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管窥宋庄文化艺术生态走向

李 腾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9-29

摘要:□“艺托邦”意指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乃至海内外的艺术家聚集在宋庄这个“艺术乌托邦”,实现艺术梦想的过程。 □宋庄高昂的热情和早期艺术家的冷场形成一个微妙的错位,“乌托邦”式的梦正在不断被改写。生存资本的抬高让很多艺术家感到被边缘化,而艺术更像是宋庄象征符号之一。 □人文的担当是艺术创作不能回避的前提,纯粹的艺术所能体现的价值也唯有人文精神。


九月末,初秋的北京气温突转,天气格外凉爽,通州区宋庄艺术区入口门头已张贴上“中国·宋庄第十届文化艺术节”的横幅海报,徐宋路两旁的灯杆也挂满了艺术节宣传彩旗。今年是宋庄艺术节走过的第十三年,宋庄镇政府和宋庄艺术促进会对艺术节的宣传格外耀眼。

本届文化艺术节展览板块的总主题是“艺托邦 —— 一个精神家园的从理想到现实”,意指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乃至海内外的艺术家聚集在宋庄这个“艺术乌托邦”,实现艺术梦想的过程。从主题展览的制定来看,青年艺术家、传统美术(中国画和油画)、新文艺产业和文旅产业成为更为突出的部分,这也说明随着时间走过20年,宋庄的发展定位正在和当初那个充满乡土人文气息的时代划清界限。

meishubao/2017092916002836659.jpg

2017第10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开幕现场

不可否认,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发展优势明显,在首都近二十年来生活面貌的变化足以说明。宋庄作为北京郊区乡镇也不能脱离整体发展的影响,以今天宋庄镇美术馆、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等当地筹资建设的展厅规模和质量来看,在全国范围都是比较高级的公共文化艺术配置,这样优质的资源不仅让宋庄这个世界最大艺术区名头响亮,而且,在二十年前来到宋庄的艺术草根们眼中也是足够奢侈的。从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展出的“宋庄文艺社群、文化艺术节历史文献展”可以看到二十年前那些草根艺术家的生活图景,那时,小堡村还是村庄,艺术草根们搞着村民看不明白的前卫艺术,许多人在这种公社式艺术乌托邦的氛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灵感,然而,时间定格在此处。

◆◆

1宋庄艺术节总策展人吴鸿在开幕式上发言.jpg

宋庄艺术节总策展人吴鸿在开幕式上发言

9月27日艺术节开幕,宋庄美术馆门前聚集了许多闻讯而来的媒体和观众。坐在露天开幕式现场的领导嘉宾和媒体人加起来不过百人,第一批来宋庄“拓荒”的艺术家除了刘炜到场,栗宪庭、方力钧、岳敏君等人并未出席。主持人开场白特别提到了黄永玉先生发来的微信——黄永玉说自己还在宋庄。与黄老一样,航海家翟墨在2000年初来到宋庄,在这里创作油画和生活,至今未曾离开,可谓是二十年的坚守。

2李志宏《心咒》局部.jpg

李志宏《心咒》局部 2006

与他们不同,很多早期艺术家选择离开。李志宏是本次主题展“水墨何为”的策展助理,他2011年离开宋庄,谈及原因,宋庄的商业化让他感觉排斥。这次展出的是他十多年前在宋庄创作的一幅《心咒》,两米见方的六条屏,满布规整排列的墨点矩阵。李志宏看来,这幅画代表的是当初他来到那个乡野清贫的小堡村时,用象征禅修的水墨符号,来表达一种对艺术执着坚守的梵心。时隔七年的回归,展示他当初在宋庄创作的作品,是对那个记忆深处一去不返的时代的表述,但是,他也坦言自己再也找不到当初那样的创作心境了。

◆◆◆

5宋庄美术馆“从新阐释”展览作品.jpg

宋庄美术馆“从新阐释”展览作品

宋庄高昂的热情和早期艺术家的冷场形成一个微妙的错位,“乌托邦”式的梦正在不断被改写。如今走进宋庄美术馆,主题展“从新阐释——宋庄青年艺术家群体现象研究展”正在展示宋庄的新生力量,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明显脱胎于学院化的创作风格,不论绘画、雕塑、装置都有内在相似的,新生代喜闻乐见的娱乐和卡通形式感,从中很难看到他们父辈对于这个浮躁世界的态度。然而,如今市场关注的点并不在于创作的形式,笔者在场馆内看到一位衣着正式的男士正在打电话,指挥助手从作品中晒选“央美”和“清华”毕业生的作品,打算“批量”签售,这或许可以折射出展览的一个方向。

6上上美术馆“壮哉山河”展览作品1.jpg

上上美术馆“壮哉山河”展览作品1

在上上美术馆展出的三个传统绘画主题展“壮哉山河”“又见山河”“梦中山河”,首先映入眼中是位于入口位置的几幅巨幅作品,几位都是长居宋庄的国画家,也开班授徒。位于展厅深处的国画作品数量很多,但大部分很难从传统图样繁殖形式中找出特点,其中也不乏笔墨功力不够格的作品,看起来展方为了达到这次画展的规模也做出一些权衡。为了迎合主题,主题展中的油画作品则是不同技法下的风景画集合,步入其中,观众难免会有一点审美迟钝感,笔者不免心生一念——这或许是一种群体意志下催生的特殊行为艺术。

7“新诗百年”展现场装置.jpg

10“新诗百年”展现场作品.jpg

“新诗百年”展现场装置和新体诗作品

这个假设在本届艺术节的一场平行跨界艺术展“新诗百年”上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场新体诗与当代绘画艺术的跨界展,诗人和艺术家联手,用绘画语言表达诗歌的语境,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味。策展人牧野在研讨会上提到:“百年来,新体诗歌艺术对自由的表达,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的担当。”这点恐怕是艺术创作不能回避的前提,纯粹的艺术所能体现的价值也唯有人文精神。

◆◆◆◆

每个时代都有其主题,就如同这次艺术节也有它的命题“中国梦•艺术梦•宋庄梦”,其中不难看出宋庄今天的定位。当前北京副中心正式东移通州,随之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服务产业不断增多,为本地不断创造商业价值,与此同时,生存资本的抬高让很多艺术家感到被边缘化,而艺术更像是宋庄象征符号之一。2005年,宋庄镇前党委书记胡介报策划了第一届宋庄艺术节,那时胡介报是纽约苏荷艺术区为蓝本,力图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艺术区,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反观苏荷区在20世纪末就因为名气拉升地租,发展过度繁华,艺术家纷纷离开,其艺术的活力与纯度下降,进而蜕变为一个高级旅游点。

约瑟夫·博伊斯种植7000棵橡树.jpg

7000棵橡树.jpg

约瑟夫·博伊斯种植7000棵橡树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从享誉世界的艺术区降格为旅游景点不数年,文化艺术边缘化,使得其历史地位也被边缘化。反观德国小镇卡塞尔,博伊斯在1982年第7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开幕式上,实施的作品《7000棵橡树》,如今依然屹立在当地,博伊斯此举用橡树与方尖碑隐喻了其坚守艺术本质的精神。当我们放眼今天的中国特色城镇,有几个能保持其内在的文化艺术特质数十年不改呢?宋庄艺术区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国艺术集聚地,我希望今天它的蹒跚步履越走越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艺术集聚区的经典代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