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期回望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新闻

胡立辉 张婷婷 刘晶  发表时间:2018-02-10

写在前面的话

近期,电影《芳华》的热映,让“芳华”成为朋友圈中的“爆款”词。

那么,属于媒体人的“芳华”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新闻人坚持“永远在现场”这个取向,与读者携手并进。

两年倏忽而过,《中国美术报》行至百期。

眼下,媒体环境的颠覆式变革仍在继续,融合转型是改革新生。这的确是纸媒最糟糕的时代,但这却也是机构媒体最美的春天。因为,在自媒体普遍“浅阅读”“键盘传播”的今天,相信我们都厌倦了信息的泛滥和良莠不齐。当下信息平台的乱象,是信息传播方式裂变的阵痛。

毫无疑问,《中国美术报》搭上了智媒快车。但无论媒介如何转移,内容怎样分发,时代需要专业。有幸我们一直坚守学术的高地,纸端、PC端、移动端“三端”融合,追求深入新闻核心区域,兼顾“深度”“态度”和“速度”。

逝去的新闻即是历史,装订的报纸即是史册。

在《中国美术报》百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还是展望。

所以,今天我们不耽于怀旧。《中国美术报》8个常规栏目:美术新闻、新闻时评、域外美术、艺术家、艺术财富、学术月刊、艺术设计、美术副刊集体亮相,回顾百期,只是希望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审视来时路。因为,审视比怀旧不止多了理性,顺着洞察的目光,我们还可以从起点一路看到通往未来的隧道。

道正声远,是我们的梦想;

无远弗届,是我们的情怀。

寄语《中国美术报》并全体读者,初心犹热,一切更好!

meishubao/2018020918054027820.png

胡立辉

《中国美术报》编辑部副主任


meishubao/2018020918094937765.jpg《中国美术报》第100期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新闻

【编者按】自《中国美术报》创刊以来,我们的新闻板块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一直致力于做“新闻中的新闻”,现已逐渐形成“以头条抓热点深度,以聚焦抓切入角度,以时评抓舆论导向,以要闻抓覆盖广度”的版面构成。如今各版面已初长成,今天,“他们”想跟读者们聊聊天。


头 条

我是《中国美术报》头条,是智慧担当,是让整个编辑部最为头疼也最期待的存在。

我出现在最重要的版面,每期紧盯美术大事件,追踪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为了做好头条,经常要合整个编辑部之力。100期里,我见证着编辑们从无从下手到自主策划选题的成长过程。为了适应各种报道类型和选题,我学会了“七十二变”:每年两会期间的专题报道、十九大报告的深度解读、纪念香港回归20年等,显示出中国主流美术媒体的责任担当;以采访、调研为主的“特稿”,如《2017年职业艺术家调查报告》《艺术类毕业生择业的时代困惑》《工艺美术行业现状系列调查》等,每篇文章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以学术梳理为主的专题报道,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美术题材作品的搜集整理,着力建构《中国美术报》学术视角下的当代美术史。我的版面还迎来过很多美术界名人,他们在“高端访谈”栏目中畅谈中国美术当下的问题,如“中国美术教育”“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邀请各大院掌门人和各美术机构负责人,在大美术繁荣热闹的背后挖掘存在的种种问题。

meishubao/2018020918105045933.png

meishubao/201802091811067539.png

与此同时,我还是《中国美术报》的发言人,在“威尼斯双年展进入疲软期?”“抛售藏品辜负了谁的好意——尤伦斯藏品再次上拍惹争议”“京师瓷事件”“采风不能是一阵风”“发展核心素养 回归美育本质”“敦煌:旅游热背后的不可承受之重”等话题中,发出了《中国美术报》自己的声音。


新闻聚焦

我很严苛,也从不满足于现状,始终坚持以评述式的写作方式对新闻现象进行解析,哪怕只有一个小角落,也希望呈现独立的思考。我有十几位主人,他们是《中国美术报》的记者们,每天活跃在中国美术现场第一线上,恪守职责,他们虽然掌握部分话语权,但从不敢滥用。他们把我作为自己关注当代美术的一个切入口,希望能为营造有利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舆论环境尽心尽力。终于,在众人的努力播种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被读者认可。

meishubao/2018020918123172950.png

meishubao/2018020918125237938.jpg

meishubao/2018020918133915764.jpg

在我的领土上,先后刊发了《土层变了,花儿自然也会改变——“ 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引发中国画艺术生态的讨论》《工笔与写意是对立的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精品展带来的思考》《何为水墨的底线?——从“当代水墨文献展”与“当代水墨年鉴展”谈起》《文化名人的“身后事”为何总也扯不清?》《艺术小镇在中国:炙手可热又屈指可数》《新瓶还需装好酒——从潮起东方雕塑公园谈起》《双年展需要落地生根——直面首届 “银川双年展——图像,超光速”》《看上去很美:从“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谈起》《撕掉“青年”的标签,青年艺术还剩什么?》《馆藏怎么“晒”?各地美术馆有新招》《宗其香、李可染艺术大展:再观中国画改革的多样选择》等一系列文章,并被多家网站转载,这也在无形中扩大着《中国美术报》的影响力。

