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笔墨与画意: 当代水墨(山水)话语的常与变 ——侧重文人画史的视角

鲁明军  来源:《中国国家美术》2013年第1期 发表时间:2017-01-09

摘要:在中国文人画史的研究方面,理解传统文人山水和当代水墨山水,不能脱离其书写方式、观看方式和展示方式,这是同一系统中相互牵制的元素。即使是在风格内部,形式与笔墨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本文通过“书写—观看(包括展示)”、“形式—笔墨”及“风格—画意”三个层面分别展开分析和论述。本文认为,这三者之间是一个自外向内,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立体地呈现一个古代文人山水和当代水墨山水的生成过程。

[1] 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形式分析与艺术社会史争论可参见高居翰(James Cahill)、班宗华与罗浩(Rogers)的系列通信。见氏著:《关于明代绘画史研究方法的通信集》(选译),李维琨译,见洪再辛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第327-370页。

[1] 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气势憾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包括新著James Cahill,Pictures for Use and Pleasure:Vernacular Painting in High Qing China,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北京:中华书局,2009。

[1] 石守谦:《文化史范畴中的画史之变》,见氏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2-15页。

[1] 参见王正华:《艺术史与文化史的交界:关于视觉文化研究》,见氏著:《艺术、权力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第1-17页。

[1] Wen C.Fong et.al., Images of the Mind (Princeton,N.J.:The Art Museum,Princeton University,1984 ).中文版见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李维琨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1] Wen C.Fong, Beyond Representation: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14th Century ( 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2).中文版见方闻:《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中国书画》,李维琨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 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第26-27页。

[1] 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第25页。

[1] 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第59页。

[1] 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第95页。

[1] 方闻:《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中国书画》,第361-362页。

[1] 方闻:《宋元绘画典范的解构:“形似再现”终结后中国绘画的再生》,见王耀庭主编:《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第22页。

[1] 黄宾虹:《讲学集录》,见氏著:《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第69-81页。

[1] 郭熙:《林泉高致》,郭思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69页。

[1] 若按方闻先生后来的说法,北宋特别是元以来的文人画已然超越了“再现”。问题是,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五代、北宋时期诸如郭熙、范宽的山水呢?如果真正含有“再现”因素的话,那么按照日本学者小川裕充的考察和研究,这其中我们还不能忽视季节、气候对于山水之“再现”或“表现”本身的影响。参见小川裕充:《五代·北宋绘画的透视远近法——中国传统绘画的规范》,见王耀庭主编:《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139-175页。

[1] 关于 “复古”现象巫鸿有过精彩的研究和发现。参见巫鸿:《中国艺术与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见氏著:《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第3-30页。

[1] 所谓“话语”,按照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解释,是指一种做为按照规则(按照对象构成、陈述活动与概念等等规则)而有的存在、事件、实践。而作为实践,其不仅意在澄清某种先前的基础经验或种种知识的最初或隐藏装置,还要揭示知识话语内在的构成规则以及规律化实践。参见费德希克·格霍(Frédéric Gros):《傅柯考》,何乏笔、杨凯麟、龚卓军译,台北:麦田出版,2006,第88-89页。

[1] 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第622页。

[1] 参见何惠鉴:《元代文人画序说》,见:《新亚学术集刊》(中国艺术专号)(香港),1983,第243-258页。

[1] 阮璞:《作画称“写”是否高于称“画”》,见氏著:《画学丛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第219-220页。

[1] 参见柯律格在《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中的相关讨论。见氏著:《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黄晓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 参见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文丹译,黄小峰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46-49页。

[1] 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第131-132页。

[1] 石守谦:《山水随身:十世纪日本摺扇的传入中国与山水画扇在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流行》,见:《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2010年9月,第1-66页。

[1] 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见氏著:《美术史十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47-48页。

[1] 参见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第51-53页。

[1] 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第141-148页。

[1] 需要赘述的一点是,尽管黄宾虹也主张写生,但骨子里更认同仿古与复古。

[1] 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见氏著:《美术史十议》,第47页。

[1] 石守谦先生发现董其昌、王世贞不同于张彦远的是其更强调绘画本身的独立性,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文化、道德、宗教或政治的承载者。参见石守谦:《文化史范畴中的画史之变》,见氏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2-4页。

[1] 参见高居翰:《气势憾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李佩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61页。

[1] 石守谦:《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见氏著:《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台北:石头出版,2010,第277-278页。

[1] 黄宾虹:《画谈》,见氏著:《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158-163页。

[1] 石守谦:《文化史范畴中的画史之变》,见氏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14页。

[1] 参见拙文《谁的“水墨”?何为“水墨”?——“‘当代水墨与美术史视野’国际研讨会”述评》,2010,未刊稿。

[1] 参见沈语冰:《格林伯格的双重遗产》,见:《文艺研究》,2010年第9期,第90页。

[1] 参见拙文:《理法与士气:黄宾虹画论中的观念与世变》“内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11。

[1] 石守谦:《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第16页。

[1] 石守谦:《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以传董元<谿岸图>为例的思考》,见:《解读<谿岸图>》(朵云 第五十八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第172页。

[1] 郭熙:《林泉高致》,郭思编,杨伯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81页。

[1] 石守谦:《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第392页。

[1] 参见石守谦:《山水之史——由画家与观众互动角度考察中国山水画至13世纪的发展》,见颜娟英主编:《中国史新论·美术考古分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第379-475页。

[1] 石守谦:《山水之史——由画家与观众互动角度考察中国山水画至13世纪的发展》,见颜娟英主编:《中国史新论·美术考古分卷》,第382页。

[1] 石守谦:《山水之史——由画家与观众互动角度考察中国山水画至13世纪的发展》,见颜娟英主编:《中国史新论·美术考古分卷》,第473页。

[1] 转引自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第10-11页。

[1] 参见周韶华在《大风吹宇宙——周韶华画展》筹备会上的总结发言,2009,未刊稿。

[1] 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艺术与文化》,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95-196页。

[1] 相关讨论可参见乔迅(Jonathan Hay):《清初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历时性考察》,见司徒琳(Lynn A. Struve)主编:《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下卷:世界历史时间中清的形成),赵世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420-421页。

[1] 参见王正华:《艺术史与文化史的交界:关于视觉文化研究》,见氏著:《艺术、权力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第1-17页。

[1] 参见彼得·伯克(Peter Burke):《什么是文化史》,蔡玉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林·亨特(Lynn Hunt)编:《新文化史》,姜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萧知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 彼得·伯克(Peter Burke):《什么是文化史》,第1-3页。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美术》2013年第1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