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需寻求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

常乃青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08-31

摘要:798 的房租已涨至一天一平方米7元左右, 迫于运营成本飙升的巨大压力,以画廊为主的 专业艺术机构开始陆续退出。多数服务性商业 机构能够负担日趋上升的租金费用,数量日趋 增多,这虽然填补了部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离 去后所留下的空当,却造成798艺术区的“艺术 含量”逐年降低。

图片 1.jpg

798 外资画廊的代表——尤伦斯艺术中心

      【编者按】艺术园区的创建是近几年来得到各地政府部门持续关注的产业发展方向,这无非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把戏。然而当一个个空洞的 艺术园区拔地而起,人们才慢慢发现诸如 798、大芬村等艺术品产业区的发展、壮大,是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而不仅是政府行为。况且,即使上述标志性的 艺术品产业区在今天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困局:经济飞速发展令它们迅速成长,但过快的膨胀也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北京798艺术区占地约30万平方米,其前 身是 1957 年 10 月正式投产的国营“718 联合 厂”。20世纪90年代末,因租金低廉,环境隐蔽 清净,陆续有艺术家将工作室迁入其中。随着其 知名度的提升,各类画廊陆续入驻园区。2014 年,艺术品市场发展放缓,798 艺术区的发展面 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很多人感叹它已成为一 座画着艺术脸谱的商业社区。但“聚散也由天注 定”,这种变化不仅随艺术市场的变化而生发, 也因为艺术家和开发商之间的天然壁障而显得 尤其明显。

成为了旅游点 赶走了艺术家

      截至 2014 年,798 艺术区共吸引游客 400 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 30%,长期的商业开 发和如织的游人,让今天的 798 与兴起之初的 面貌相去甚远。据不完全统计,现今 798 内共 有各类商业机构约 559 家,可分为综合性文化 机构(如设计公司、书店、艺术衍生品商店)、画 廊、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各类服务性商业机构 (如餐馆、饮品店、旅游纪念品商铺等)。综合性 文化机构数量最多,约为 195 家,服务性商业 机构的数量为 187 家,相比之下,园区内画廊 和艺术家工作室的数量却逐年减少。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在于 798 强大的商业吸引力,入驻 商户增多,房租不断上涨。因高房租问题所造 成的画廊与物业方的纠纷屡见不鲜,甚至致使 部分画廊被迫停业。 

      798 的房租已涨至一天一平方米7元左右, 迫于运营成本飙升的巨大压力,以画廊为主的 专业艺术机构开始陆续退出。多数服务性商业 机构能够负担日趋上升的租金费用,数量日趋 增多,这虽然填补了部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离 去后所留下的空当,却造成798艺术区的“艺术 含量”逐年降低。 

      画廊与艺术家工作室本应是798的主体和 核心,但现今其地位已日趋边缘化。20世纪90 年代初,艺术家工作室的不断入驻促成了 798 的兴起,艺术家工作室的数量在2007年达到59 家,为历史最高峰值。2015年,艺术家工作室的数量已缩减至17家,同比缩减71%。

图片 1.jpg

798 艺术区内的公共雕塑作品

艺术品消费有限 中小画廊生存难

      从画廊数量来看,从2003年的6家上涨到 2013 年的 172 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 2015 年 画廊数量为 171 家,回落至 2013 年的水平。据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 年,仅有 21% 的画廊 盈利,51%的画廊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28%的 画廊处于亏损状态。因运营实力的不足,大部分 画廊的营销出现滞缓。 

      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 标,决定着一级市场的状况。自2008年以后,当 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成交价不断走低,直接导致 画廊业的萧条。据调查,798 的部分画廊在 2015 年举办艺术展览的数量大大减少,当代艺术家 作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部分价格降至冰点却依 旧无人问津。来到 798 的人们似乎从不以消费 或收藏的心态购买艺术品,而游客更多的只是 看个热闹。 

实力较为薄弱的中、小型画廊颇为无奈地 选择代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挖掘新的市场增 长点,但此类艺术家的前期经营成本较高,运作 周期较长,成材率不稳定,再加上高昂租金对利 润空间的严重侵蚀,其生存状态可谓举步维艰。 

      相对于经营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内资画廊, 798 内经营规模较大的内资画廊(如长征空间)、 台资画廊(如索卡艺术空间)的营业额虽有所衰 减,但整体运营状况较为稳定,这得益于其较为 固定的高端藏家群体。大型外资画廊的生存状 况更为良好。据有关数据统计,佩斯北京画廊在 世界范围内的艺术销售额可达 4 亿美元,佩斯 北京每年的租金支出为 600 万元人民币,可见 其实力之雄厚。而外资画廊往往会与代理艺术 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策展模式较为成熟,更 为注重学术性宣传,从而提升展览档次,这也是 中小型画廊难以做到的。

798 需在商言商 争取共赢局面

      有人说,798 的过度商业化,早已使其成为政府文化形象或经济产值的附庸而存在,已经 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其实不然。 

      798是一个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区,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区位方面的先天优势, 自身蕴含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与国内其他地 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 来的艺术区相比,798 天生与众不同。探讨其存 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就应该结合实际, 从艺术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去考量。 

      “首先,艺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是艺术创 意,如何保留和发展文化创意才是园区的根本 任务;其次,随着商业体量的继续发展,旅游人 流进一步挤压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从业者,出现 了艺术创意产业园的空心化。”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赵力直言。798的运行轨迹应放置于市场 规律和艺术自律中进行综合审视,遵照市场规 律便能够获取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效益,艺术自 律则会阶段性地将目光短浅的伪艺术淘汰,将 真正的艺术引向它们应该去的地方。798有其 独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既然难以实现政 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共赢”,就不如使三方各 归其位。798完全可以借助其曾经的艺术积淀, 在当下商业化、产业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同 时,让实力较为薄弱且对艺术“纯洁性”较为执著的中、小型艺术机构、艺术家向条件更为适宜 的新兴艺术区转移,实力雄厚的大型艺术机构、 各类商业服务机构留在798,以此满足错位发展 的需要,艺术创作与艺术品营销在空间上相分 离,寻求更为适宜自身特性的生存环境,参考厦 门海沧、深圳观澜等新兴艺术区,以及大芬村一 类商业氛围浓郁的艺术品创作生产基地的运行 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注重维持和建构各类艺术 区的功能化和区层化的运营模式。 

      “艺术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聚落,是联系着艺术创作、创意、生产和文化消费 的重要平台。‘园区’二字有物理空间的意义, 而‘园’字又意指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化家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艺术产业园 区未来需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艺术生态的源与 流,即艺术创作的生产和社会文化供给之间如 何形成更加有机的联系,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如 何更多地保护、支持艺术创作与创新,为艺术 家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二是随着艺术产业园 区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园区如何依托城市发 展,根据城市的性格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是如何以艺术为引力,融合最尖端的科技, 使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体现时代的文 化语境和科技发展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