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罗斯菲尔德——用拟像演绎人类社会的荒诞剧

吕莎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03

摘要:尤里安·罗斯菲尔德,1965年生人,德国艺术家。

0DzbZG3om7.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Julian Rosefeldt)196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他曾先后在慕尼黑和巴塞罗那学习建筑学,1999年迁往柏林定居。2009年他受邀担任包豪斯魏玛学校媒体艺术客座教授,2011年起成为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教授。在个人创作之余,还与剧院总监托马斯·奥斯特迈耶一道为柏林邵宾纳剧院项目工作。至今,他创作了将近20部视频作品。

也许深受建筑学专业和当代德国影视剧务实派的双重影响,罗斯菲尔德很少追求纯粹视觉上的标新立异。乍看他的影片似乎带有某种平易近人的真实感,调得恰到好处的中性色彩,没有怪异音效的配音,普通的人物,平淡而真实。但再次回味,却能够看到其中无数堆叠的富饶细节,以及从真实中剥离开、被无限放大和夸张化的琐碎。

0DzbZGGonJ.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 《转换》 2004年 图片:艺术家

罗斯菲尔德影像的超真实感来源于刻意为之的陈词滥调,他复制了生活的真实,在作品中重构成一套超越真实的完整生态系统。他作品中的人物通常作为整体布景的一部分,或者群体像构图的点缀出现,绝少是占据舞台中心的主角。

罗斯菲尔德常在整部影片中从头到尾只采用全景,有时甚至全程远景拍摄,同时大量使用慢速平移镜头,影片多为双频至多频并列的循环视频。这使他的影像画面与众不同地冷静、平稳、疏离、空阔,似乎镜头后的拍摄者被完全剥离了“人”的特征和情感,只作为他者忠实地记录着,用拟像演绎出人类社会荒诞剧。

0DzbZGaCRF.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 《惊愕之人》

《避难所》


“在新媒体时代,艺术家自视为记者,拿着手持摄影机周游世界热点危险区,带着从全球猎取的图像凯旋而归,放在艺术展馆这样的安全港湾内展示,在这里他能得到将近99.9%参观者的赞同,‘白盒子’本身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过滤器,只接纳那些同等教育水平,同等收入水平和爱好相似的观众,因此他们的观点与艺术家自然而然一致,但他们本应从艺术中收获挑战的乐趣。”罗斯菲尔德曾这样阐述自己的作品《避难所》(Asylum)。

 《避难所》是对这种趋势的反抗,这部作品描绘了德国社会少数族裔群像。罗斯菲尔德共聘请了120位演员,用镜头共同打造出一个“世界剧场”(Theatrum Mundi)。作品从欧美主流群体的视角出发,把主流人群对少数族裔的成见重新构建成舞台上的文化符号盛宴,在反思主流人群认知泛化的同时,也批判了当代艺术中流行的“审美正确性”(Aesthetical Correctness)倾向。影片中,“邮递员”们(来自东欧)慢慢出现在空旷的大厅中,一叠叠地搬运报纸,他们的皮鞋拖沓在地板上发出单调刺耳的摩擦声,背后巨大的风洞不断吹走叠好的报纸,于是他们周而复始地重新整理、搬运;土耳其裔建筑工们机械地挪动象征建筑物的尖锥;东亚裔“厨师”们闲坐在废弃的动物园猴馆中无聊地把玩一次性筷子,把白色泡沫饭盒撕得粉碎;几个非裔演员穿梭在白色的仿古希腊雕像之间无所适从,倒卖金发碧眼的玩具洋娃娃,他们黝黑的皮肤、黑色夹克与代表典型白人审美标准的复制品雕像和玩具娃娃形成鲜明对比。所有人物面无表情、没有个性,行为既荒谬可笑又带着神圣的仪式感,结尾处所有族裔的演员们渐渐聚拢到一起,齐声吟唱,高亢优雅的和声如此突兀,似乎不该属于这个边缘化的群体,但这与其形象违和的高歌正是对固有成见最大的蔑视。

0DzbZGXapg.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 《避难所》 2001年 图片:艺术家

罗斯菲尔德把“审美正确性”与“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类比:“一些审美正确的艺术作品只满足于描绘,而不敢有进一步的新的尝试。”他认为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正确性”过于追求所谓真实感的纪录片式风格,只敢打破“政治正确性”的局限,却不敢越“审美正确性”雷池一步。但这种作品只会让观者进一步忽略少数族裔本身,而把他们符号化并放入这个违和的拟像舞台,则会将这些群体真正拉回观者的视线中心。

