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循环,永无终止——德国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新展

肖潇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02-02

2017年10月底,一场名为“永无终止的故事”(Never Ending Stories)的大型展览在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内容涉及了欧洲艺术史、建筑史、电影、流行音乐,一直延伸到整个欧洲文化史。评论家马蒂亚斯·亥冼特(Matthias Reichelt)在德国出版的《全球艺术评论》(Kunstforum International)上,评价此展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泛性”。展品范围铺得如此之大,但是主题却非常集中——从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领域出发,对“循环”概念进行分析。


meishubao/2018020216000930264.gif

展览GIF图海报


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展览不仅仅提供了传统的观看方式,还通过影像、声音、无线语音指南、装置以及灯光艺术,真正实现了“看、听、感受”的三重参观体验。每一位参观者在入场前都会得到一个无线语音指南器,这个和手机般大小的语音指南器不光有作品解说的传统功能,还能在26个不同展览区域中安装的影像控制器之间产生互动,使参观者每走一步都会得到不同的惊喜。随着空间变化,通过这种信息文字、音乐、诗歌、历史场景重现等综合的媒体刺激,参观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心灵的反应上,从而获得对不同空间的认识。


meishubao/2018020216021779810.jpg

马塞尔·杜尚 光盘 综合材料 1935年 图片:波恩马塞尔·杜尚协会

meishubao/2018020216034458427.jpg

布丽奇·赖利,《火焰4号》,1964 图片:艺术家


“永无终止的故事”展览的重点,从展品的观赏转移到了对空间的接触、认识和理解上面来,从而强化了对“循环”这一概念的空间理解。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是德国艺术家格雷加尔·施耐德(Gregor Schneider)的装置作品《浴室》(BAD)。整个装置占地500平方米,在这500平方米中,艺术家装置了21个完全相同的浴室场景。参观者通过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通道进入到这些空间中,走出一个浴室,又进入下一个黑暗通道,直到再次进入下一个完全相同的浴室中,不断循环。艺术家通过这种重复的手段,让参观者亲自感受空间上的“循环”概念,通过黑暗—明亮的视觉转换,强调循环中所蕴藏的节奏感。除此之外,通过相同场景一次次的再现,使得参观者提出对时间概念的疑问:为什么我又看见了刚才的场景呢?是不是时间停止了?


meishubao/2018020216054839148.jpg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2013 图片:HGN收藏会

meishubao/201802021608015962.jpg

阿克曼,《魔鬼》,1833 图片:维尔纳·内克斯收藏会


除了这种多媒体展示手段的应用,展览的另一亮点是,不仅解释“循环”这一物理现象,还在不同历史时间和文化地理空间里面诠释了文化上的循环,或者说“轮回”。策展人拉尔夫·贝尔(Ralf Beil)从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藏传佛教的轮转以及东亚的禅文化中提炼出了“循环”元素在文化、宗教以及哲学范畴中的踪迹。除了把“循环”在不同文化圈里进行不同意义的对比之外,策展人还将重点放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的连接关系中来诠释“循环”的转变意义。以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来说,比如展览中杜尚的作品中,即屡次出现轮转的元素,无论是绘画中的圆圈,还是他的自行车车轮装置,都集中体现了创作历史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也让循环的节奏加快;同时工业部件在平日生活中的出现——如自行车和汽车的发明和普及,让杜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材料,不同的工业部件以及重复的机械运作过程,成为了他创作观念艺术的灵感来源。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杜尚作品中的工业部件早已不再是新鲜的,甚至是过时的。但把作品放回到创作历史背景中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将能理解到他的创作思路,以及艺术家角色随着工业发展的转变——艺术家不再停留在传统的造型艺术层面,而逐渐转变成了一个观察者。


meishubao/2018020216122394797.jpg

迈克尔·迈耶,老马特乌斯·梅里安,《Chymica》,1618 图片: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

meishubao/2018020216202697715.jpg

马克斯·贝克曼,《有镜子游戏的咖啡馆内部》,1949 图片:乌苏拉·埃德尔曼


艺术家以自身对社会变化的反应为基础,将个人体验融入整个社会变化过程中,这在欧洲艺术时下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绝对的趋势。在欧洲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作者们,更加强调艺术自由的立场。工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了文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欧洲当代艺术家不仅仅只把他们的焦点限制在自己的国土中。参加此展览的德国战后艺术家昆特尔·约克(Guenther Uecker)就是这样一个全球化艺术家的例子。现今88岁的约克游遍了世界各地,其艺术创作的出发点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德国艺术圈里。约克早年熟读了孔子的《论语》、佛教故事、道家《易经》和禅学。此次展览展出的他在1970年创作的装置作品《沙轮》,正是以东亚禅学为背景创作而成的。为了认识东亚的宗教和文化,他曾多次来到日本和中国。日本的禅宗精神中的圆圈符号,象征着对生命的追溯和归结。


meishubao/2018020216233590674.jpg

威姆·德沃伊,《DUNLOP GEOMAX 100/90-19 57 M 120° 3X》,2013 图片: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


由于日本和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同盟关系,使得战后的日本和德国的艺术家之间就“战后艺术文化重建”的主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在这个发展阶段中,约克有机会结识了不少战后的日本艺术家,比如日本艺术家小组“具体”。“具体”的创建人吉原治良在他早年从法国回到日本后,吸收了欧洲艺术的个性特点,在日本佛教禅宗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圆圈”中加入了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追溯和总结。


meishubao/201802021610289068.jpg

平田精耕,《轮》,1993 图片: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


结合他自己出身农民家庭的背景,约克在这个“圆圈”中加入了自己对生命的诠释,并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不断循环、永不休止,就像耕地一样,新翻出的土掩盖了旧的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也不知道时间是否会停止,它什么时候能停止。


meishubao/2018020216272955185.jpg

昆特尔·约克,《沙轮》,1970


“永无终止的故事”还融汇着德国战后艺术家对生死的理解:老的死去、新的出生,就像翻动的土地一样。当我站在昆特尔·约克的这个旋转的《沙轮》面前,看着被沙轮带动的绳子在沙滩上划出的新的圆圈,感觉时间仿佛停留在它自己循环的脚步中。循环其实不是重复,而重复其实也是一种发展。通过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和理解,传统将不再仅停留在过去式中。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系邮箱:vip@zgmsbweb.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