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艺术市场的新驱动:听听甘学军、赵旭、夏季风、谢晓冬、帽哥在圆桌论坛都聊了什么?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3-16

摘要:现在企业收藏已经不是以往零星的、偶发式的投资选择,已经成了全方位的、有规模的、有计划的介入收藏。企业收藏基本都有建美术馆的诉求,且这种诉求越来越强烈。2017年内地拍卖市场有17件过亿拍品,也是历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出现亿元拍品最多的一年。主要原因有拍品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其次是拍卖企业强大的征集和招商能力,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有能力、有信心也有资本来进入艺术收藏,而且他们对于艺术品的归宿都有明确的规划。

现在企业收藏已经不是以往零星的、偶发式的投资选择,已经成了全方位的、有规模的、有计划的介入收藏。企业收藏基本都有建美术馆的诉求,且这种诉求越来越强烈。2017年内地拍卖市场有17件过亿拍品,也是历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出现亿元拍品最多的一年。主要原因有拍品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其次是拍卖企业强大的征集和招商能力,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有能力、有信心也有资本来进入艺术收藏,而且他们对于艺术品的归宿都有明确的规划。

2018年3月14日下午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的“谁是艺术市场新驱动——2018艺术市场价值榜颁奖盛典”中,甘学军、赵旭、夏季风、谢晓冬、李笠(帽哥)等五位艺术市场界大咖就“谁是艺术市场新驱动”进行了圆桌对话,对话由北京商报社典藏周刊主编徐磊主持。

meishubao/2018031616443058277.jpg

圆桌对话现场

从左至右:北京商报社典藏周刊主编徐磊、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丰华臻传创始人李笠(帽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


对话中五位嘉宾首先就企业收藏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以及企业家进入收藏且从收藏介入到建设私人美术馆展开对话。


企业收藏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meishubao/2018031616553570805.jpg

赵旭

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

赵旭:2017年北京保利共成交了12件亿元作品(香港、北京和上海)且全部交割完毕。市场现在更推崇得是重要的作品,但并不是说只是亿元作品。说是企业收藏,其实也是个人收藏,因为大部分艺术品是民营企业家或收藏家来购买的,而且企业收藏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家之间会相互影响。例如保利的股东王中军先生,他收藏了很多作品,并且把马云先生拉进了收藏行列。去年马云先生就在保利拍卖买了一件几千万的作品。2017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越重要的、价格越高的作品,越好招商,正因为作品重要才能更快的打动收藏家、企业家。买家买到这些作品也会觉得很感动。

meishubao/2018031617594344337.png

傅抱石 茅山雄姿  1.86875亿元成交 

其实这些企业收藏家并不是为了顶起市场,我认为对话的各位是顶起市场的各股力量。企业家收藏就是单纯地喜欢艺术品,收藏家对艺术品市场是否做出贡献其实毫无关系。例如进入收藏的天庆美术馆,2017年亿元拍品《茅山雄姿》就是由韩庆董事长购买的,他买这件作品就是因为《茅山雄姿》特别符合他的心境,他希望可以更加有佛缘等等。收藏家在一开始进入到市场的时候并不是想建美术馆,但是他们的想法也会不断升华。2017年拍卖市场买家中其实有很多企业家和收藏家并没有向外界公布而且很多企业家买东西也并不希望媒体对外宣传他们的身份。现在的收藏趋势是:很多人都在买,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出名,跟原来的买家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买家已经承受了亿元的价格,越是亿元的,越容易成交。

至于企业对于市场的贡献,我认为是整个企业面涌现出很多的企业家。保利最近在挖掘85后、90后的新藏家,从投资界、金融界、互联网界整个区域块等等这个群体的主力现在基本都到了85后、90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向更年轻化寻找买家,就是要让年轻化的买家找到他们能够接受的艺术品。有可能是古画,但当代艺术在这一段时间可能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meishubao/2018031616555838812.jpg

甘学军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华辰拍卖董事长

甘学军:刚刚中拍协发布了201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报告,很多数据是鼓舞人心的。这次活动主题是新驱动,其实以我们业者的体会,企业收藏一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很重要的支撑,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以前买家是根据个人爱好购买,现在可能是一种更理性的资产配置,或者有很好的与收藏相关的规划。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反应的就是20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以拍卖为代表的一个业态的带领下、市场在价值认知提升的基础上,最终价格实现的能力。