反成见、反主流,逆反却不激进,娓娓道来而不是振臂高呼,他的作品像是个拥有老人灵魂的热血少年,把常规生活中被忽略的元素从真实世界中解构化,重构于摄影棚中,用整个世界作为舞台,并人为制造违和感给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刺激与反思。


《我的家乡是一片阴暗、乌云密布之处》


2011年罗斯菲尔德应邀以家乡为主题进行创作,拍摄了题为《我的家乡是一片阴暗、乌云密布之处》(My Home is A Dark and Cloud-hung Land)的四频影片。德国的自然与工业、诗意和冷酷、自我矛盾和极端化的民族精神在罗斯菲尔德镜头下跃然而出。

开始着手策划后,他回忆起自己生长的故乡慕尼黑,在山上的祖母家中度过的年幼时光,黑森林与慕尼黑巴洛克式的建筑成为他永远的儿时回忆,在森林漫步中积累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同时,他也十分厌倦当地保守、缺乏宽容的民风。这种自童年起对故乡产生的矛盾情感使他开始思索什么是德国精神。

在这部作品中罗斯菲尔德把德国传说、格林童话等元素自然糅合到影片中,以海涅的诗《夜思》开头,伴随着诗意的朗读,影片进入时而癫狂时而平静的境界:朗读海涅诗歌的演讲人突然从剧院中拽出一把电锯发狂地挥舞着,又逐渐平静下来;伴随着舒曼《在异乡》的乐声,幕布被缓缓拉开,漫无边际的绿色呈现在眼前,黑森林是德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德国对森林的热爱超过其他一切国家,森林是巴洛克式的自然,也是秩序和控制的象征,千万个树木般的士兵在命令下前行,势不可挡,伴随烟雾机嘶嘶声老人站在山头,强迫症似地清扫大自然,孩子稚嫩的童音念出浪漫的德语诗句,又转而变为恶狠狠的诅咒,让人不寒而栗。 

0DzbZGx49R.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 《我的家乡是一片阴暗,乌云密布之处》 2014年 图片: ARNDT Berlin

最终一切都以影片中展示的拍摄幕后场景完结,观者如梦初醒。罗斯菲尔德毫不忌讳在作品中展示幕后场景,这甚至成了他作品的典型元素之一,曾反复出现在《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2006)、《深金》(Deep Gold,2013—2014)等影片中。摄影的布景也极为自然地成为作品布景(Mise en Scène)一部分。当被问到这种表现手法是否有“幻想破灭”的含义时,他否认了这种说法:“恰好相反,展现幕后这种行为是为幻想高唱赞歌。当我学习建筑时,曾做过舞台置景工作,我总认为幕布后的世界非常有启迪性,令人心醉!当突然拉开幕布,把幕后布景带入影片中时,我至今仍然能感受到同样的激情。” 


《宣言》


2016年2月,制作了两年之久、由凯特·布兰切特作为主角参演的装置视频《宣言》(Manifesto)在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首次亮相。无论是拍摄手段还是影片风格,这部作品都与以往典型的罗斯菲尔德作品的风格不同,而更贴近他2014年向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影片《黄金年代》致敬所拍摄的影片《深金》。

影片一改以往以纯粹图像音效为基调,用几乎没有对白的电影语言推动剧情发展的方式,罗斯菲尔德在《宣言》创作中以文字和语言为基础,并采用了更偏向叙事电影的拍摄方式。为此他筛选了西方20世纪初期直到世纪之交先锋艺术运动的宣言并整理出大约70条句子,最终编写总结出13条宣言。布兰切特一人分饰13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电视播音主持、流浪汉、经纪人……13个角色将对应的13条宣言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一部分她选择用歌声吟唱,一部分则用不同的口音朗读(苏格兰,美国和英国腔等)。她令人惊叹的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对不同角色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她能充分挖掘语言习惯特点,根据特点对宣言进行演绎。

0DzbZG6L42.jpeg

尤里安·罗斯菲尔德《宣言》 2014—2015年 图片:VG Bild-Kunst

“《宣言》这部作品向艺术家们撰写的宣言之美致以敬意。”罗斯菲尔德说。他同时认为大部分的艺术宣言是年轻一代在人生旅程上经历的特殊仪式,代表他们度过青春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住处,初入社会遭遇挫折后的怒吼。“上世纪初,艺术界还很小众,而着笔书写艺术宣言的人们属于小众当中的小众。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他们需要放声大吼。但如今的艺术界是全球联网的生意,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因此以宣言作为艺术发声媒介的方式在全球化艺术世界中就显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当被问及自己是否有最喜爱的宣言时,罗斯菲尔德提到美国艺术家雷布斯·伍兹:“‘我与自己的时间为敌’,但伍兹的宣言结束语是乐观而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将共同开始建设一个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