈现宝石蓝。 描绘中料之浓淡不均还会使得烧成后的青色发色不一, 较浅处呈天蓝色, 较浓处则显靛青色, 变化有度。 由于料中铁含量高, 涂绘后形成自然多变的铁锈结晶斑, 并微有凹凸起伏之感。 这种偶成的晕染积散、 浓淡变化使得青花的视觉艺术与中国水墨效果相类, 千变万化。 这种与传统水墨韵味意趣相近的瓷上绘画, 与元明以来发展着的文人画传统颇为契合, 是永宣青花为当时乃至后世文人、 藏家所珍爱的重要原因。

      永宣青花的品种及造型多样, 既有延续传统瓷器的器型如梅瓶、 玉壶春瓶、 碗、 盘、 洗等,又有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出现的特殊器型, 如无挡尊、 执壶、 藏草壶、 僧帽壶、 卧壶、 花浇、 水注、 军持、 扁腹绶带葫芦瓶、 天球瓶、 折沿洗、 大盘、 八角烛台等。 这些带有异域风格造型的青花, 占据了永宣青花的大部, 其器型多仿自西亚地区之金银铜器、 陶器、 玻璃器等, 是瓷器艺术中西合璧的典范。 这类青花也是近年拍场藏家竞相角逐的对象。 永宣青花瓷器中带有伊斯兰特色造型的瓷器的出现, 与永宣时期同南亚、 西亚等伊斯兰世界人们的交往、 商贸有关。 如最有代表性的永宣青花大盘的大量问世, 就是为满足西方穆斯林地区饮食习惯而制。 《瀛涯胜览》记有爪哇国人自认为其 “最喜中国青花瓷器” 。其他如军持、 执壶等则是穆斯林用于礼拜的净手器或饮水器。 诸如扁腹绶带葫芦瓶、 天球瓶等, 其造型更是直接仿自伊斯兰风格之金属器。

图片 1.jpg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永宣青花的纹饰丰富, 文人趣味浓厚。 其纹饰大体分为传统纹饰、 外来纹样、 中外交融纹样三类。 其中传统纹样多延续宋元以来陶瓷装饰的传统, 海水龙纹、 花卉、 果实、 鸟虫最为常见,如牡丹、 海棠、 荔枝、 缠枝莲、 团花等植物纹; 龙、凤、 瑞兽、 狮子、 海兽、 鸳鸯、 喜鹊等动物纹饰; 人物纹饰则多见仕女、 婴戏等。

      永宣青花的传统纹饰, 绘画生动、 饱满, 构图讲究, 韵味悠长。 许多画面的设计受前代及同期绘画趣味的影响较大, 如受花鸟画影响的鸟虫、 花卉纹饰, 其构图、 题材、 绘画效果等都受传统水墨画的影响, 有其神韵却又别开生面, 耐人玩味。 由于永宣时期所用青料有着易晕散的特性, 这便增加了人物绘画的工艺难度。 宣德青花上的人物绘画以仕女人物画为多, 如表现仕女的赏月图、 琴棋书画图、 对镜梳妆图等。 细腻的画面描绘、 丰富的题材, 为一代绝艺。 对此, 明沈德符在 《敝帚斋余谈》 中慨叹道: “宣窑不独款式端正, 色泽细润, 即其字画者亦皆精绝。 余见御用一茶盏, 乃画 ‘轻罗小扇扑流萤’ 者, 其人物毫发具备, 俨然一幅李思训画也。 ” 由此可窥永宣青花画艺之高。

      此外, 永宣青花瓷器上常绘有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异域纹饰, 如几何纹、 洋莲、 佛花、 胡人乐舞、 西番莲纹, 以及阿拉伯文字、 波斯文字等。 这其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西番莲纹,即 “回回花” , 其造型为团形的多叶莲花, 一般认为是从痕都斯坦 (今巴基斯坦北部、 阿富汗东部一带) 生产的玉质盘子上的番莲图移植而来。 西番莲纹饰是伊斯兰寺院中最重要的装饰花纹。另外, 几何纹饰如三角、 五角、 六角、 八角、 棱形、圆形、 多边形、 方形等也是装饰伊斯兰风格青花大器常见的纹饰构成。 除了纹饰选材为异域风物外, 其绘画的构图、 形式设计等也具有伊斯兰特色, 如满密的花纹、 同心圆环式的多层装饰等。 它们的出现极大丰富了永宣青花装饰的题材与手法, 确定了永宣青花纹饰的时代特色。

      永宣青花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制作工艺上, 还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上。 作为皇家用瓷, 彰显其工艺价值;作为外交用瓷, 彰显其政治价值; 作为商贸用瓷, 彰显其经济价值。正因此, 青花瓷成为永宣时期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大宗产品, 并源源不断进贡宫廷、 远销海外, 皇家的珍爱、 外交与商贸的需求, 使得青花瓷在永宣时期的正统地位得到牢固确立。 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因之高于同期其他工艺瓷品。 作为当时以开放胸襟面向世界的明朝政府, 以青花瓷作为推动外交、 商贸的中介, 成就的不仅仅是中西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友好关系, 更重要的是青花成为连接当时中国与南亚、 西亚、 北非地区文化、 艺术交流的纽带。 传播文化、 增进交流、推动友好, 这是 600 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的使命之一, 也是历久弥新的 “陶瓷之路” 的精神内核, 这也是其在今天艺术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价值增长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