《茅山雄姿》也好,古代的艺术品也好,今天达到亿元级别是在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大家对艺术鉴赏的关注和参与所产生的价格演变。市场参与者对艺术品的价值认知和体验的能力提升了,交易的能力也随之提升,实现了价格演变。我们可以想象,1996、1997年的时候,一张《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的价格也就是百万元级别,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后就是千万级别了,2005年之后价格不断变化,一直到2009年的亿元时代。

在新的市场状况下,大家开始有不同的感受。从数据上讲,让所有人欣慰。但是从每一个市场决策者的视角来看,是有区别的。2017年所出现的亿元拍品数量是历来所没有的,但市场却呈明显的两极分化。价格高的特别高且也最好招商。因为高价的拍品价值认定非常明确。但面临新藏家、市场参与结构的变化,90后这些创二代或者富二代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变化的,跟上一辈是不同的。

实际上业者需要重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进程。二十多年的艺术品市场已经有了现在的结果,高价的拍品已经到了高价级别,亿元级别的拍品也已经到了亿元的价格水准,当然所有高价拍品仍然还有更大的空间。但是对于业者来讲,无论是拍卖行、画廊还是其他的参与者,面对新的需求、新的人群、新的市场结构,我们要调整新的业态,要有新的添加和建设,这才是市场新的动力所在。

meishubao/2018031616562837273.jpg

李笠(帽哥)

知名收藏家、丰华臻传创始人

帽哥:企业收藏实际上就是经常谈到的要有新鲜血液注入,就像一潭水,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活力。现在参与市场的人大都以资深的藏家和行家为主,每年或多或少会进入一些企业,但根据现在的大背景、大形势,还远远不够。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根本没有参与进来,目前仍然只是一小部分企业。如何让更多的企业融入到艺术市场中,可能是所有从业人员下一步需要做的事。

meishubao/2018031619382756793.jpeg

黄宾虹  黄山汤口  3.45亿元成交 

现在的市场80%以上的人都是老的藏家和行家。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有一定的局限,老前辈对于作品的价格估价永远会参考以前。比如90年代买一件作品可能就十几万,但相同的作品放在今天过千万的价格也有可能。比如2017年春拍黄宾虹《黄山汤口》以3.45亿成交,而2010年的成交价是4000多万。如果让老藏家提前来估价,估计给不出这样的价格,当时我给出的估价是1.2亿元,实际最后以3.45亿的价格成交,这就证明了一个新的企业进入到行业来,对市场的推动是多么重要。所以还是希望所有的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吸引更多企业家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meishubao/2018031616565835562.jpg

夏季风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夏季风:大多数人看到的企业收藏,基本上还是在保利、嘉德、匡时等这几家公司购买艺术品的买家,这些企业广为人知,实际上在画廊行业、在一级市场中,画廊销售的客户群中机构占很大比例,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基金会以及一些企业的收藏。一级市场中的买家跟拍卖市场有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很多企业比较低调,是不以人知的一种购买方式。不像拍卖成交价会瞬间让所有人知道。

一级市场最大的一个特征是买家对当代艺术比较感兴趣,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与这些机构对文化、对艺术的重新认知是有关系的。现在藏家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80后90后的人非常多,这些人的背景跟传统藏家有很大差异。这些年轻人很多都是从事投行的,大部分是海归且受过高等教育。整个藏家群体素质的改变,导致了画廊经营的改变。

现在画廊对艺术家作品的要求也在改变,如果画廊按照以往传统的方式来经营、艺术家按传统方式来创作,已经很难和当下的收藏环境相匹配。这对画廊经营、对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现在当代艺术创作的创作语言是很国际化的,但创作背后有关美学的底蕴跟中国的传统是有关联的,这个趋势在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明显。

meishubao/2018031616571824528.jpg

谢晓冬

在艺App创始人、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谢晓冬:我觉得首先需要区分一个概念,究竟是企业收藏还是企业家收藏。如果是企业收藏收藏品属于企业,如果是企业家收藏,收藏品就属于企业家。实际上尽管看到很多新闻报道说某个集团买了某件东西,但实际上可能更多的还是企业家个人的资产。

从这些年的观察来看,其实企业家收藏一直是拍卖市场的主流。无论从行业里来看还是从收藏品的分属来看,各位从业者以及藏家的看法还是很分裂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又特别有共识,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家都去聚焦、追逐那些大的明星拍品。其实现在更有意义的就是探讨现在企业家收藏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企业家进入到收藏行列。

