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先驱苏轼传世之作《木石图》今日正式面世,估价逾4.5亿港元

本报记者 王雪茹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8-30

摘要:今天,佳士得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宋代文人先驱苏轼传世之作《木石图》正式面世。此幅领衔佳士得香港 2018 年秋季拍卖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描绘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一旁,艺评家曾形容它们犹如在惊涛骇浪中若隐若现的庞然生物与巨龙。

8月30日,佳士得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宋代文人先驱苏轼传世之作《木石图》正式面世,也是首度亮相拍卖市场。

此幅领衔佳士得香港 2018 年秋季拍卖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meishubao/2018083017353818123.jpg

宋 苏轼 木石图(文末可欣赏作品全卷)

水墨纸本 手卷
画长 26.3 x 50 公分 (10 3/8 x 19 3/4 吋)
画连题跋长 : 26.3 x 185.5 公分 (10 3/8 x 73 吋)
全卷连裱共长 27.2 x 543 公分 (10 3/4 x 213 3/4 吋)
估价待询

此作画面简单,描绘的是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一旁,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更鲜明地表露了作者耿耿不平的内心。画作裱成手卷,其后有题跋四首,包括同代著名画家兼书法大师米芾。苏氏与米氏均名列宋代四大书法名家。

meishubao/2018083017235979578.jpg

meishubao/201808301725171415.jpg

作品题跋

此幅《木石图》是文人画典型的作品,足可供人们了解文人画的发展。艺评家曾形容画面中的枯木与怪石犹如在惊涛骇浪中若隐若现的庞然生物与巨龙。此画作之前为日本私人藏家收藏。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世人敬仰的文人、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兼政治家,才高八斗,在宋朝文坛独领风骚。其艺术造诣极高,加上后来多次被贬官在外,人生阅历丰富,是中国文坛及政坛的一代风云人物。

meishubao/2018083015585463151.png

苏轼擅长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绘画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小鸡啄米图》《偃松图卷》等。

苏轼的画在当时很有名气,有“枯木竹石,万金争售”的景象,但苏轼所作的画作多见于著录,传世真迹极少。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只有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上海博物馆的《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两件真迹广为流传。

meishubao/2018083017091673136.png

潇湘竹石图  藏于中国美术馆

宋代《梁溪漫志》谈书画时说,“书与画皆一技耳,前辈多能之,特游戏其间……东坡所作枯木竹石万金争售”。说明东坡居士画作在宋代之时,已经极为有名。故《木石图》现身拍场,势必会引起一场“血雨腥风”式的竞夺“厮杀”。

北洋统治时期,白坚夫从北京风雨楼的古玩店中买走了《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这两件苏东坡的稀世珍品。后因生活拮据,白坚夫把这两幅珍品全部卖出。《潇湘竹石图》卖了给《人民日报》社长邓拓,邓氏后来赠之予中国美术馆。据悉白坚夫曾留学东瀛,太太又是日本人,后来他把《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此后一直由日本私人藏家收藏。这也就详细解答了为何此珍贵名作流至日本的疑问。

meishubao/2018083016134096813.png

作品视频资料(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苏轼 《木石图》全卷

meishubao/2018083017264312460.jpg

宋 苏轼 木石图
水墨纸本 手卷
画长 26.3 x 50 公分 (10 3/8 x 19 3/4 吋)
画连题跋长 : 26.3 x 185.5 公分 (10 3/8 x 73 吋)
全卷连裱共长 27.2 x 543 公分 (10 3/4 x 213 3/4 吋)
刘良佐(十一世纪)、米芾(1051-1107 年)、俞希鲁(1278-1368 年)、郭淐(1563-1622 年)题跋
鉴藏印共四十一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