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的死亡:遗失的王朝烙印

石皓 / 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5-28

摘要: 黑水城,位于今天甘肃省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因俄国人科兹洛夫于1908年在其处发掘出大量以西夏文物和文献为主的文明遗存而瞩目于世。

meishubao/2018052811524864959.jpg

黑水城


黑水城的死亡:遗失的王朝烙印

王长森


黑水城,位于今天甘肃省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因俄国人科兹洛夫于1908年在其处发掘出大量以西夏文物和文献为主的文明遗存而瞩目于世。

作为沙漠绿洲,它的存在严重依赖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它的盛衰也就取决于黑河的盛衰。而黑河的盛衰则取决于祁连山的雪水,祁连山的雪水则取决于大自然的气候。

中国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距今5000~3000年,黄河流域的年均温较今约高2℃,冬季温度则高3~5℃,相当于今长江流域。距今3000年至今,温度波动明显。周期约400~800年,年均温振幅约1~2℃,与历史事实基本相符。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演变来看,5000年来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弱,而寒冷时期则越来越长,强度也逐步增大。而这种变幅高纬度地带又大于低纬度地带。

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从3000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现代,而其间又穿插有若干次以世纪为期的气温回升和复降。

三四千年来,中国气候发生数次寒暖交替变迁的时期:第一,从公元前10世纪起的西周早期,约有一二百年气温有所下降。约至公元前8~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气候又趋缓和。这种温暖气候大致持续到公元前2~前1世纪。第二,从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起,寒冷空气开始侵袭黄河流域。到公元8~9世纪时黄河流域一度转暖。第三,10~12世纪中国气候加剧转寒。至13世纪中又有一段时期回缓。但这一回缓时期为时很短,14世纪开始中国气候又转入严寒。14~19世纪末,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即所谓小冰期。就中国而言,特别是15世纪以来,气候加剧转寒,至17世纪下半叶达到顶峰。19世纪末气温又开始稍有转暖。

5000年来旱涝状况与气候暖冷交替基本一致。有人将中国东南部地区近2000年来旱涝记载进行分析,以公元1000年为分界线,前期干旱时间短,湿润时间长,而后期则相反。而近500年来旱灾又多于水灾,以南涝北旱为常见。其中16、17世纪旱灾多于涝灾,18、19世纪涝灾多于旱灾,20世纪以来旱灾又明显多于涝灾,说明15世纪下半叶~17世纪末为干旱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是湿润阶段,而20世纪末又进入干旱时期,且干旱发生频次北方高于南方。

1372年明军攻占了黑水城。不久,黑水城的居民离开了这座城市,于是它被取销了建制,此后再无任何有关黑水城的消息。黑水城也逐渐地破败荒废,流沙遮盖了它的废墟。

我们可以看到,黑水城的最终消逝恰在“14世纪开始中国气候又转入严寒。14~19世纪末,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即所谓小冰期。就中国而言,特别是15世纪以来,气候加剧转寒,至17世纪下半叶达到顶峰”。

这种气候必然带来“5000年来旱涝状况与气候暖冷交替基本一致”。

受此影响,祁连山的降水量应该减少,并因寒冷而解冻缓慢。再加上当地降水量仅为3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706毫米。于是黑河到达黑水城附近时可能断流或已不敷日常需求。在如此寒冷干旱的条件下,大量天然植被死亡,沙漠蔓延,居民被迫外迁。

meishubao/2018052811573587237.jpg

黑水城地图

西夏建国后,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到西夏鼎盛时期,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meishubao/2018052812011364199.jpg

黑水城文物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

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元朝在这里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

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先后屯田近万亩。

元朝时期的黑水城,不仅是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繁荣城市,而且还是当时“北走岭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

元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来的黑水城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了扩建改造。扩建后的黑水城,东西宽450米,南北长380米,是原来城市面积的3倍。扩建后的城市,不仅增加了城区面积,而且加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当时的黑水城,城墙高达10米,城内有登城马道7条,设有宽约6米的东、西城门两座,并在城门外加筑了瓮城。在四面城墙的外侧还修筑了马面、角台等御敌建筑。

meishubao/201805281204182326.jpg

《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刻本残页

在当时的城区内,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区域和百姓、官员、兵卒的住宅区;有直通城门的东、西大街和南北街巷组成的整齐街道。街道两侧,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馆、酒店、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作坊等。并有马市、柴市及交换农牧产品的互市场所。黑水城,不仅城内十分繁荣,而且在城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区和繁华热闹的街市。当时,居住在黑水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之多。

人类总是沾沾自喜于自身的这种辉煌,殊不知这样的辉煌岂是一个小小的绿洲所能承受的。在经过几百年的孜孜汲取和战争的破坏之后,土地盐碱化、地下水资源枯竭和天然植被的大规模毁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沙漠蔓延日益加剧。但从大气候上来说,黑水城的命运早已注定。人类的这个小气候只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于黑水城的战略地位,明军最终将其放弃的最好解释只能是水源的严重不足。有一种说法是,明军在攻占黑水城时曾将黑河截断,致使黑河改道而城池衰落。

我们说黑河既然能人为截断,也就能人为恢复。根椐明军攻城时此地尚能支持相当数量的军队集结,足可说明此时的地下水还有一定的存量,尤其是黑河还有一定的流量。估计随后河道就被恢复了。

随着气候的持续转寒转干,再加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农牧业的凋敝以及由此而萧条的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产品交易,大约于1350年前后,此地已蜕变得难以谋生,人口逐渐流散。这种资金、人力不足的情况又反过来影响了黑水城的建设。总之,黑水城已加速了它的死亡。随着其价值、地位的丧失,明朝政府也逐渐失去了对它继续投入的兴趣。

meishubao/2018052812052875951.jpg

金刚亥母

meishubao/2018052812055573272.jpg

金刚触地印释迦牟尼佛

meishubao/2018052812062987474.jpg

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坛城

meishubao/2018052812070112745.jpg

文殊菩萨

meishubao/2018052812072931639.jpg

药师佛唐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