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评百期寄语

中国美术报网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2-06


12-282.jpg

《中国美术报》总第100期(2018年2月5日) P14-15


名家寄语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术报》创刊以来,“新闻时评”栏目办得很有特色,该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追踪美术创作与美术活动热点,引领美术思潮,对国内外重大美术事件和活动及时发表评论,观点鲜明,能把握美术创作正确方向,获得美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对美术重大题材创作工程的报道和评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希望“新闻时评”栏目,继续关注美术创作和展览活动的新动向、新形式,积极开展对重要美术展览、美术市场、美术思潮的深入分析和评论工作,引导正确的美术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美术新闻内容的评论,构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价值标准,为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理论的建设作出贡献!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程阳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

贵报的时评版办出了特色,话题犀利、观点鲜明、文字耐品。从中能看出编者的博大襟怀和对美术界问题、现象的敏锐把握,更体现出报纸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文艺评论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当下性,此中艰辛,可想而知。祝愿《中国美术报》时评栏目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丁方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意大利安布罗斯学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报》创刊以来,坚持大美术视野和重大问题意识,对中国急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作出积极反应,尤其在“新闻时评”栏目中体现突出,获得很大的社会反响。希望贵刊进一步加强采编队伍,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将问题意识有效转换为解决办法,在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教育文化行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文化科技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大政方针领域,深入发掘探索、打造典型案例,为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报》创刊以来,“新闻时评”栏目屡屡有颇为显豁的标题、犀利的文风以及深邃的评骘,新而不俗,短而不轻,锐而不偏,堪为“国字头”美术专业报纸的风范。

可以进一步期许的是:一是视野的拓展。目前针对国内的美术现象较为集中,而相对于国际性的美术人物、展事以及作品的评述相对偏少。中国美术要出高峰之作,囿于国内视野与立场,已显不足。中国的创作如何获得名副其实的世界影响,就是出高峰之作的应有之义。二是更多跨学科的话题。美术学的方法好处是专门,有直接的针对性,但是,在当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运用更多学科的视角,会有别开洞天的阐释或分析效应。三是多多采纳来自读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并展开评论。愿“新闻时评”越来越精彩!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侯样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就学术研究而言,史、论、评是构建某一学科体系缺一不可的鼎立三足。当然,在学科体系中,史、论、评三者确实存在侧重点不同之现象。评虽以史论为基础,但绝非对史论的拾遗补缺,实乃独成体系者。且其直面问题、切中时弊、高屋建瓴以及时效性、延伸性、鲜活性等皆非史论所能及。“太史公曰”即著名之评,其魅力丝毫不输给史、论,即是明证。当然,学术史上真正出类拔萃的研究成果,往往皆史、论、评三者兼备。《中国美术报》的“新闻时评”已组发有100期之多,在国内当下艺术纸媒中独树一帜。无疑,它已是艺术学研究体系之一系,还必将对建构艺术批评学大有裨益。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中国美术报》向我约过稿,也报道过我或者我们美术馆的展览与活动。在纸媒普遍滑坡的当下,办报尤其不易,但是越是快餐文化盛行,我们越是需要严肃的、有深度的媒体。在与《中国美术报》编辑接触的过程中,我觉得,他们的触觉非常的敏锐,国家主流、前沿动态、传统文化、高新技术、中外热点、区域生态……都有涉猎,并且都尽可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只是搭建一个信息平台,而是在中外文化与艺术的比较中,在古今流变的脉络中,努力建立起中国美术自身发展的线索和阐释体系。在瞬息万变、纷繁芜杂的当下,各种美术现象层出叠见,好的美术媒体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发出富有见地的声音。我希望《中国美术报》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职责!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黄禾青

