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张
  • 20170518111358590
  • 20170518111653656
  • 20170518111806582
图集

京游 | 去史家博物馆串个门儿,感受京味童年

新宇  来源:华夏地理 发表时间:2017-05-25

摘要:史家博物馆,作为北京唯一以胡同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个布置精致、设计独到的小小四合院里充满了人情味儿,如果您是老北京,您会在这里看到让您落泪的童年记忆;如果您来自他方,您会在这里触摸到一座城市的脉搏与灵魂。

史家博物馆,作为北京唯一以胡同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个布置精致、设计独到的小小四合院里充满了人情味儿,如果您是老北京,您会在这里看到让您落泪的童年记忆;如果您来自他方,您会在这里触摸到一座城市的脉搏与灵魂。

俯瞰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前身为史家胡同24号院,主人是凌叔华和陈西滢夫妇。凌叔华是民国才女、大家闺秀,其父凌福彭是广东人,光绪末年的进士,也是北京画会的重要支持者。受其父影响,凌叔华也喜欢舞文弄墨,并且出手不凡。在凌家大宅的花厅(今博物馆第一展厅)里,就曾经迎来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等多位大家,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访华的时候,因为徐志摩的引荐,也曾在这个花厅为凌叔华留下过墨宝。说起来,凌叔华这个“小姐的书房”可是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要早至少十年的时光了。

凌叔华陈西滢夫妇

1946年以后,凌叔华离开祖国旅居国外,但一直心系此院。从她的自传体小说《古韵》中,可以看到许多她对这个小院充满眷恋的记忆:父母的慈爱,姐妹的情谊,游戏的欢乐,学画的痴迷,跟花匠、保镖外出游玩的新奇……而她与丈夫陈西滢的相识、相知、相恋、结合也都在这里,包括他们的创作。

凌叔华在1989年年末从英国回到北京,于1990年在京去世。去世前几天,她特别要求回到自己出生的小院看看。1990年5月,弥留之际的凌叔华,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此时,她的家已经被改作史家胡同幼儿园。孩子们捧着鲜花,唱着歌,列队欢迎。凌叔华望着自己家的老宅和身边的这些孩子,仿佛浮现出自己童年时的影子。她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上世纪末,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与东城区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始对24号院进行修复性改造,做成史家胡同博物馆。虽然修复前的史家胡同24号不是任何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的建筑状况也不是很理想,但在多方努力下,用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在2013年的10月完成并对外开放。这座博物馆通过扎实的调研和创意的展示,讲述了老北京几千条胡同里一条胡同的前世今生。

史家胡同博物馆主体建筑

史家胡同博物馆主体建筑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院子正中一个南北建筑勾连搭,然后向南推出一个小抱厦的花厅建筑。这个建筑100%保存了原来的位置,90%保持了原来建筑的风格和体量。而且,尽可能使用原有建筑留下的老材料,让新的建筑多了几分沉稳和自信。事实上,只要是在外墙能看到的地方,整个建筑都是使用的旧砖、旧瓦和旧石材。就连前院的地面也是全部使用旧砖修葺的。

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凌家大院作为老北京民居生活场景代表的过往。比如后院里的有很多典型的老北京的鲜花和绿植:艳丽的玫瑰,金贵风雅的牡丹;西南角是两棵果树,一棵是枣树,一棵是石榴树;正对凌叔华、陈西滢展厅门外的是一架盛开的藤萝。所有的这些,都是依据凌叔华儿时的回忆所书写的细节而布置的。想来,老人如果在天有灵,也应该会对这样的布置感到欣慰的吧。

郑希成笔下的“凌家大院”(局部)

郑希成笔下的“凌家大院”(局部)

再比如郑希成笔下的“凌家大院”。郑老师是满族人,打小儿生活在胡同里。2000年左右,他从北京象牙雕刻厂高级美术师岗位上退休。当时北京的旧城改造力度十分大,很多老朋友纷纷搬离了胡同里的旧居。为了给老朋友们留个念想,郑老师开始重拾画笔,在为老友们的旧居绘制充满了旧日时光印象的小影。他先后给200多个北京院落留下了忠实的纪录,其中近一百幅精品被结集出版,名为《京城民居宅院》。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筹建的过程中,郑老师受主办方委托,多方搜集资料,多次实地考察。最后,把凌叔华笔下的凌家大院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了画卷中。仅凌叔华《古韵》一书中的童年记忆,就有七八处在画面上有所展现。

同时,史家胡同博物馆绝对不只是凌叔华和陈西滢的纪念馆。一走进史家胡同博物馆的第一展厅,就会被近21平米大小、按照1:100比例缩小的整个史家胡同的立体模型所震撼,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基本构思来自于一幅1959年拍摄的航拍图,以及很多北京市档案馆老师们提供的详细资料。模型的主创者是艺术家杨亦先生,中央戏剧学院舞台布景专业高材生,曾经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等电影做过布景。作为模型的背景,博物馆展现了一幅2009年拍摄的史家胡同航拍图,对比模型,让人清晰地看出这条老北京胡同在50年间的变迁。

徜徉在博物馆的一个个展厅,你会被充斥其中的浓浓情怀所感动。比如“胡同声音小屋”,来自凌叔华及陈西滢二位先生的外孙秦思源(Colin Chinnery)先生策划的“胡同声音计划”,第一季声音采集已经完毕,并已录入系统供观众体验。除了环境音,还邀请了老北京叫卖传承人在专业录音棚录制叫卖声80多条,被邀请对象包括“北京叫卖大王”阿龙和“北京叫卖老人”崔燕民;单独响器20余种,收录了老北京叫卖行当常见的响器。通过聆听这些源自胡同、代表胡同的声音片段,古老的北京多了一个延续文脉的手段,世界的观众多了一个了解胡同的途径。在展厅内,另外设置的一个独立、隔音的小屋里,我们可以恍然走入1920年代老北京的光阴里。

还有老物件展厅,将普通百姓曾使用过的生活日常用品,按物品品类进行解读,依照50年代至80年代的时间线索,进行对比展示。从1920年代的聘文复印件、旧时家庭用的笸箩到淡出市民生活的公交票证等等,还专门设两间房屋,依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在这里,可以唤醒我们每个人的集体记忆。

当然,史家胡同也绝不是只有凌叔华和陈西滢两位名人。仅仅近现代,这里就曾经先后居住过傅作义、章士钊、华国锋、荣毅仁、杨朔等多位历史名人和艺术大家。初步一算,这条普通的小胡同里走出去的名人大家在百位以上。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草创阶段,就选址在史家胡同的20号院。同“凌家大院”原来的规模一样,这个院子也是从南面干面胡同跨到史家胡同的一个大宅院。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老艺术家们个个赫赫有名:欧阳山尊、焦菊隐、曹禺和赵起扬这人艺“四巨头”,以及叶子、于是之、林连昆、蓝天野、舒绣文、英若诚等等。老舍先生虽不住在这里,但他在丰富胡同的小院离这里不远,走路也就20分钟,所以也是这条胡同的常客。参观完博物馆,再出门游览史家胡同,自当别有一番感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