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在市场价格中的意义

张晓凌  发表时间:2016-11-21

摘要:学术性在市场价格中的意义

学术性在市场价格中的意义

张晓凌

 

       有些市场走红的画家并未得到什么学术的认可,而有些被学者们推崇的作品却受到市场的冷落,甚至被拒之门外。凡此种种,将艺术市场初级阶段特征表露无遗。

       一般说来,在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艺术品的价格是被多重因素决定的,如炒 作、造假、官僚捧场、画家的地位、社会知名度、虚假的拍卖等。最重要的,还有购买主体的修养、水准、价值观与动机。90 年代以来崛起的中国第一批收藏家大都是经济爆发而毫无艺术修养的大款,他们的 水准与趣味往往决定了市场的水准与趣味,这一点注定艺术市场充斥了大量的垃圾。今天,这批所谓的藏家如果检点一下自己的藏品,明智者恐怕会将其中的大部分送去打纸浆。

       学者们曾愤愤不平地指出艺术市场中价格和价值背离的现象。但是,他们太孩子气了,他们或许忘记了,早期的西方艺术市场也是如此,不然,就不会有印象派诸家、高更、凡高的穷困潦倒了。

       市场的本质是什么?是供求关系。“求”的主体是如此水准,那么,“供”的 货色也只能如此。

       不过,中国艺术市场的近几年的进展很大,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学术性在市场价格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一些购买主 体由早期的浑浑噩噩逐渐明白了学术性所具有的市场意义。

       价格和价值由早期的极端背离到两者趋于重合为一,乃是艺术市场走向的健 康、正常状态的必然。西方艺术市场100多 年的发育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莫奈的作品 19 世纪 70 年代仅能卖十几个法郎,而今已达上千万、几千万美元。升值多少倍,读者不妨自己去算算。谁能说学术性不能转化为金钱?

       黄宾虹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这位在 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史上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大师,在前几年的市场上还未受到公正的待遇,其特殊的学术贡献还未转化为市场价格。2003年,黄宾虹的价格突然大幅飙升,高者已达十几万一平尺。何故?一个重要原因是,众多藏家在学者的启发下,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位大师的学术地位以及由此将带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因而,藏家、市场都不可太急功近利, 在生产了过多的艺术垃圾后,市场最终还是 要以学术性作为自己本质性的价格尺度。一个毫无学术贡献的画家是不可能长期走红于市场的,而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和学术性价值的画家,也最终会成为市场的宠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