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赛·布莱恩” 胡顺香个展

2018-04-20至2018-06-05


不同艺见艺术中心

北京

meishubao/2018041614012869087.jpg

策展人:曾琼、李裕君

出品人:邵伟

主办单位:不同艺见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0日——6月5日

开幕时间:4月20日下午7:30



meishubao/2018041614021873352.jpg

告别“奥德赛·布莱恩”

——浅谈胡顺香的艺术创作


绘画之所以成为一种再现现实的手段,是因为绘画是独立于现实的艺术的现实,是艺术家以记录状态、反映认识、传达信息或表现思想为目的造成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绘画的再现性是在艺术自律和艺术家主体性确立的背景下产生的,当艺术家确立了主体性,就不再仅限于绘画或者需要凭借技巧来还原外部世界而作为唯一的艺术目标去创作。于是,有些艺术家转而向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探索作为主体的人的内部感知、情绪和心理表达,并通过观念把这些内在属性呈现在作品上,胡顺香便是其中之一。

曾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胡顺香是一个颇有艺术天分和才情的女性艺术家,她的创作曾受到过很多人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绘画语言的独特的表现风格。她以极具绘画手感的笔触和画笔扫过的痕迹贯穿于画布之上,对于形体突如其来的改变以及强烈色彩的冒然并置,彰显着一种诗意般的意境和莫名奇妙的浪漫温情,又有一种稀奇古怪的历史幽默。画面中人物模糊的面部表情或变形、或残缺、或虚无、或空白,虚空引发的联想,由画面上其他明确的部分引导,虚空部分则奠定了情感基调。她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和自由跳跃的思维方式让她在绘画领域显得得心应手,她的作品也深得专业藏家们的喜爱和收藏,一路发展下来,走得稳健而顺畅。

《天生一副好皮囊》NO2 胡顺香 50x50cm 布面油画  2016

《两生花》NO.1 胡顺香  布面油画  2015-2016

《两生花》NO.3 胡顺香  布面油画  2015-2016

她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一种个体叙事的表现,主要形象是青春少女,寂寥而伤感,凸显着青春期病态和小女人情结。从2012年的《童年的消逝》、《故园》到《秘密谋杀》,她的作品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个体叙述在画面中逐渐消散,从而置入了更多对个人历史与生命本源的追问,以及对社会背景和存在主义哲学问题的思考意识,特别是对家庭经验和身份脉络的梳理,成为她近来创作的主导倾向。在我看来,这样的变化和表现出的忧伤情节以及她对艺术的实验性思考,都源于她个人成长的经验和时代的伤痕。苏格拉底说:“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而胡顺香认为自己似乎一直是偏离于社会规则和伦理之外的选择与被选择,甚至影响和构成了她精神与肉体成为两个独立的存在。在家庭、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之中,胡顺香一直都在凝视和思考对于“身份”问题的意识,就像她说的:“我的生命始于一次偶然,我被判活下去。”也因此让她痴迷于在艺术创作中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近来,从个体到家族群落,胡顺香的创作观察视角在逐渐放大,创作的思路和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艺术观念的表现上也具有了一定新的高度和宽广度。特别是她最新完成的《奥德赛·布莱恩》系列作品,可以看出童年时期一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对艺术家的性格和气质有巨大的影响,也将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影响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刺猬的优雅之二》 胡顺香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6

《未曾谋面的孩子》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6

《独自等待》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6

“奥德赛.布莱恩”首先是这部作品主角的名字,其次是outside the plan(计划外)的音译,暗指计划外的人或事物,是胡顺香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人生脚本”。它包含文本、绘画、影像、装置、空间共五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区别于传统舞台剧的剧场,藉以消除既定的观看模式,取而代之用一种静态的具有阅读性的语言来完成一场静默式的演出,希望延展出从更多心理层面的观看体验,也让观者了解到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模式下的绘画创作,进而在艺术观念与艺术材料上也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剧本是这部作品的核心,胡顺香专门为它精心设计订制了一个胡桃木质的可以全面展开的盒子,并将每一页书写式的文本用有机玻璃材质装裱,单片有序的插入到盒子中间,构成一件完整的剧本装置;另外还以“奥德赛·布莱恩”的年龄成长为时间线索创作了四件绘画装置《柜子里的秘密》、《镜子》、《寻找奥德赛.布莱恩》和《嫁给自己的女人》。整部作品的内容呈现分为六个部分:演员表、文字剧本、绘画装置、架上绘画、影像、现成品装置。所以,从形式到语言、从空间到时间上都超出了传统模式的束缚,继而将绘画与装置的观念延伸到剧场以外,给艺术家和观者都创造了更多体验的可能性。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首先使主体产生一种自我意识,试图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并反复去观看自身过去所经历过的二十八年,借此去更深层的挖掘认知“自己”,最终决心跟过去的“自己”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告别。“告别”不是告别绘画这种形式而是告别艺术家过去的经历,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行为,唯有“死去”才会“重生”。

《爱人的头颅等于一颗鲶鱼的重量》 胡顺香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6

《局外人——待嫁姑娘》胡顺香 150X120cm 布面油画  2015

《黄先生》 布面油画  150X120cm 2016

当然,胡顺香的艺术还仍然在路上,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值得观者期待。就像批评家王林对胡顺香的评价:“存在主义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对于人有意义,正是在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过程之中,一个人可以通过不断选择和不断反省来形成自我并发现自我。”我不知道胡顺香的创作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新的发展,但我相信胡顺香是一位善于制造奇迹的艺术家!


李裕君

2018年3月25日于三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