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十年磨一剑:明斯特雕塑展

王函予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7-05

2017年是国际大展云集的一年。

从年初的惠特尼双年展、沙迦双年展,到近期的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优秀与平庸交织,一同缭乱了众人的双眼。而在这种种大展之外,还有一个10年才举办一次的展览,在近期开幕了。这个展览和卡塞尔文献展同样发源于德国,和后者相比,它似乎显得更“低调”,同时,也因为它的“十年等一回”和“十年磨一剑”,而让众人更想一探它的究竟。这个展览就是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

“世界上最顶尖的雕塑展”

meishubao/2017070514302389423.jpg

George Rickey: Drei Rotierende Quadrate Variation II, 1973

如今,明斯特雕塑展常被称作“世界上最顶尖的雕塑展”,这样的美誉常常会让人忘记,它源于一场民众的抗议,且最初仅有9人参展。时间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美国艺术家乔治·里奇(George Rickey)在德国北部的明斯特放置了一件动态雕塑作品《三个旋转的四边形》,这一作品引发了当时民众的不满,民众不理解这件作品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在今天,我们或许难以想象这种反差:明斯特距离博伊斯活跃的杜塞尔多夫和早已举办文献展的卡塞尔都不算远,而艺术氛围却全然不同。

当时,明斯特威斯特法伦州立美术馆的策展人克劳斯·布斯曼(Klaus Bussmann)为了向民众阐述这件作品,在美术馆内和街道上都曾举行过演讲。后来,年轻的卡斯帕·科尼希(Kasper König)、也是之后的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加入了这一行列。在1977年,秉着对民众进行美学启蒙的初衷,二人合力组织举办了首届明斯特雕塑展。当时,共有9位艺术家参展,包括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麦克·阿舍(Michael Asher)、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乌尔里希·吕克里姆(Ulrich Rückriem)以及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据说,当时博伊斯并不想参展,因为他觉得“在室外进行创作是生态上的媚俗之作”,但是最后他还是出现在参展艺术家的名单上,因为他“不想把机会都留给美国人”。

不负策展人所望,明斯特雕塑展自此名声大噪,虽然依然有反对之声,但民众的审美也的确因此而慢慢改变,明斯特也渐渐地成为世界著名的雕塑展示圣地,如科尼希在之后所说,明斯特变成了一个“让人反思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地方”。至今,共有35件参展作品在明斯特永久展示。

meishubao/2017070514271465188.jpg

Nicole Eisenman, Sketch for a Fountain ©Skulptur Projekte 2017. Photo by Henning Rogge

从前慢,今仍慢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人类社会中,“慢下来”成为了很多人的奢望,木心的《从前慢》也因此被广为传诵。岁月流转,明斯特雕塑展却仍坚守着“自我”,一直“节奏缓慢”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0年一届的传统,在这个展览上几乎从未被打破。当初,也曾有政府的相关人士提议,希望把明斯特雕塑展的展期缩短为5年一届,以吸引更多参观者的到来,提升明斯特的旅游经济知名度。这一提议立即被科尼希否决,他认为只有10年之久的跨度,才能使艺术家有时间深入思考和精雕细琢。他曾在采访中提到:“缓慢的、长达10年的间隔,是检验雕塑创作和社会关系变化最好的方式。”也正因如此,这个始于1977年的展览,到今年仅为第5届。

本届明斯特雕塑展于6月10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1日。展览的总策展人依旧由科尼希担纲,布列塔·彼得斯(Britta Peters)和玛丽安娜·瓦格纳(Marianne Wagner)联合策展。今天和10年前的世界相比日新月异:全球化、数字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科尼希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今可能要加入更多创新的元素,这也正是他所谓的以10年之久来检验雕塑变化的时刻。所以,本届展览上的作品,并不都是雕塑作品,也有部分表演和视频作品。同时,由于明斯特有着相对古朴的城市面貌,而邻镇马尔却十分现代化。为了凸显这种对比,本届明斯特雕塑展在两城共同举办。

meishubao/2017070514133365364.jpg

Pierre Huyghe, After A Life Ahead, 2017. Photo: Ola Rindal. Courtesy Image:Frieze

本届明斯特雕塑展邀请了35位(组)艺术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大概就是法国艺术家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在废弃溜冰场上创作的《未来生命之后》(After A Life Ahead)。在这里,一切看似混乱、布满砂砾,天花板发霉,地面泥泞不堪,像经历过一场灾难。但实际上,这里充满了生命体,于热在此处建造了一个“生物栖息地”:一块泥土实际上是一个蜂巢,靠近天花板的玻璃窗旁实际上有两只孔雀,孵化器里面装着感应器和海拉细胞(源自一位美国妇女的子宫颈癌细胞的细胞系,在医学界海拉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生物实验或者细胞培养),它会捕捉空气的湿度与温度,计算外界变化是如何影响癌细胞生存的。空间内布满了复杂的算法,水族箱和天花板都是自动变色、开合的,空间内的一切都是被控制的。据称,于热的代理画廊支持了这件耗资近百万欧元的作品,而这件作品也被称为本届明斯特雕塑展上“最有野心”的作品。

meishubao/2017070514160971743.jpg

Oscar Tuazon, Burn the Formwork, © Skulptur Projekte 2017, photo: Henning Rogge

meishubao/201707051419225239.jpg

Peles Empire , sculpture, 2017

此外,还有美国艺术家奥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创作的《烧模板》(Burn the Formwork),作品是一个巨大的混凝土炉子在旷野上燃烧,艺术家为观众准备了足够的燃料,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焚烧。柏林艺术小组“帝国集团”(Peles Empire)则以明斯特的建筑外墙为灵感,创作了一面“墙”的雕塑。此外,德国艺术家格雷格·施耐德(Gregor Schneider)在im Pumpenhaus剧院创作了关于公共空间的作品,剧院只留了一个紧急出口,设置了篝火,放上了“露营篝火面包制作方法”的解说声效,观众可以在艺术作品上给手机充电,并体验到公共空间转化成私人空间的感觉。阿根廷艺术家麦卡·罗滕伯格(Mika Rottenberg)创作了名为《宇宙发电机》(Cosmic Generator)的视频作品,在一个藏在角落的亚洲小商品超市里,一切十分本土化,但同时又出现了不合时宜的充气菠萝、橡皮鸭和派对用品,罗滕伯格解释,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冲击。

科尼希认为,这些作品的创作或者是为了阐述空间、或者是为了反思,但没有一件是蓄意张扬、哗众取宠、为了取悦消费主义而创作的。无论这些作品是否真的如科尼希所述那般“清高”,但科尼希对展览10年一届的坚守和抨击消费主义的态度,无疑让人看到了德国人身上独有的气质。

不久前,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德国艺术家安妮·伊姆霍夫和德国国家馆皆斩获大奖;如今,五年一度的卡塞尔文献展和十年一度的明斯特雕塑展又相遇了。今年夏天,德国,是国际艺术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