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故事 | 林硕:义在甘心自殒身——罗丹与《加莱义民》

林硕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1-05

meishubao/2018010510425576180.jpg

法国著名的雕塑巨匠罗丹

作为法国著名的雕塑巨匠,罗丹的作品代表着十九世纪欧洲乃至世界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为世人留下了诸如《思想者》、《青铜时代》、《吻》、《维克多·雨果像》、《巴尔扎克》、《地狱之门》以及《乌戈林和他的孩子们》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艺术臻品。

罗丹,全名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勒内·罗丹(François-Auguste-René Rodin)。他出生于1840年的巴黎,在一个普通的警务信使家庭中长大。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将自己毕生的期许都寄托在罗丹身上,盼望儿子能够学有所成,将来飞黄腾达。可惜事与愿违,小罗丹除了美术课之外,其他各门功课的成绩皆不尽人意,所以从小就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与责罚。所幸有姐姐玛丽亚从旁保护、安慰,鼓励他沿着自己心中的艺术梦想勇敢地走下去。罗丹十四岁那年进入一所工艺美术技工学校,跟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习绘画。慧眼识珠的勒考克敏锐地察觉到罗丹身上异于常人的艺术才华,对他格外栽培,并教导他摆脱学院派的束缚与窠臼,勇于创新。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抹杀罗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利用闲暇时间去卢浮宫临摹历代名家的作品,久而忘倦。然而,随着家庭环境每况愈下,即便是最廉价的油画颜料罗丹亦无法购买,唯有转而学习雕塑。但是,这次专业转换并未影响他那颗的追寻艺术的炽热之心,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进入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圣殿——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在恩师荷拉斯·勒考克的帮助下,罗丹先后三年报考巴黎美院,谁知每次都名落孙山。

恰在他意志消沉之时,竟然传来了他心爱的姐姐玛利亚辞世的噩耗。原来,情窦初开的玛利亚一直爱慕着罗丹的一位男同学,岂料“神女有心,襄王无梦”,这场暗恋无果而终。备受打击的玛利亚选择遁入修道院,从此郁结成疾,最终撒手人寰。姐姐不仅是罗丹家庭温暖的主要来源和心灵寄托,更是他走上艺术道路的重要鼓励者和支持者;他在美术技工学校的日常食宿等开销都依靠玛丽亚打工供给。失去至亲,加之屡试不中,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罗丹陷入了痛苦深渊难以自拔。年轻的他决定效仿姐姐,前往巴黎市郊的一间修道院,成为了一名修士。修道院的埃玛尔院长在平素与罗丹的言谈之间,发现这位年轻人对于绘画、雕塑存在着无限的执着,时常用和蔼亲切的口吻勉励他尽早走出人生的低谷,并在修道院内为他准备了一间画室。最终,在埃玛尔院长和老师勒考克的殷切关怀和照顾之下,罗丹重返属于他的艺术舞台,再次为理想奋起,最终成为继米开朗哲罗之后最伟大、最杰出的雕塑艺术大师。

meishubao/2018010510435336142.jpg

《加莱义民》

尽管罗丹离开了修道院,但在他此后的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基督教以自我牺牲实现救赎的信仰核心,比如他创作的不朽之作——《加莱义民》。《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又译作“加莱市民”)是罗丹在1884年应加莱市政府的委托,历时三年创作的一组雕塑,至今仍放置于加莱政府大楼之前的里希尔广场中央,藉此缅怀在1347年加莱之围中挺身赴死的六位义士。公元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1154-1485年,又名安茹王朝)和法国瓦罗亚王朝(House of Valois,1328-1589年,又译瓦卢瓦王朝)之间为争夺法国王位爆发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史称“百年战争”;而“加莱之围”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初期。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领近万名精锐侵入法国,旨在攻占其东北部的海防要塞加莱(Calais),取得加莱海峡(Pas de Calais,英方称多佛尔海峡Strait of Dover )的控制权。法王腓力六世闻讯,迅速动员力量,共集合了包括轻骑兵、重骑兵以及热那亚十字弩手在内的数万军队前往迎击。当年八月底,法、英双方会战于加莱南部的小镇克雷西(Crécy)。占有明显人数优势的法军,企图凭借闻名欧罗巴的重装骑兵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溃爱德华三世。岂料英军长弓手操控五英尺长的紫杉弓,依托有利地形和森林掩护,在远距离射杀法方骑兵和弩兵,就连法王腓力六世也负伤逃往亚眠。英军则乘胜北进,兵围加莱港。