meishubao/2018020918134825518.jpg

meishubao/201802091813529366.jpg

meishubao/2018020918135736601.jpg


看展览

艺术展览作为呈现人类精神图谱的有效方式,不仅是通过不同的作品带来美感,更是通过不同的文化来传递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的职责就是为读者推荐值得一看的展览,并邀请馆长、策展人、文博专家深度解读艺术经典,多角度呈现展览的另一面,共同品味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美术报》新闻版里,我是格调最高的版面,因为能被入选本栏目的展览既要高颜值,又要高学术含金量。虽然我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我的每一次亮相,必定会带来高频的“回头率”:“卢浮宫与法国历史八百年”“前后两期展览、170余件(套)展品、借展39件——还原一个真实的清初画坛”“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让我们心生好奇:乾隆为何爱西湖?”“秦汉文明的三个表情”“大千之路:从摹古到开新”……每每都引得读者竞相传阅,并“诱惑”他们前往展览现场。


机构要闻

从中国画坛、美术要闻,到机构要闻,出报百期来,作为见证中国美术锦绣繁华的重要阵地,我从未缺席。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还是在香港、澳门、台湾,无论是美术馆、博物馆、画院、美协、美院,还是画廊、拍卖行,对于中国美术发生地,我始终希望能给读者作第一时间报道、还原和解读。为此,从不懈怠。欣逢融媒体时代,在中国美术报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报网、中国美术报APP的联动配合下,《中国美术报》的美术新闻报道得以在第一时间发出,《中国美术报》声音走到千家万户。为更加全面、真实、简明、活泼地呈现,我的板块设置了“机构动态”“八面来风”“图片新闻”“一周关键词”“微时评”“艺坛短波”“美术资讯”“送别”等众多栏目,下面听听“他们”怎么说:

机构动态:画院、美协、美院、美术馆,这些美术界的官方大咖,都在我这儿留下了它们的身影。

八面来风我虽然不是版面的主角,但却是美术新闻版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我有许多曾用名:“艺坛短波”“美术快讯”……我虽身材矮小,但长目飞耳!

一周关键词每周的美术活动多如牛毛,常常令观众眼晕。二三关键词、一周一结——我的清新面孔,总可以让读者豁然开朗。

送别对于我的每一次突然出现,大家都是错愕并哀伤的。黄专、杨之光、孙慈溪、杨成寅、韦江帆、莫也、傅小石、王琦、袁运甫……100期以来,出现在这一栏目中的数十位美术大家,他们或从事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或致力美术教育,或扛鼎当代艺术……无一不是当下中国美术的重量级人物,对于他们的逝去,我代表《中国美术报》深表哀悼并永远怀念!

图片新闻:对美术现场的呈现,我是最直观的。大图片是我的特点,在激烈的“领土之争”中,我总是最奢侈的存在。

历史上的本周:我的使命就是带读者去回顾历史,探寻今天之所以是今天的历史见证。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短短一年的梳理,已经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术大事件都做了完整呈现,对于其中重点事件还做了延伸性解读。

微时评:我叫“微时评”,可以算是美术新闻版中最活泼的栏目。2016年2月15日是我的生日,自那天起,我已经呈现了60余个话题,积累了7万余字,近300名读者参与其中。别看我体积小,但我所涉及的往往是美术界风口浪尖上的议题或最新鲜的艺术时事。我的职责便是瞄准这些艺术焦点、痛点,并采集汇编读者的辛辣评论。在我这里,你不仅可以读到犀利的时评,还可以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两年有余,已有不少读者与我成了好朋友。

meishubao/2018020918285424323.png

meishubao/2018020918291340180.png

meishubao/2018020918293495849.png

meishubao/201802091829504025.png

meishubao/2018020918300922057.png

meishubao/2018020918302890219.png

meishubao/2018020918305154414.png

meishubao/2018020918311355340.png

meishubao/2018020918312964573.png

meishubao/2018020918314788494.png

meishubao/201802091832055292.png

meishubao/2018020918322073298.png

meishubao/2018020918323667288.png


编者后记

作为美术新闻的记录者和讲述者,对于美术展览第一时间的记录和传播,我们从不敢懈怠;对于美术事件的解读和发声,我们从不胆怯。也许我们还很年轻,但在百期的磨练和锻造中,我们已然长成英俊少年。面对未来,昂首阔步,新时代的美术现场需要我们的身影和声音,我们必不辱使命!


meishubao/2018020918325325785.png

刘晶

七百昼夜,千万现场,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闻风而动,长目飞耳,每周每日,常备不怠;

逐字逐文,精雕细琢,言简意赅,皆为真实;

大美为真,始终如一,行至百期,敬待未来!


meishubao/2018020918333984015.png

张婷婷

10万+,好难,

识万家,好有趣;

有颜值,好难,

有言值,好有趣;

坚持,好难,

坚持下来,好有趣。


meishubao/201802091835422959.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8475.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7863.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60885.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51450.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79021.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47606.jpg

meishubao/2018020918354293465.jpg


相关文章