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堕落”的艺术市场

王 炜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2-28

摘要:拍卖市场的火爆给艺术界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好也有坏,例如苏富比等的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破裂。

meishubao/2017022810263797664.png

拍卖市场的火爆给艺术界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好也有坏,例如苏富比等的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破裂。

针对艺术市场中伪作乔装打扮、冒充真迹的丑恶现象,一直有很多质疑与抨击的声音。这使我不禁想起几年前发生的徐悲鸿油画天价拍卖事件:一幅被称为徐悲鸿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油画,在北京九歌国际拍卖公司以7280万人民币的天价拍出。事过一年有余,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修班的部分同学联名发表公开信,以此证明这幅所谓徐悲鸿油画“真迹”,是美院研修班中一位同学的课堂习作,并列举出其他同学在同一节课上,面对同一模特所作的油画,此事件瞬间轰动了画坛。让人费解的是,花去7200多万元买了假画的“上当者”居然毫无任何反应,同时这桩作假案也未见引起消费者权益部门和司法机构的调查。

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知情者明白,有两种情况极有可能:一是传说中的“做局”,即假成交,是卖方、证方、买方的共同操作。二是买家默不作声,是为了想把这一“烫手山芋”转嫁给下一个买主。很多买家即使上了当,也只好装傻。而拍卖公司也非“等闲之辈”,他们在其中周旋,也许要告诉买主:不可单听一方之言,有人作证为假,更有人作证为真。何况再退一万步说,当年张大千临摹不少古画,买家明知是张大千之作,也照样卖了好价钱,早早便有了安然等待下一个新买主的耐心。

由此可见,艺术品市场的混乱无序,已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同时,书画拍卖价格上也花样百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难题。

2006年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成交价格前十位的都是中国艺术品。尔后中国艺术家的画作价格不断飙升。然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相信“金钱至上”及“画价就是画作的体现”,这几乎成为了大多数人奉行的价值观与行为标准,在青年学子群体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其实价格并不代表画家的艺术水平,造成不同画家作品价格差别的因素可能十分复杂。比如徐悲鸿与林风眠两位大家的作品,据统计,徐悲鸿的油画最高价是1.02亿元,林风眠为2140万,林的作品拍卖价几乎是徐的1/5。熟知林风眠的人们知道,其为早年留法国学习美术的首批公读生,林的艺术素养与徐并驾齐驱,因此画作拍卖价格并不等同画家的艺术水平。

事实上,艺术品拍卖业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仍在探索试水阶段,我们还未真正看到一个健康成熟的发展期,更准确地说我们的艺术市场还处在一个恶性循环处境里。据了解,拍卖过程中的三角债危机、买方延迟付款、假成交流拍、赝品干扰等乱象频频出现。艺术品拍卖中呈现的假红火、假繁荣景象,不仅让人陷入以假乱真、以虚充实的精神迷雾中,也给青年学子带来“一切向钱看”的负面影响。尽管他们也能做到苦学苦练艺术本领,但脑子里却充溢着对财富的渴望,企盼着不久的未将来也能成为艺术拍卖场上的佼佼者。殊不知,天才和大师的成功,很多时候恰恰是在极其悲凉痛苦的环境中产生的。

笔者以为,如今的年轻人不宜过早过问艺术市场,也不可将取得财富作为书画学习的目的,期望值越高,失望会越大。当年徐悲鸿在苦难环境中给人当“枪手”时,大约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应该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育,从某种程度上给徐悲鸿艺术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契机。但从当下艺术品拍卖的情势看,出现了不少逆向动态。一个结构畸形的艺术市场与一个以资本和拍卖天价为轴心的动作模式,势必会将年轻一代艺术家引向极端的商业化之路。通过市场炒作使艺术品变成一种“艺术符号”,这不是文化艺术的进步,而是畸形的社会环境和艺术生态的一种变相堕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