美术批评家

当新媒体如潮水一般涌来时,《中国美术报》逆势生长,第100朵鲜花完美绽放。尤其是时评栏目,其自身的建设与艺术的发展休戚与共,以多变的视角、敏锐的触觉,快速、多维度地观照和审视艺术热点、行为和现象,深度剖析存在的问题,用真理辨明艺术的是非与方向,果决地现形和鞭笞艺术界的各类魑魅魍魉,短短的两年时间汇聚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正能量,茁壮成长为艺术界一股汩汩清流,涤荡和滋润艺术的疆域,并以高屋建瓴之势和独标高格的姿态,重新定位艺术媒介时评类栏目的新坐标,重构艺术媒介的新秩序。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黄剑武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批评做起来其实很难,难就难在既要注重学术性、针对性,又要站在艺术史的角度去客观审度各种艺术现象,这是批评家、艺术家自我的内在要求,也应是当下中国学术应遵循的外在要求。《中国美术报》自创刊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其中“新闻时评”栏目引起广泛关注,能够对各种艺术现象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艺术观点代表不同的学术思考和学术立场,即便有些观点暂时难以辨明是非曲直,但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学术的包容和进步,这比去彰显某一个观点对错更具有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因此说,《中国美术报》“新闻时评”的成长过程,更多的是见证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健康成长。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潘守永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国际大趋势看,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在21世纪的前30年已经或将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即博物馆的繁荣期(Museum Boom)。单纯从数量的增长看,这样的情形与20世纪70、80年代的英美国家很相似;但从内涵、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等方面看,博物馆、美术馆还处于“社会潮流”之外。这样一个所谓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大时代”,是否必然是它的黄金时代?假如没有学理性的批判和思考,它注定只能是一个“小时代”。《中国美术报》已经聚集了一批清醒的思想者,他们不断地在这块园地上发出“意见”,这是中国博物馆、美术馆发展之幸。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彭德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追踪艺术思潮,

营造理论平台。

鼓励自主表达,

彰显人文情怀。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尚辉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在纸媒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报刊业已遭遇艰难生存的寒冬。且不说从头开始、创刊立足,就是老报刊能否延续生存也是个大问题。《中国美术报》于此寒冬却逆势崛起,且创刊百期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靠的是敏锐的新闻嗅觉、专业的学术眼光、深刻的问题意识和高档的采编水准。应当说,这份大报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新闻报,而是将新闻与学术、作品与赏析、批评与研究、历史与当下、报纸与期刊、纸媒与网媒相互交织、互为渗透的一种全新探索!作为媒体同道,我祝贺你们的百期创刊,并预祝贵报能成为新时代中国美术报业的领跑者!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沈华清

浙江大学副教授、艺术批评家

媒体百期,尽管不能算得上久远,但也可看出其内涵与责任担当,中华民族需要有思想有担当的媒体。这是一个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也是需要辨识力的时代,大脑在无时无刻地接收、处理着大量信息,甚至是左右冲突的观点,而艺术现象离不开这种纷扰的世间百态,这为思考者提供了可分析的资料,在思考中理解什么是小我,为什么需要无我?物我两忘又有什么好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认识到艺术不属于艺术家,艺术也不是他人的赞誉,艺术是生存下去的坚韧力量,是对自我思想极限的突破,是不羁灵魂的逍遥。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苏坚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写作“新闻时评”的作者,可以说我对“时评”涉及的编辑、作者、对象、读者等都有“要求”。就新闻传播的传统看,媒体编辑和作者,无疑是“框架理论”里影响传播质量、效果更重要的主体,编辑及其组织的媒体平台是否有“全球”“全国”视野和宽广的实际传播渠道,会影响到“时评”作品的覆盖面、渗透力,编辑和作者的眼界、理念、观点是否既把握准时效又拿捏好广度和深度,会影响承载作品的“时评快车”怎么直达人心。但是,进入所谓信息爆炸、娱乐至死年代后,新闻传播的版本在1.0、2.0、4.0地倍速更递,已不只是编辑、作者具备主动出击身姿,更多对象在故意“制造新闻”,更多读者在“选择新闻”,评论的送出、回收互动早已不是单线一面的。

