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特点、作画习惯鉴别傅抱石人物画真伪

张蔚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10-18

摘要:欲鉴定傅抱石人物画作品的真伪,首先要从人物造型和线条两方面进行鉴别:一是看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傅氏的人物造型习惯。比如傅氏笔下的仕女图与一般仕女画不同,他不画一般人印象中的“标准美人”,傅抱石笔下的人物面部大都比较丰满,其五官比例未必符合现代美人的标准,但却带有一种超脱尘寰的仙气。此外,傅抱石在重庆期间,临学过日本当时著名画家横山大观、桥本关雪的人物绘画,他这时期的仕女画从脸部开相、服装、设色都带有浓重的“东洋气”,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东洋气”才彻底不见。这些特点皆是仿造者所难以“乱真”的。二是看线条是否符合傅氏线条的特征。傅氏人物画的线条劲挺飘逸,既有吴道子之遗风又有陈老莲的奇趣。其线描技巧上以高古游丝描为主,然世谓傅氏人物画自成一格者,以其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刚柔、疾徐皆随物象的不同而不同,可谓细若琴弦直中见屈,极尽线条变化之能事。仿造者并无傅氏的功力,目前伪作中线条难免有摹仿的痕迹,大多比较板滞、单调、缺少变化。

【编者按】傅抱石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一席,他集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以及美术教育家于一身,在多个领域成就卓然。他作品的市场行情不断上涨,其中人物画《云中君与大司命》在2016年甚至拍出了2.3亿元的高价。但这一现象带来的副作用,便是大量伪作不断出现,真假难辨,令收藏者无所适从。基于此,本期特邀学者张蔚星,从傅抱石创作的风格特点等方面来探讨其人物画作品的真伪鉴定问题。

目前傅抱石人物画造假方法,最常见的是作伪者照着出版物临摹,在绘制时间和受赠人身份上略作变化,这类伪品比较容易辨别。这些假画往往是出于一人之手,作伪者在造假时通常采用投影仿制法和对临法,但这种方式并不是十分完美,最终画作会有诸多瑕疵,如题款书法不到位,或与原作相距较大,等等。还有一种是集团造假,伪作通常由对傅抱石绘画有一定研究的造假者合作而成,因此这种伪品欺骗性较强。首先他们会选定一张或者是几张傅抱石的画,选取合适的构图、题款、印章等元素后再重新设计一张新的作品,定稿后,再由一些擅长人物、山水、书法、治印的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完成后,造假者会邀请名家在画面裱边题跋,甚至会请一些颇有名气的评论者写一些文章对其加以宣传。更为重要的是,造假者还会为其特意编造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递藏经历,以增加其神秘性和稀有性来迷惑藏家。因此,只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才是辨其真伪的捷径。

meishubao/2018101818003629247.png

傅抱石 虎溪三笑图 南京博物院藏

笔者以为,欲鉴定傅抱石人物画作品的真伪,首先要从人物造型和线条两方面进行鉴别:一是看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傅氏的人物造型习惯。比如傅氏笔下的仕女图与一般仕女画不同,他不画一般人印象中的“标准美人”,傅抱石笔下的人物面部大都比较丰满,其五官比例未必符合现代美人的标准,但却带有一种超脱尘寰的仙气。此外,傅抱石在重庆期间,临学过日本当时著名画家横山大观、桥本关雪的人物绘画,他这时期的仕女画从脸部开相、服装、设色都带有浓重的“东洋气”,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东洋气”才彻底不见。这些特点皆是仿造者所难以“乱真”的。二是看线条是否符合傅氏线条的特征。傅氏人物画的线条劲挺飘逸,既有吴道子之遗风又有陈老莲的奇趣。其线描技巧上以高古游丝描为主,然世谓傅氏人物画自成一格者,以其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刚柔、疾徐皆随物象的不同而不同,可谓细若琴弦直中见屈,极尽线条变化之能事。仿造者并无傅氏的功力,目前伪作中线条难免有摹仿的痕迹,大多比较板滞、单调、缺少变化。

meishubao/2018101818012564282.png

傅抱石 二湘图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的一些独特作画习惯亦可作为鉴定其作品真伪的依据。如其存世的大幅人物画中往往留有很浓重的碳笔底稿。这是因为傅抱石作画时会先用碳笔在纸上画初稿,随后在正式用毛笔落墨时,他却不完全照着碳稿来画,在完成作品后也并不会将碳稿擦掉,因而其所绘人物从开脸到衣纹的碳笔线条都清晰可见。此外,傅抱石在作画时特别重视描绘人物的眼睛。傅抱石在画人物眼睛时,用笔非常小心,每下一笔都很慎重,这样他笔下的人物眼睛,用笔一般从淡到浓,用墨精准而自然。目前笔者所见到的傅抱石人物画的伪作中,可以看出人物眼睛往往一次完成,没有过渡,灰黑无神。因此,掌握其人物眼睛的特点,也是鉴定其作品真伪的一个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傅抱石在作画工具上的讲究也是其绘画匠心独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他在描绘人物眼睛时,多用日本鸠居堂佳制毛笔,所绘线条富有张力,而国内生产的狼毫笔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在用墨上,他多用明代生产的顶级松烟,观察他作品中的重墨处,当是又亮又沉着。正如他所说的:“黑中自存光,墨中自留趣,笔墨当传神。”如果不是用高品质的墨锭作画,是达不到此种效果的。因此,从画幅墨中反映的效果也可鉴定真伪。

在用纸上,傅抱石除了用单宣外,更喜欢用皮纸、高丽纸和日本产的美浓纸,在宣纸上绘画时,一般用单染法,而在皮纸、高丽纸上则会用重染法,层层加厚,画面古雅异常。据考证,抗战前后,傅抱石用的皮纸多是贵州、四川产的皮纸。因为这类较为厚实的纸张更适合他独特的用笔方式:下笔重,速度快,猛刷猛扫,反复加工等。因为皮纸较厚,比较容易揭开,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傅抱石便利用皮纸的这一特性,画完之后将作品一揭为二,这样画面上便产生了一种特别明快、水墨淋漓的感觉。1956年,傅抱石从北京荣宝斋用巨资购得一些乾隆时期宣纸和皮纸,而乾隆皮纸又分两种,一种面幅较小,纸质纯净、色黄,墨色反映极佳;另一种幅面较大、质地一般,墨色反映尚佳,常用作巨幅创作。20世纪60年代傅抱石作画用纸几乎都是用这种乾隆宣纸和乾隆皮纸。根据傅抱石不同时期所用的纸张,特别是贵州皮纸、乾隆宣纸、乾隆皮纸,现代作伪者是不易获得的,这亦是鉴别傅抱石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