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张
  • 策展人贝娅特·海芬夏特在“基弗在中国”展览开幕式现场
  • 基弗作品《荒芜的风景》之一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开幕式上忙碌的媒体
图集

展览“基弗在中国” :我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美术报》对话策展人贝娅特·海芬夏特

殷铄  来源:中国美术报微信平台 发表时间:2016-11-21

摘要:2016年11月19日下午,展览“基弗在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这是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个展。然而,就在展览开幕前的11月17日晚,数家国际知名艺术媒体相继发表文章,登载了基弗本人对此次在中国展览的反对之声和撤展的要求。在短短几天之内,各种来自媒体的指责声就席卷了互联网。一时间,展览“基弗在中国”和主办方被迅速地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中国美术报》记者持续关注了这一焦点事件,并和展览策展人贝娅特·海芬夏特(Beate Reifenscheid)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中国美术报:首先恭贺“基弗在中国”展览的首站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如期开幕。我们了解到,就在展览开幕之前的两天内,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不小的争论浪潮。我想近来您一定承受了不少来自海内外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媒体的压力。那么作为策展人,对策展和布展的过程,您一定感触良多。请您对《中国美术报》的读者们谈一谈您的感受好吗?

贝娅特·海芬夏特:首先我觉得非常奇怪,早在2012年,我在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Ludwig Museum Koblenz)就策划展出了安塞姆·基弗的展览,期间没有收到任何来自艺术家方面的负面反应。事实上,我从25年前开始从事博物馆的工作。在当代艺术领域,我无疑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信誉良好的策展人。我和著名的路德维希收藏基金会,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路德维希基金会拥有巨大的博物馆联盟架构,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座博物馆隶属于或结盟于基金会。同时,我也是德国科布伦茨-兰道大学(Universitat Koblenz-Landau)的名誉教授,6年前即成为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德国分会(ICOM Germany)会员。在明年1月,我还将出任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德国分会的主席。诸如此类的头衔还有很多,但我也实在不想强调这些。但如今面临着来自诸多媒体的无端指责,我必须要说,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些重要的位置上负责,更不用说指责这场展览“专业性不足”的人。细细地想一想这些指责的来源就会得到有趣的答案:这不是艺术史学家或者专业博物馆业人士的声音。

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展现艺术家或博物馆最好的一面而努力着。对于艺术家的概念和想法,认真严谨的研究和细致的操作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别无他者。没有什么比对艺术家作品的尊重更加重要。

这种尊重难道不应该是艺术家和策展人双方的吗?

安塞姆·基弗是一位具有深刻哲思的伟大艺术家,策划布置他的展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够有机会去深入分析和展示他的思想、理论的思考、材料和符号的共同应用,这感觉很好。基弗的作品内涵根植于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这促成了萦绕在他作品中的鬼魅气氛。由于基弗作品极具独特魅力,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深深影响了其他的艺术家。策划这场展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要从若干角度展示他迄今的艺术创作,在中国观众首次有机会在国内欣赏到基弗作品的这一时刻,更需要建立并展示他完整的思想体系。为此,我特别地梳理并展示了基弗一些早期的作品和他创作历程中的一些关键的节点,如早期作品《荒芜的风景》(Unfertile Landscapes)、他对一些历史遗迹的兴趣(如幼发拉底河或阿勒山)、促使形成他自然观的书籍以及他常常提到的神话故事,然后随着他的心灵旅程和他对基督教和叙事传统的信仰,最终把理解基弗的视角带入了他最新一系列作品《我把整个印度握在手中》。

要理解基弗艺术中丰富且深刻的内涵,挑战在于能否细致地剖析他作品中的不同层次的意义。严谨的学术梳理和深入研究,对于中央美术学院、其他展览组织者和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还特别制作了可供观众扫描的二维码,以进一步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信息。此外,中央美术学院还会出版一本由专业的研究者撰写的画册。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我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以求观众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基弗在中国”展览计划将覆盖中国国内最为重要的美术院校,对此,我也深深的表示感激。



《中国美术报》:安塞姆·基弗是深深影响了欧洲和世界的艺术家,而在中国他同样影响了一代中国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很多在中国艺坛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基弗的影子。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呢?

贝娅特·海芬夏特:毫无疑问,所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都会对青年一代产生巨大的影响。你提到的这一现象事实上也很有代表性。重要的是青年艺术家们能够把这种影响转化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上,这也是艺术进步和文化交流实现的途径。然而和基弗同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去模仿而非创造,自然是十分危险的。无论对中国的青年艺术家还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说,对基弗创造性的解读和借鉴,都是理解当代性过程中的一大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