我想说的是,这么复杂、同时也是时机大好的形势之下,“新闻时评”事业大有可为,希望大家一起审时度势、平衡力量,努力塑造一种能深刻影响这个新时代的“艺术真实”。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孙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做美术的人没有贵贱高低,但是做出来的美术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差别的。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美术报》起点高、眼界宽、队伍壮、质量精,已初步在中国美术界,乃至艺术期刊领域显露了自己的品格和特点,即发展导向明确、审美分析精当、中外专家荟萃、艺术特色纷呈。由此,相信《中国美术报》未来会更上一层楼。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王进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欣闻《中国美术报》迎来百期,作为作者与读者的我,发自内心地高兴。首先要对编辑们一直以来的辛苦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同时希望“新闻时评”再接再厉,充分调动老中青学者、批评家参与到栏目建设、话题讨论中去,增加他们与栏目的互动交流,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才更具大报风范,栏目内容也才不显单调,评论文章才会更有看头和影响力。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王瑞芸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与《中国美术报》渊缘颇深。三十几年前的《中国美术报》编辑皆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同事,我也曾为其组稿写稿。即使我在1988年赴美留学,当时的编辑张蔷先生还特意把美术报的合刊寄到美国,那真是一份珍贵的纪念。我所收藏的不只是文字,其中更有人——有人心、有情义、有热情、有期盼。我相信那份期盼是当时的我们及现今美术从业者们共有的:希望中国美术好,能健康发展,能发光出彩。这份心意如今在重新又办得风生水起的《中国美术报》上一目了然,在“新闻时评”栏目更有突出表现。衷心祝贺如今的《中国美术报》已经发行了 100期,这就是意味着,那些新同仁们给中国美术投注了100次满满的关爱和期盼。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美术报》迎难而上,并在美术家的心中逐步树立起形象,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影响力的产生并非空中楼阁,离不开报社编辑们的实干,他们用心而作、群策群力,机敏地抓住美术界最为热点的问题和现象,召集不同类型的评论家参与讨论,让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在此发声,进而激活和挖掘美术事件及现象的意义和价值,在思想交汇中呈现文化的自信与方向。祝愿《中国美术报》越办越好、越办越火。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王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艺术贵在创新,艺术新闻尤贵新意。《中国美术报》出刊百期,不仅渐至佳境,而且新意迭出。“新闻时评”栏目敏锐地抓住中国美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争鸣,推出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例如张晓凌的“超当代”等新概念),引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良性发展。希望《中国美术报》未来的百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开放,真正提倡百家争鸣,鼓励创新精神,有新意则力荐,惟陈言之务去,在中国美术界发挥风向标和导航仪的作用。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王运良

河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100,意味着功成名就,业绩满满;100,更意味着恰值风华正茂,更需铁肩担道。回望《中国美术报》举办的100期,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不仅以其丰富多彩的栏目为读者提供饕餮般盛宴,更凭借独到深邃的时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艺术美感与现实骨感的有机结合,正是国家级权威媒体应有的风格追求与责任担当。古人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而今观之,善纳百家之言以建共享平台成就了《中国美术报》的风采;立于本求至真,是为该报的特色。《中国美术报》迎来百期,愿为之额手称庆,更期待节节高升。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闻松

博士、艺术人、批评家

《中国美术报》在汹涌的自媒体及网络媒介盛行的当下,尤其是纸媒一片“哀鸿遍野”的境况下,居然发行了百期并势头良好,堪称艺术界奇迹。这里面少不了编辑们的苦心经营和辛勤努力。我要说的是,当下媒体无论形式如何,内容永远是王道。《中国美术报 》加入了分量不轻的时评栏目,关注当下发生的艺术事件及评论热点,契合了当下艺术界活跃思考与观念碰撞的实际状况,并且内容相对自由,能使评论人畅所欲言,尤其值得称赞。希望评论版更加专业、到位,不止于现象而更能上升到本质探讨,允许更多另类甚至批评声音,将会使刊物更加精深、专业及具有学术性。这可能也是艺术类期刊能够存活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当下的艺术评论能够进入艺术史的唯一通道不在其它而在于其独立判断的姿态与学术价值的彰显。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吴克军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

“新闻时评”关注热点、焦点艺术事件、现象和问题,记录了部分评论家的思维方式、思考深度和评论文本,体现了学术性、敏感性、包容性和时效性,有大报风范。建议根据部分批评家的专业专长和学术水准,开设一二专栏。建议走进校园、走进艺术街区,对话与倾听。百期可贺,更待来日。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邢千里

