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100件文物为你讲述浙江的故事

梦妮  发表时间:2018-06-08

6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了浙江省39家文博机构百件(组)文物,沿着从史前到明清的历史脉络,为观众呈现浙江大地上精彩的历史印迹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meishubao/201806071630524525.jpg

展览海报


浙江历史悠久,是一块文化的沃土。灿烂的良渚文化点亮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两千多年前勇敢的越人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活跃在这片热土上,精耕勤战,形成了有别于中原的独特文化;勤劳的越地匠人用巧手创造出典雅精致的瓷器,开创出一条海上瓷路。这里曾是唐末乱世中的一方乐土,吴越国的“善事中国,保境安民”为两宋浙江经济的高度发达奠定了基础。这里曾是“四方仰之为师”的南宋都城,繁盛富庶;这里更是吸引文人墨客的诗画胜地,人文荟萃。

展览以文物为主角,以浙江历史发展为基本脉络,通过文物展示浙江历史文化的缩影。每一组(件)文物,都对应着一段浙江的历史文化。如果把整个浙江历史比作一场精彩、完整的演出,那么这些文物所对应的历史故事便是其中一出出精彩的“折子戏”。


《越人歌》

那年那日,雨后江岸,山色空濛,鄂君子皙伫立船头。桨声中一曲吟唱随水波缓缓漫开,是打桨的越人正拥楫而歌。山水之间,歌声悠扬。来自楚地的鄂君子皙不通越语,但被这歌声深深吸引,便让人将这首歌译为楚语,这就是《越人歌》


展览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走出蒙昧”,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区块来反映浙江史前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第二单元“精勤耕战”,展现在风起云涌的春秋时代古越人务实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单元“陶瓷之路”,回顾浙江陶瓷发展的历史与走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第四单元“梵音声声”,重点体现佛教在浙江的发展与兴盛;第五单元“武林旧事”,呈现南宋时期的皇族风雅生活与江南人精致的生活品味。第六单元“走向自省”,讲述元、明、清时期精英阶层的文人们返身自省,以各自独特的方法描绘时代故事。


meishubao/2018060716432215318.jpg

良渚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meishubao/2018060716522812864.jpg

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临安博物馆藏


展品中有声名远播的“明星”国宝,如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亮相的良渚玉琮王;第三批禁止出国出境文物的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越窑青瓷薰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描写家乡的行书《吴兴赋》;以及浙江省内部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嘉兴博物馆镇馆之宝崧泽文化人首陶瓶,温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北宋瓯窑褐彩植物纹注子等。


meishubao/2018060717072468024.png

人首陶瓶 嘉兴博物馆藏

meishubao/2018060716590776031.jpg

北宋 金舍利瓶 瑞安市博物馆藏

meishubao/2018060716595298306.jpg

龙泉窑葫芦瓶 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


也有鲜少露面的“神秘”文物,如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金舍利瓶;曾经被印成邮票的青田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的龙泉窑葫芦瓶;平湖报本塔塔刹发现的明代郑和款金书《妙法莲华经》等。

还有一些文物,虽然名气不及上述这些宝贝,却意义重大,比如海盐出土的良渚象牙玉梳是目前发现唯一完整的良渚象牙梳;桐庐出土的石舍利函是目前南朝舍利石函的首次发现,填补了南朝佛舍利容器出土的空缺,是研究南朝舍利制度的重要资料。此外,2016年台州黄岩发现的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也在展览中予以呈现,请观众“尝鲜”。


meishubao/2018060717010876908.JPG

良渚象牙玉梳 海盐县博物馆藏

meishubao/2018060717103598574.png

南朝 石舍利函 桐庐博物馆藏


精品文物的集合展示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比如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与绍兴市博物馆的春秋时期绍兴306号墓出土精品青铜器,以及湖州、金华、东阳、临安、龙游等地出土的南宋精品金银器都组团亮相。

这个夏天,属于浙江的故事就让这100件文物亲述给你听。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展览剧透~

一、走出蒙昧

人们之所以要回望远古时代,不仅是出于对祖先生活的好奇心,更是由于现代人类行为的很多模式是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就已奠定的。浙江有100 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存,有一万年前稻作起源的上山文化,有长江流域典型生态模式的河姆渡文化,还有等级分化明显、最早跨入文明曙光时代的良渚文化。技术与知识的累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从石器到青铜器、铁器,从狩猎采集到农牧业、工商业,并不单纯是工具的改良与产业模式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合作的加强大幅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生命力,在社会复杂化的进程中,人类开始走出蒙昧,逐步认知世界、掌控自己的命运。


meishubao/2018060810354837578.jpg

新石器时期 上山文化 石磨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距今约1 万年前的石磨盘,出土于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这是目前浙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称为“上山文化”。