从前年开始,大量的企业家开始兴建私人美术馆,这是企业收藏很的重要动力之一。其实建美术馆并不难,但美术馆建起来之后没有展览的话就会特别难受,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家继续购买艺术品。从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中国很有可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周期的起点。但我认为中国很多私人美术馆无论是作为美术馆主要产权拥有者还是主要赞助人,与西方的一些美术馆赞助人还有一定的差距。

百年之后当我们再去看藏品时,会发现收藏家所收藏的这些藏品真的是给全人类的一笔财富,他们的功德是无量的。虽然他们的世界我们可能不闻不问了,但是当走进美术馆看到一个时代的艺术精品时,我们会感叹这个时代,会记得这些收藏家。我觉得这是收藏家最了不起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跟收藏家讲清楚这些道理,让他们能够从更具未来感的视角去看这件事。站在今天的视角,我们应该鼓励收藏家更系统的去做收藏,更好的去建美术馆,因为现在收藏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公共行为。


谁是艺术市场的新驱动?

谢晓冬:简单来讲我认为就是当代艺术。在传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比如拍卖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卖方市场,它是一个存量市场,随着更多收藏家买艺术品到建美术馆,这些作品不会再进入市场,所以作品存量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来讲,精品会越来越贵,这是大势所趋。

但是随着市场发展又不断有新买家、新企业进入,他们只能去收藏当代艺术,这样才会有藏品可藏。很多人可能看到了拍卖市场的荣光,会觉得当代艺术看不明白、价格低,是不是没有价值,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芝加哥很多美术馆的赞助人从一开始就在收藏当代艺术,而这些藏品现在已经成为他们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美术馆未来的主要力量。传统版块是流动性的推高过程,并非资源性可以规模化推高的版块。所以,极端点来讲的话,我认为中国艺术市场的新驱动一定是当代艺术,而不是传统的版块。


甘学军:我赞同。新驱动来源于新需求,我们一定要关注现在的新需求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新的需求对象(想要什么),二是需求的新模式(想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收藏、投资)。比如很多人在关注亿元时代,但亿元的“制造者”赵旭先生刚才说他们也在关注80后、90后的需求。新藏家跟50后、60后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新需求带动的可能会是当代艺术,这是从内容上将。在形式上拍卖也应该追求多元化,线上线下经常性的交易形式可能是对这群人一种更好的市场需求的满足。

认知新的需求是什么且如何用新内容去满足新需求,是我们各方业者要做的功课,这样市场所有参与方才会有新的发展。


赵旭:赞同。今年春节跟一些88后、90后等年轻的藏家相处了很长时间,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就是前辈们都是传统的。这代人有他们的世界观,可能我们并不理解。现在标准化的需求已经到了饱和的状态,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却越来越重要。艺术品就是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衍生出来的行业和一些服务的公司和产品,这是艺术品市场的新动力。例如金融公司,互联网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所以有很多行业人士投入到艺术品、电商等个性化的行业当中,包括欧美、日本都是把艺术品运营方式加上了区块链性质,这是一门新的艺术,这些都是90后、80后这代人以及其他领域的人所作出的改变。因为个性化交易永远不会饱和,永远面临挑战,永远资源枯竭,但永远会有新的发展。


帽哥:艺术市场的新驱动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时代,30后也好,90后也好,只要是以新的思想和新的思路来推动市场积极健康发展的参与者都是新的驱动。我觉得这句话就完全代表我的想法了。


夏季风:实际上现在整个艺术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以前一直在探讨的互联网+包括现在的区块链等,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拓展艺术品市场的工具,而艺术创作内部本身的拓展才是艺术市场真正的拓展,比如对中国当代艺术走向的判断。

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跟西方的当代艺术是有差异的。它不是纯粹按照西方的那种模式、逻辑、美学方向在推进。同时中国当代艺术也不是让大家以“妖魔化”的方式在推进。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究竟会向哪个方向走。在我看来可能把中国传统艺术当中美学的线索重新捡起来或许是新驱动的方向之一。我们试图往这个方向一直在走。究竟将来能够把边界拓展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作为一级市场的从业者,可能只能从学术的角度慢慢推进这个事情。


艺术市场新驱动根据业态差异会有很多维度,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交易,回归收藏,可能企业收藏已经成为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推进性力量,企业进入到艺术收藏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兴奋和欣慰。如何帮助企业构建专业而系统的收藏体系变得尤为重要,希望有更多的业内人士、专家来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找到更加适合艺术市场发展的路径。

(本报记者王雪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