艺术史博士、美术批评家

《中国美术报》用两年的时间向人们证明了两件事。一是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中,逆势创办纸媒依然能够成功。二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艺术生态中,一份具备权威性、民族性和国际视野的专业报纸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泛滥、艺术多元化和定义失效,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旗帜性、主导性的标杆与声音。而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背景下,这种对于标杆性和主导性的需求尤为凸显。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走过百期的《中国美术报》已然谷穗累累、树木初成,树人大计、美育强国,足可期待。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徐旭

艺术批评家

在如今这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话语大爆炸时代里,别说要把“新闻时评”办好、办得有影响力与公信力,就是想把它长期坚持下去,逐步把它办成颇具特色的一个文化品牌,对于“新闻时评”栏目编辑诸公与所有撰稿人而言,不啻是个巨大压力。压力即挑战,在纸媒式微的时代,许多“百年老字号”的纸媒倒在与网媒竞争的跑道上;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仍有许多锐意进取的纸媒依然挺立着,并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引领着舆论方向,这便是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有希望,就应竭力为希望变成现实而拼搏。于是,“不忘初心”,在行走之中拓宽道路,为下个百期生命节点去迎接挑战、过关斩将,这便是我对我所热爱的《中国美术报》“新闻时评”栏目的一种期待。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新年即将到来,按照一种传承,我们总要回顾过往,面向未来。1922年,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指出:人们对未来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向往,同时,因为经历有限,关于世界的知识,大部分都来自道听途说和媒体报道,两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成见库,人们往往在这样的成见库里阐述自己的理想。

李普曼提醒我们,如果没有理性分析,回顾和面向也许就是一种成见,而这样的事,历史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表现出来就是,我们成了盲从者,激情澎湃,却被利用,引向可怕的方向。

正因为这样,所以,每当我们向后与向前的时候,要多一份理性,多一点分析,在历史发展的节点停一下、看一下、想一下,辨明方向,减少成见。

也就是说,我们认清了2017年的意义,就会对2018年充满信心。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正身处伟大的时代转折点上,我们曾经有所作为,我们也准备用同样的信念继续有所作为!我想,这就是不忘初心。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张瑞田

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新闻时评”是对当下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言,说好说坏,都是常态。现代社会的文明特征,就是让人说话,说对了,说错了,都行。为什么这么说?关键是听话的人厉害,正确的话,错误的话,一听即明。因此,我们还是多说正确的话为好。现代人具备明辨是非的本领,这给我们写文章的人提出了难题,第一,指鹿为马的话不说;第二,大话不说;第三,谣言不说。除了这几种话不说,其他的话都可以说。非常荣幸地看到《中国美术报》出版、发行了100期。这100期的报纸,刊发了我二十余篇文章,是我观察社会、独立思考的直接体现。100期以后,是报纸新的起点,我愿意从这个起点再出发,与《中国美术报》走过另一个100期。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张渝

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美术报》在纸媒被唱衰的情境下创刊,不是应运而生,而是逆势生长,并且在过往的100期里,长势良好。

不仅如此。在评论本身日渐孱弱的当下,《中国美术报》的“新闻时评”栏目,居然一直慧眼独具,披沙沥金,坚持发出自己独特、高海拔的声音。

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中国美术报》能发展得如此之好,这句话可做旁注。

据我所知,《中国美术报》“新闻时评”的编辑大多是美术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它的编辑阵容虽然远不像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坐镇的《新青年》那样豪华,但专业与洞见,成就了它的艺术高度;时效与责任,强化了它的历史担当,也是不争之实。

还是张爱玲的话,送给《中国美术报》出刊100期纪念。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郑志刚

考古学博士、美术评论家

在百期《中国美术报》所铺排出的“奫沦”之中,作为常设栏目之一的“新闻时评”,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在我看来,它(恕不将其拟人化为“她”)尖锐而又克制、前卫却无涉狂悖、理性而不乏激情、融摄多方却始终以“本土精神”为旨归,总之,这是一个其势昂昂、极具成长力的优秀栏目。“新闻时评”尽管已有令人惊喜的表现,但或许尚存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譬如作者队伍的构建。在是非曲直面前勇于“亮剑”,做好美术“瞭望哨”,应是“新闻时评”今后的努力方向。■

(按姓氏拼音排名)


meishubao/2017110314115673478.png

编辑寄语

meishubao/2018020614515029734.p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