这件石磨盘形体硕大,坚实厚重,盘面凹陷,有密密麻麻的小坑。磨石小巧圆润,适于手握。北方的早期遗址中也常见这类器物,磨棒多为长条形,可能有加工方式的差异。



meishubao/2018060717454875052.png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meishubao/201806071748013859.png

新石器时期 骨耜 浙江省博物馆藏

距今约7000 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人们已开始更多地食用稻谷。这件骨耜保存完整,器身有2 个钻孔,柄部有横向穿孔,还留有藤条,是与木柄绑缚连接用的。复原的骨耜装上木柄后类似今天的铁铲,实验证明用这种史前工具挖土除草,在江南湿软的土地上效率与现代铁铲接近。


meishubao/2018060717571557436.png

新石器时期 猪纹陶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

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刻绘了猪纹。猪造型逼真,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件器物既是一件朴质的实用器,也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淳朴的审美情趣。


meishubao/2018060810381096230.png

新石器时期 河姆渡文化 象牙蝶形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象牙质地,正面用阴线雕刻出图案:左右两侧是两只昂首相望的鸟,中间为形似太阳的一团火焰,线条流畅,自由奔放。背面有纵横的凸棱,器身上还有多个穿孔,可能与装柄绑缚有关。


meishubao/2018060810281937205.jpg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余杭反山16 号墓出土玉梳背海盐县博物馆藏

玉梳背是一种常见的饰品,在陪葬品很少的墓葬中也有出土。梳背又称冠形器,以前对其功用不甚了解,直到这件带有象牙梳齿的完整梳篦出土后,方知它是梳背部分,或说本应是带有梳齿的头饰。


meishubao/2018060810410660000.png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 玉三叉形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器三叉平齐,底端圆弧。正面浅浮雕和线刻神兽纹,饰以卷云形底纹,背面光素平直。


meishubao/2018060718002444436.png

新石器时期 玉璜 浙江省博物馆藏

璜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传统玉器,在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璜大多呈条形或桥形,单独穿绳引线勒系于颈部作为佩饰。良渚时期,璜多为半圆片状,常与管、珠等玉器穿系连缀,构成成组玉佩。此器以透雕和阴线刻划相结合的技法,双面雕琢神兽纹,纹饰抽象,隐约可以辨认出杏核状的双眼和弧形的嘴。通过琢治出的镂孔再扩展连通的透雕痕迹极其清晰,是研究良渚文化琢玉工艺难得的标本。


meishubao/2018060718031670145.png

新石器时期 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玉琮是由玉镯演变而来的,早期的玉琮比较矮,四边圆弧,整体圆润,晚期出现整体方正,节数增加的玉琮,显得瘦高,看不出实际用途。虽然这个变化不能作为一个绝对的年代顺序,也不是说晚期的琮就全都是方正瘦高的,但琮的演化总体上呈现出这样的趋势。

此玉琮整器重约6500 克,形体宽阔、硕大,构图独特,纹饰繁细,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


meishubao/2018060810444480110.jpg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 玉钺 浙江省博物馆藏

钺是史前人类的重要工具和武器。同时,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玉钺在良渚时期发展到极盛。


二、精勤耕战

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这里只是一个荒蛮边僻的东南小国。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以质朴悍勇的个性,务实拼搏的精神,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发展生产,在风起云涌的春秋时代演绎出一幕幕震撼的史剧。两千多年过去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越人身上所具有的这种精神却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meishubao/2018060718155559649.png

商 青铜龙纹盘 温岭市文化局藏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meishubao/2018060810210745414.png

meishubao/2018060810230153303.jpg

春秋 伎乐铜屋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2 年3 月,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即306号墓。该墓出土了铜鼎、铜罐、铜豆等一批青铜器,其中的这件铜质房屋模型是此墓最珍贵的随葬品。

