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

高岭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76期 发表时间:2017-09-10

摘要:高岭: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学博士。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被国内美术界出版媒体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26位艺术批评家之一。

有“试错”才会有创新

关于艺术院校毕业展览的问题很突出。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一般而言,艺术家在30岁左右时,个人的风格面貌就开始渐渐成形,并崭露头角,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艺术院校的学生,一般大学本科毕业在23岁左右,研究生毕业在26岁左右。距离初步形成个人风格也就只有四年左右的时间,非常紧迫。然而,目前毕业生个人对艺术的理解相对来说绝大多数人还很不成熟,很难形成自己的面貌和风格。

究其原因,首先跟我们的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文化课很繁重,使其对艺术的关注很缺乏,而且,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很多文化课不好的学生纷纷考到艺术院校来,但是其中大多数人却并不具有艺术天赋。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在中小学就在扼杀孩子的天赋和秉性,一开始按照全面的人才来培养,培养不了再回来让孩子走培养单科的艺术专业人才的路子,这就让孩子在通才教育和单科专才教育这两方面都学不好。

其次,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在艺术视觉的认知上,更多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而且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北京地区相对好点,其他地区则缺乏那种普遍的艺术氛围,没有几家像样的画廊与很好的展览和空间,同时,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因此,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基本是从互联网、移动媒体上得来。从我个人在高校的教学经验来看,深有体会,很多学生不愿去图书馆,基本是从手机上获得知识,然而,手机和电脑屏幕的失真率很高,必须要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原作,即便是图书馆里的画册在印刷上也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学习,也应该以书为本,网络的东西仅仅作为参考。这几个方面影响了学生对艺术的感觉本身、语言形态与风格样式的理解。他们迷恋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对现实作品缺乏充足良好的认知和训练,因此,便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足够清晰的创造性的意象模型。

再者,个人面貌的形成,也跟我们在思想创造、艺术创新方面的鼓励和包容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这方面,情况并不乐观,我们一直在讲知识创新、文化自信,而创新的背后需要有一个“试错”的环境。在自然科学界,我们允许科学家和发明家“试错”,对其探索中的失败包容度很大,科学实验每次失败都会做记录,然后再总结归纳,最终获得成功。换句话说,实验室永远都在失败,成功则说明其有了突破。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人文学科领域,不鼓励试错呢?比如在艺术材料、艺术语言上的探索。其实科学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很远的,两者之间又分为几层,如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技工等,这个等级意味着科学的幻想到实际的应用层面,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层层递进。同样,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应该有类似的层次划分,某些艺术家的探索,可能不被一般人理解,甚至和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和冲突。但是,他们在挖掘人类心智的极限上,有其特殊的贡献,我认为应该给予充分鼓励的“试错”环境。

现在都在讲创新,而这所谓的创新是什么程度的创新?是仅仅国内层面的,还是国际层面的?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无论是语言形态还是表现方式上产生影响,才是真正意义上更大范围的创新。因为我们处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任何一个概念和命题的讨论,都应该想清楚,是在哪个语境中讨论,没有一个简单的笼统的说法。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认为对创新是要有包容度的。现在全球化的时代,既要强调民族性,也要注重世界性。只有在世界性的更高角度,艺术才能够对其他不同国家、民族产生影响。中国艺术走出去,是亮亮相,还是分享?分享是让人家能够真正吸收,是在更高程度上为全人类考虑问题,超越民族宗教信仰,超越意识形态,形成一个更高的艺术语言和价值诉求。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肤色,听过都会喜欢,都不会觉得厌烦,而是感到享受。这说明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艺术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内涵和语言方式上要经过现代文化的洗礼,要懂得用分享式的语言方式,而不是输出式的语言方式。

现在都在关注青年毕业生的展览,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国家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诉求越来越高,在这个情况下,努力推出年轻毕业生,是每一个教师分内的事。另外,这种一窝蜂的现象也非常值得警醒,关注年轻人,像是在培育种子,但是没有开花结果的果实,又哪来的种子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