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 | 周韶华访谈录:水墨画需要经典

陈明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10-30

□   时间: 2017 年 10 月 19 日上午       10:00  10am, October 19, 2017.
□  地点:湖北武汉周韶华工作室          Zhou Shaohua's studio, Wuhan, Hubei.
□  采访人:陈明                                      by Chen Ming

————————————————————————————————————

meishubao/2017103011310076909.jpg

周韶华,中国画家、理论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 8 所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称号的“终身成就艺术家”。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1929 年 10 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1941 年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中荣获一等功。1950 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此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中国湖北。他于 1982 年创作的《黄河魂》是第一张被认为向现代转型的水墨画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周韶华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中国水墨画创新浪潮。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周韶华在世界各地举办了 80 余次个人画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

meishubao/2017103011335619515.jpg

周韶华先生接受 《中国美术报》 记者采访

《中国美术报》:作为新时期最具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一位水墨画大家,您如何看待艺术语言(技巧)和风格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画的墨与色之间的关系问题?


周韶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总体看,唐代及以前是非常重视色彩的,唐朝以后,文人画家开始轻视色彩。自此千年来,中国画始终是水墨占据主导地位,很长时间内都是排斥色彩的,色彩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短板,这些问题需要专门来论述。当然,在谈这些问题时,要拿出自己的看法,要有根有据,而且要在实践上做得到。作为一个画家,要非常严肃认真地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把这个短板解决,不仅要重视水墨,而且要高度重视色彩。


《中国美术报》:两者不可偏废。


周韶华: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每个元素都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是一种形式问题,也不是心血来潮的想象,都是有根有底的,包括你怎么突破,都得有自己的见解、分析,实验的那些东西都是有根有据的。中国画为什么那么重视神韵,重视“文以载道”的作用?如果从理论深层次来认识中国画的技巧,那么就会理解它很多的经典语言。要从这个价值观的高度来看这些问题。特别是新中国的中国画,经过很多挫折,在最近这几十年可以说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不够完美的地方,我们跟经典大师来进行比较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欠缺,还有很多的不周到。

meishubao/2017103013421618495.jpg

周韶华 狂澜交响曲 纸本水墨 125cm×248cm 19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报》:您说的欠缺是指技术方面的欠缺,还是说艺术观念、艺术理念方面的欠缺?


周韶华:技术实际上跟道是分不开的,道是技巧上升之后更高的层面,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技巧,要求它不仅是要炉火纯青,而且还要有艺术思想、艺术见解在里面。艺术技巧本身承载的不仅仅是技巧,而且还有艺、有韵、有道。作为一个画家来说,不仅要深刻地理解,还要深度地把握,关键在实践上自己要做得到。


《中国美术报》: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追求某种风格,您的艺术风格沉雄博大,大气磅礴,这个跟您的技巧是否相关?因为从您的技巧上可以看到您的风格,从您的风格中又可以体悟到您的技巧。您觉得风格跟技巧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周韶华:风格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东西,是经过很多东西磨砺出来的,是精炼出来的,简单地说是个技法问题,但还不仅仅是技法问题,应该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心目中所向往的艺术风格,还应该具有经典意义。我很多技巧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也经历过很多挫折,经过老师、同学的帮助,不断克服自己的短板,在学习和实践当中慢慢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早在华东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来又南下到中原大学学习,开始是在新闻系,后来是在美术系,时间都不长,但是收获很大。

meishubao/2017103013431350580.jpg

周韶华 巴山蜀水 纸本水墨 123cm×247cm 1998年

《中国美术报》:您什么时候开始水墨画创作的?


周韶华:水墨画的创作还是在 20 世纪 50年代以后,之前创作版画和水彩画,当时我的水彩画已经得到大家认可了。我就想,我们画的水彩画源自英国,我想吸收中国水墨的元素,把它变成中国的水彩画,这样就开始把水墨用到水彩画上,画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水墨画有很多文章可做,可以做得很大,逐渐就放弃了水彩画,改画水墨画,这基本上是 60 年代以后的事了。虽然之后不画水彩画了,但是水彩画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它的色彩感,它的水韵感,在我的画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和发扬。关于从艺术技巧上升到艺术风格,我提出一个“三面一体”结构论,就是客体、主体、本体的三面一体。主体主要是指创作者的主体精神,本体指的绘画本身,客体就是画家描绘的对象。


《中国美术报》:三面一体。您这个提法非常好。现在看到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他的风格好像很强烈,但是他的技巧感觉过于简单,就是您所说的“三面一体”不到位。


周韶华:我最近仔细阅读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他们的创作也非常宽泛,但是需要非常细致的东西的时候,有那种钢铁的质感,一点也不马虎,非常严格。但是大的东西仍然是放得开的,这也是三面一体的统一。到那个关键的时候,一点都不能含糊,必须是过硬的,该虚的虚,该实的实,实的时候你实不起来,你又没那个量感,就没那个分量,技巧就显简单了。

meishubao/201710301344084245.jpg

周韶华 汉唐雄魂系列之九 纸本水墨 250cm×144cm 2004年

《中国美术报》:在对待传统与当代创作的关系上,您在 80 年代提出“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的学说,影响巨大,那么,很多人关心,就当下艺术创作而言,您对此学说还有什么补充和修正的吗?