屋内共塑六个人物形象,均跪坐且束发裸身。前排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似在吟唱,胸前明显塑出乳突,束发于顶,应为女性。其余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做击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均未见乳突,结发于脑后。


meishubao/201806081047097244.jpg

春秋 青铜鸠杖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这件青铜鸠杖重要的意义是清晰的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古越人的形象,也就是杖底端跪坐的人像。双目圆睁,额前是整齐的头发,脑后笼成小小的椎髻,横穿一笄,双手扶膝,全身上下布满各种形状的纹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断发文身”的古越人。


meishubao/2018060810494159831.png

春秋 螭纹铜提梁盉 浙江省博物馆藏

青铜盉器形源自陶盉,在商周时期既可作酒器也可作水器。春秋晚期的提梁盉基本形制特征为腹部呈椭圆形,小口直颈,有盖,肩上有提梁,多呈夔龙形,或用链条与盖相连,曲管状兽首流,三蹄形足。


meishubao/2018060810521235324.jpg

春秋 青铜炉 绍兴市博物馆藏

广口,平沿,颈稍内收,腹部微鼓。炉底为五条蟠螭倒立于圆环之上,侧视犹如镂孔的圈足。腹壁饰蟠螭纹,下段饰三角形垂叶纹。底圈下缘留有近似焊接的痕迹,据发掘报告称出土时近旁粘有一薄胎器残片,可能此炉原与一圜底钵形器相焊接。炉内底刻铭文十字,指明器主为徐国人。


meishubao/2018060810541828257.png

春秋 凤鸟纹铜插座 浙江省博物馆藏

铜插座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承插柱上段为四面八角体,下段弧扩成四面体,中空,四面各饰螭首相背的蟠螭两条。座体每面均饰阴刻宽体凤鸟纹,间饰狭长“工”字纹,纹饰内原填嵌绿松石,已氧化成粉状。座体四下角以跪俑为垫脚,跪俑背部有圆形卯孔,与座底的凸榫相吻。跪俑身饰云雷纹,双手和两膝着地,引颈昂首,头戴翘角状额饰。插座制作精美,座体内灌注铅汁,使插座十分稳固。同类器座习见于楚文化区域内。


meishubao/2018060810591823845.png

战国—西汉 羽人划舟铜钺 宁波市鄞县文管会藏

越人素以擅长水上航行闻名,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曾提到古代吴越民族要在端午这一天“在急鼓声中划着刻划成龙形的独木舟,作水上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此习俗在多地仍沿用。划舟的羽人,头戴羽冠,这种装饰,与越人的原始宗教舞蹈有关,也是越族风俗的一种反映。


三、陶瓷之路

越地开始原始瓷的生产,可以追溯到商代。当世界绝大多数民族仍徘徊在陶文化阶段时,中国已在原始瓷基础上烧制出成熟瓷器,这一伟大创造,正源自于浙江大地。当中原的青铜文化如火如荼之时,面对铜料欠缺的窘境,务实的越人另辟蹊径,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东汉开始,浙江青瓷迅速发展完善。此后,历代窑匠在釉色上矻矻追求,用火与土谱写着优美的华章。唐宋时,浙江瓷器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产业,更是主要的贸易产品。一条陶瓷之路,传递着越人的匠心,更传播着典雅含蓄的永恒之美。


meishubao/2018060811032043810.png

新石器时期 崧泽文化 人首陶瓶 嘉兴博物馆藏

瓶身呈三节葫芦状,瓶首塑一人头像,人首脸部轮廓方正扁平,两眼内凹,鼻梁隆起,双耳耸立,嘴巴微张,面带微笑,人首脑后发髻微翘。瓶身上部斜开一个椭圆形大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瓶底是小圆足,一周有八个三角形小缺口。陶瓶表面光滑,胎质细腻。


meishubao/2018060811052730966.jpg

东汉 越窑青瓷罐 上虞博物馆藏

这件青瓷罐直口圆唇,斜肩球腹,平底内凹,肩部对称置四系并弦纹二道。青釉素色,下不及底,有少许开片。风格典雅素净,造型简洁得当,线条自然流畅,体现东汉越窑青瓷以简为美的审美。事实证明,此时的青瓷已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从而结束了由陶到瓷的漫长历程,开启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


meishubao/2018060811073149102.jpg

西晋 越窑青瓷堆塑罐 柯桥区博物馆藏

堆塑罐是流行于三国西晋的随葬瓷器,在江南地区比较常见。这件堆塑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在罐肩上置一圆台,堆塑三层建筑,第一、二层主体建筑即为罐口部分。第一层一侧设门斗,对面一侧设阙楼和门斗,另两侧紧贴口沿各贴塑三个佛像;第二层建筑低矮,为上下层过渡层四角在第一层的屋檐上置四个小罐,与中间大罐合为五罐,为堆塑罐自汉代五联罐发展而来保留的原型。


