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之旅”——从T.S.艾略特的“荒原”望去|英国特纳当代美术馆

阿弥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4-06

“在马盖特的沙滩上。

我能联结起

虚空和虚空。”

——T.S.艾略特,《荒原》

meishubao/2018040615445995406.jpg

T.S. 艾略特

1921年,在身体衰弱、精神崩溃的情况下,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短暂地停止了自己在伦敦莱斯银行的工作,坐上了前往马盖特(Margate)的火车,进行为期三周的休养。在马盖特沙滩上一个旅馆的凉亭里,看着沙滩上嬉闹的儿童和进行恢复训练的受伤的士兵(一战的战火刚刚熄灭不久),他写下《荒原》(The Waste Land)的第一行诗句。

meishubao/2018040615455558644.jpg

塞西尔•柯林斯,《追问》,1938,© Tate, London 2017

这就是艾略特的复调式著作,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歌”的《荒原》产生的背景。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事件跳跃性的叙述和描绘,表达了对战后欧洲文明的绝望,对庸俗空虚的欲望的嘲讽以及对人生毫无意义的笃信。而马盖特的特纳当代美术馆(Turner Contemporary)的新展“《荒原》之旅,就是对本诗进行的视觉回应。

meishubao/2018040615482719812.jpg

面对马盖特海滩的凉亭 Image: Thanet District Council

本次展览共展出60多位艺术家的100多幅作品,包括绘画、摄影、工艺品和电影等。除了与诗歌同期创作的作品之外,也包含一部分当代作品。而其目的在于“探索从前和当下的艺术如何使我们对诗歌中不同的声音、事物、人物和地点进行反思”。

meishubao/2018040615595253269.jpg

约翰·纳什,《海滩》,1923

展览中的一些作品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饥饿》,表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母亲,因无法分泌奶水喂养自己的孩子而抱头痛哭的场景。战争让人民的生活满目疮痍,这不禁让人想到德拉克罗瓦《希奥岛的屠杀》中出现的一幕:画中的母亲早已被折磨致死,而不知情的婴儿还在母亲的身上寻找着干涸的乳房。

meishubao/201804061548584006.jpg

卡特·珂勒惠支,《饥饿》,1923

又比如,亨利·摩尔笔下在战争中逃难的人们。在硝烟弥漫的道路上,一群如同木乃伊一样的人们面无表情地行进着。他们在向前走,但他们却没有远方。

meishubao/2018040615500622110.jpg

亨利·摩尔,《入睡者的队伍》,1941

有些作品则呼应着《荒原》所描绘的内容。比如,展览中出现了保拉·雷戈(Paula Rego)的《堕胎》系列——表现了一些女性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扼杀腹中婴儿时的痛苦场景。这让人想起诗中第二节出现的情节:酒吧女侍的未婚夫在前线参军,耐不住寂寞的她和人私通,因多次怀孕,不得不服用一些低劣的打胎药。多次流产的她,早已没有了真实年龄的靓丽。

meishubao/2018040615513417040.jpg

保拉·雷戈,《堕胎》系列之一,1998

又比如,爱德华·霍珀的《夜晚的窗户》描绘的窥探式的公寓窗外场景:一个独居的速记员,下班后脱下工装,换上舒适的家居服。这幅画传递出的情绪,和其名作《夜莺》如出一辙——冰冷的、致命的孤独,无处不在。艾略特的诗中也出现一位速记员。她和一个公司职员在短暂的欢爱之后,彼此又回到了孤独的世界里:“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她的头脑让一个半成形的思想经过:‘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

meishubao/2018040615525621992.jpg

爱德华·霍珀,《夜晚的窗户》,1928

另有一些作品表现了艾略特在创作诗歌时的自然环境。美国艺术家李·米勒(Lee Miller)的摄影作品既让人想到作品的名称《荒原》,又让人想起艾略特在创作时面对的灰色海滩;约翰·斯德扎克尔(John Stezaker)的摄影拼贴展现的是一张被掩盖的人像和一片被剪切的海滩;而约翰·纳什(John Nash)笔下空无一人的清冷《海滩》,又似乎与艾略特创作时的心境更贴切了。

meishubao/2018040615564388276.jpg

李·米勒,《Portrait of Space, Al Bulwayeb, near Siwa, Egypt》,1937

meishubao/2018040616010262739.jpg

约翰·斯德扎克尔,《Mask CCV》, 2016

展览中还出现了两幅艾略特的油画肖像作品。一幅为帕特里克·赫伦(Patrick Heron)所作,一幅为菲利普·加斯顿所作。两幅作品都是表现主义风格。不同的是,赫伦的作品表现了一个愁苦的艾略特,整幅画的主色调为灰色;而加斯顿则表现了一个因绝望而歇斯底里的艾略特,画面中红色的皱纹和充血的眼睛似乎表现了艾略特绝望的心态,而他的嘴角却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躺在床上如同病人一样的艾略特,似乎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meishubao/2018040615575534850.jpg

帕特里克·赫伦笔下的艾略特,1949

meishubao/2018040615582699773.jpg

菲利普·加斯顿笔下的艾略特,1979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并不是专业的。三年前,为了纪念艾略特在此地的停留和《荒原》的诞生,35个马盖特本地志愿者成立了“荒原研究小组”——其中,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他们一起读诗,一起甄选作品,一起策划展览,并共同设计公共项目。因此,本次展览和艾略特的诗歌一样,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实验精神。或许,这才是“《荒原》之旅最大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