周韶华:我觉得现在对这个说法应该有一些补充,比方说讲传统,我们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是继往开来,这是一个大传统,但是历史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短板,也有优势,这个里头应该互相有所补充,不应该把这一个东西完全绝对化,强化一种东西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东西你该细化还要细化,所以我现在对传统文化首先自己要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以前有点冲撞,现在仔细想一想,传统当中很多经典的东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对这个东西应该倍加爱护,细心呵护,发扬光大,不应该采取一种简单化的态度,不要把一个东西完全绝对化。再比方说,我虽然说“隔代遗传”,好像对元明清的东西有点忽略,实际上,元明清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非常了不起,很值得我们去琢磨。像晚清时期的虚谷,一拳打破古今,很了不起,我特别喜欢。


《中国美术报》:您当年说的“横向移植”,是专指将西方文化艺术移植到中国吗,还是说也包括将现代绘画方法移植到传统中来呢?


周韶华:这个“横向移植”主要指的中西融合,“隔代遗传”,主要指的还是对待传统的态度,要古今贯通。必须注意,传统既要保留它的精神,同时不要把它简单化,有好多东西,不要把它弱化了。


《中国美术报》:现在国画界还是有人坚持,说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应该吸收外来的,比如西方的绘画,不应该受它们的影响,您对此有何看法?


周韶华:作为一个艺术大国的艺术家,我们应该心胸非常宽广,宽容度要大,不能只承认这一家不承认那一家,凡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采取一种包容态度,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对我们艺术的进步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要给自己设那么多的门槛。

meishubao/2017103013453694578.jpg

周韶华 古往今来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 123cm×123cm 2004年

《中国美术报》:有人认为,当代水墨画已进入多元化的格局中,但跟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在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都有衰退的迹象,您是否认可这一看法?请您谈谈当代水墨画创作的现状和问题。


周韶华:多元化并不错,但我认为有时候是碎片化了。


《中国美术报》:碎片化了,您这个提法挺新的。


周韶华:我觉得讲这个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它的经典精神,应该强调艺术的价值观。现在一些理论,讲审美也好,讲多元化也好,非常简单化,或者非常碎片化,这样的东西是经不起检验的,是经不起理论分析的。有些只是一个空洞概念,它的含义是什么?不清楚。我觉得艺术进入到一种深度发展的时候,应该讲价值观,应该讲它的经典意义。我认为,要想多元化,应该从根源上挖掘。比如书法的问题。都去学“二王”,认为他是最高经典了,这是没错的。但是只要我们往前看,秦汉之前,金文、甲骨文、陶文,它们给我们提供的审美,欣赏的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呢?如果书法展览都以“二王”为标本,我会认为,他们已经再也找不出新的“文章”了。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对艺术来说是一个退步,而不是一个进
步,也谈不上多元化。


《中国美术报》:您向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家画院捐赠了不少精品力作,您捐赠的初衷是什么?此后您还有捐赠计划和打算吗?     


周韶华:过去我捐赠了不少作品,很多是代表性的大作品。我捐赠作品是希望能够给国家留一些我的艺术品,但目前看,这样的捐赠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捐赠品缺乏展示和研究的机会,很多作品被束之高阁,长期得不到展示,更没有研究了。当然,这需要文化责任心和文化担当。所以我想,以后的捐赠和研究一定要统一起来,有了真正的研究,历史的经典才能真正传下去,不然的话就会失传。

meishubao/2017103013462670242.jpg

周韶华 瓜州秋晚 纸本水墨 67.5cm×68cm 2010年

《中国美术报》:最近,中国国家画院成立了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您向国家画院捐赠了 100多件作品。成立研究所之后,可以做一些研究,做一些展览,这样的话,您的捐赠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周韶华:如果能够有文化责任心,能够得到展示和研究,我们来捐献,那个精神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个事当作国家的事,同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来保证捐赠的合理性,这样就好了。


《中国美术报》:您最近有何大的创作计划和著作出版计划?


周韶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想继续研究意象美学的东西,同时花时间去研究中国的文化经典,吃透,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谈中国水墨艺术,水墨艺术的含金量是非常大的,大有文章可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