meishubao/2018060811103664929.jpg

西晋 越窑青瓷俑(一对)萧山博物馆藏

两件俑面部刻画非常细腻。俑的身体和头部中空。耳部和帽沿处有对称小孔,应是为了防止焙烧时炸裂而做的出气孔。可见当时越窑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西晋瓷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制作精致者并不多见,所以尤为珍贵。


meishubao/2018060811121149600.jpg

西晋 越窑青瓷盖砚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两晋南北朝时,随着瓷器工艺的发展,瓷砚作为砚台中一个新的品种逐渐流行。三国至南朝的越窑青瓷砚,均为圆形,东晋以前的下有三足,南朝的下有四足。南朝以后,部分青瓷砚的砚面隆起,周边环以凹槽,慢慢形成了流行于隋唐时期的“辟雍砚”。


meishubao/2018060811140389689.jpg

meishubao/2018060811144238753.jpg

唐天复元年 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临安博物馆藏


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绘褐彩,遍体施青釉。由炉盖、炉身、炉座三部分组成,盖作盔形,宝珠形钮,上有花型镂孔,颈饰两道凸弦纹,盖上绘如意、云气等图案,并镂刻交错排列云纹四组以出烟。炉身宽沿外折,直腹,下接虎首兽足五条,腹上亦绘云气、如意纹。环形束腰底座,口微侈,座外撇,镂八个壸门。整体造型规整庄重,体型硕大,疏密得当,工艺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堪称晚唐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meishubao/2018060811164786529.jpg

北宋 瓯窑青瓷褐彩植物纹注子 温州博物馆藏

这件北宋瓯窑青瓷注子胎质灰白,坚硬致密,通体施淡灰绿色釉,滋润光泽,是目前瓯窑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盖呈宝塔形,双重口,盖面绘褐彩纹。流细长弯曲,腹部形似瓜棱,绘褐彩植物纹。细长扁曲的壶把上模印缠枝花纹和联珠纹,花纹之间印有“七何”二字,可能是制作工匠的名字。


meishubao/2018060811182193909.jpg

南宋 龙泉窑青瓷象钮盖罐 丽水市博物馆藏

盖上塑立象为钮,象鼻下垂而内卷,生动传神。筒形腹, 浅圈足,外足心微外凸。胎体灰白细腻,除盖下部、口沿、圈足底无釉外,施发色极佳的粉青厚釉,釉层润泽,有光泽。器物造型顺畅,做工精细,或认为瓶上立象寓意着“太平有象”。


四、梵音声声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越地以包容的姿态接纳远来的异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融合,使佛教在浙江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佛教,尤以五代吴越为盛。吴越国钱氏诸王笃信三宝,自王室至民间,人心向善。在干戈扰攘、四方鼎沸的唐末乱世中,惟吴越国成一方乐土。迨入宋明,佛教进一步世俗化,深入民间。越地梵音,声声涤尘心,越地佛光,煜煜耀尘世。


meishubao/2018060811212848422.jpg

meishubao/2018060811220873592.jpg

南朝 鎏金铜大势至菩萨立像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尊菩萨像,时代大体确定在南朝齐,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金铜造像,对研究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交流,以及南朝造像对山东地区、朝鲜半岛金铜造像的影响,意义深远。


meishubao/2018060811235847821.jpg

吴越国 鎏金银阿育王塔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样造型独特的塔为什么会被称为阿育王塔呢?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举行大结集,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俶仿效阿育王造塔之举,两次各铸八万四千塔瘗藏佛经(即法身舍利),因此这种四角山花蕉叶造型的方塔便被称为阿育王塔。


meishubao/2018060811271256169.png

吴越国 一佛二菩萨铜坐像 湖州博物馆藏

从菩萨冠上的化佛和净瓶标识,可知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与主尊阿弥陀佛像,组成“西方三圣”。飞英塔出土的金铜造像,可视作五代宋初吴越国造像的典范。


meishubao/2018060811292943160.jpg

南朝 石舍利函 桐庐博物馆藏

子母口平盖。盖面微隆,正中线刻莲花一朵,两层莲瓣,中间有莲蓬莲子;盖侧四边刻一周缠枝忍冬纹。函身正面浮雕双狮博山炉图案。中间雕博山炉,覆莲座,炉身饰仰莲,炉盖作山峦层叠。炉两侧二狮子相对,长尾上扬分作两端,上身后仰,张口露齿,形态生动,炉身两侧刻忍冬纹。


