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锦

周剑萧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6-11-02

1.jpeg

生活在中国南部深山的古老侗族流传着一句谚语“男看田边,女看锦边”,说的就是男子想结婚时得先把心上人织成的侗锦带回家给父母过目,家长觉得美观耐用才许可这门亲事。因此侗族女子的必备技能就是织锦,其中又以湖南省通道县侗族女子的织锦最为秀丽。

侗族古歌《远祖歌》中有这样一句:“鱼骨作梭织花锦,骨针用来缝衣裙。”可见侗锦的起源与侗族的历史同样久远。侗族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南方百越族,据考古发现,那时侗族的先民们已经能纺织出质地极细的麻布,这便是侗锦的雏形,至今已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侗锦历史始见于汉(公元前202年—220年)侗族人以织出色彩鲜洁的彩锦而闻名。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侗锦工艺逐渐发展成熟。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时期随着侗族的民族文化发育得日趋成熟,侗锦进入发展繁荣时期。侗族妇女自织自染的侗锦已是闻名遐迩,成为侗族人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当时的地方官员也以侗锦作为贵重礼品拿到京城馈赠亲友。

侗锦的原料、工具十分家常,是每家自己纺织的棉布、染好的棉线和木质斜架式织布机,复杂的是其编制过程,有轧棉、纺纱、染纱、绞纱、排纱、织锦等十多道工序。其中最难的莫过于数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介绍经验道:“千丝万缕的丝线必须一根根数好、排好,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纺出的图案会失真,锦面会不平整。一根根丝线细如针、多如麻,纺一块一尺见方的侗锦需要1000多根纱。”即便是技术熟练的织锦女,从早到晚劳作也仅能织成一寸。侗族女子在结婚前要织出终身需要的全部侗锦,婚后只负责把技艺传授给子女,大部分青春都与侗锦为伴了。

侗锦展现出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侗族没有文字,妇女就运用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手艺,将侗族的历史、习俗、信仰、文化用变形、夸张、抽象的方法演绎成各种几何图案与符号编织在侗锦上代代相传。如侗家信奉的女神“萨巴天”是一只金斑蜘蛛,是智慧、吉祥的象征,如今只有在侗锦上才能见到。而侗族人习性尚素,所以侗锦用色较少。如传统的素色锦只用黑、白两种颜色,但它充分利用经纬交织的特点形成黑、白、灰三种色调,加之双面显现的独特效果,给人以古朴大方的美感。

侗锦是侗族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从满月婴儿开始使用的背带、新娘的嫁衣到老人去世陪葬的“寿被”,伴随着人们的生老病死。可受现代化生活的冲击,愿学织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曾经代代相传的织机不是废弃就是当做柴火烧掉,“不能让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么美丽的技艺丢失!”怀揣着这个梦想,欧瑞凡辞去原本的工作于2009年成立呀啰耶侗锦织艺生产基地,先后培训好2600多名织锦妇女,开发出床上用品、披肩、挎包等百余种新产品并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2010年馆藏500多件展品的湖南侗锦博物馆正式开馆,如今侗锦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

“呀啰耶”其实是一句唱词,侗族人能歌善舞,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歌是蜚声中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法国、希腊、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舞台上,侗族姑娘们穿着织锦的节日盛装,唱出模仿自然的鸟鸣虫叫、风雨流水,流淌在服饰上、歌声里的侗族文化,不知不觉把观众领进了美丽侗乡的吊脚楼下、风雨桥畔……

自近代以降,世代居于大山深处的侗族人民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解体,侗锦技艺既面临传承危机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湖南通道县侗锦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道县政府全力扶持侗锦复兴,传承人先后赴澳门、台湾、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活动,还参加了2009年韩国第四届首尔国际纺织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展。侗家妇女将继续巧手书写这段“无字的历史”,用织机编造“彩色的记忆”,流传后世,走向世界。


2.jpg


3.jpg

参考文献

吴景军:《侗锦——古老的指尖工艺》

王艳:《湖南通道侗锦艺术传承现状思考》

蔡荭:《侗锦艺术特色初探》

石霞锋:《论侗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粟田梅的“锦绣人生”》http://epaper.ccdy.cn/html/2013-05/01content_96348.htm

《通道侗锦》

http:www.wxwh.net/feiwuzhiyichan/shengji/2012-03-24/149.html

《欧瑞凡:别样的锦绣人生》:http://cz.ce.cn/ft/201406/13/t20140613_1690368.s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