加莱港位于加莱海峡法方一侧,与英方一侧的多佛尔港隔海相望,是英格兰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距离,最狭窄处的宽度仅有28.8公里。控制加莱,不仅掌握了进入北海的战略要冲,更可以此为基地蚕食整个佛兰德尔地区——十四世纪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中心。面对爱德华三世统率的英军,加莱民众一方面笼城死守,一方面派人向腓力六世请求援军。但是,他们的国王早就被英国的长弓手吓破了胆,并未派来一兵一卒。在坚守了十一个月之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加莱百姓在绝望中向英王爱德华三世请降。眼见加莱市长约翰·德维耶纳在城上举起英国国旗,爱德华三世却没有感到丝毫的欣喜:长达三百多日的围城之战,他没有一夜可以安然入眠。正所谓“劳师千里而袭远,受困于坚城之下”,此乃兵家大忌。倘若法方援军杀到,己方势必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有鉴于此,爱德华三世对于加莱民众固守待援的行为怒气难消,扬言将要纵兵屠城,鸟兽不留!如果想免于劫难,除非加莱百姓从全城之中选出六位高贵之人剃光头发、颈套绳索、赤足出城请降,将城门钥匙毕恭毕敬地敬献给爱德华三世。面对如此屈辱的和谈条件,加莱城内一片哗然!为免无辜市民受难,富商领袖欧斯达治·德·圣彼得决心代民赴死,成为第一位义士;正所谓“义在甘心自杀身,人情天理此为真”。在欧斯达治的感召之下,让·德·埃尔、雅克·德·维桑、皮埃尔·德·维桑、让·德·费安纳,以及安德雷奥·德·安德雷等五人也勇敢地站了出来。六位义民按英方要求,前往叩见爱德华三世,恳请他处死自己,以使全城人免于受难。面对已起杀心的英王,身怀六甲的王后和众位将领苦苦哀求,希望爱德华三世可以刀下留人,网开一面。最终,六位义士被赦免,返回加莱。这则故事千百年来在法兰西大地被世代传颂,罗丹对此亦耳熟能详。

起初,加莱市政府碍于财力有限,采用向市民募捐的方式凑得些许资金,只向罗丹订购了“首义”欧斯达治的一尊雕像。但罗丹早已被“加莱义民”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深深折服,决定为加莱市制作全部六位义民的雕像,却不多收一文钱。换言之,除欧斯达治之外,埃尔、维桑等其余五人的雕像都是雕塑家无偿赠送给加莱市民的礼物。收到订单后,罗丹反复翻阅文献和相关图册,最终选取了六位义士走出城门,迈向英军阵地的那一刻进行创作,期间数易其稿。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版本,居于整组雕塑正中者无疑是欧斯达治。他的眼神中充满坚毅与刚强,表现出自我牺牲、救赎全城的大爱。在他的身上,观赏者看不出丝毫的犹疑与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而对于其他义士的刻画,罗丹的处理则与大众脑海中英雄的固有形象存在较大差别。在他们五人之中:有人窃窃私语,左顾右盼;有人轻抚额头,表情呆滞;有人紧握着加莱城的钥匙,神情木讷;有人摊开双臂,不知所措,无语对苍穹;有人用双手抱头,仿佛陷入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不知他是惧怕英军的长弓手?还是心中默默控诉命运的不公?虽然六位义民的雕像各自独立,但从整体上看,雕塑家通过一种悲壮的气场和独特的倾斜角度将他们动态地联系在一起。透过这组群雕,罗丹不仅赞美了加莱义民悲壮而崇高的牺牲精神,更加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六位义民在前往赴死过程中复杂微妙,且各具特色的心理活动。在完美地诠释出雕塑家对于精神世界表现的同时,把最真实的人间大爱呈现给世人。更为重要的是:罗丹打破了以往纪念雕像被安置在高台座之上的做法,将《加莱义民》的雕塑放置在极低的台座之上,与广场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处理方式,给观赏者以真实的代入感,仿佛时光重回五百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要塞,让加莱市民与六位祖先擦肩而过,近距离地感受心灵的震撼与历史的撞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