meishubao/2018060811323184426.jpg

北宋 錾莲花纹金舍利瓶 瑞安博物馆藏

用金片锻打颈、腹、盖各部,再行拼合焊接。侈口,带盖,短粗颈,鼓腹,平底。盖呈莲叶形,叶脉錾刻清晰。瓶腹三面开光,开光内錾刻水面上露出高低参差的莲花及莲蓬。其他地方满面錾刻鱼子地缠枝花纹。


meishubao/2018060811345127315.jpg

唐 插图本《佛说阿弥陀经》写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唯一所见图文兼具的插图本《佛说阿弥陀经》写本,是研究唐代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已有学者从绘画内容、绘画语言、写经书风以及佛经版本等方面考证其为唐开元之后盛唐或中唐之作,以中唐可能性为大。


五、武林旧事

公元1127 年,北宋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金兵俘去,北宋王朝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重建政权,避走江南,史称“南宋”。吴越国保境安民积累下来的富庶与祥和,使江南成为吸引皇室定居的乐土。绍兴八年(1138),南宋政权正式定行在于临安。皇室南迁带来的南北交融,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虽政治上陷入隐辱的黑白境地,然而江南社会生活依然别有艳丽。精雕玉琢间,体现着江南人精致的生活品味。


meishubao/2018060812113546685.jpg

玉璧: 五代 绳带:南宋 投龙玉璧  黄岩博物馆藏

这块玉璧,就是改国号为南唐后第二年,李昪在一次投龙活动中的重要物件。铭文清楚交代940 年10 月某日,南唐皇帝李昪于扬州宫廷内建道场设醮修斋完毕后,将金龙、玉璧投到西山洞府。


meishubao/2018060812141014968.jpg

南宋 水晶璧 黄岩博物馆

这件系绳带水晶璧的发现为我们解决了功用上的一大疑惑,这提示我们另一类椭圆形水晶环应该同样是挂件。这类外廓椭圆形,内孔海棠形,整体呈剑环式的水晶在江西吉水李家山南宋墓、浙江东阳湖溪镇罗青甲南宋墓、衢州坝下村都曾出土。尤其是江苏武进村前蒋塘1 号宋墓出土一大一小2 件无色透明水晶,因与毛笔、墨块、端砚等文房同出,研究者据此推断为镇纸。如今看来,挂件的功用更为合理。


meishubao/2018060812170575299.png

meishubao/2018060812173542077.jpg

南宋 襟双碟串枝菊花纹绫衫 黄岩博物馆藏

这件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呈浅黄色,饰有双蝶串枝菊花的花纹。领、襟、袖、下摆等处的沿口都镶有深褐色的衬边,对襟沿口接近下摆之处备有两条系带。衣长85 厘米,通袖长181 厘米。这件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出自台州黄岩南宋赵伯澐墓,是安放于棺木中的随葬品,而非尸身入殓时穿着的,保存最为完好。这件衣服是墓葬出土的丝织品中,色彩最为亮丽,图案最为精美的一件


meishubao/2018060812280913443.png

南宋 湖州三天门宋墓出土首饰一组 湖州博物馆藏

这套从发梢到指尖的装饰恰能看出南宋女性装扮的时尚。南宋女子金银首饰以其使用的普遍远过于前而显得尤为重要。南宋民间金银制作十分发达,行都临安金银铺云集,制作的金银首饰极其工巧。


南宋 银鎏金并头楼阁簪 永嘉县文物馆藏

南宋 银鎏金凤凰纹花头簪(一副)浦江博物馆藏

南宋 银鎏金花筒簪 东阳市博物馆藏

簪是古代男女用来插定发髻或固着发冠的物件,最初也称“笄”,束发插簪以别黄发垂髫,因此“及笄”以示成人。审美需要促使人们不断追求簪子材质的珍贵和纹饰的精美。宋代金银簪式样,主要有花头簪、花筒簪、花钿簪、如意簪、拨式簪等;纹样主要有花卉、瓜果、龙凤等。


meishubao/2018060812373996074.png

金竹节钗、金竹叶钗、金并连式竹叶钗、金竹叶桥梁式钗、银鎏金并连式花头钗(一对)

南宋时簪钗插戴的多少,大约视财力与好尚而定,关乎等级礼制的成分不多;插戴的位置也尚未如明代“头面一副”那样有大致固定的组合,即某种类型的簪钗一般插在某一位置。但两宋的女子头面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簪钗的尺寸更短小,样式受辽、金的影响而又自出新意。制作工艺从唐代以剪纸式的“镂鍱”为主演变为以“锤鍱”为主,更为立体丰满却用材更轻薄,从中可见出宋人的智慧。


meishubao/2018060812421073281.jpg

宋 金缕百事吉结子 临安博物馆藏

金饰一对,形如幡胜,下有幡脚,上端有环,由一枝鸟衔环的银簪悬挑。通体做成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花结,大的一个带心结作一毬,毬表镂作簇六雪花。银簪脚戳记“柳巷内冀贵壹郎”。扬之水认为,以唐代“吉”字幡胜为参照,此金饰为金缕百事吉结子之属。“百事吉结子”以五色线编结,它的前身当是唐代铜镜镜背图案中的“吉”字幡胜。都城岁末,医士以这般的吉物馈送主顾,因为它是节令时物。


meishubao/2018060812441849317.png

meishubao/2018060812464033275.jpg

南宋 义乌宋代窖藏出土酒具 义乌市博物馆藏

酒台六出葵花形,圆唇内卷,圈足外撇,足沿亦六出葵花形,与盘面对应。盘口沿内侧錾刻一周缠枝卷草纹。盘心一个凸起的浅台,用以放置银盏。银盏六出花口,外撇,圆唇,腹斜收,圈足外撇。口沿内侧錾刻缠枝卷草纹并鎏金。盏心錾刻人物图并鎏金,每盏一人,各不相同,以饮酒为主题。圈足外侧阴刻楷书“陈官人宅用”五字。


meishubao/201806081247211115.jpg

南宋 银鎏金云龙纹箸瓶 东阳市博物馆藏

圆唇,口微侈,长直颈,平肩,腹部微鼓,圈足。颈部錾刻两条在云海中升腾的翼龙,腹部錾刻两条游动的龙,圈足錾刻一周云龙纹,肩部錾刻一周海水纹,近腹部与近足处均錾刻一周乳丁纹。


六、走向自省

诗意的江南美景造就了一批才情横溢的艺术家。子昂历宋元两代,荣际五朝,声名显赫却仍不忘唱一曲《归去来辞》;大痴以“狂”态醉游于湖上山林,终成“景随人迁”的《富春山居》。以书写意,以画抒情,至情至性。明代,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发达的市场基础使江南成为吸引文人聚集的土壤。晚明阳明心学兴起,“致良知”的内心追问,为文人富有个性解放色彩的思想潮流奠定了基调。繁荣而又飘摇的时代,精英阶层的文人们返身自省,以各自独特的方法描绘时代故事,传寄心声。


meishubao/2018060813064531921.jpg

元 赵孟頫 吴兴赋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首《吴兴赋》是赵孟頫20 多岁时写就的,描写的是家乡吴兴的风物。他对此文颇为得意,手订《松雪斋文集》,开卷即为《吴兴赋》。这幅《吴兴赋》长卷原为故宫博物院藏,1955 年经沙孟海先生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meishubao/2018060812532428322.jpg

元 赵孟頫 归去来辞 湖州博物馆藏

据朱家溍《历代著录法书目》,赵孟頫书《归去来兮辞》计18 种。目前存世共三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德元年行书《归去来辞并序》,辽宁省博物馆藏未署年款行书《归去来辞并序》以及湖州博物馆藏这件延祐五年行书《归去来辞》。三件作品各具风格,是赵孟頫不同时期书艺及心境变化的反映。湖州博物馆藏本作于延祐五年,赵孟頫65 岁,身在大都。与另两件《归去来》不同,这件是赵孟頫难得的大字行书,苍劲奔放无粗豪之态。



meishubao/2018060812570753818.jpg

元 吴镇 双树坡石图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

在吴镇绘画作品中,以表现两棵树为题材的目前所知只有两件,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桧平远图》,另一件即这幅《双树坡石图》,以墨笔绘坡石上一前一后两棵树,前者茂盛,后者干枯,两树一枯一荣,一高一矮,对比强烈。岩石用淡墨勾勒,以渲染为主,通过墨色浓淡表现石质。石缝处以浓墨、焦墨点苔,层次分明。岩石边沿一排苍草顺势而下,把视线引到一石块上。吴镇擅长用墨之道,如树叶的画法是他经典的趁湿“攒点”法。


meishubao/2018060812591523635.jpg

明 徐渭 花卉册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徐渭的花卉册页曾经黄宾虹收藏。图册计八开,以水墨绘瓜蔬、葡萄、牡丹、翠竹、芙蓉、菊花、石榴等四季花木蔬果,运用泼墨、焦墨、破墨等多种墨法技巧,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


(本文资料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